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在2015年制定《有害電子信息法》(Harmful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ct),在此之前是引用不同法例的相關條文對網絡欺凌行為作出檢控。 該法例將網絡欺凌列作特定刑事罪行、為受影響的受害人提供廣泛的民事補救措施,並設立核准機構,負責處理、調解及解決投訴個案。 同時,民事訴訟可能需要投放相當多的時間和金錢,「奈奈」近親屬請律師和蒐集證據都會給家人非常大的壓力。 她建議,香港應該通過將網絡欺凌列作特定刑事罪行,這樣才能保障被網絡欺凌的香港市民,才可能再說兩地司法方面的聯繫和相互提供協助。
- 天水圍一名18少女疑遭網絡欺凌萌死念,在內地串流平台Bilibili(B站)直播墮樓輕生過程。
- 據了解,傷者事發前曾與家人為瑣碎問題爭執,警正調查案件。
- 後來她又跑到B站直播,但許多「廁妹」湧入留言中嘲諷,但亦有網民趕緊阻止。
- 穎琛起初對此不知情,後來獲關係良好的同學轉告,始知被人在背後抹黑。
- 事發當日,奈奈又被於網上公開嘲諷,17時24分她於QQ發布位於停車場上方的畫面,有香港網民就奈奈發布的地點尋人。
- 在此之前, 根據《雜 罪(公共秩序與騷擾)法》, 騷擾行為在新加坡已屬罪行, 但該法令並無列明是否涵蓋網上騷擾行為。
少女的好友在微博發文稱其長期在微博遭到「康帕斯隔空喊話復活bot」匿名網暴,網暴者組合成的小眾文化圈「廁妹」在雷姓少女死亡後仍在群組裏說風涼話,引發輿論抨擊。 2017年,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立「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罪行元素。 去年10月,香港也通過了《2021年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將未獲當事人同意下披露其個人資料而意圖或罔顧造成傷害列為犯罪。 天水圍自殺 她說,刑事法律可能是解決網絡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間權力不平衡的工具,但最好辦法還在教育系統和學校要培養家長和監護人的意識,認識、識別和管控潛在的網絡欺凌行為。 2018年四川德陽女醫生因網絡暴力而自殺,3年後,兩名網絡暴力她的男生被依侮辱罪分別判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和,及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
天水圍自殺: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不少內地網民希望可以募捐或提供經濟支援,但被用戶「敬畏死亡」婉拒。 部份涉嫌參與了欺凌的網上平台用戶據稱尚未成年,而且他們事後前後仍在發表各種嘲諷死者言論,後來又藉着更改名稱、刪除帳號等方法隱藏自己行跡。 天水圍自殺2025 雖然中國內地自2012年起已經開始推行網絡實名制,但相關資料的記錄限於後台數據,而發生今次網絡欺凌的群組枱面上還是採用匿名制,用戶之間難以知悉彼此真正身份。 當時有內地律師指出,「羅小貓貓子」案難以「教唆殺人罪」立法,但起哄尋樂、慫恿他人自殺,無疑是擾亂公共秩序的滋事行為,網絡直播間亦是公共場所。
- 雷母目前也和奈奈認識的網民組建一個「證據群組」,希望能搜證成功,在內地順利報警立案。
- 據了解,慘死少女雷穎琛(18歲),父母皆在內地經商,姊弟目前亦身在內地。
- 沒想到穎琛掛斷電話後,便與另一人講電話,更激動落淚,哭啼不止,後來她講完電話,回房間取袋後,於下午4時許獨自外出,至下午5時許便從天水圍天逸邨一停車場墮樓身亡。
- 跨境網暴引致少女自殺案件過去兩個星期,社會各界似已漸漸淡忘其事,遑論留意到它揭示的法律真空與陸、港司法互助缺漏。
- 目前(香港)的民事和刑事法律只是努力擴大其應用範圍,不是為了解決新數字時代的社會問題,沒有為受害者提供必要保護。
在《有害電子信息法》制定前,當地根據《1961年刑事罪行法》、《1981 年簡易程序治罪法》、《1997年騷擾行為法》或《2011年電子通訊法》檢控涉及威脅或恐嚇的網絡欺凌行為。 天水圍自殺 天水圍自殺2025 江玉歡認為法改會展開研究的電腦網絡罪行並不針對網絡欺凌的特定刑事罪行,希望保安局馬上立法禁止網絡欺凌,期望「以結果為目標」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能在一年內通過禁止網絡欺凌的立法工作。 她強調,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令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士上網課,在互聯網的世界成長,立法禁止網絡欺凌刻不容緩。
天水圍自殺: 天水圍18歲女自殺|江玉歡:立法禁網暴 母冀中港司法互助還公道
雷母表示,家人已經就奈奈遭網絡暴力一事跟香港警方報案,惟網暴的「廁妹」在內地居多,且案件涉及多個網絡平台、多人長時間的網絡暴力,兩地警方的合作是關鍵。 雷母目前也和奈奈認識的網民組建一個「證據群組」,希望能搜證成功,在內地順利報警立案。 作為中港跨境網絡暴力致死第一案,該案若成功立案,將會是推進兩地網絡暴力治理及防治跨境網絡犯罪問題的重要司法實踐。 事發在周二(26日)下午5時許,警方接獲天水圍天逸邨保安報案,指發現一名女子倒臥在停車場對開地下,懷疑她從高處墮下。
新加坡在2014年11月制定《防止騷擾法》 )Protection from Harassment Act),針對網上和現實世界的騷擾行為,並就此訂立刑事判罰及民事補救措施。 在此之前, 根據《雜 罪(公共秩序與騷擾)法》, 騷擾行為在新加坡已屬罪行, 但該法令並無列明是否涵蓋網上騷擾行為。 《防止騷擾法》的制定,亦是為了回應當地就騷擾受害人是否獲得足夠補救的關注,並賦予網絡欺凌受害人尋求民事補救的權利 。 根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在尊重他人權利如私隱權的前提下,表達自由可受某些限制。 然而,該等限制必須有法律基礎,以合法目的為理據,並且相關的限制與所保障的權利是合符比例的。
天水圍自殺: 天水圍18歲少女高處墮下重傷 送院搶救
2020年奈奈曾想參加自己最喜歡的前述遊戲《康帕斯》抽獎,前十名可以得到「金頭」。 於是她把網絡ID改成「拿不到金頭就自殺」,大部分人把這個網名當玩笑看,但也有部分的網民記住這個帳號,在奈奈沒拿到遊戲前十名後,要求她兌現承諾,成為網暴依奈的開端。 由於微博多為內地網民使用,其中帶頭網暴的網民「重生之我是公公」發現依奈住在天水圍大樓裏、家有佣人而以「仇富」為由霸凌她。 直到其他網民提醒,依奈住在香港公屋,香港雇佣情況比內地常見,她卻並未停止針對依奈的網暴行徑。
據少女的外婆透露,少女早於中學時已被同學網絡欺凌,最終對校園心生恐懼而輟學。 在動漫繪畫上展現出驚人才華的她,近年活躍於內地動漫圈,卻長期遭受網絡暴力,最終跳樓輕生。 天水圍自殺2025 天水圍自殺2025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2022年6月1日曾經表示,在數碼化的年代,互聯網使用者愈趨年輕化。 隨兒童及青少年的網上活動(包括學習、社交及娛樂)增加,他們有更大機會暴露在不同的網絡危機當中,例如網絡欺凌、性騷擾、接觸不當內容等,因此,網絡安全教育對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十分重要。 法律改革委員會(法改會)正就電腦網絡罪行這個課題展開研究,包括檢討現有法例和其他相關措施和探討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相關發展。 保安局會密切留意法改會的研究進展及建議,以及其他司法管轄區就網上不當內容規管的發展。
天水圍自殺: 天水圍少女疑因網絡欺凌自殺 香港當局沒事可做?
截稿前, 保安局、教育局、 立法會多位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委員尚未就報道回覆。 該案目前未到刑事起訴階段,橫亙在雷母面前的,還有在中港兩地繁複的立案過程。 她不清楚兩地警方有無辦法循既有機制合作辦理該案,亦不知道這條路要走多久,過程會否磨人心神、加劇她的痛苦,但她表示,對這一切都有了心理準備,她相信「法律會還我一個公道」。 帶頭網暴她的廁妹「重生之我是公公」也是一名廁妹,自稱也患有精神疾病,是15歲的少女。 據了解,雷姓少女在內地串流平台Bilibili(B站)直播跳樓過程,畫面中可見她穿著粉紅色JK裙和黑色皮鞋站在高樓處,後墮樓,直播畫面僅剩一片藍色天空。 7月26日下午5時許,警方接獲天水圍天逸邨一名保安員報警,發現一名女子倒臥在停車場對開地下,懷疑她從高處墮下。
天水圍自殺: 【珍惜生命】天水圍16歲少女仰藥尋短 母親揭發昏迷送院搶救
按照內地法律,以上的緩刑刑期內只要「表現良好」,兩名案犯都無需入監服刑。 雷母表示,已經在香港向警方立案;內地的部分,她仍在搜集證據階段。 「如果有必要的話,兩地都會立案」,她說,不論耗時多久,有決心找出網暴奈奈的人。
天水圍自殺: 天水圍18歲少女直播自殺身亡 竟因遭內地網絡群體「廁妹」霸凌
此外,該法例亦訂有較高的法律門檻,確保法庭的補救措施及/或定罪判決只涵蓋較嚴重個案。 天水圍自殺 警方昨晚(11日)深夜接獲一名男子報案,指發現其兒子在天水圍天恩邨恩翠樓一單位以一條USB線上吊,他隨即將兒子解下。 2021年10月,湖南網絡主播「羅小貓貓子」在山東濟寧汶上縣喝農藥自殺,事發時直播間有網民起哄。 天水圍自殺2025 事發後,有網民要求以「教唆殺人罪」起訴這些要「羅小貓貓子」自殺的網民。 天水圍自殺 事發當日,奈奈又被於網上公開嘲諷,17時24分她於QQ發布位於停車場上方的畫面,有香港網民就奈奈發布的地點尋人。
天水圍自殺: 【珍惜生命】天水圍25歲仔因情上吊不治 母親激動送院
網民截圖廁妹QQ群組對話,裏面提到「輿論站在她那邊又怎麼樣,這件事會過去的,但是她死了又回不來」、對話截圖傳出後不只引發動漫圈憤怒,輿論也進一步發酵中。 「康帕斯隔空喊話復活bot」是一款以遊戲「COMPASS 戰鬥天賦解析系統」玩家聚集的bot,該bot主張只要投稿就會發文,並以此組成一群自稱「廁妹」的團體。 “夜與霧”這部電影於2009年在香港上映,豆瓣評分7.5,男女主角分別是任達華和張靜初,他們也因主演這部電影獲得了香港金像獎的提名。 妻子長期遭受丈夫的家暴,多次尋求幫助還是被丈夫殺害,丈夫毫無人性還殺死了他們的兩個女兒,之後自己也自殺身亡。
天水圍自殺: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馬上立法禁止網絡欺凌
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警方在現場有檢獲遺書,相信他因感情問題不開心尋短,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奈奈的手機最終只看得到朝向天空的靜止畫面,而她的手機後來被證實損毀,資料未能恢復。
天水圍自殺: 珍惜生命|疑受網絡欺凌 天水圍18歲少女直播自殺身亡
「奈奈」母親雷母透露,元朗區議會主席、律師沈豪傑跟她透露,現時香港雖沒有跟網暴相關的法律,但是可以用其他的法律去起訴。 不過,因為微博有實名制,網民呼籲要徹查帶頭網暴的帳號和「康帕斯隔空喊話復活bot」的帳號管理者,有網民提到「不論是不是未成年犯罪」都需要給依奈家屬一個交代。 依奈的好友指出,「廁妹」們仗勢「康帕斯隔空喊話復活bot」不審稿,大肆在該bot批評依奈不生產同人作品。
天水圍自殺: 「匿名bot」盛行 註銷微博帳號就可以跑?
在《防止騷擾法》制定成為法例前,有意見關注到該法例是否適用於新加坡境外的網絡欺凌行為。 根據《防止騷擾法》第17(6)節,如受害人身處新加坡,則新加坡法庭對境外干犯的罪行具有司法管轄權,可審理有關案件,及發出保護令或緊急保護令。 因此,《防止騷擾法》能夠涵蓋境外罪行,處理海外起底行為。 與其他海外地方的情況相似,如互聯網中介在境外運作,或會對新加坡的執法構成困難。
她於網上開設帳戶,分享自己的畫作並獲得青睞,後來更有粉絲團,部分畫作更成功賣出。 天水圍自殺 據悉,她在微博遭一群自稱「廁妹」的網民網暴,其中帶頭領導網暴的微博帳號「重生之我是公公」自稱仇富,在她得知穎琛住在天水圍大樓裏、家裏有請佣人而諷刺她是公主。 新西蘭在2015年引入「發布電子信息內容以傷害他人」的罪行,將發表引致嚴重情緒困擾的網上內容列為刑事罪行。
後來她又跑到B站直播,但許多「廁妹」湧入留言中嘲諷,但亦有網民趕緊阻止。 2020年,奈奈也曾服藥自殺,傳服藥照片證明自己兌現承諾, 緊急搶救後被救回。 但依過去的例子來看,內地社交平台帳號註冊需後台實名制,查詢到真實身份並不難。 7月26日依奈自殺直播身亡後,「廁妹」仍在QQ群組中訕笑嘲諷。
她同時主張,電訊服務提供者應該保護公民自由並依法監控電訊服務的聊天記錄,防止網路成為欺凌者的「樂團」,特別要保護那些未成年人士和精神上無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士。 在普通法中,香港民事法可以侵權法索賠,受害人家屬根據網絡欺凌的情況,以侵權法中的「滋擾」、「誹謗」、「恐嚇」、「侵犯私隱」尋求民事救濟。 「奈奈」的家人可以侵擾損害賠償申索,不過因為民事訴訟可能需要投放相當多的時間和金錢,並要提出充分證據說服法庭,對「奈奈」家人來說是一個漫長的「公道路」。 天水圍自殺2025 天水圍自殺2025 因此,江玉歡認為「奈奈」家人在民事申索還「奈奈」公道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敬畏生死」指出,他和死者母親會靜待警方調查和法院判決,只希望「下一次有個女孩跌跌撞撞撲向生活時,接住他的是溫暖的懷抱」。 目前已有當時參與網絡暴力的網民發文道歉並稱已連繫「依奈」家屬致歉。 天水圍自殺2025 昨日下午4時許,一名女童被發現倒臥於天榮路3號天頌苑頌流閣對開地面,昏迷不醒,有街坊曾目睹有人從上址高處墮下,隨即警醒求助。 警員經初步調查,相信該名14歲少女,由上址一處梯間墮下,現場沒有檢獲遺書,死者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她提到, 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是能做事,做成事的局長,希望他能和律政司溝通立法,讓香港不會有下一個被網暴致死的「奈奈」。 她透露,自己預計12日返回深圳,會再諮詢律師能不能在內地立案。 對於網暴法立法,雷母表示,她擔心自己等不到那個時候,她希望在立法的同時,也能夠由香港和內地警方協力處理奈奈的案子。 雖然目前網民們接力在微博希望能讓話題發酵,但雷母指出,或因話題牽涉香港,又或是涉及小眾文化圈令大眾難以理解,該案一直未能登上微博熱搜,也少有內地傳媒跟進。 《香港01》透過雷母接觸到奈奈的一名網友,網名為「禁止進入」的她,接受電話訪問時還原奈奈這兩年來的遭遇和事發經過。
天水圍自殺: 天水圍18歲女疑遭網暴直播跳樓亡 外婆泣訴愛孫人善被人欺
不過,立法會議員、事務律師江玉歡表示本港並無法例專門規管網絡暴力,相信港警難以就此對內地提出調查取證等司法互助請求。 她表示,自己對奈奈自殺感到非常難過,也希望她的家人安好。 不過,她也直言「我也想幫到奈奈家人,但是政府沒有立法禁止網絡欺凌,非常難在刑事訴訟上還奈奈公道,也不太可能啟動香港和内地的司法互助。」她希望,政府馬上立法禁止網絡欺凌,還奈奈公道。 除了進一步堵塞法律漏洞的需要之外,少女自殺案件又提醒了我們陸、港司法合作依然有亟待加強的地方。 據了解,她生前在微博遭一群自稱「廁妹」的網民網絡欺凌,最終在網上直播輕生過程。
天水圍自殺: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馬上立法禁止網絡欺凌
香港立法對網絡欺凌行為作出檢控,並不違反香港有關人權法律、海外多個普通法地區已經立法禁止網絡欺凌。 這意味一旦檢察機關立案、內地法院的判決亦有利於「奈奈」近親屬,他有權請求侵權人(網絡欺凌者)承擔侵權責任並作相關民事補救。 不過,江玉歡也指,在內地刑事訴訟的定罪門檻非常高,網絡欺凌法律定義和相關法律不明確,要定罪並不容易。 針對網絡欺凌的刑事法律,江玉歡認為香港保安局應該立法監管網絡欺凌者、電訊服務提供者。
沒想到穎琛掛斷電話後,便與另一人講電話,更激動落淚,哭啼不止,後來她講完電話,回房間取袋後,於下午4時許獨自外出,至下午5時許便從天水圍天逸邨一停車場墮樓身亡。 外婆憶述,穎琛早年於天水圍一間中學讀書,向來成續優異,且在繪畫上無師自通,展現天分,「一筆就畫成公仔」,沒料到穎琛在中二時遭遇人生轉捩點,令她最終走上不歸路。 同時,《解釋》第五條提到,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天水圍自殺: 「匿名bot」盛行 註銷微博帳號就可以跑?
她也證實,目前本港並沒有專門處理或規管網絡欺凌的法例, 香港警方不能向内地提出調查取證等司法互助請求,建議香港政府首先立法禁止網絡欺凌,然後在民事法上也立法讓被網絡欺凌的人士可以得到民事補救。 天水圍自殺2025 天水圍自殺 目前「康帕斯隔空喊話復活bot」已經刪除,帶頭網暴的網民「重生之我是公公」等也已經移除帳號。 依奈的朋友透過微博帳號「敬畏生死-」發文稱,依奈的母親已經報警,目前正在蒐集證據,已經聯繫律師將要提起訴訟。
沒有針對網絡欺凌的刑事法律,香港警方和律政司也不能有充份的法律依據律網絡欺凌者。 她建議政府應該馬上參考其他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包括新加坡、英國、美國,以法律禁止網絡欺凌。 現時本港並沒有就網絡暴力立法,而內地雖近年網絡暴力案件激增,但要做到刑事起訴,還是需要以公然侮辱罪、尋釁滋事罪等罪名起訴,罰則相對傷害和殺人罪較輕。 奈奈的案件涉及內地和香港兩個司法管轄區,而網暴者也分散在QQ、微博和B站等平台,又是長期且成組織的活動,令案件更加複雜難解。
天水圍自殺: 【珍惜生命】天水圍25歲仔因情上吊不治 母親激動送院
警方調查後,證實一名姓雷(18歲)女子當場死亡,現場亦檢獲遺書。 2006年7月,有三個單親母親約定在一起燒炭自殺,還留下了藝術表達了對活著的無望,2007年10月,一個和電影裡李森一家一樣領就救助金的母親,將自己12歲的女兒和9歲的兒子從24樓推下,自己也跳樓身亡。 後來他們來到香港,兩個女兒出生後,李森的經濟實力下降,甚至徹底淪為無業遊民,開始靠救助金而活,整個人變得沒有自信,一不下心就呵斥曉玲想拋棄他,以此進行各種家暴。 而這部電影居然還是改編自真實案件,下面就帶大家看看港片《天水圍的夜與霧》,順帶和大家說說其原型香港滅門慘案。
天水圍自殺: 天水圍少女疑因網絡欺凌自殺 香港當局沒事可做?
無論在道德、政治抑或其他的角度來看,我們都不當默許或縱容網絡欺凌行為,至於港府官僚更不可以怕事避難,雖然《逃犯條例》已中止修訂,但陸、港刑事司法合作事宜仍應謹慎而合理地完善。 不過以上法律主要是針對牽涉個人資料的「起底」行為,而今次案件卻是網民在未得知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作出欺凌,甚至可能涉嫌「迫死」對方。 有內地微博網民指出,該名墮樓少女、微博網民「依奈」生前在微博遭一群自稱「廁妹」的網民網暴。 天水圍自殺 據了解,慘死少女雷穎琛(18歲),父母皆在內地經商,姊弟目前亦身在內地。 婆孫相依為命,感情深厚,同住天水圍一屋苑,聘有家傭照料日常起居,由於穎琛不忍外婆獨自在港無人照顧,決定留港相伴。 天水圍一名18少女疑遭網絡欺凌萌死念,在內地串流平台Bilibili(B站)直播墮樓輕生過程。
根據《有害電子信息法》,法庭可宣布某項信息違反通訊原則。 據新西蘭政府表示,即使法庭所作的宣布並無強制效力,但對於在新西蘭司法管轄權以外運作的互聯網中介公司,相關宣布仍然具有重大勸阻效用。 社交網絡成為網絡欺凌最常見的地方,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呼籲,實施保護兒童和青少年免受網絡欺凌的政策。 刑法方面,內地及香港則仍未簽訂刑事司法互助協議;民法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區政府在2019年1月18日簽訂了《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
休學期間,奈奈上過IT相關課程,常在網絡分享自己的畫作,喜歡《#空帕斯:陣地攻防戰》(內地譯《康帕斯:戰鬥天賦解析系統》,下稱《康帕斯》)遊戲裏的角色莉莉卡和露露卡。 她在bilibili(嗶哩嗶哩彈幕網,下稱B站)有超過4萬粉絲追蹤,更受B站的內地UP主(創作者)的邀請一起開直播、創作動畫,但遊戲《康帕斯》玩家中一群「廁妹」卻因為細故盯上奈奈,欺凌她長達兩年。 奈奈過世後,有許多微博網民聯繫上媽媽,一起搜集證據,希望能揪出網暴奈奈的人們。 她表示,知道女兒奈奈在網絡上「被人欺負」,且斷斷續續時間長達兩年,但在搜集證據過程中,才發現「程度遠比想象中惡劣」。 今年5月,奈奈的聊天軟件QQ帳號因為被一群自稱「廁妹」的網民惡意舉報而停用,雷母也曾一度想找律師告這些「廁妹」,但奈奈心善,最終放棄訴訟,更一度與帶頭網暴的網民和解,不料該群「廁妹」仍在繼續詆毀奈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