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這種檢查前,會先為受試者注射顯影劑氟化脫氧葡萄糖(18F-FDG)。 相比普通的葡萄糖分子,氟化脫氧葡萄糖的一個羥基基團被氟的放射性同位素氟-18取代,因此具有放射性,會持續向外放出正電子。 因為二碳位上的羥基被氟原子取代,氟化脫氧葡萄糖進入細胞被磷酸化後,不能被進一步代謝;又因帶有電荷,也不能通過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運出細胞。 因此,一旦氟化脫氧葡萄糖進入細胞,在氟-18衰變前,較長時間內都會以磷酸化形式留在細胞內。
- 美國健康保險 於1998 年間陸續通過多項癌症、心臟及腦部疾病的健保給付,而我國也於今年7月起,將正子掃描正式納入健保給付之中,提供國人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 正子掃描相較於傳統核醫檢查,影像的品質和解析度大幅增加,可以提供我們在受檢者體內更準確的藥物分布影像,也可以偵測到更小的病灶。
- 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所使用的顯影劑不同,正子掃描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大多是我們體內代謝物的類似物,因此罕有過敏反應。
- 核醫檢查的原理就是將放射性同位素或同位素標誌的藥物經由注射或口服讓身體組織吸收,這些放射性藥物會依其特性分布到特定器官或病灶,以評估該器官的功能或偵測不正常的組織(如圖一)。
- 我們的鄰近國家─日本也有21個迴旋加速器中心及35座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
由於癌細胞迅速分裂時,需消耗大量葡萄糖作為能量的來源,同樣的,放射性的去氧葡萄糖(FDG)也會聚集於代謝特別旺盛的細胞組織。 因此可藉由PET靈敏地量測出人體內器官組織代謝功能異常之處。 由於疾病的發生往往早於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之前,因此PET可以協助醫師更早期、靈敏地診斷癌症,對於治療方法的決定經常扮演關鍵性地角色。 正子掃描在癌症、心臟及腦部疾病的臨床價值,已深受醫學各界肯定,尤其對於癌症診斷、分期、與再分期,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項目。 美國健康保險 於1998 年間陸續通過多項癌症、心臟及腦部疾病的健保給付,而我國也於今年7月起,將正子掃描正式納入健保給付之中,提供國人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公元2000 年,PET/CT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儀更被美國時代雜誌 評選為年度發明產品,肯定其在醫療科學上的貢獻。
正子掃描: 正子掃描 (PET SCAN)
而且這些變化與癌細胞分化及分裂生成速率之間有相關性,同時也與FDG的攝取速率有相關性。 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癌細胞的這一個特性,使用FDG PET來進行癌症病灶的造影。 PET 掃描主要用作檢測和監控包括癌症、腦部神經障礙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症,比其他影像技術(例如電腦斷層掃描和磁力共振成像掃描)更早檢測出癌症,亦可讓醫生確定癌症是否正在擴散至其他身體部位,以及擴散至何處。 不過,統計上的數據不代表個人需求,民眾考量是否加做正子掃描檢查,可從自身的健康情形和需求判斷,包括是否有癌症危險因子、年齡大小、經濟條件等。
- 未來一定會發展越來越多的正子藥物,正子掃描和其相關的治療在未來一定會占有一席之地。
- 特別是近幾年來,正子攝影更結合電腦斷層,所以在異常病灶的定位上又更加精準了。
- 對很小的腫瘤,例如0.5公分以下,有時正子攝影會看不見。
- 超過某個SUV閾值的話,就可確認PET掃瞄預測淋巴結癌是100%準確,但是它的敏感度只有60%,也就是它會錯失一些罹癌的淋巴結。
- 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可以準確地判斷心肌的存活狀況,讓醫師可以及時處理,使這些心肌有機會恢復。
- 我們也期待在健保制度的改變下,正子電腦斷層掃描能嘉惠更多的病患,以達到最好的醫療照護品質。
PET還可用於癌症的分期與治療期間的追蹤,例如淋巴癌對某些化療藥物的反應不好,如果能在療程中進行PET檢查,一旦發現療效不佳,就立即換其他化療藥物,不僅可省不必要的醫療支出,更可讓癌患得到更好的治療,及早將病情控制下來。 正子掃描的原理是標記組織的代謝或功能,藉此來區別正常組織或是病灶,也能用來評估病灶的活性。 正子掃描2025 目前的技術除了可以用正子藥物來進行掃描之外,也可以在此之上結合治療用的同位素(發出α或β粒子)精準地治療病灶,降低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正子掃描 未來一定會發展越來越多的正子藥物,正子掃描和其相關的治療在未來一定會占有一席之地。 1.首先,將微量的放射性藥劑注入受檢者體內,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藥劑是FDG,主要由於其在人體內的代謝途徑與葡萄糖相似。 使FDG經血液循環至體內器官組織吸收代謝,靜躺休息約1小時後,即可開始掃描。
正子掃描: 正子掃描 PET 與腫瘤
您可親自到核子醫學科現場預約或電話預約排檢,排檢時請先繳交藥劑費用$15,000元,剩餘款項請於檢查當日一次繳清。 除這9種癌症外,在美國,FDG也可用來診斷阿茲海默氏症的病變,若能因此而及早用藥來延緩病情惡化,也許可提升這些神經病變患者的生活品質。 二、伽瑪射線在體內之衰減﹝attenuation﹞因素可完全去除,因此可以準確的測量局部同位素分佈量。
葡萄糖是人體內大部份細胞代謝時必需的原料,所以正子標記去氧葡萄糖會被人體內正常的細胞吸收。 然而,研究發現,某些惡性的腫瘤細胞比正常的細胞代謝速率高出更多,所以會比正常細胞吸收更多的正子標記去氧葡萄糖。 因此注入正子標記葡萄糖後接受全身性的正子掃描,便可早期偵測出惡性癌細胞的存在。 除了如前所述正子造影透過FDG了解葡萄糖在正常組織與病灶處的代謝影像外。 此外;利用鎵-68標化octreotide (一種八個胺基酸的體抑素類似物) 得到體抑素接受體 的影像則是目前偵測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新方向。
正子掃描: 正子檢查
不過器官組織結構在發生實質變化前,癌細胞不正常的代謝功能早已發生;因此,如何在器官組織有細微變化時,就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此時,藉由正子掃描所提供的功能性分子影像,便可以輔助偵測出器官組織代謝功能的早期變化。 「正子造影」的全名是「正電子放射斷層攝影(Positron Emission 正子掃描 Tomography)」,簡稱PET,是現今最先進的醫療診斷技術之一。 目前最常使用的正子放射藥劑是氟化去氧葡萄糖(FDG),其化學性質與葡萄糖非常相近。 因此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造影(FDG-PET)可顯示細胞的葡萄糖代謝情形。
正子掃描: 正子斷層掃描簡介
也有民眾反應,一次只做一個部位的檢查,在今天繁忙的工作壓力下,實在是曠日費時。 在這樣的前提下,正子攝影檢查,倒不失為一個更好的替代方案。 不過,氟-18去氧葡萄糖正子電腦斷層掃描(FDG-PET/CT scan)還是有其侷限性,像是用來篩檢肝癌、胃癌及胰臟癌等惡性腫瘤的準確率就不高。 此外,肺結核發炎細胞及其他發炎組織也會吸收FDG,出現偽陽性,讓受檢者活在可能罹癌的恐懼陰影中。
正子掃描: 正電子掃描 – 門診收費
相反的,有些腫瘤細胞分化較完整、生長速度慢或太小,不見得會吸收葡萄糖,可能就無法顯影,易被判斷為正常細胞。 因此,PET的檢查結果若為陽性,需要再搭配相關癌症的其他檢查以便確診:反之若PET檢查正常,也無法100%斷定沒有癌症,一旦有不適症狀仍須積極就醫檢查。 正子掃描 PET檢查的原理很簡單,我們體內的細胞需要葡萄糖代謝所產生的能量來運作,癌細胞也是如此,且其所需要的能量更多。 因此,將FDG這種以同位素氟18來標記去氧葡萄糖的正子掃描藥物打入體內後,除了正常細胞會吸收外,癌細胞也會吸收,且吸收量更多,因此,透過PET檢查發現體內某些部位FDG濃度異常偏高,就可高度懷疑該部位有癌細胞的可能性。 大腦主要的能量來自於葡萄糖代謝,大腦的葡萄糖使用量占全身的25%。
正子掃描: 可能的風險與副作用
而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可精確的指出代謝異常最為嚴重的區域,對進一步需要切片檢驗的病灶,可引導至最精確的位置,避免切到不是真實病灶的地方而造成誤判。 雖然目前健保給付範圍限於腫瘤的診斷、分期,與再分期,不過因為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精確定位的特性,其應用於腫瘤治療效果的監測,及放射治療的治療計畫,都是醫學界目前努力研究的課題,使其在癌症治療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目前可用於腫瘤正子斷層造影檢查的製劑包括: FDG、氟-18標化胞嘧啶 (thymidine, 簡稱FLT)或膽鹼,以及碳-11標化的乙酸鹽(acetate)或甲硫胺酸(methionine)等。 FDG是目前唯一經過衞生署查驗登記核准用於正子斷層檢查的正子藥物,其檢查原理主要係利用惡性腫瘤和正常組織對去氧葡萄糖吸收及留存的程度差異(一般而言,惡性細胞可吸收較多的葡萄糖,且於細胞內存留時間較長)區分其良惡性。
正子掃描: 正電子掃描(PET Scan)的種類
血糖低於200mg/dl者,應檢當天可另給予5個單位的胰島素,促進FDG的吸收。 由於神經精神病變屬功能性改變,腦解剖學上未必出現異常,因此可藉正子造影了解其腦部代謝或神經傳導物質變化反應其疾病的存在機轉,及治療反應。 目常用作神經病變診斷包括癲癇症多種認知異常及失智症(包括阿兹海默氏症),運動障礙,腦缺血及出血之診斷、鑑別與預後,其中前二項在美國己獲健保給付。 此外,長庚醫院及台北醫學院正與廠商議價中,三軍總醫院已編列預算及預留空間準備成立“迴旋加速器中心”,新光醫院及台中榮民總醫院正審慎評估,欲謀定而後動;惟獨南部地區尚無此計劃。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中心為南部醫學重鎮,位居雲、嘉、南、高屏地理位置之中心,為嘉惠南部病患,並提升南部醫學及基礎科學研究水準,實有必要籌設“南部國家醫用迴旋加速器及正子斷層掃描中心”。 除此之外,18F-FDG PET/CT搭配心臟血流灌注檢查,可輔助冠心疾病的診斷,評估梗塞後或心肌病變心肌的存活性,以及偵測血管粥樣硬化發炎程度。
正子掃描: 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癌細胞基因異常醣解率比正常細胞高,因此,癌腫瘤在PET影像中,呈現18F-FDG高攝取的熱點,有別CT以腫瘤大小以及其他影像的特徵診斷惡性腫瘤,靈敏度及專一性均高於CT,分別高達93%與96%。 先生於2017年被診斷出胰臟癌,經振興醫院一般外科蘇正熙教授花了近七小時施行手術,順利復原,彭先生為了感謝蘇正熙教授的「救命之恩」,決定慨捐200萬美金,協助醫院購置最新型五環數位廣域正子/X射線斷層掃描儀(PET/CT),以回饋社會及嘉惠病友。 圖一 核子醫學檢查就像是在一群正常的細胞或組織中,藉由核醫藥物的標記,讓我們可以清楚且快速地找到不正常的地方。 就像圖中我們藉由標記「p」就能快速地在一群b中找到不一樣的地方。 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檢查前一天正常使用胰島素和口服血糖藥物,如檢查無須注射顯影劑,只需要於檢查當日(午夜十二時後)停止使用藥物;如檢查需要注射顯影劑,則需要在檢查當日及檢查後兩天停止使用藥物。 病人需要告知醫護人員病歷及過往做過的手術及治療、是否正在服食任何藥物、有沒有藥物或食物過敏、及其他身體狀況。
正子掃描: 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用途
以上各階段須符合: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核子醫學掃瞄等檢查仍無法分期者,或認定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檢查不足以提供足夠資訊以供治療所需者,且須於病歷中說明施行正子造影之必要性理由。 懷疑復發或再分期:使用於患者已接受一階段之常規治療後,偵測疑似有復發或轉移及評估復發之程度(不得用於例行之追蹤檢查)。 正子掃描2025 FDG可以評估癌症對化學治療的效果,文獻報告乳癌病灶經過兩個有效的化學治療療程後,雖然癌症病灶體積尚未變小,但藉由定量數據顯示,癌症病灶已呈現FDG攝取降低現象,可以早期確定化學治療有效。 相反的,若早期證實化學治療無效,則應該停止該種化學治療,以避免不必要的毒性副作用,同時也有機會及時選用其他的化學治療製劑或改接受放射治療,以期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當注射到人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經歷正電子放射衰變時(又稱為正電子的β衰變),它釋放出一個正電子(即一個電子相對應的反粒子),在經歷了幾個毫米的旅行後,正電子將會與生物體中的一個電子遭遇並產生電子對湮滅,產生一對湮滅光子射向幾乎背對背的兩個方向。
正子掃描: 檢查前為甚麼要注射放射同位素藥物?
但研究顯示,每4到5個病人當中就有一人,會因為結合解剖影像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而改變原來正子掃描的判斷,提升原有的診斷準確度。 美國的著名醫學期刊JAMA 於2003 年12月的一篇醫學研究指出,全身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因為擁有極佳的診斷精確性,應該要作為腫瘤分期評估的第一線工具。 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在計算影像的衰減校正比起傳統的正子掃描快速許多,因此病患接受掃描的時間大為縮短,使檢查更為舒適。
正子掃描: 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過程
「正電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 Scan)主要用於診斷癌症,若受保人在進行檢查後確診患上受保癌症, Bowtie 戰癌保將為受保人提供實報實銷的賠償(不設共同保險)。 檢測只包括電腦斷層掃描(”CT”掃描)、磁力共振掃描(”MRI”掃描)、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掃描)、PET–CT組合及PET–MRI組合,設30% 共同保險。 Bowtie Pink 自願醫保系列全數賠償診斷、住院、手術及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等合資格醫療開支 (美國除外),並受限於每年保障限額及終身保障限額。 如索償牽涉中國內地的指定醫院名單以外的中國醫院 / 中國內地的指定醫院名單以內的高端醫院 / 超出指定病房級別 / 投保前已有疾病,有關之賠償金額可能會作出調整。 「正電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簡稱PET Scan)並非常見的身體檢查項目,主要用於診斷癌症。
正子掃描: 癌症準確率高
為了追求更良好的影像品質,目前正子攝影大多結合電腦斷層,稱為正子斷層掃描檢查(PET/CT)。 正子掃描最常使用的放射性核種為放射性同位素氟-18標記的去氧葡萄糖(18F-FDG; fluorodeoxyglucose)。 正子掃描 一般細胞活動時會消耗葡萄糖當作能量來源,因此我們可以使用氟化去氧葡萄糖來判斷身體裡代謝異常的地方。 根據這個原理,氟化去氧葡萄糖最常被應用在腫瘤學、心臟醫學和神經學。 正子掃描 本檢查使用氟18去氧葡萄糖作為追蹤劑,因為血糖值太高會影響掃描影像的準確性,病患在檢查前六小時請不要進食,喝水則不受限制,但飲料不可含糖分澱粉或其他碳水化合物。
正子掃描: 掃描器
相關輻射劑量的比較可以參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圖表(圖三)。 當腫瘤質塊很大,血中腫瘤標記值很高,或傳統影像檢查疑似有轉移病灶時,FDG造影能有效的進行全身掃描,早期偵測遠處轉移病灶,並得到正確的研癌症分期,以決定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正子掃描 病患因接受正子電腦斷層攝影發現原來電腦斷層攝影沒有發現的病灶,再藉由正子電腦斷層攝影精準定位找到正確的病理切片位置,證實遠端惡性轉移。 這個結果改變了原先的腫瘤治療計畫,使病人不需要再接受無效的大範圍切除手術,改以化學療法,得到最適當的醫療照護。 正子造影基本上可視為分子影像的一環,我們知道,分子影像最重要的目標在探索活體內生物學與生化學的處理過程,以期得到與疾病診斷或治療上相關聯的資料,而正子造影則提供包括葡萄糖代謝影像、細胞增生影像、氧代謝影像、接受體分佈影像及報導基因影像提供重要的分子影像。 目前有9種癌症可藉由此法找出疑似癌細胞,且準確率都在9成以上,包括肺癌、大腸直腸癌、淋巴癌、食道癌、頭頸部腫瘤、黑色素瘤、甲狀腺癌、乳癌及子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