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海濱長廊位於馬鞍山沿海一帶,是沙田區內第二條大型海濱長廊,前臨沙田海,遠眺八仙嶺羣峯,海天一色,盡入眼簾。 青山灣海濱長廊2025 西九龍海濱長廊(英語:West Kowloon Waterfront Promenade)是一處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南面的海濱長廊,長1.8公里,從該處可以望向港島西及維多利亞港。 西九龍海濱長廊分為東、西兩個入口,東面入口在西區海底隧道九龍收費站之行政大樓東面,柯士甸道西的西端,港鐵九龍站的西南方,西面入口在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之巴士站(往九龍方向)側。 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段位於位於香港島西環豐物道8號,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旁,連接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和豐物道海濱。 此段臨海用地長約400米,為4個閒置碼頭活化而成的公眾休憩用地,但不開放給寵物內進。
- 這個項目體現了多個目標,包括善用閒置海濱土地、「先駁通、再優化」、引入多元海濱體驗及開放場地管理等。
- 由於西九龍海濱長廊不及尖沙咀海濱花園鄰近市區,因此環境比較清幽,所以逐漸成為單車、攝影愛好者及釣魚人士遊覽之處。
- 海濱長廊主要為草地,有多個望海的涼亭、藝術座椅及新潮的觀景小丘,而且寵物友善,你可帶寵物到此散步。
- 工程亦因應地區意見,美化地磚和燈光,以及清理海堤上的雜草。
- 康樂文化事務署於2014年5月20日至8月19日進行「藝綻公園2014」公共創意藝術計劃,展示13組由本地大專院校設計學系學生創作的互動裝置和公園家具。
设计为不同的活动提供了多种形式配置的长椅及休憩驿站来增强海滨休闲的体验,而这个空间也可以变成一个小型活动的露天剧场。 青山灣海濱長廊2025 海滨长廊设有艺术家创作的新装置,许多可持续的元素被添加到其中,包括风力照明系统、沿着人行道的太阳能灯,以及利用在台风中倒塌树木建造的公共艺术座椅,令场地设施既实用美观,也具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青山灣海濱長廊2025 不仅是为了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在海滨地区创造自己的游戏空间,享受创意的游戏之旅,也为将来在海滨地区提供更多创新的儿童游戏体验带来新的思路。
青山灣海濱長廊: 設有售票處
至於海安路至海興路的一段(第二期項目),委聘顧問的標書評審工作正在進行中。 青山灣海濱長廊 休憩用地提供多項可讓市民更舒適地享受海濱的設施,包括遮蔭座椅、遊樂設施、飲品售賣機、綠化園境和洗手間等。 特點包括用地中央位置的多用途空間,當中的活動平台放置長椅,供市民休憩及用餐。 場內亦放置了可移動卡板,市民可以隨意拼湊組合,發揮創意,按喜好自由使用,可以是兒童嬉戲的地方,也可以是表演平台。 市民從荃灣西港鐵站B1出口起步只需約10分鐘即可到達(見地圖)。
荃灣海濱長廊可以飽覽藍巴勒海峽和青衣島景色,周邊購物中心包括海之戀商場、荃灣廣場、如心廣場、南豐紗廠等,熱門商店包括DON DON DONKI。 在荃灣海濱長廊可以飽覽藍巴勒海峽和青衣島景色,周邊購物中心包括海之戀商場、荃灣廣場、如心廣場、南豐紗廠等等,熱門商店包括DON DON:DONKI。 灣仔海濱長廊隨港島西至港島東的海岸線臨海而建,換句話說海濱的座位都是面向維港,坐擁維港美景。 大澳海濱長廊(Tai 青山灣海濱長廊2025 O Promenade),位於新界離島區大嶼山大澳大澳道西面盡頭海旁,設有登岸梯級方便一條持牌渡輪航線及其他船隻乘客上落。 2022年最新:香港旅遊發展局將在2022年12月31日除夕夜,舉辦「香港跨年倒數」,踏入零時零分,維港兩岸將會有10分鐘的「幻彩詠香江」加強版跨年煙火匯演,港島沿岸建築的樓頂將有煙火表演。 为进一步提升湾仔内陆与海滨的畅达度,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兴建横跨龙和道和中环湾仔绕道出口的园景平台,同时筹备落实规划中的港岛北岸行人及单车共融通道。
青山灣海濱長廊: 西環卑路乍灣海濱長廊現太陽花海:3大打卡位+日落天空之鏡 港鐵行5分鐘直達
富裕小輪現時於大澳海濱長廊設有一個資訊亭,張貼與「屯門–東涌–沙螺灣–大澳」航線相關渡輪資訊,而資訊亭上亦有電子顯示屏提供航班訊息。 海廊長廊公園沿海路段不算長,而景緻主要為西九龍、昂船洲大橋和青馬大橋,亦可以看到少少維港兩岸的景色,相信也是觀賞煙花的好地方。 屈臣道以西用地(包括無欄杆防坡堤)已在2021年9月開放。 興發街以西用地可望在2022年下半年隨主要基建工程施行後釋放並進行美化工程。 政府將按照需要繼續邀請本地文創精英提供專業意見,進一步提升主題區的吸引力。
該處後來逐漸被網上討論區及新聞組介紹,在臨近煙花匯演的日子,也有愈來愈多市民知悉前往該處觀賞煙花。 為進一步提升灣仔內陸與海濱的暢達度,土木工程拓展署正興建橫跨龍和道和中環灣仔繞道出口的園景平台,同時籌備落實規劃中的港島北岸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 現時香港島其他容許狗隻進入的休憩用地有山頂公園和鰂魚涌海濱花園及寵物公園和中西區海濱長廊-上環段的「寵物角」。
青山灣海濱長廊: 青山灣海濱長廊
遮阳廊架设置在儿童乐园的入口,镂空的设计将光线和阴影融入其中,由阳光直射而产生的阴影花纹为场地带来新的活力。 湾仔海滨长廊位于湾仔发展计划第二期的填海土地上,以“先驳通,再优化”理念发展,长约560米,临海行人路段宽约6米(不含公园),贯通了中环和湾仔海滨,共同组成目前全港最长的5.5公里维港海滨长廊。 自古以來,大澳乃大嶼山西面漁船基地,亦為進出珠江口重要航道。 既有海堤建於1920年以前,受海浪長年累月侵蝕,已嚴重破損。 另一方面,過往興建赤鱲角機場及進行大嶼山北岸相關發展計劃時,導致大澳部份紅樹林損失,有須要闢設紅樹林重植區以作補償。
- 工程拆除原先分隔海邊和行人路的花槽,並在當中370米斜坡式海堤的路段引入低矮石壆的設計,以拉近遊人和水體之間的距離,同時提供大量座位和更遼闊的視野,讓遊人欣賞藍巴勒海峽和青衣島的優美景致。
- 早前前無綫電視新聞主播鄭萃雯於facebook發文分享,發現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有超靚太陽花盛開,在11月近秋冬的時間仍有太陽花盛開,十分難得,而且花海位於市區,假日來賞花也算方便。
- 既有海堤建於1920年以前,受海浪長年累月侵蝕,已嚴重破損。
- 该项目的设计与建造旨在贯通维港两岸海滨,为儿童增添友好型的绿色海滨空间,为市民打造优质的公共空间。
- 富裕小輪現時於大澳海濱長廊設有一個資訊亭,張貼與「屯門–東涌–沙螺灣–大澳」航線相關渡輪資訊,而資訊亭上亦有電子顯示屏提供航班訊息。
- 政府將按照需要繼續邀請本地文創精英提供專業意見,進一步提升主題區的吸引力。
- 其後因為中環灣仔繞道及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工程,海濱長廊於2010年1月27日關閉[4]。
湾仔海濱長廊佔地約7,800平方米,由會展走到鷹君中心,再過天橋到對面灣仔碼頭即見海濱。 海濱長廊主要為草地,有多個望海的涼亭、藝術座椅及新潮的觀景小丘,而且寵物友善,你可帶寵物到此散步。 與灣仔海濱長廊相鄰的「HarbourChill 海濱休閒站」佔地近2萬呎,亦是一個休憩和舉辦社區活動的好地方。 中環段位於中環填海計劃第三期所創造的新海旁,東至添美道,西至中環八號碼頭。 中環段南面連接添馬公園,西面連接中環碼頭海濱長廊,工程於2013年完成,寵物公園亦於2014年年初竣工。 康樂文化事務署於2014年5月20日至8月19日進行「藝綻公園2014」公共創意藝術計劃,展示13組由本地大專院校設計學系學生創作的互動裝置和公園家具。
青山灣海濱長廊: 打卡海濱長廊+360度海景開放式防波堤
第一代灣仔海濱長廊是香港首個容許狗隻進入的海濱長廊,位於香港島灣仔鴻興道的維多利亞港沿岸,毗鄰香港海底隧道奇力島出口、灣仔貨物裝卸灣、灣仔運動場、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等,佔地1.2公頃,於2007年4月1日正式開放。 為方便狗隻,公園內也設有手按式水龍頭、清理狗隻糞便之用的可自然降解的膠袋,以及公廁設施。 呼應「段段有特色」的海濱發展理念,場地的環保木扶手欄杆、特色座椅和蔭棚,便是以荃灣昔日紡織業歷史為設計概念。 工程亦因應地區意見,美化地磚和燈光,以及清理海堤上的雜草。 儘管啟德都會公園不少部份,於2024至2025年前仍需用作工地,政府表示正努力減少工地的面積和縮短佔用時間,期望能盡快釋放個別用地以進行美化工程,並開放予公眾使用。 青山灣海濱長廊2025 青山灣海濱長廊 就此,項目中劃為美食海灣的部份,以及啟德明渠進口道附近的部份海濱長廊暨休憩用地,預計可於2023年起分階段完成建造工程並開放。
青山灣海濱長廊: 寵物暫托邊間好?寵物暫托價錢、服務4間推介唔使周圍搵!
2005年,香港政府興建了一條長約600米的小徑和長400米的海濱長廊,市民可以經由柯士甸道西西端的入口(即現時的東面入口)透過連接路進入該處。 至兩年後,香港政府將原來的海濱長廊延長,將原來的木製行人道向北伸延至新油麻地避風塘,並且加建西面入口、設置單車場及提供單車租售設施。 整個項目由海濱長廊和相連休憩用地組成,前身為公眾貨物起卸區,佔地約5 900平方米。 全長 172 米的海濱長廊以板道搭建,24 小時開放,為市民提供可飽覽維港西面和夕陽海景的消閒空間。
青山灣海濱長廊: 海濱好去處2022【7】灣仔北慶典主題區
上環段位於中港道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旁,海濱長廊附設寵物角、卵石路步行徑和太極角等設施[3]。 2003年SARS事件打擊香港經濟,香港政府曾經在該地重辦上環大笪地,由香港遊樂場協會管理。 惟由於與一般跳蚤市場無異,加上有關部門禁止攤位經營熟食,因而失去了傳統大笪地的風味,欠缺吸引力,故此不夠一年的時間就慘淡收場。 中西區海濱長廊(英語: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Promenade)是香港三個海濱長廊,現時建成上環段、中環段[1]和西區副食品批發市場段,於2009年至2018年分階段落成。 為了貫徹「期間限定」的理念,發展局海港辦事處也為有關海濱引入地方營造的工作以提升遊人的體驗,邀請本地文創單位「貓室」打造以卡通人物「癲噹」為主角的「維港癲噹開心村」。
青山灣海濱長廊: 香港湾仔海滨长廊景观设计 漫步·维多利亚港
馬鞍山海濱長廊全長3.2公里,佔地約5.2公頃,耗資2.2億元興建。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先進行海堤提升工程,建築署隨即展開海濱長廊的建造工程,以便長廊盡早落成供市民使用。 工程分三期進行,第一期(由錦泰苑至瑞泰路)、第二期(由瑞泰路至恆輝街及由迎濤灣至海典居)和第三期(由恆輝街至錦豐苑)分別於2009年7月18日、2010年1月10日和2010年6月11日落成開放供市民使用。
青山灣海濱長廊: 親子好去處 荃灣The Big Things Playground室內兒童遊樂場 [附:獨家優惠]
其後因為中環灣仔繞道及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工程,海濱長廊於2010年1月27日關閉[4]。 市民從堅尼地城港鐵站 C 出口向海濱步行約六分鐘即達(見地圖)。 灣仔北渡輪碼頭畔主題區已按「先駁通,再優化」的原則,分階段開放-博覽道東至馬師道一段海濱長廊已在2020年12月貫通及開放。 灣仔渡輪碼頭兩旁的海濱長廊及碼頭後面的「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已在2021年3月開放。 灣仔北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未來更多部份會隨主要基建工程施行後釋放並進行美化工程,分階段在2022年年底至2023年年初開放。
青山灣海濱長廊: 灣仔海濱長廊5大打卡位
休憩用地的另一特點是市民可攜同繫上牽繩的寵物入內,和其他遊人共同享用用地設施。 為宣傳環保意識,海港辦事處和綠領行動合作,在用地設置紙包飲品盒回收箱。 海港辦事處和海濱事務委員會早前更和本地遊公司「活現香港」合作,讓市民在疫情下透過虛擬節目,認識這幅海濱用地和周遭環境。 第一代湾仔海滨长廊是香港首个容许犬只进入的海滨长廊,位于香港岛湾仔鸿兴道的维多利亚港沿岸,毗邻香港海底隧道奇力岛出口、湾仔货物装卸湾、湾仔运动场、香港爱护动物协会等,占地1.2公顷,于2007年4月1日正式开放。 为方便犬只,公园内也设有手按式水龙头、清理犬只粪便之用的可自然降解的胶袋,以及公厕设施。
青山灣海濱長廊: 碼頭啟用
每段长廊的地理环境和市民的需求不尽相同,而设计的目的则在于基于场地环境赋予公共空间新的功能性与艺术观赏性,丰富当地物种多样性的同时,从根源性上改善环境并为市民缔造多姿多彩的海滨体验。 青山灣海濱長廊 早於2002年至2003年,已有市民發現該處地點,透過西隧側(即現時之西面入口)之鐵絲網缺口闖入該處。 由於西九龍海濱長廊不及尖沙咀海濱花園鄰近市區,因此環境比較清幽,所以逐漸成為單車、攝影愛好者及釣魚人士遊覽之處。
市民在大澳巴士總站與海濱長廊之間進入大澳永安街,然後沿大澳涌行人橋、大澳街市街和石仔埗街步行,可達香港少林武術文化中心、大澳文物酒店與大澳公眾碼頭。 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之間的海濱長廊項目已完成,用地已在2021年4月全面開放。 上月為慶祝卑路乍灣海濱長廊開放一周年,海濱事務委員會於場內設置一個直徑約2米的巨型戶外蛋糕裝置,裝置更可變身成8個獨立玩具車,希望成為新的打卡點。 這個期間限定的粉紅通道藝術裝置用上粉紅色的圍欄、地板配上一朵朵深淺不一的粉玫瑰將你包圍,實在令人少女心大爆發! 經過粉紅通道,有一個偌大的戶外空間同樣承接粉色系主題,機構可租場籌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瑜伽班、室外冥想比賽等。 粉紅通道稍後會被其他設計元素更替,空間亦會陸續擺放「公共傢俬設計比賽」的優勝作品。
青山灣海濱長廊: 中環段
现时香港岛其他容许犬只进入的休憩用地有山顶公园和鲗鱼涌海滨花园及宠物公园和中西区海滨长廊-上环段的“宠物角”。 正如西九龙海滨长廊一样,湾仔海滨长廊的设立只属临时性质[2][3]。 其后因为中环湾仔绕道及湾仔发展计划第2期工程,海滨长廊于2010年1月27日关闭[4]。 西營盤東邊街北休憩用地項目已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撥款批准(涉及2億760萬元),建造工程可望在2024年起分階段完成。 青山灣海濱長廊 海濱近添馬公園的位置設有「童樂園」活動區,為了吸引小童暢玩「放電」,活動區設有鮮艷的渠桶和鮮綠的草坪讓小朋友爬來爬去,自由活動。 灌木为鸟类和昆虫授粉者提供食物来源,如肉质水果和花蜜,并促进植物物种的授粉/种子传播,从而提高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為增加裝置與遊人的互動,設計師更特意在沿海圍欄加設欄杆桌,以及在低矮石壆設置會移動的棋盤桌,讓市民可放置隨身小物和飲品杯,更輕鬆愉快地飽覽維港景色。 此外,為締造共融的海濱,設計師首次與非政府組織Beyond Vision Projects合作,把不同造型的圖像轉化為「觸感圖」,讓視障人士能透過指尖觸摸,感受荃灣海濱的活力和本地卡通創作的魅力。 按「先駁通,再優化」的原則,海安路沿途一段海濱長廊(第一期項目,包括在一段斜坡式海堤引入低矮石壆的設計)已完成,並先後在2019年9月及2021年4月分階段開放。
這個項目體現了多個目標,包括善用閒置海濱土地、「先駁通、再優化」、引入多元海濱體驗及開放場地管理等。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位於堅尼地城城西道,是現屆海濱事務委員會以「先駁通,再優化」理念推行而首個全面開放的項目。 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建造工程於 2018 年下半年開始,根據傳統的工程安排,海濱長廊預期於 21 個月後在工程全面完結時才開放給公眾享用。 然而,顧及市民對親近海濱的熱切期望,政府先把長廊臨海約 5 米闊的板道於 2019 年第一季開放予公眾,令市民可提早 19 個月享用海邊的板道。
荃灣海濱長廊初步開放,打響頭炮有與「貓室」聯手打造,以卡通人物「癲噹」為主角的「維港癲噹開心村」。 沿路可以見到4大「癲噹」打卡位,其中就包括匿在海堤的「美人魚癲噹」,還有剛剛抵達荃灣海濱站的「癲噹巴士站」。 自开放以来,湾仔海滨长廊成为了中环和湾仔之间最受欢迎的休闲运动场所和步行路线之一,在尊重海滨自然环境的肌理上打造对儿童与环境友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