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方求情指,被告被捕後一度准保釋,至 2021 年 3 月被警方重新拘捕、拒絕擔保,還押至今約 23 個月,若計算認罪及行為良好扣減,相當於已服刑 4 年 4 個月。 又指本案與其他案有別,被告不是為集結而犯案,而是為離開而犯案,但用了錯誤方式,望法庭酌情輕判。 8人(20歲至30歲)的被告被控兩項暴動罪,被控於2019年11月18日在九龍理工大學、暢運道和科學館道一帶,與其他身份不詳人士參與暴動,亦被控於或於11月17至18日在理工大學,與其他身份不詳人士參與暴動。 其中20歲的大專學生在2022年承認兩項暴動罪,被判入教導所;其餘4人否認兩項暴動罪受審,當中3人在審訊前認罪,到2023年1月18日,兩人在區域法院被判監禁15至18個月,以及判入教導所。 法官陳廣池形容被告絕非「空降」科學館,又指根據常理可推論被告在11月18日前已身處理大範圍。
- ),遠赴美國與全球各地的代表會面,共同探討改善社會問題的方案。
- 儘管移居海外,曾教授對母校的支持從未間斷,不但熱心為學系提供專業意見,而且竭力加強理大和業界的聯繫,與研究人員在應用生物和化學科技、應用物理、電機工程等範疇上緊密合作。
- 而70歲的首被告稱對理大被警察圍封感「擔心」,因此想「擺手制止警察舉槍」。
- 至於另外 7 人,法官指他們打算協助理大暴動者離開,若成功暴動者便逍遙法外,又指即使被告未必得悉整個計劃,必然知悉自己非單獨犯案,而伙同犯案屬加刑因素,因而上調刑期。
- 曾鈺成說,有同事與警務處副處長及分區指揮官聯絡,警方拒絕他們提出,不再追究示威者的要求,但就說只要留守的人放下武器,願意讓他們安全離開校園,而警方亦未有提及示威者退場時限。
- 曾教授現任牛津大學無機化學教授及沃弗森催化研究中心總監,是全球化學材料及綠色催化領域的權威。
網媒《法庭線》根據法庭紀錄及新聞報道進行數據分析後,截至2022年11月11日,衝突共有417人被控(317男及100 女),主要涉及6個地區,包括理大內外、油麻地、佐敦、尖沙咀、尖東及紅磡。 當中逾七成半人被控暴動,其餘人士被控非法集結、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等罪。 315名被控暴動的被告中,49人涉理大暴動,餘下人士涉校園附近及油尖旺暴動,其中油麻地圍捕事件達213人。 衝突中有41人暴動罪成,監禁2年11個月以下至5年或以上,當中15人料於2025年出獄。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1月19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表示,希望可以和平方式解決理工大學事件,已要求並與警方達成共識,將以更人性化的方法處理示威者離開理大校園。
理大校友泊車: 傑出理大校友選舉
鄭在審訊途中被控在11月17日至11月20日參與暴動,最後被裁暴動罪成,另外4人則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罪成。 到2023年2月11日,區域法院暫委法官鄭念慈指,理大暴動規模不算小,但考慮鄭錦滿非領導角色,控方於舉證後才檢控暴動罪,確有延誤,另因鄭同意大量案情,酌情減刑。 至於另外 理大校友泊車2025 7 人,法官指他們打算協助理大暴動者離開,若成功暴動者便逍遙法外,又指即使被告未必得悉整個計劃,必然知悉自己非單獨犯案,而伙同犯案屬加刑因素,因而上調刑期。
而318位未成年抗爭者者被要求登記身份及個人資料,成為單日最多拘捕人數的一次。 案件有29人在事隔1年半後被起訴,首批案件為理大內暴動的6人被指逃入科學館而被捕。 理大校友泊車2025 案情透露當日在西九龍最高指揮中心的時任高級督察指,警方在封鎖理大後,容許並呼籲沒有參與暴動者於晚上7時至10時經搜查後離開。 不過認為暴力升級下,將理大校園封鎖,並於同日下午4時半展開計劃,到晚上7時完成封鎖。 一名案發時只有15歲的男生作供時表示自己在科學館被捕時,防暴警員強行將防毒面罩套進他的頸項,理論期間遭到警員以胡椒噴霧噴面。
理大校友泊車: 校友
自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香港所有私家道路,包括大學校園之道路,均已列入根據修訂第374O章『道路交通(私家路上泊車)規例』所規定之管轄範圍。 理大校友泊車2025 隨該修訂規例之施行,在校園內觸犯交通規例者,與在公共道路上犯例無異,可遭檢控。 大學負責其校園泊車管理,此文件列出大學交通及泊車管理規則,以及大學保安處確保和執行該等規則的權責。
- 而消防人員在理大校園巡查期間,發現大量汽油彈和卡式石油氣罐,還有逾550公升屬第五類危險品的易燃液體、20公升屬第三類危險品的腐蝕性液體、80公升屬第四類危險品的有毒物質,以及其他危險物品。
- 晚上8時,20多名留守在理大的義務急救員宣布由於校園內只有很少示威者,加上食水和食糧不足,以及自身安全,決定宣布已完成救援工作,離開理大校園。
- 11月23日下午4時許,連日在理大飯堂為留守者煮食的「廚房佬」中年男子,在救護員陪同下送院離開。
- 一名15歲被告在區域法院作供時表示自己在科學館被捕表示,防暴警員強行將防毒面罩套進他的頸項,理論期間遭到警員以胡椒噴霧噴面。
- 特別是案件保釋條件嚴苛,被告需要每周到警署報到、宵禁、不准離港或在寓所安裝閉路電視,形容是「對人是一種侵蝕及消磨」。
11月28日上午9時起,警方及消防人员進入理大校園,包括數十名便衣警察、警察公共關係科人員、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警員、爆炸品處理課人員。 早前,香港警方宣布組成安全小組,包括警察爆炸品處理課、刑偵小隊、談判小隊,以及消防、救護、社署、心理學家等。 警方也重申,此次行動目的是處理危險品及處理罪案現場蒐證工作。 警方圍封理大校園第12日,上午9時30分起,理大派出100人組成9隊小組再次進入理大校園尋找仍未離開的人士,同時檢視辦公室和實驗室内設施被破壞的情况。 小組搜索校園内所有樓層及房間再沒有發現留守者,行動在中午結束。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在被問到會否要求警方盡快撤離理工大學時回應稱,警方包圍理大校園是一個執法工作,但警方已經按照她的要求,就仍留在理大校園內的人士採取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做法。
理大校友泊車: 活動
在警方記者會當記者問及有關做法是否「罔顧人命」,警方行動部高級警司汪威遜對記者的說法「絕對非常失望」,形容「駕車快不等於不安全(drive fast doesn’t mean 理大校友泊車 unsafe)」。 稱有關行為完全是戰術上的考慮,而警員面對很大壓力,同時希望大家明白警方和體諒警方的風險,強調警方從頭到尾「都無做過一件事係罔顧人命」。 不過到同年12月5日,律政司就裁決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訴。 而警方在12月7日拘捕羅健熙,同日解往上訴庭處理保釋。 上訴庭法官潘敏琦批准他以5000元保釋,其間不得離港,須於24小時內交出所有旅遊證件,每周到警署報到一次。
理大校友泊車: 校友捐獻會
而警方前往理工大學包圍校園的原因,有消息指因為該校校董劉炳章就佔領事件通報西九龍警區所致,但無人能證實劉炳章是否有報警。 11月18日,抗爭者持續被圍困,因此有巿民發起「圍魏救趙」的行動到九龍其他區域前往理大進行營救,引發之後的更大衝突和油麻地人踩人事件。 根據警方數字,截至2022年8月31日,衝突中合共有1,393人遭拘捕,其中810人由理大離開時被捕。
理大校友泊車: 被捕人士稱被警員用胡椒噴霧噴口腔和強套防毒面罩
校園內所有駕駛者及使用道路人士,均須熟悉及遵守香港法例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及其他相關附屬規例,並須遵守大學所頒佈之交通及泊車管理規則及依循保安人員的指示。 大學交通及泊車管理規則可見於校園入口及保安處網頁,大學亦會不時檢視、修改及增補其內容。 「傑出理大校友協會」於2012年7月正式成立,協會由歷屆傑出理大校友組織而成,旨在集合各會員的專業知識和力量,為理大以至社會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 「2022 香江學者計劃」在內地多家頂尖學府中,選出 50 名傑出的博士後研究員,成為本年度獲資助人員,理大錄取了其中 19 人,人數是參與該計劃的本港大學之冠。 自該計劃在 2011 年首次開展以來,理大已連續12年錄取最多研究員。 劉工程師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身兼香港工程師學會及土木工程師學會的資深會員,30 年公職生涯中,對本地建造業卓有建樹,曾領導多個大型基建項目,包括「明日大嶼願景」的交椅洲人工島。
理大校友泊車: 警方蒐證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非常關注事件,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任何一方的暴力都不能接受,並強調單靠執法工作不能解決問題,香港政府必須回應社會訴求,包括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增強問責性,香港政府有根本性的責任使香港回復平靜。 蓬佩奧重申希望北京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保護香港的自由民主和法律制度。 媒體《眾新聞》在11月21日拍攝到警察在校園外圍用擴音器廣播時,譏稱留守者如基層、拾荒者老人家一樣,只能食「冷冰冰的生命麵包」,而自己放工後可北上深圳食「海底撈」,有侮辱基層人士之嫌。 網民在11月22日中午在中環、太古、觀塘等發起「和你 Lunch」時,吃生命麵包聲援理大留守人士。 11月23日晚,此前喊话“海底捞”的警察在深圳海底捞吃火锅。 理大校友泊車 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在11月18日發出聲明,以「香港各界醫療與救援能力充足」為由,拒絕進入校園救援。
理大校友泊車: 香港理工大學(澳洲)員生會探訪母校
1名案發時18歲的青年因在2019年11月17日至18日,在理大、漆咸道南與暢運道一帶,連同他人參與暴動。 被控暴動罪,青年於2022年7月14日在區域法院認罪,辯方求情指被告已後悔,被告亦在庭上自言犯了「好錯好錯」的罪行。 辯方希望法庭量刑時考慮被告有坦誠悔意、案發時的年紀及沒有主動攻擊警方等因素。 理大校友泊車2025 法官明言案件嚴重,很大機會判監,但考慮到男生案發時的年紀相對較年輕,遂接納辯方建議,先替男生索閱教導所報告,並把男生收押至7月27日判刑。 根據警方數字,截至2022年8月31日,事件共拘捕1,393人,其中810人由理大離開時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