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公眾對一般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屋署每年會對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安置情況進行特別分析。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的特別分析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 而於輪候時間內,亦可要求加入家庭成員,但相應的輪候時間會有所調整。
- 她又認為,最終未交表的數字在比例上不算高,但很難估計當中有多少戶最終需要交還公屋。
- 申請者若再次遞交申請表,可選擇使用新的申請表或沿用已退回的舊申請表;但不論使用何種表格,申請者都必須填報重新遞表時的日期。
- 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 就王國興議員問題的三個部分,現答覆如下:(一)在配額及計分制下,申請者獲配公屋的相對優先次序,取決於申請者在計分制度下所得的分數。
- 下文詳細介紹最新家庭住戶入息及資產要求,以及非長者一人申請租住公屋的計分制度。
StockViva秒投 作為香港一家初創金融科技公司,基於技術及數據驅動達致快速增長,在短時間內突破50 萬活躍用戶,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用戶加入。 秒投StockViva 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宏寰集團和新加坡郭鶴年家族的 K3 Ventures 投資,實力雄厚,目標打造成為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公屋租戶和中轉房屋暫准租用證持有人應保持出租樓宇和屋邨環境清潔衞生。 為了改善公屋的環境衞生和管理,房委會於2003年8月1日實施了加強執行租約行動,推出與衞生有關的不當行為扣分制度。 她又認為,最終未交表的數字在比例上不算高,但很難估計當中有多少戶最終需要交還公屋。 但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有心想跟長者同住,因照顧長者生活習慣不易,即使貪快可以提早上樓,惟之後數十年跟自己未必想同住的長者居住,對雙方未必好,可能彼此有衝突。
公屋計分表: 獨家A.I.按揭評估
當局早前表示,首階段將審查8.8萬個租戶,換言之,約有3,000戶無交申報表。 當局警告,若租戶蓄意拒絕申報或證實濫用公屋,將會終止其租約。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有別於一般家庭及優先配屋計劃申請者 (合稱為一般申請),如果以非長者一人身份申請公屋,房署在編配單位時,會以計分制形式決定輪候次序。 公屋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必須現居於香港,而且在香港無持有任何物業。 公屋計分表2025 配屋時,申請表內的成員必須在港居滿7年,加上申請住戶的總月入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現行限額。
- 公屋富戶政策今年5月起「加辣」,房屋署10月起向合共8.8萬戶派表,要求住戶申報居住和擁有香港物業的狀況,首批申報上月底截止。
-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2022年第四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 但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有心想跟長者同住,因照顧長者生活習慣不易,即使貪快可以提早上樓,惟之後數十年跟自己未必想同住的長者居住,對雙方未必好,可能彼此有衝突。
- 不過,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申請內所有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申請者,則可選擇任何一個區域。
-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家庭及長者1人申請)高達約150,200宗,而以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亦達約117,400宗。
- 如選擇郵遞,務必貼上足夠郵資,申請分組不會接收郵資不足的郵件。
據房委會網頁顯示,在 2023年2月1日以前按「配額及計分制」登記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分數於2023年2月1日,其分數已達425分,現正 / 將會安排詳細資格審查。 若家中並無合資格親屬可加入申請,或一般家庭申請想加快上樓速度,申請人仍可留意「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公屋計分表2025 公屋計分表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家庭及長者1人申請)高達約150,200宗,而以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亦達約117,400宗。
公屋計分表: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參觀荔枝角收押所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若希望申請公屋,房署會按配額及計分制編配單位。 公屋計分制中,18歲的一人申請者會以0分起步,每年長一歲加9分,即19歲時得9分,20歲得18分,21歲得27分,如此類推,直至59歲為止(年滿60歲時,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公屋計分表2025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在「計分制」下,越早輪候,累積的分數越多,最早輪候歲數是18歲,分數會隨年齡增加,直至達到獲分配公屋的分數為止。 公屋計分表2025 公屋計分表 當去到60歲,申請會自動轉到「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
「富戶政策」下獲豁免申報的租戶 ,無須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只需申報居住情況。 房署今年10月起要求所有公屋租戶,在入住公屋後每兩年申報居住情況,以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同月向8.8萬租戶發出首批申報表,要求於11月30日或以前交回表格申報。 公屋計分表2025 房署回覆《am730》指,房署最終收回逾8.5萬份申報表,佔總數約98%,即房署在截止日單日收回約4,000份申報表,惟仍有約3,000戶租戶逾期未交表。 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和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最早獲得處理,特別是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較一般家庭提早6個月獲處理,相信申請這計劃的人士是最快上樓。 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由5.6年,微跌至5.5年,然而,成功申請公屋仍是不易。 公屋申請有一定程序,現時房委會有5種編配計劃,適合不同人士申請,《香港財經時報》會逐一說明這些計劃的要點,包括公屋申請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加快上樓,專家就此提出意見。
公屋計分表: 東江水供水協議年底期滿 政府擬與粵方簽訂未來3年新協議
若果想提早上樓,非長者一人申請和一般家庭這兩個計劃最慢獲處理。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 2005 年 9 月 29 日通過為編配予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立一個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單位。 雖然政府承諾公屋的輪候時間約為3年,但是實際上的輪候時間亦需要超過5年,才能成功上樓。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公屋計分表2025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留意政府會否推出「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但編配的單位是先前不太受歡迎,比方綠置居貨尾單位、甚至凶宅都有,如果不介意這些單位,可以申請。 這項計劃特點,在於計劃中可供揀選的單位⼤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133,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根據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人,只可以選擇非市區地區,例如新界及離島。
公屋計分表: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和交通事務委員會聯合參觀城巴加氫站及氫能巴士
– 房屋署會在接獲申請表後,按收到申請表的日期先後次序審核申請表及文件。 除了定時定候提供最新的樓市、按揭相關資訊之外,作為數碼港成員機構的ROOTS上會致力透過創新科技為香港每一位解決按揭煩惱。 金融科技平台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公屋計分表2025 與此同時,ROOTS上會創立獨家A.I.按揭評估,讓客戶了解按揭負擔能力、獲批按揭的機會、按揭利率、現金回贈等資訊,以衡量是否落訂買樓及應選擇申請哪些銀行按揭計劃,大大減低撻訂機會。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公屋計分表: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於內務委員會年結記者會上的發言全文
為了配合經修訂制度的實施,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亦通過採取以下的一次性安排─(a)重新計算在實施日期(即二○一五年二月一日)之前已經遞交申請或已獲登記者在經修訂制度下所得的分數。 目前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是透過「配額及計分制」,而非平均輪候時間,若18歲開始申請,以0分起步,每年長一歲加9分,即19歲時得9分,20歲得18分,如此類推。 當申請人年滿 公屋計分表2025 45 歲時,可獲一次過額外加60分,直至59歲為止(年滿60歲時,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另外,申請人成功登記輪候入住公屋(即「輪候冊」)後,每多等1個月亦可加1分。
公屋計分表: 單身輪公屋排快隊注意位
就王國興議員問題的三個部分,現答覆如下:(一)在配額及計分制下,申請者獲配公屋的相對優先次序,取決於申請者在計分制度下所得的分數。 申請者所得的分數是按照一系列因素決定,包括申請者的年齡、申請者是否公屋居民,以及申請者的輪候時間。 由於個別申請者的輪候時間、是否公屋居民和公屋選區等情況有所不同,加上不時有新申請者加入而他們的情況也各有不同,我們不能預計個別申請者何時能夠獲編配單位。 除此之外,公屋編配的進度亦會被預留可供編配的單位數目、各區新建成和翻新公屋單位的供應量,以及申請者是否接受編配等因素影響。 因此,我們未能估計在舊有制度下可於二○一五年二月一日後的12、18及24個月內獲編配單位的申請者數目和年齡分佈,以及實施新計分制度對他們的確實影響。
公屋計分表: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申請人可登入房委會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編配進度網頁查看最新分數。 「綠表資格證明書」有效期為一年,而公屋編配在證明書有效期內將被暫緩處理。 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可以書面或親自到九龍橫頭磡南道3號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第二層平台申請分組提出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 房屋署會在收到申請者齊備的資料後進行審查,並約於一個月通知申請者是否符合發給「綠表資格證明書」的資格。 獲發「綠表資格證明書」的公屋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仍符合有關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申請資格的所有準則。 已獲核實為符合入住公屋資格的申請者(曾接受各項政府資助的自置居所計劃的前業主/聯名業主或前借款人除外),可以選擇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房委會或房協轄下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單位,以代替編配公屋。
公屋計分表: 一般申請等5年半 單身要等30年
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就更加長,可能要用上30年,才能達到分配單位的分數資格。 房署網頁亦表明,約3年的輪候時間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政府為長者以外的一人單位申請者,設定每年的租住配額,並且根據申請年份和年齡,設有計分制度,優先分配公屋予年長人士。 直至1984年,政府改變房屋政策,單身人士也獲得申請公屋的資格。 政府之後興建的公屋單位,也慢慢增加小型1至2人單位,例如標準1至2人的和諧式單位。 申請人須填妥公屋申請表(HD300C),連同所有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聲明書一併寄回房屋署或遞交至房屋署申請分組,以供初步審核登記資格。
公屋計分表: 政務司司長出席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展覽開幕典禮致辭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9月底)輕微下跌0.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不變。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公屋入息限額的倍數,每年會按經修訂的公屋入息限額而作出相應 調整。 2023/24年度的公屋入息限額獲得通過後,「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也會相應調整。 房委會又指出,目前根據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和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住戶在公屋住滿十年,便須每兩年申報家庭入息及資產一次。 公屋計分表 凡在公屋住滿十年或以上而收入水平超出規定限額的家庭,須繳交額外租金;凡入息或資產超出所定限額(分別訂為超逾公屋入息限額5倍及100倍),或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的家庭,則須遷出公屋。 單就2022年第四季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結果而言,約有155,200個私人樓宇非業主戶(佔私人樓宇非業主戶總數的30.5%)會符合入息資格。
公屋計分表: 申請公屋攻略(非長者一人申請篇)
配房階段 按現行公屋編配政策,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共有三次(每次一個)編配公屋機會。 公屋計分表 房屋署會就申請者的優先次序、家庭人數及公屋選區,配合輪候到達編配階段時的公屋資源,以電腦隨機方式依次序辦理公屋編配,申請者一般不可要求指定入住地區、樓齡、面積、層數或單位類別等。 公屋計分表 申請者及家庭成員須在詳細資格審查面晤中提供齊備資料,以便我們進行審查及核實。 按現行公屋編配政策,合資格的公屋申請者共有三次(每次一個)編配公屋機會。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公屋計分表: 香港海關於聖誕節及新年假期前加強打擊售賣冒牌物品活動
然而,這數字包括了現已申請公屋的住戶,以及符合入息限額但不符合其他申請公屋資格的住戶(例如資產限額、在本港擁有住宅物業及居港年期等)。 此外,若家中有年老(年滿60歲)的父母或親屬一同申請,則可經本文開首提到的「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於「天倫樂」計劃下,年輕一方的家庭成員要作出聲明,承諾照顧年老親屬,房委會指出,有關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提早6個月獲處理。 公屋計分表2025 【新!】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但據房委會數字,公屋平均輪候時間超過5年,非長者申請人更要用上超過30年時間? 《香港財經時報》一文整合「單身排公屋」的所需公屋申請資格及流程。 與一般家庭和長者申請人不一樣,非長者一人申請排的是另一條隊。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公屋單位。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申請者若接受⾃選單位的編配,在租約⽣效⽇期起計3年內,申請者和家庭成員不可以要求調遷。 凡參加此項計劃而符合資格的申請,通常會比一般家庭申請較早獲得處理。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估計,未交表數字比例上不算高,當中部分或因年邁體弱未交表。 房屋署會在接獲申請表後,按收到申請表的日期先後次序審核申請表及文件,並會登記初步審批合格的申請,將印有申請編號的藍卡寄給申請者。 房委會最新公布,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第三季5.6年微降至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不變,仍為3.9年。 一人單位可分為兩款,一種是「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一種是「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若房屋署發現不再符合編配公屋資格的申請者,以及沒有回應房屋署邀請以進行文件查核及/或詳細審查的申請者,房屋署將會取消其申請。 據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房署回覆指,將審慎處理仍未交回申報表的個案,以各種方法聯絡租戶,審視他們是否有特殊情況或隱衷而未能準時交表,如租戶蓄意拒絕申報或證實濫用公屋,定必終止租約。 房署署長羅淑佩上月曾舉例指,若租戶在申報期內長期公幹或住院,房署會作人性化處理。 事實上,對公屋有需求的人士極其多,社協較早前一項調查顯示,近9成現正或曾獨居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士因住屋開支而感到普通或極度困擾。 房委會指,平均公屋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2022年第四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基於上述原因,房屋署恕難預測各申請者須等候多久才可獲配公屋單位。
公屋計分表: 申請後的簡易流程
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意指合資格的高齡單身人士申請可獲優先處理。 而於輪候時間內,亦可要求加入家庭成員,但相應的輪候時間會有所調整。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3月17日)討論2023/24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建議入息及資產限額,自2023年4月1日起生效。 下文詳細介紹最新家庭住戶入息及資產要求,以及非長者一人申請租住公屋的計分制度。 房委會為編配予「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 申請者獲配屋的優先次序,會以其在「配額及計分制」下所得分數為依據。
在經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下,一般而言,較年長人士會較快獲得編配。 然而,個別申請者的實際優先次序,須視乎其在經修訂制度下的分數而定,並最終取決於公屋供應量和其他申請者的情況。 (二)正如上述指出,改善配額及計分制的建議已經過多番詳細討論。 房委會在決定通過修訂配額及計分制前,已審慎考慮了長策會的建議、在長遠房屋策略公眾諮詢期內所蒐集的意見、審計署署長以及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的意見。
在長遠房屋策略公眾諮詢期間,有相當多回應者同意應給予年逾45歲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額外分數。 長策會在其提交給政府的報告中,要求房委會審慎檢討包括配額及計分制的公屋相關政策,確保珍貴的公屋資源運用得宜。 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其後亦認為房委會應檢討配額及計分制的計分方法,引入改善措施。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轄下長遠房屋策略小組委員會在二○一四年七月公布的報告,亦提及議員在此課題上的各種意見。
公屋計分表: 申請後的簡易流程
申請者若再次遞交申請表,可選擇使用新的申請表或沿用已退回的舊申請表;但不論使用何種表格,申請者都必須填報重新遞表時的日期。 上述提到的平均輪候時間約5年半,但非長者1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則長得驚人。 按房委會現行的配額及計分制度,非長者1人申請者於18歲申請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則可獲一次性加60分。 公屋計分表2025 按此計分制度及最新編配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才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屆時申請人已達48歲,而且輪候期間收入亦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首先談談公屋的申請資格,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將公屋申請界定為4大類別,包括一般家庭申請、長者申請、非長者1人申請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則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按房委會的目標,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但目標不適用於非長者1人申請者。 目標雖說3年上樓,惟實際上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而當中長者1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則較短,大概是2.9年。 申請者若重新遞交申請,可使用新的申請表或沿用已退回的舊申請表;但不論使用何種表格,申請者及家庭成員均須按重新遞表的日期填報資料和遞交相關文件。 如沿用已退回的申請表,則必須按重新遞表的日期更新申請表和聲明書的資料和日期,並在刪改處加簽,否則申請表將會被再次退回。 公屋計分表2025 凡參加此項計劃而符合資格的申請,會比一般家庭申請提早6個月獲得處理。 為鼓勵較年青的家庭照顧年長父母或親屬,促進家庭和諧共融,房委會已將「家有長者優先配屋計劃」和「新市樂天倫優先配屋計劃」合併為「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不過房委會一般每年都會以書面邀請正在輪候的申請者參與計劃。 房委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你也可參考一下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相差多少,大約計出相隔需時多長會獲得編配單位。 公屋計分表2025 房委會每月都會更新正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的申請人所達分數,如果數字與你所得的分數相近,證明你離審查不遠了。 不少年輕人在18歲未讀完大學時,已開始申請公屋,希望盡早上公屋。
公屋計分表: 東江水供水協議年底期滿 政府擬與粵方簽訂未來3年新協議
如申請者在遞交申請表和全部所需文件 3個月仍未收到藍卡,可書面或親身到申請分組詢問處查詢。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公屋計分表: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參觀荔枝角收押所
申請者須填妥申請表,連同所有有關證明文件和聲明書,於3個月內一併寄回或遞交至房屋署申請分組。 如使用「公屋申請電子服務」的「公屋申請填表易」,及請將填妥的申請表列印,並在該申請表內簽署。 公屋計分表2025 申請者的單身兄弟姊妹亦可以獲得接納一同申請,「單身兄弟姊妹」即從來沒有辦妥任何正式結婚手續或舊式婚禮、已離婚或喪偶的兄弟姊妹。 單身兄弟姊妹若於公屋申請獲登記後結婚,不論其配偶是否已獲香港入境權,亦必須即時在公屋申請內刪除名字。 聲明﹕ROOTS上會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ROOTS上會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住屋開支用以衡量租住與公屋單位相若的私人樓宇單位的開支,視乎私人樓宇單位不劃一每平方米租金和參考單位面積(即過去三年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的平均面積)而定。 參考以往做法,小組委員會通過將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2022/23年度)水平;6人及以上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按照既定機制上調。 另外,小組委員會亦通過將所有家庭人數住戶的資產限額按既定機制上調1.9%。 要注意的是,獲計劃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入住該單位3年內不可調遷,期間亦沒有綠表資格,若申請居屋僅能以白表申請,亦須交還公屋單位。 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個單位,收到超過58,300宗申請,超額申請逾43倍。 年輕的單身一族申請公屋,動輒需要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的確令人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