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香港爆發非典疫情,北區雖然並非疫情重災區,但零售市況亦因此陷入蕭條。 2009年中央開放深圳市戶籍居民「一簽多行」政策,深圳市居民可以隨時隨地前往香港購物,更將上水的商業發展推向高峰。 上水孔嶺、上水華山、吉澳等地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及靑銅器時代文物,至於先秦時期和兩漢時期的文物,則在而沙頭角谷埔以及上水華山發現。 唐宋時期,本區有了進一步發展,南宋寶祐六年( 西元一二五八年),本區龍躍頭村人士鄧炎龍中舉,成為香港地區首名舉人。
- 民建聯牛頭角社區幹事張姚彬接受《龍週》訪問時表示,牛頭角街市有商戶要求翻新時不要全面封閉,早前他與政府相關部門開會,對方回覆正考慮分階段翻新。
- 而且北區位處香港最北面,鄰近中國內地,設有多個邊境管制站,包括羅湖、文錦渡、沙頭角及香園圍。
- 2003年4月,香港爆發非典疫情,北區雖然並非疫情重災區,但零售市況亦因此陷入蕭條。
- 我們正跟進有關問卷調查,以收集街市租戶對裝設空調設施的意見。
- 1920年代以及1930年代起已有巴士路線為北區提供服務以取代過去的鄉村車,如現九龍巴士76K線的前身,往來元朗及上水的17號線、九龍巴士77K線的前身,往來粉嶺及沙頭角的18號線,以及往來粉嶺及大埔的16號線。
- 1986年香港輕鐵系統擴展研究計劃更曾討論將輕便鐵路伸延至上水及粉嶺,但計劃不獲接納。
一如顧問所指出,推行這些非實體改善措施涉及額外成本,須投放資源進行管理,以及訂定優先次序。 在街市管理方面,我們認同顧問的意見,認為首要工作是處理不積極經營的檔位和保持街市整體清潔衞生。 宣傳推廣方面,食環署已在街市進行各類型的推廣活動,包括節慶推廣、攤位遊戲、烹飪示範及派發紀念品等,並會繼續致力進行推廣工作,藉以增加人流,改善街市的營商環境。
牛頭角街市: 牛頭角街市 Ngau Tau Kok Market
由於居民要求原區安置,加上東南九龍發展區接收屋邨的落成需要作調整,房委會2001年決定把牛下二區共七座大廈的清拆日期,由2003/2004延至2005/2006年度。 牛下重建進度一拖再拖,餘下二區所有居民最後於2009年11月25日全部遷出,大多遷居到牛頭角上邨第二、三期。 他認為,署方凍結租戶政策造成空置率高,加上部分街市及熟食市場,如牛池灣街市熟食中心及牛頭角街市熟食中心,安裝空調一拖再拖,令市民卻步,亦繼而影響租戶的生計。
港府現時正就皇后山一帶進行規劃,在皇后山公屋及居屋發展計劃中,總單位數目由1.1萬個增至1.2萬個(包含居屋2千多個增至3千個、公屋單位數目增至9千個),整個項目可容納住3萬多居民,有商場、街市和巴士總站,成為自給自足的小社區,預計項目2020年至2021年落成。 相關的工程還包括上水迴旋處、沙頭角公路與粉嶺樓路及馬適路的十字路口改建工程。 而在最終修訂的重建計劃中,此邨一及二區最後分別訂於2003/04財政年度,以及2008/09財政年度開始拆卸,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的「整體重建計劃」下最後一個獲重新興建的公共屋邨。 大部份受到二區重建影響的租戶,都透過「自選單位計劃」獲安排揀選鄰近重建完成的牛頭角上邨二及三期。 社區檢測中心會提供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及2019冠狀病毒檢測服務。 服務對象為所有持有效香港身份證、香港出生證明書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包括香港居民和非香港居民)並且沒有病徵的人士。
牛頭角街市: 牛頭角街市的交通站點
北區是香港少數仍有農業生產的地區,主要生產花卉、生菜、白菜、芥蘭以及菜心等。 漁農自然護理署為支援香港的農業發展在上水蓮塘尾設有大隴實驗農場。 環保署否決九廣鐵路公司就落馬洲支線興建高架橋貫穿塱原的計劃,令九鐵改以地底隧道形式穿過塱原。 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施政報告提出於新界東北以「無煙城」概念興建新發展區,即粉嶺北新市鎮、古洞北新市鎮以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同時,董建華亦提出於烏蛟騰發展中藥港的計劃。 1990年,粉嶺中心、北區中央公園(今北區公園)及沙頭角公共圖書館啟用。
- 推行現代化計劃時,食環署會與相關工程部門緊密合作,制訂可行的改善建議;並會就設施改善方案、租務安排、管理改善措施等事宜,徵詢現有租戶的意見。
- 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施政報告提出於新界東北以「無煙城」概念興建新發展區,即粉嶺北新市鎮、古洞北新市鎮以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同時,董建華亦提出於烏蛟騰發展中藥港的計劃。
-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牛頭角徙置區改稱牛頭角下邨,而旁邊的「牛頭角政府廉租屋」則改名為牛頭角上邨。
- 至於沙田街市、北葵涌街市、牛池灣街市及黃泥涌街市亦與確診個案有關連,4個街市今日都提早至下午七時關閉,食環署為有關人士工作的範圍、街市公用地方及設施等進行深層清潔消毒工作,預計明日照常營業。
2003年香港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雖然發源地為牛頭角下邨旁的淘大花園,但是牛頭角下邨也有居民感染,世界衛生組織環境專家小組更於當年4月前往牛頭角下邨進行查證。 牛頭角下邨向牛頭角道設有露天的中央廣場,中央廣場兩旁是一個小型的商場,名為牛頭角下邨廣場,共有五間商舖。 牛頭角下邨各大廈以「貴〇樓」命名,是以共通字命名樓宇的房委會公共屋邨中少數與屋邨名稱或鄰近主幹道及其諧音皆無關的公共屋邨之一(其它例子為大窩口邨、和樂邨及福來邨)。
牛頭角街市: 設施
英國租佔於新界後,1899年準備接收新界,但曾遭受新界居民聯合抵抗,上水、粉嶺等地村民亦參與其中。 至正式接管後,港府將北區劃分為上粉沙打區,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及打鼓嶺各取頭一個字組成。 牛頭角街市 廖氏其後在1930年代設立石湖墟,而粉嶺、打鼓嶺、沙頭角以及部分大埔區的鄉民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立聯和墟,成為新界北區的兩個重要的墟市。 於英國租借新界初期,雙魚河地區曾是英國人以及一些香港名人渡假、狩獵等的勝地,不少渡假別墅築成。 然則自1997年至2006年間開展的「深圳河治理工程」後,部分河道被拉直,雙方亦交換拉直後分別與香港和深圳靠近的新土地。 在1997年5月頒佈、提及香港特別行政區之行政區域界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21號》中,特有一段提及「深圳河治理後,以新河中心線作為區域界線。」在接近羅湖一段的拉直工程於2003年完成後,雙方在近羅湖的界線已依照新河道重新劃分。
牛頭角街市: 牛頭角
柯創盛認為打擊衞生黑點最重要是透過持續的跨部門協作、訂立績效指標、加強宣傳和社區參與、提升執法力度等,才能防止衞生黑點死灰復燃,亦希望官員藉多落區加強官民合作的渠道。 民建聯觀塘團隊促請政府盡快建立「標準運作模式」,理順各部門的職責範圍,杜絕部門推卸責任的情況,讓市民及地區人士可與有關部門進行對接,舉報和跟進地區衞生黑點。 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牛頭角徙置區改稱牛頭角下邨,而旁邊的「牛頭角政府廉租屋」則改名為牛頭角上邨。 1951年11月21日,九龍城東頭村發生大火,政府計劃將災民徙置於牛頭角龍山山麓,定名為福華村(牛頭角平房徙置區)。 牛頭角街市2025 福華村於1970年代中全面清拆,原址闢建成為公共屋邨樂華邨及居屋樂雅苑,於1982年至1985年間陸續落成。 牛頭角作為地名早於1866年出版的《新安縣全圖》已有標示。
牛頭角街市: 香港樓宇目錄
為配合北區的發展,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82年已計劃興建公共屋邨。 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是位於東鐵上水站附近的彩園邨,於1982年落成,共設4座舊長型住宅大廈及2座三座相連工字型。 牛頭角街市 牛頭角街市 另一方面,最新興建的公共屋邨是皇后山邨, 於2021年落成。
牛頭角街市: 牛頭角街市評論
食環署今日(3日)宣布,指因應有初步確診個案與長沙灣保安道街市、上環皇后街熟食市場有關連,兩處都提早在晚上7時關閉,明日(4日)亦會全日停業,進行深層清潔和消毒工作。 翻查資料,牛頭角街市及熟食中心於1981年落成,其後在1991年加建新翼。 該街市及熟食中心使用至今已有約40年歷史,一直是觀塘區的主要街市。 民建聯牛頭角社區幹事張姚彬接受《龍週》訪問時表示,牛頭角街市有商戶要求翻新時不要全面封閉,早前他與政府相關部門開會,對方回覆正考慮分階段翻新。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今日(28日)宣布,沙田街市、牛頭角街市、灣仔街市、士美非路街市及西營盤街市因與確診個案有關連,今日將提早於下午7時關閉,並於明日全日關閉,3月2日重開,其間進行深層清潔消毒工作。
牛頭角街市: 九龍區售賣點
具體來說,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已於二○一五年第四季諮詢了雙鳳街街市和駱克道街市的街市管理諮詢委員會。 有關諮詢委員會對部分無需關閉街市檔位或暫停檔位營業的改善工程建議表示支持。 牛頭角街市2025 我們正仔細考慮諮詢委員會的意見,並按既定程序進行可行性研究和申請撥款,以推展該兩個街市的改善工程。 當時香港最大規模的豉油生產工場亦設於牛頭角,在八十年代重建為大型私人屋苑淘大花園。 現時牛頭角沿岸已發展成商廈林立的商貿區,普遍被視為九龍灣及觀塘的一部分。 牛頭角街市2025 牛頭角下邨是首批設有升降機的徙置屋邨,以及首批徙置大廈單位內設有獨立浴室和廚房。
牛頭角街市: 牛頭角餐廳
如一切順利,食環署會在完成深層清潔消毒工作後,在明日重開該街市及熟食市場。 政府指,社區檢測中心為市民提供價格較相宜的自費檢測服務,作一般社區或私人用途,例如出行或工作證明。 政府亦會在有需要時,例如出現較高社區傳播風險的情況下,視乎需要於檢測中心為特定群組、指明人士或其他市民因公共衞生理由進行檢測,屆時會另行作出宣布。
牛頭角街市: 重建前相片集
市民可經牛頭角站前往,而實際位處觀塘商貿區及九龍灣商貿區之間(與早年的淘大工業村無關)。 1970年代觀塘及九龍灣填海工程陸續完成,將原本天然曲折的海岸線拉直,牛頭角自此成為內陸地區。 牛頭角街市2025 1979年啟用的牛頭角站就興建在在原有的海岸線觀塘道上,既服務新填土地上。 原有牛頭角對出的海皮已經成為觀塘和九龍灣商貿區 (由昔日的工業區轉化而成)。 全港各區超過10個街市先後停業,銅鑼灣街市、旺角花園街街市、大埔墟街市、深水埗北河街街市、荃灣楊屋道街市、土瓜灣街市、油麻地街市、上環街市、鴨脷洲街市、石塘咀街市、官塘瑞和街街市,上周都因為出現初步確診個案而要關閉消毒。 為增強牛頭角街市電力供應而新增火牛房的工程,政府已獲得撥款,預料將於今年進行工程。
牛頭角街市: 社區環境
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 北區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另外,食環署日前亦已向轄下街市檔戶派發外科口罩及消毒搓手液,並在電梯大堂、扶手電梯及公磅附近等公共地方擺放消毒搓手液供顧客使用。 除日間的恒常清潔工作外,街市管理服務承辦商於每日街市關閉後亦會在各街市進行徹底清潔,呼籲街市的檔戶配合,在各自攤檔範圍內進行清潔及消毒,以改善街市的整體衞生情況。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昨公布,今日起一連三日安排十二個位於港島、九龍及新界區的公眾街市進行深層清潔消毒工作,包括曾有確診者到訪的鵝頸街市、彩虹道街市及新墟街市等。
牛頭角街市: 牛頭角下邨第9座2樓140室灶底藏屍案
第六屆北區區議會有18名民選議員及4位當然議員,現任北區區議會主席是羅庭德先生,副主席為李冠洪先生。 上水存在的矛盾也成爲2010年後越演越烈的香港與內地矛盾的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對水貨活動的不滿情緒引發了2012年的「光復上水站」事件,上水與元朗及屯門等地出現的性質相近的社會矛盾也是日後的「香港本土化運動」乃至「香港獨立運動」的一個社會背景因素。 牛頭角街市 在二○一五年七月一日調低有關門檻前該熟食中心已取得足夠租戶支持率加裝空調設施。 經初步評估,有關建議需永久關閉部分檔位以騰出空間加設所需電力設備,亦需暫時關閉整個熟食中心以進行相關工程。 期間,食環署在熟食中心已加裝14部涼風機,以改善通風情況。 食環署亦與租戶多番商討,之後建築署也在二○一六年八月及九月與中華電力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視察。
安基商場樓高兩層,設有中央空氣調節系統,於2016年完成活化改善工程後,零售面積已增至約4,500平方米,共有55間店舖,經營更多元化的行業。 政府8月中起全港打擊衞生黑點,其中「老區」觀塘出現24個黑點,包括鼠患等多項衞生問題。 1952年及1956年,政府收回牛頭角村大部份耕地以修築並擴闊牛頭角道。 1956年,牛頭角碼頭落成,可從水路往來銅鑼灣及北角、筲箕灣和荼果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