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熹苑也是重建置業計劃下出售的居者有其屋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供區內何文田邨及山谷道邨租戶優先選購,其次是紅磡邨租戶,餘下單位則售予同期其他申請人。 由於冠熹苑未錄得足額認購,故連同21期甲居屋發售計劃一併發售,為何文田南發展計劃第三期的一部份,瑞安承建承建。 全苑只有一座樓宇,共796個單位,每層有20伙,備有三房、兩房、一房及開放式小型單位,在2000年入伙。 由於屋苑位於九龍中部的山崗之上,高層及中層單位更可遠眺香港島北岸及飽覽整個維多利亞港。 葵涌邨於1991年起分四個階段重建,並於1992年11月公佈重建規劃,至2000年拆卸最後一批舊廈(亦是全港最後一批清拆的第三型徙置大廈),而新樓宇分別於1997年、2000年和2005年落成。
2018年9月28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宣布居住在彩雲邨低層、近垃圾槽單位的56歲換肝男病人,其糞便、血液及肝臟帶有老鼠間傳播的大鼠戊型肝炎病毒,是全球首度發現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 有低層住戶抱怨屋邨鼠患問題嚴重,而且感到十分擔心,特別是自2016年時街市裝修後,情况更為嚴重。 屋邨附近設有坪石公園和坪石公園遊樂場,該公園舊址原為坪石臨時房屋區。 斜體字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 但是,由於建造合約沒有加蓋厘印,導致索賠期限由10年縮短至2年,而房委會因此無法追討賠償。 彩雲邨另一地標是於商場中心地面種了一棵大榕樹,已列入古樹名木冊,而且有一副由雨坊樓客所撰寫的對聯:「彩雲生祥瑞降臨家戶,古樹茂繁華映帶商場」。
麗閣邨平面圖: 地區人士或組織
商場2樓設白普理廣田社區健康中心、社會福利署藍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小童群益會。 屋邨中央為公園,部份範圍曾經為香港屋邨少有的臨時單車場,設有假山和斜岥,不過在1990年代開始,中央公園及臨時單車場卻淪為老人街坊「聚賭樂園」,後來政府在2008年改建成深水埗公園第2期,聚賭問題才開始杜絕。 怡閣苑(英語:Yee Kok Court)是深水埗區的居屋屋苑,位於九龍深水埗長沙灣道329至343號[1] ,在麗閣邨北面,共有七座樓宇,在1981年落成,是香港早期落成的居屋之一。
工廠大廈拆卸後原地納入葵涌邨並興建兩幢新住宅大廈——百葵樓和合葵樓,於2008年入伙,百葵樓和合葵樓也是房署首個試驗性採用全預製組件的項目,連結構性部份都採用預製組件。 但由於成效不如理想,加上正值新和諧一型與非標準設計大廈的過渡期,上述技術未有獲廣泛採用,直至2020年代初興建沙田錦駿苑及屯門和田邨為止。 全邨於2008年4月完成重建後,共16座住宅樓宇,合計13,742個單位。 據立法會文件所述,葵涌邨共居住約4萬人,如以單一屋邨計算,葵涌邨現為全港居住人口最多的公共屋邨[註 1]。 麗閣邨平面圖2025 與此同時,葵涌邨亦是全港擁有最多新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共設12座。
麗閣邨平面圖: 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1990年代改名為嘉龍閣海鮮酒家,2000年代酒樓改名為君好海鮮酒家。 不過到2019年2月28日被業主「基匯資本」大幅加租而結業,引起居民和地區人士不滿,批評業主無視邨酒樓在社區的重要性。 當中二樓翻新後變為YWCA的職業訓練中心,但一樓仍空置中[8]。 以前冇起公共屋邨嘅灣仔區由2016年開始加入原本屬於東區嘅維園同天后兩個選區之後,喺天后區範圍入面嘅房協屋邨勵德邨就成為灣仔區唯一一個公共屋邨。
- 市場對該地皮估值為38億元至42.7億元,呎價介乎9,800元至11,000元。
- 1980年新清水灣道高架天橋落成後,大部份車輛改用新清水灣道往西貢,但由於西貢的人口大增及將軍澳的發展,現時新舊清水灣道在繁忙時段的車流都非常繁忙。
- 以往居民來往葵涌邨和禾塘咀街,需要步行全長119級的「百步梯」,對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造成嚴重不便。
- 廣田邨(英語:Kwong Tin Estate),興建之際曾經命名為「藍田南邨」[1],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藍田碧雲道160-172號,屬藍田南發展計劃的第三期,於1989至1990年期間動工,1992年落成入伙。
- 您必須先登記為房屋署圖則查閱網的用戶,才可以瀏覽系統,搜索、查閱並訂購房屋委員會轄下已審批的建築物圖則和相關文件及副本。
- 而工程影響到已開業25年的麥當勞餐廳,使麥當勞曾宣布於2012年8月19日結業,後證實只是休業。
彩雲邨在規劃時原名牛池灣邨,然而有市民認為其名字鄉土味濃不合時宜。 麗閣邨平面圖2025 據悉邨名由彩虹邨衍生而來,因其位置在彩虹邨之上面,意為「虹之上為雲」,故名叫彩雲,落成時改用現在的名稱。 但屋邨毗鄰的私人屋苑盈暉臺,基座設有商場及超級市場;而且距離美孚新邨萬事達廣場店舖群及荔灣街市,僅5至10分鐘步行路程。 2019年3月31日,新業主基滙資本接手管理麗閣商場和街市部份,並同時耗資逾1億港元重新規劃商場佈局和翻新地下街市。 多個開業多年的商戶,如明順海鮮菜館,麥禾田餅店,金翠餐廳和清香園茶餐廳等被逼結業。 經過8個月後,到同年11月28日,商場與街市翻新完成,商場及街市內食肆由6間增至23間,並引入多間連鎖食肆和酒樓,如荷里活冰室、魚米、湯加、新加坡麵包達人、MOS Burger和Pepper Lunch等。
麗閣邨平面圖: 樓宇
頭屋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teuˇ vugˋ hiongˊ),舊稱「崁頭屋」,位於臺灣苗栗縣中央偏北,後龍溪的下游段。 境內居民以客家人為主,並約佔全鄉人口的98%,為全臺灣客家人口比例第二高的鄉鎮(僅次於同縣的三灣鄉)[1]。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346]。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347],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348]。
麗閣邨平面圖: 什麽是「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在2014年,已開業多年,位於麗萱樓的舊7-11便利店結業,其後遷往麗閣社區會堂旁。 而彩絲髮廊,新興餐廳,酒樓前報攤與友誼士多先後因大幅加租而被逼結業。 到2018年,在入伙時已開業的寶華餐廳粥麵家易手,改名為金翠餐廳。
麗閣邨平面圖: 公共設施
該工廠大廈在1973年前跟徙置區均由徙置事務處管理,後交由房委會管理。 於2002年工廠大廈最終被拆卸,受影響約700廠戶,每戶可獲約7.5萬至13.8萬港元的特惠津貼,另加現金津貼6,000港元,廠戶在該年1月底接到一年半的清拆通知,且獲凍結租金[7]。 葵馥苑(英語:Kwai Fuk Court)共有兩座新十字型樓宇,名為安葵閣及樂葵閣,位於葵涌大窩口道88號[2]。
麗閣邨平面圖: 發展介紹
在冠熹苑及何文田邨適文樓後面的何文田邨範圍,原本計劃是2座40層高康和一型雙子式設計居屋,並設升降機塔連接何文田邨,後來因政府停建居屋而擱置興建。 麗閣邨平面圖2025 由於公屋規劃有變,導致除何文田邨景文樓是位於舊何文田邨地皮外,其他同邨的座數及屋邨商場何文田廣場均位於採石山上,而非舊邨原址。 景文樓亦與新邨其他的座數及屋邨商場距離相隔較遠,但景文樓是何文田邨各座樓宇之中離何文田巴士總站最近的座數。 而鄰近香港公開大學及香港足球總會的重建地盤再分為兩塊地皮,其中一塊將用於興建一所24班小學,供空間不足的「火柴盒」小學遷置,另一塊則用作興建政府綜合大樓[3]。 何文田邨前身為政府廉租屋邨,於1973年落成,共建有8座新型廉租大廈,以及中華基督教會基浩小學和陳瑞祺(喇沙)小學(前者於2001年屋邨清拆時一同拆卸;後者於2007年遷至德蘭中學/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對面後於2009年清拆)。
麗閣邨平面圖: 重建後的葵涌邨
位於佛光街與常富街交界的九龍內地段第11228號的住宅用地,有13大財團入標。 最後以38.29億元批予會德豐地產,現為私人屋苑One 麗閣邨平面圖 Homantin。 地盤面積約為7,714平方米,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最低及最高的樓面面積分別為21,613平方米及36,022平方米。 市場對該地皮估值為38億元至42.7億元,呎價介乎9,800元至11,000元。 去到2020年4月為止,香港總共有251個公共屋邨同超過85萬個單位。 呢個表以地區劃分,再以首次入伙年份排(「一邨」、「二邨」等等有細分嘅屋邨會當係唔同屋邨同埋由原址分拆而成嘅,個表入面會放埋一齊,方便比較)。
麗閣邨平面圖: 九龍城區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嘅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揾到遷置居民嘅資源[343]。 「入伙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伙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伙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麗閣邨平面圖: 人口
屋邨在1977年開始興建,並於1981年開始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舊何文田邨的土地地皮原擬重建為6幢和諧一型(第三代後期)大廈,後改為興建1幢新和諧一型大廈、3幢以牛頭角上邨二、三期為設計藍本的特別設計新和諧大廈,以及5幢採用單方向設計的靈活性大廈,並預計在 年入伙。 然而,因2002年房屋政策改變而交回香港政府並重新拍賣,地皮在舊邨清拆後空置了十餘年後出售予私人發展商興建豪宅,並且將何文田邨地皮一分為四,以何文田巴士總站為中心。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麗閣邨平面圖: 彩雲邨連環性侵案
邨內設有4座大廈,主要由房屋署建築師負責屋邨總體設計,並且聘請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負責屋邨設計[2]。 當中廣靖樓是全港首座和諧三型大廈,亦為全港首座竣工的和諧式大廈[3]。 廣田邨(英語:Kwong Tin Estate),興建之際曾經命名為「藍田南邨」[1],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藍田碧雲道160-172號,屬藍田南發展計劃的第三期,於1989至1990年期間動工,1992年落成入伙。 麗閣邨的地皮位於欽州街西面的填海地,前身是於1927年開始使用的深水埗軍營,在1940年代日佔香港,日軍曾改為戰俘集中營,用以囚禁當時駐港而被俘虜的加拿大、印度和英國籍的士兵。 1945年8月香港重光後,英軍重新使用軍營,到1977年關閉,部份位置建成麗閣邨及深水埗公園。
麗閣邨平面圖: 頭屋鄉
房委會指已發信提醒商場業主只可向有關機構收取優惠租金,不得收取管理費或其他費用[6]。 麗閣邨鄰近長沙灣道和荔枝角道,而長沙灣道是各條大部份來往新界西的巴士線必經之路,交通十分方便。 麗閣邨與毗鄰的麗安邨、怡閣苑以及怡靖苑都是同屬深水埗區議會下轄的麗閣選區。 麗閣邨平面圖 2000年代冬菇亭拆卸,廣場部份範圍後期增建了僱員再培訓局實務技能培訓及評估中心和麗閣護老院。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間,豐澤樓累計有九人確診,其中四宗源頭不明,污水樣本亦持續呈陽性,居民兩次須強制檢測。 彩雲聖若瑟小學原分上下午校,後來實施全日制,下午校搬出彩雲邨,遷至佐敦谷。
麗閣邨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雖然徙置區現已消失,但區內的居民仍以「新區」來稱呼葵涌邨,而途經的荃灣旺角線紅色小巴仍以「新區」來標示葵涌邨站。 而位處大窩口道與禾塘咀街交界、第三期對出的第二期部份為公園、命名為「葵涌新區公園」。 麗閣邨(英語:)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街12號。
麗閣邨平面圖: 公共出租房屋
葵涌邨內設兩層高商場,名為葵涌商場,亦設有街市(已翻新)、停車場和公共交通交匯處,滿足鄰近市民基本需要[15];商場內設有港鐵特惠站,提供大窩口站兩元乘車折扣優惠。 麗閣邨平面圖2025 立法會於2017年通過撥款2.5億元興建光輝圍的斜道式升降機工程,該系統全長約40米,設有兩部升降機,每部可接載24人。 政府在2019年2月1日表示完成招標,開始進行工程[9]。 工程到2022年4月6日完成,居民上山或落山只需1分鐘[10]。 麗閣邨平面圖2025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期曾擬興建居屋,及後因樓市下跌而於2000年3月改為興建公屋;其後,房委會於同月曾一度將該等樓宇列入可租可買計劃[4],但最後放棄並重新設計。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根據苗栗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2年底頭屋鄉戶數約3.6千戶,人口約9.9千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頭屋村與鳴鳳村,2022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791人與304人[6]。 麗閣邨平面圖2025 彩雲商場座落於彩雲一邨,於1979年與屋邨一同落成,提供70多間商舖,並設有熟食檔及街市。 在2012年下半年,商場進行為期14個月的翻新工程,包括增設升降機和扶手電梯,以及改善商場設施等,而有關工程分批進行,2013年全部竣工。 而工程影響到已開業25年的麥當勞餐廳,使麥當勞曾宣布於2012年8月19日結業,後證實只是休業。
麗閣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麗閣邨(英語:Lai Kok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東京街12號。 屋邨發展分別建有3幢雙塔式大廈以及16幢雙工字型大廈,另長連型及工字型大廈各一,合共有21座大樓,為當時全港首批及最集中雙工字型大廈的屋邨。 本邨是受興建樂華邨影響,復華村平房區村民其中一條安置屋邨。
商場完成翻新後,原有的商舖包括麥當勞亦繼續在商場內營業。 麗閣邨平面圖2025 另外,位於彩雲商場一期的彩雲街市也於2016年翻新完成,在6月7日正式啟市,成為有冷氣的街市。 華荔邨內設有基本康樂設施,包括籃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兒童遊樂場、健體區及卵石路步行徑;另外只需步行5分鐘便能跨區(九龍深水埗區)到達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荔枝角公園泳池、荔枝角公共圖書館和荔枝角室內體育館。 葵涌邨重建後園林設計圍繞“城中綠洲”概念,重建時保留了逾百棵大樹,並種植了16萬棵植物,休憩面積由重建前4.8公頃,增至7.5公頃,全邨綠化面積高達30%,面積是全港公屋之冠。
麗閣商場樓高3層,設多間商店,酒樓和街市,在1980至1990年代非常興旺。 1990年代末,房署在麗葵樓走火通道增建3層冷氣商場同時改建1樓大花糟為冷氣商場,不過到2000年代起屋邨人口老化,3樓商場、街市和酒樓開始生意慘淡,大不如前。 領展在2005年接手後,商場租金經過多次加租後,由以往56間店舖遞減至僅餘10檔,而3樓商場商戶被逼遷往地下街市,商場人流很少[5]。
葵涌(chong)邨(英語:Kwai Chu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TW20RR[3](茵葵樓為TW28[3]。百葵及合葵樓為TW32[3]),位於新界葵青區,大窩口以東,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是葵青區最大型的公共屋邨。 廣田商場樓高3層,面積97,600呎,於1992年建成,由唐謀士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設計[4]。 商場主要租戶包括私家診所、補習社、理髮店、順豐速運、日本城、惠康超級市場及7-11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