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業權分契手續必須交由律師處理及於土地註冊處登記,一經辦妥,各單位便擁有獨立的業權,可以有效文件為依據自由買賣或出租。 長命契印花稅 3.避免遺產爭議 長命契下,若其中一名持有人不幸離世,物業的全數權益便將自動歸其他還在生的業主共有。 這個權益是凌駕於遺囑之上的,仍在世的聯名人士只需把已過世的業主的死亡證提向上去土地註冊處登記,辦理手續後,便可轉讓至在世聯權人,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遺產紛爭。 根據第219章《物業轉易及財產條例》第4條:『土地的法定產業權只可以契據予以設定、終絕或處置』。 一般的手續是當買家和賣家雙方經過協議,律師就會把買賣雙方根據「正式買賣合約」談妥的條件和協議去準備成一份契約或也可以稱為轉名契。
- 但如果買家選擇分開兩份契約來成交,則需按照自身的印花稅來處理。
- 第 一 次 租 樓 , 業 主 是 一 對 夫 婦 , 以 「 聯 權 共 有 」 形 式 擁 有 物 業 。
- 論點是銀行和財務公司在借貸申請和批出時,必須所有業權人士都要簽名作實。
- 業主委託律師樓準備贖契文件交由銀行簽署,確定業主已還清所有按揭貸款,並將之註冊到土地註冊處中,之後再向銀行索回樓契。
- 這整個過程通常需要3至4個月,費用差不多是$2000-$3000之間。
「分權共有」持有人是朋友或情侶,彼此財政獨立,每人有話事權,靈活性較大一些。 根據房委會現行政策,轉讓業權必須以不涉及金錢代價的轉讓契據形式辦理 (破產個案除外)。 申請人需另付有關之行政費用(現時為港幣2,350元,並會不時作出檢討)。 長命契印花稅 假設買家新購入的物業為300萬元,由於舊居尚未沽出,故他需要支付100元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但新居入伙後一年內,他成功沽出了舊居,故可向稅局申請退回多繳的稅項。 稅局會退回「450,0000元 – 100元」,相當於449,900元的款項。 既然是否持有物業,會直接決定繳交「從價印花稅」,抑或更高稅階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究竟怎樣決定買家是否持有多於一個住宅物業呢?
長命契印花稅: 長命契印花稅: 物業轉名有什麼方法?
根據稅務局規定,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提名近親簽立轉易契都是以「從價印花稅」方式來計算。 首先由沒有持有物業的丈夫,先出面簽署「臨約」及「正約」,但在正式簽署「轉讓契」時,要求律師加入太太名字成為聯名業主。 通常在往律師行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會多給一份文件「法定聲明IRSD131」予買家簽署,作用是證明「自己沒有持有香港住宅物業」。
- 新修訂以第一份文書劃線,如在2023年2月22日早上11時前已簽購買協議,即使未需要繳交印花稅,但都要按舊首置印花稅稅階繳交,上述情況亦如是。
- 第1标准第1部税率适用于住宅物业而第1标准第2部税率适用于非住宅物业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后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业所签立的文书。
- 業主們在抽中了居屋之後,需要面對三個樓價:物業市值/印花稅估值/折後市值。
-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 故此,在採取這個策略之前,你應該先諮詢專業的法律和稅務顧問,以助你作出更明智、更準確和可行的投資決定。
- 銀行保險箱:收費雖然較為優惠,年費介乎$1,000至$2,000,如果買賣物業涉及市區重建的樓契太厚,要存放在保險箱的費用會偏高。
財務公司利息較銀行高 – 由於財務公司批核貸款的要求較銀行低,承受的借貸風險較高,財務公司貸款會收取較銀行高的利息。 長命契印花稅 每年都會有不少不良集團打著財務公司的旗號招搖撞騙,但只要各位細心處理都可以防止被騙。 由一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其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聯名取得住宅物業而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 要符合此項豁免的規定,所有購買人或承讓人必須屬近親; 轉讓住宅物業予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近親,或予多於一名近親,而其中一人或以上屬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各人均是代表自己行事。
長命契印花稅: 長命契轉名印花稅: 什麼是「分權共有」? 「 聯權共有」?
如該承讓人符合(答18)中所列的條件,可申請退還由該承讓人先前繳付的「買家印花稅」。 就「買家印花稅」而言,臨時買賣合約是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 由於該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在 2012年 10 月 27 日前已訂立臨時買賣合約購入住宅物業,他會被視為在 2012 年10 月 27 日前已取得有關物業。
在壓力測試上,他說,如其中一名業主債務過重,而另一位是有能力單名上會的,可讓債務較重一方做抵押人,另一位做借貸人,從而令聯名可以過到壓測。 我們會透過一文剖析樓契的重要性、贖契程序、保存樓契方式、以及轉名除名常見的問題。 買居屋除了第一時間要俾首期之外,印花稅都是極之重要的一環,而香港使用的最基本印花稅稱為「從價印花稅」。 長命契印花稅2025 長命契印花稅 業主們在抽中了居屋之後,需要面對三個樓價:物業市值/印花稅估值/折後市值。
長命契印花稅: 香港供樓詳細資料
半契樓的一個特點是若真的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只有該持有人的業權會受影響。 假設其中一名持有人遇到財務問題,被債主入稟追討而被銀行收樓,或被入紙申請破產,該聯名人遭財務公司拍賣業權的份額,市場稱之為「半契樓」或「碎契樓」。 這種情況只針對該民持有人,其他持有人是不必一起承擔這個責任。 這樣的確是保障其他業權持有人,可是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這個物業未來要出售也是挺頭疼的。
長命契印花稅: 長命契分權契: 可否將「長命契」轉為「分權契」?
正因為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若符合早前說的「三大條件」,你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否則會被要求徵收更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但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例如你在買賣住宅物業時,並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或「已經持有一層香港住宅物業」,稅務局會要求你繳交「雙倍印花稅」或「新從價印花稅」。 自從2013年的雙倍印花稅和2016年的永久性居民買入第二個住宅劃一提升至15%後,單人名買樓成為了主流。 沒有物業的買樓名額是珍貴的,用聯名契長命契的方式持有物業買少見少。 長命契印花稅 但最近我們就遇到一個有趣的個案:一對夫婦用長命契方式買入物業。 最近收到一位業主爸爸的查詢,提及他和兒子的長命契單位無端端被財務公司追數,要求我們協助其按揭到銀行。
長命契印花稅: 按揭轉按5大分析
但樓價不能偏離市價太遠,否則稅局有權於7年內,追討印花稅差價。 House730旨在為香港用戶提供最優質的使用體驗,不論買樓或是租樓,用戶可按樓盤的價錢、面積、房數、真實照片等等條件揀選合適樓盤。 無論是市場情況、企業管治守則等都不斷演變,因此,我們緊貼中港兩地的監管發展,努力不懈地提升我們的前瞻能力,並評估障礙,同時尋找機會,致力協助客戶取得生意上和個人的成功。 根據房委會現行政策,轉讓業權必須以不涉及金錢代價的轉讓契據形式辦理(破產個案除外)。 長命契印花稅2025 聯名買樓是否使用長命契,取決於業主之間的關係,可根據以上利弊分析作出選擇,關於聯名買樓的按揭及印花稅問題,可參考《聯名物業影響印花稅和按揭》一文。 如果想完全箍實業權,怕另一半將來自行處置業權而不作通知,長命契是更加保險的聯名選擇。
長命契印花稅: 近親轉讓後可申請按保
申請即使不獲批准,或申請人擬撤銷申請轉讓業權,已繳交的手續費概不發還。 有關查閱或更正個人資料的查詢,可向「部門資料保障主任」提出,地址為九龍何文田佛光街33號,香港房屋委員會總辦事處。 不少準買家會向親屬「借人頭」來入票抽籤,以增加新盤中籤的機會率。 即使送契樓成交價是 $0,稅局仍然會按律師樓或稅局的估價徵稅,故用送讓契或無償轉讓契來避稅是不可行的。 長命契(Joint Tenancy)即聯權共有,在法律上,聯權共有人的權益互相重疊,故每位聯權共有人都可聲稱自己擁有整項物業。 遞交申請書時須連同證明文件副本(如結婚證書、身份證、出生證明書等),證明業主/聯名業主與擬加入的家庭成員的關係,否則有關申請將不獲辦理。
長命契印花稅: 長命契加名印花稅: 轉讓契較無後顧之憂
買家的律師樓一般上嚴厲拒絕為樓契副本簽good tittle(即證明業主有妥善和良好業權),這就導致銀行不能批出按揭,所以樓契一定要小心保存。 分權共有指的是每個持有物業權的人以不同百分比(%)持有一個物業。 雖然各個持有人持有的份數不同,但是大家同樣都可以使用整個單位。 打個比方,A持有50%、B和C各佔 25%,B和C 依然可以佔有和使用單位的每個空間。
長命契印花稅: 重點2: 怎樣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這份文件會在土地註冊處註冊,需進行俗稱「打釐印」的方式來確立其認受性。 「加名」印花稅以物業轉讓的比份計算,譬如以長命契形式加名,如加一個人名便是物業價值的二份之一、兩個人名便是三份之二,如此類推。 長命契印花稅2025 若果物業價值400萬元,加一個人名以200萬元計印花稅,涉及的印花稅項只是100元。 長命契的好處是任何一位業主過身後,物業業權便會自動轉給其他業主,毋須進行遺產承辦,繼承人也可以馬上重新申請按揭套現。 我們同事了解到背後原因後,便向該對夫婦解釋道:銀行是必須要求聯名契長命契所有業權人同意才可借入一按,轉按和加按。 至於財務公司,絕大部分是不接受所謂的單邊契的,因為對財務公司來說,風險也非常大。
長命契印花稅: 近親轉讓例子解說
很難有客觀標準,一般是參考銀行估價,惟每間銀行估價不一,而且大部分聘用超過一間估價行,故此一個物業可以有幾個甚至是十幾個估價。 但若果把聯名物業價值定為400萬元,計算印花稅基礎僅200萬元,業主只需付100元印花稅,慳掉3萬元。 因如果向律師樓申請物業甩名,之後即使取消甩名,亦要支付部分律師費。 如果是聯名買樓,持有人皆使用了首置身份,未來如想再買樓,就要繳交稅率較高的從價印花稅,即15%。 所謂近親轉讓,俗種「甩名」,是指聯名持有人之間是近親關係,如父母、夫妻、兄弟姊妹等,其中一方在現有物業的業權轉讓給另一方。 長命契印花稅2025 轉讓方回復首次置業身份,便可以買另一個物業,屆時無需繳交15%較高的稅率,這就是所謂「自製首置」,近年市場上錄得不少這類成交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