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往來西九龍和啟德發展區只需約5分鐘車程,紓緩主要東西道路的擠塞情況,例如龍翔道、太子道東、界限街、亞皆老街、窩打老道及加士居道天橋等,並可連接未來T2主幹道和將軍澳藍田隧道,組成6號幹線,完善九龍交通網絡。 中九龍線 港府今日公布《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提出「三鐵三路」優化方案,當中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建議在廈村及流浮山增設車站,並建議接駁交椅洲人工島項目擬議的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且考慮以隧道或其他合適形式建造鐵路的跨灣路段。 張仁良指,《藍圖》為北部都會區的交通接駁奠基,以及促進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融合;藍圖亦建議在東九龍、啟德及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引入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他形容《藍圖》充分體現「基建先行,創造容量」規劃方針,釋放運輸基建沿線的發展潛力。
對於造價飆升,當局解釋100億元只屬初步估算,其後有就設計作出改善及加設新設施[4],惟有意見認為政府「報大數」,以避免工程一旦超支時難以要求立法會追加撥款[5]。 中九龍幹線(英語:Central Kowloon Route)是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份,貫通九龍西油麻地、何文田、土瓜灣、啟德至九龍東的九龍灣,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全長4.7公里,包括長3.9公里的隧道。 在九龍南線本來的計劃中,於九龍西站與尖東站之間原設多一站,興建方式和尖沙咀支線一樣,把廣東道路面掘開然後回填。 中九龍線2025 根據2002年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興建廣東道站須需要封閉其中一車道,造價亦要由80億增加至92億。 如若採用鑽挖隧道方案,則要收回並清拆附近的大廈,日後車站月台和大廳的距離亦較遠[6][7]。
中九龍線: 工程簡介: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在啟德發展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林世雄解釋,先前曾檢視建設單一系統集體運輸系統,由啟德往舊區的走線,因技術困難及成本高而擱置,現在經研究後認為,可以由多個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組合服務,建設成本更低,而且由於各支線線路短,人流有保障,運營後有望收支平衡。 但他表示香港建造成本會較內地高,「除了基本開支,在香港進行工程要符合環保要求,又比如架空系統要做隔音屏障,這就要加設地基、承重支柱等,令成本變高」,明年將公布詳細規劃及評估報告。 對10年前提出設北港島綫,現時卻無影蹤,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指不存在「走數」,強調規劃鐵路要審時度勢,符合當時人口變化及經濟發展。
政府2020年展開《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分析全港主要運輸基建的供應和需求,又基於正在規劃、設計和施工的項目提出新建議,整合成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 因東九龍綫(現已被沙田至中環綫取代)曾被建議使用該站作為終點站,故在設計九龍站時,最底一層的東涌線月台下預留了一個約1.3米高的空置樓層,以便在興建東九龍綫月台時,能與東涌綫月台連接,避免影響現時之列車運作和車站結構。 後來隨著鐵路興建優先次序及定線改變,加上九龍站東南的九龍角填海計劃擱置,柯士甸站亦取代了此預留月台的地位,位於車站東側的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阻擋,故該預留樓層可以使用的可能性極低。 中九龍幹線由九龍灣交匯處至油麻地交匯處之間,為了配合環境,工程分多段各有特色,包括鑽挖式隧道、明挖回填式隧道、海底隧道、高架道路及地面道路等[19]。 路政署正在進行馬頭角城市設計概念研究,希望利用興建幹線的契機,改善當區環境。 初步構思是把翔龍灣以南約3公頃的沿海土地活化,建議遷移土瓜灣驗車中心,以騰出土地大量作綠化,希望該地與海心公園的整體綠化率提升至30%[20]。
中九龍線: 車站及接駁路綫
為連接北部都會區和維港都會區、加強南北鐵路聯繫,政府會在香港中部和西部各增設一條鐵路,即中鐵線和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 政府於二零二三年十月公佈的施政報告中,就有關鐵路透露比較詳細的走線,包括於錦上路與九龍塘之間,設置東北荃灣、東北葵涌及荃景圍三個中途站,而其中荃景圍更建議可轉乘荃灣綫。 興建一條4.7公里長的雙程三線幹道,當中包括一條約3.9公里長的隧道以連接西九龍填海區與擬建啟德發展計劃。 九龍站自機場快綫通車後便已經提供穿梭巴士服務,持有乘搭機場快綫的有效憑證的乘客可免費享用機場快綫穿梭巴士往返九龍區內的酒店[24]。 然而隨着穿梭巴士服務的使用量逐漸低迷,港鐵已於2020年6月30日停止機場快綫穿梭巴士服務[25]。
- 他表示,現時的審批機制過於臃腫,雖然理解過往有不同的工程事故出現,但認為有空間修改,例如鐵路項目方面,港鐵及政府同樣有多重監管,當中港鐵的架構其實可以精簡,以縮減審批時間,整個流程都可以改革。
- 其中,當局會推展三鐵三路優化方案,以及在北部都會區東面發展兩鐵一路。
- 當局亦計劃在九龍塘的公園或空地興建中鐵綫的九龍塘站,而又一城旁邊的歌和老街公園則為其中一個選址,將來亦會興建地下通道接駁原有之鐵路車站建築[6]。
- 然而隨着穿梭巴士服務的使用量逐漸低迷,港鐵已於2020年6月30日停止機場快綫穿梭巴士服務[25]。
- 從客戶查詢、市場營銷到餐廳預訂,運用WhatsApp作為與顧客溝通的關鍵接觸點,整合線上線下的顧客數據於Omnichat平台,提升客服營運效率以及監測推廣成效。
- 根據於二零二三年初發表的《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 》公眾諮詢文件中,建議興建全長約 16 公里的中鐵線,其將由錦田出發,途經葵涌東北一帶,抵達九龍塘,連接東鐵綫及觀塘綫。
- 他強調九龍塘站及錦上路站均屬樞紐站,中鐵線連接這兩個大站,可令交通更加暢順,增設中途站未必會影響中鐵線預計通車時間表。
至於啟德捷運,早於2007年,最初擬於2023年啟用,惟2020年時一度擱置;直至今年施政報告再重啟,並改用綠色集體體系統。 中九龍幹線包括一條約3.9公里長的隧道[3],西起友翔道, 中九龍線2025 沿甘肅街經彌敦道進入京士柏、何文田、馬頭圍、馬頭角,再經過九龍灣海底,最後在啟德發展區返回地面。 隧道堅固岩層距離地面僅約數米至40米[4],因此採用鑽爆方法深入岩層建造,鑽爆隧道長度為2.8公里,承建商採取各項緩解措施包括低噪音建築機械、隔音設置等。
中九龍線: 車站
當時佔地70,000平方呎,為香港首間在地鐵站內的大型購物中心。 商場以數碼科技及空間為主題,分為4層及6個互動購物空間:娛樂世界、電子世界、時裝世界、兒童世界、運動世界及美容世界[15]。 除開業初期吸引不少顧客外,人流一直稀少,開業半年後商場進行改革,曾計劃將商場規模縮減至3層及將部份購物空間合併[16]。
- 中鐵線則建議在荃景圍附近設車站,並將荃灣線向西伸延至該站,以便將荃景圍新站化身中鐵線及荃灣線轉乘站,且建議在梨木樹邨附近,及石蔭/石籬一帶各設一個車站,料中鐵線運作後,往返錦上路至九龍灣車程可由43分鐘減至32分鐘。
- 2009年8月16日,九龍南線正式通車,紅磡站亦於同日起成為東鐵線及西鐵線的總站,接駁公車K16線的轉乘優惠亦於當天起取消。
- Benefit Cosmetics以往使用SMS發送預約確認和提醒,但SMS是單向溝通渠道,顧客無法直接回覆。
- 九龍南線於2005年10月開始動工興建,包括挖掘鐵路隧道及在廣東道政府合署西面、佐敦道碼頭原址興建九龍西站(現柯士甸站)。
- 例如,它可能標示出出口位置、公共設施或轉乘通道,這些都是乘客在旅途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記者會上表示,政府的願景是通過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規劃方針,以運輸基建驅動發展,構建宜居、具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香港。 藍圖以「驅動發展」、「加強連繫」、「提高效能」為目標,滿足市民、旅客的出行需要和城市的發展需求,促成與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跨界融合,並與世界接軌。 當局亦計劃在九龍塘的公園或空地興建中鐵綫的九龍塘站,而又一城旁邊的歌和老街公園則為其中一個選址,將來亦會興建地下通道接駁原有之鐵路車站建築[6]。 中九龍線 消息指中鐵綫不會與荃灣綫交匯,沿途亦只設少量中途站,目的是希望新界居民能在短時間往返市區,在上葵涌或設兩個中途站[5]。 例如,可能會出現應用程式或在線平台,使人們可以即時查詢列車信息、計劃行程和接收個性化的旅遊建議。
中九龍線: 大堂
政府文件亦指,港島綫容量已因應信號系統提升增加,加上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會長遠改變香港居住及就業人口分布,故經檢視後預期港島綫可應付需求至2046年。 中九龍線 至於將軍澳線南延線,將由康城站向南伸延經過將軍澳創新園外海床,並至將軍澳第137區地底車站。 政府建議採用明挖回填、隧道鑽挖機等技術建造海底段,現時無計劃增設海運輸基建。 港鐵對《藍圖》提出三條新策略性鐵路的優化方案表示歡迎,北部都會區將會加推兩個新本地鐵路項目,包括北環綫東延綫及新界東北綫,以滿足市民和旅客的出行需要及城市的發展需求。
中九龍線: 運輸基建發展藍圖助長遠規劃
林世雄解釋,當年建西港島綫和東鐵綫時也有提供現金補助,這是「非經常補助金」的一個例子。 而因建造跨海隧道所費不菲,若再以「建造—營運—移交」模式運作,未來隧道費會相當高昂,故認為此途不可行。 林世雄指,受制於重型鐵路爬升能力,南港島線(西段)將以中型鐵路發展,但未提及詳情。 由於香港政府早前已要求港鐵就北環線南延之可行性作研究,顧問公司報告亦指出南延走線可行,故此上述走線極有可能屬於北環線的南延部分,而非獨立成線[7]。 三鐵三路優化方案包括在中鐵線設東北荃灣、東北葵涌、荃景圍三個中途站。
中九龍線: 車站標誌
在西南九龍一帶高度發展的市區建築鐵路,由於區內商貿及旅遊設施林立,有香港文化中心、太空館、大型酒店和商業大廈等,故此必須在鑽挖工程進行的同時,採用先進的技術監控工程噪音和震盪,把對鄰近建築物的影響減至最低。 三路方面,政府建議北部公路原方案的18公里路路段,向東再延伸5公里,加設新界北新巿鎮段。 日後公路有4大路段,即天水圍段、新田段、古洞段,及新界北新巿鎮段,通車後料往來天水圍巿中心及新界北新巿鎮的車程長度會由約32公里縮短至23公里。
中九龍線: 港鐵南港島綫
從客戶查詢、市場營銷到餐廳預訂,運用WhatsApp作為與顧客溝通的關鍵接觸點,整合線上線下的顧客數據於Omnichat平台,提升客服營運效率以及監測推廣成效。 東九龍總區交通部執行及管制組特遣隊人員今日(10日)凌晨時分在區內展開打擊停牌期間駕駛、危險駕駛及超速駕駛行動。 行動期間,警員於觀塘繞道一帶偵測到一輛電單車沿觀塘繞道東行方向高速行駛時多次超速,並在車群中穿插,警員其後在將軍澳道成功截停該輛電單車。 經初步調查,該名37歲姓莫男司機涉嫌「超速駕駛」及「危險駕駛」被捕。
中九龍線: 港鐵路綫圖的未來發展
融資方面,政府指除工務工程外,會考慮適度運用巿場力量推展項目,包括公私營合作等融資。 而主要幹道則以工務計劃模式為主,政府指因擬議的項目規模不少,若以私營機構參與「建造—營運—移交」模式,即私企融資及建造後以專營權經營的方式相信會較困難。 中九龍線2025 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黃珮玟指,北部都會區也會增設「兩鐵一路」,即北環線東延線、新界東北線,及北都公路,當中北環線東延線由古洞站連接新界東北線的坪輋站,而新界東北線則由粉嶺通往香園圍,預計通車後連接邊境口岸將由2個擴展至6個。 她又指,隨着大量人口和就業遷入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當局預期繁忙時段南行和北行的運輸需求均會增加。
中九龍線: 張仁良:《藍圖》充分體現「基建先行 創造容量」規劃方針
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於電台節目上表示,該3個中途站經過公眾諮詢及研究後決定,相信新方案整體運輸成效更佳,有助紓緩相關地區道路交通擠塞,方便東北荃灣及葵涌居民出行,亦對九龍東市民提供不少便利,且滿足「北部都會區」的跨區需要。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關注《藍圖》内各主要運輸基建項目的目標落成時間,鐵路項目於2034至2038年期間特別集中,其規模超過新增個別車站或延綫之餘,更是驅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等大型發展項目的運輸骨幹和跨境連接。 中九龍線 他希望政府能適時公布更多落實細節,並預早安排工人及工程物料等,以確保各項目能順利落成。 九龍站在興建時早已規劃為一個綜合的車站建築群,在整個Union Square地面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當中設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往返港九各區。 中九龍線 中九龍線2025 而使用八達通的乘客在乘搭機場快綫過後亦可免費轉乘港鐵[3]前往其他車站[12]。
中九龍線: 港鐵路綫圖|香港最新地鐵路線!站內街道圖、位置圖一覽
Benefit 零售和營運經理 Sue Leung提到 WhatsApp 中九龍線2025 在1月份正式上線,在短時間內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於推出後兩個月內的預約率較上年同期增長30%。 港鐵於2008年3月至4月期間在尖東站至紅磡站改裝西鐵線號誌來試行列車,2008年11月開始在南昌站至紅磡站試行列車,2009年4月下旬開始安排列車在休車時間行駛西鐵線全線,測試鐵路安全和穩定性。 2009年8月16日,九龍南線正式通車,紅磡站亦於同日起成為東鐵線及西鐵線的總站,接駁公車K16線的轉乘優惠亦於當天起取消。
但生意未見好轉[17],再加上當時車站附近多座屋苑尚未落成及經濟低迷,以致商場最終在2005年結業[18]。 而東涌綫大堂則設於車站地面層,與九龍站上蓋無縫連接,而大堂內亦設有扶手電梯、樓梯及升降機連接東涌綫月台[5]。 九龍站(英語:Kowloon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西九龍填海區雅翔道,屬於港鐵[3]東涌綫與機場快綫的鐵路車站,鄰近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西九龍站。 中九龍線2025 車站於1998年6月22日啟用,亦是機場快綫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的車站。
中九龍線: 運輸藍圖|東九龍線、啟德捷運至少等多10年 張欣宇:有無搞錯?
同年6月24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正式通過九龍南線的方案,中途只會在廣東道政府合署西面興建一站,方便往中國客運碼頭(俗稱中港碼頭)乘船過境的旅客。 而在《2023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建議,中鐵線於曹公潭、梨木樹邨[4]、石蔭/石籬[4]增設額外三個車站,以便與荃灣線轉乘[8]。 而在《2023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建議,中鐵綫於曹公潭、梨木樹邨[4]、石蔭/石籬[4]增設額外三個車站,以便與荃灣綫轉乘[8]。 中九龍線2025 港鐵路綫圖上的每個車站都有自己的標誌,通常是一個簡化的車站名稱或代碼。
中九龍線: 工程
九龍南線於2005年10月開始動工興建,包括挖掘鐵路隧道及在廣東道政府合署西面、佐敦道碼頭原址興建九龍西站(現柯士甸站)。 土木工程分為三大主要合約,分別是:新車站及由佐敦道至尖東站之隧道段(即九龍南線南段);由佐敦道至油麻地通風大樓之隧道段;及由油麻地通風大樓至南昌站之隧道段(即九龍南線北段)。 九龍南線連接九廣東鐵(現東鐵線)的尖東站和九廣西鐵的南昌站,把東、西兩鐵的南面兩端連接起來。 這條新鐵路全長3.8公里,耗資83億港元,中途設九龍西站(現柯士甸站),乘客可透過新線互相轉乘東、西兩鐵。 中九龍線2025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5年6月24日將已審批的九龍南線方案刊登憲報[5],8月開始批出合約[4],而土木工程則於2006年開始。
中九龍線: 運輸藍圖︱北都增建「兩鐵一路」 北港島線落實無期 林世雄:非走數
Omnichat作為亞太區領先的全渠道對話商務方案供應商,整合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WeChat 、LINE等通訊渠道,提供一站式客服、營銷、銷售方案,解決多個零售業務痛點。 作為WhatsApp、Meta和LINE的官方技術合作夥伴,Omnichat為商家申請合法、認可的WhatsApp Business API,並幫助申請WhatsApp綠剔認證,團隊成員可以多人共同協作,輕鬆管理客服對話及顧客查詢。 中九龍線2025 在廣東道商戶的龐大壓力下,政府曾一度介入事件,並領導專責小組與九鐵及九倉重新研究建站的可能性[11]。 在政府協調下,雙方研究改建環球金融中心地庫,並將賠償金額大減6億以內[12]。 建站爭執長達3年5個月,最終仍告談判破裂,在2004年12月6日正式否決興建廣東道站,主因是雙方未能就高達18億元的拆卸及重建費達成共識[13]。 雖然九鐵仍繼續與九倉接觸,政府亦押後再三刊憲日期,但田北辰堅稱成本效益不高,態度強硬,並改為研究興建人行地下道連接尖東站[14]。
中九龍線: 港鐵站街道圖及位置圖
屬於九龍南綫工程項目,毗鄰九龍站的柯士甸站已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20]。 中九龍線2025 由於兩站之間暫無直接的行人通道連接,兩站乘客轉綫必須途經圓方、匯翔道、柯士甸道西或佐敦道行人天橋往返兩站,情況與現時旺角站及旺角東站的連繫相似,由柯士甸站經無障礙通道和佐敦道天橋步行前往機場快綫/東涌綫的月台需時約10分鐘[21]。 其中機場快綫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大堂主要為乘客提供預先辦領登機證及付運行李,不過乘客是必須預繳車資方可使用此服務[6]。 而大堂設有航班顯示屏、行李寄存服務及車站商店,並與圓方相連[7],乘客可在此得知航班資訊,亦可購物及進膳。 而於2014年,港鐵將九龍站大堂原先設有的大型航班顯示屏改裝為商業廣告牌,卻引起部分市民及旅客不滿[8]。 中九龍幹線將提供一條快速替代道路,令車輛繞過現時擠塞的路段,大大節省行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