首代樓宇建於1969–1979年,現存樓宇分別於1975–2020年間落成。 和石峽尾邨一樣,白田邨也是一個不斷經歷拆卸與重建的大型屋邨。 海達邨商場2025 邨內處處沙塵滾滾,新建的白田商場和上蓋的樓宇尚未入伙。 經歷多代重建,現存樓宇分別於1954–2019年間落成。 如果大坑西邨代表時空凝固,石硤尾邨則是時空錯亂。
從天橋望下去都是高速公路,景色挺壯觀。 兩旁盡是住宅,一邊就是海盈邨和凱樂苑,另一邊就是海達邨和屯馬線南昌站上蓋屋苑。 屋邨提供3,335個公屋單位,可容納9,600人。
海達邨商場: 新界
海麗商場為海麗邨第三期,樓高兩層,面積約3,800平方米,於2005年中啟用;商場基座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停車場。 南昌薈係典型屋村多層停車場,超多位,不過車位就窄啲,泊到上最高就無死,反正有Lift唔駛行。 佢仲有12/24小時泊,如果你預算要搞全日既就啱晒,例如近期既國安法案件,吓吓都搞通宵咁滯。 雖然睇地圖佢同西九龍裁判法院只係一街之隔。
一樓商場(位於第三期)設天橋連接V Walk商場。 原定海達邨一期海榮樓於2020年第一季完成,但接駁其他座別的天橋工程出現延誤,並受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影響而導致相關行政工作受阻。 因此,海榮樓單位延至同年10月尾才獲批入伙紙並直接進行單位分派,同年11月5日起安排租戶入伙。 至於第二期的海華及海昌樓,由於機電工程提早完成,入伙日期提早至2021年4月16日。
海達邨商場: 九龍
部份單位設有減音窗及隔聲鰭,以減低道路交通聲音對住戶的影響。 而部份單位在落成初期可享開揚景觀,但由於屋苑前方正興建私人屋苑維港匯,預計只有最高數層才可享有永久海景。 海達邨商場 啟用,九巴於2009年8月16日安排12線延長至海麗邨,可是並不駛入公共運輸交匯處,只於海麗商場外的深旺道設站。
- 原落成於1969–1970年,1998–2012年重建。
- 樓主表示自己就認為牛頭角下邨係全港配套最好嘅公共屋邨,原因則為牛頭角下邨位於九龍區,鄰近有九龍灣港鐵站,交通非常方便,而購物及消閒方面亦可去德褔廣場以及牛頭角街巿。
- 想像中風景很好,可以飽覽整個九龍的景色。
- 凱德苑東南及西北方均是學校,相對較矮,東南距離富昌邨及西北距離西九四小龍,都有約200米,因此景觀仍開揚。
- 商場提供各式零售服務行業,包括中式酒樓、快餐店、餐廳、超級市場、便利店、醫務診所、藥房、家庭用品、教育及文化中心及自助理財銀行等。
- 值得一提的是,海瑞樓本來與其它大廈同屬採用1999年版本新十字型,但後來因應政府鼓勵改用非標準設計,加上有更多小型家庭或單身人士申請居屋,而在建造地基前改爲興建佔地面積與新十字型相若的小型單位大廈,其後亦一併改為公屋出租。
而新清潔外判商香港工商於邨內貼出通告,表示會向「盡忠職守及謹守崗位」員工在農曆新年前發放獎金1000元,罷工員工在該天復工亦可得到500元。 海達邨商場2025 值得一提的是,海瑞樓本來與其它大廈同屬採用1999年版本新十字型,但後來因應政府鼓勵改用非標準設計,加上有更多小型家庭或單身人士申請居屋,而在建造地基前改爲興建佔地面積與新十字型相若的小型單位大廈,其後亦一併改為公屋出租。 除咗東京街錶位之外,我最常泊既停車場就係開既麗翠苑。 海達邨商場2025 可能你會問點解南昌薈近咁多唔泊要泊到黎麗翠苑?
海達邨商場: 單位多處裝上「晶片」 引起居民擔憂會被監控
這邊有三條邨,其中最新的是海達邨。 榮昌邨附近有個近年變得很重要的地標:西九龍法院大樓。 海達邨商場 近年很多和抗爭運動相關的案件,從二零一四年的佔領運動到二零一九年的抗爭浪潮,都在這兒審判。
海達邨商場: 南昌
領展旗下的停車場主要分時租泊車、12小時泊車及24小時泊車,時租由$17起,大部分商場停車場購物消費滿指定金額,即可享有1小時免費泊車優惠。 海達邨與上一期居屋凱樂苑相隔一條西九龍公路,臨海便是曾榮登「地王」的興華街私人住宅項目。 附近一帶全面發展後,相信生活設施將非常完善,而南昌站上蓋的私人住宅項目商場「V WALK」今年內便會率先開幕。
海達邨商場: 香港商場列表
李鄭屋邨應該是香港其中一條最有名的屋邨,理由和屋邨本身無關,而是處於邨內的李鄭屋古墓。 五十年代香港開始發展公共房屋,建設時無意中發現李鄭屋古墓,這是每個香港小學生都知道的故事。 印象非常不確定,如果有的話恐怕也是六歲前,記憶早已混淆。
海達邨商場: 九龍灣(工業區)泊車泊邊好
蘇屋邨的名氣,一方面來自它的歷史,算是香港早期最大規模和規劃最完善的公屋屋邨;另一方面來自它的居民,曾經是許多香港名人兒時成長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許冠杰、許冠文、許冠英兄弟,還有黃家駒、黃家強兄弟。 在維基百科的條目上,還有非常之多的名字。 轉個彎,還有一個關於石峽尾公屋歷史的地點要說一下。 隨著香港製造業的沒落,加上創意產業論述的興起,這兒變成了創意藝術中心。
海達邨商場: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從白田邨繼續往山上走,我來到澤安邨。 澤安邨是我這次深水埗公屋行的重點。 小時候從沙田坐巴士出九龍,常常經過澤安邨,總是很好奇這條邨是怎樣的。 想像中風景很好,可以飽覽整個九龍的景色。 樓主表示自己就認為牛頭角下邨係全港配套最好嘅公共屋邨,原因則為牛頭角下邨位於九龍區,鄰近有九龍灣港鐵站,交通非常方便,而購物及消閒方面亦可去德褔廣場以及牛頭角街巿。
海達邨商場: 設施
總算在入黑前趕到深水埗之行的最後一條邨:海麗邨。 以前為大學找社區服務點,就選了海麗邨。 選這地方的原因是因為這兒地理上比三條高速公路和主要公路圍繞,從地鐵站過來也要先穿過西九四小龍的中產屋苑,雖然位處市區卻和周邊割裂。 要帶學生做社區服務,就選了這條邨。 此處戰前是英軍軍營,戰時是日本的戰俘集中營,重光後重新再做英軍軍營,到一九七七年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