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優質院護服務,使長者獲得專業護理及個人起居照顧,更提供多元化服務,促進長者的身心健康,並享受愉快及豐盛的晚年。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如對《總覽》列載的機構資料有任何查詢,請直接與有關機構聯繫。 提供優質院舍服務,使長者獲得專業護理及個人起居照顧,更提供多元化服務,促進長者的身心健康,並享受愉快及豐盛的晚年。 香港健康醫療網 收錄全港中西醫診所、醫院、健康護理服務等商戶網站,商戶可免費登錄網站,增加曝光, 發掘更多商機。
- 轉送老人院舍時仍坐輪椅,沖涼換片食飯,都要靠服務員照顧。
- 位於港島薄扶林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成立至今已近三十年,現設有175個宿位,聘有九十多名員工,為長者提供24小時住院服務。
- 盧寵茂表示,當局會考慮任何措施以抗疫,但他強調政府盡量不希望使用對社會代價大的措施,但不能夠排除推行這些措施的可能性。
- 老人入夜後安睡,最終是減少了深宵睡醒後「擒床」問題,紓緩了通宵時份的照顧需要。
梁曙㬢說,院舍現時每月200多萬的營運成本中,約8-9%都用於膳食。 申請人又要求竹林明堂終止對申請人之所有法律訴訟,並要求強制收回所有向公眾、社署及安老院職員等宣稱申請人已被解僱之通告,並須作出道歉及賠償。 晚上是綁人的高峰時段,尤其長者沒有入睡而生問題的話。 「院舍四、五點便食晚飯,飯後沒事可做,豈不是要六、七點就瞓?老人可以瞓得幾多個鐘?所以凌晨一、兩點就起身了。」早開飯常見原因,是遷就職員交更時間。 請按下紅色的檔案瀏覽服務單位的宣傳刊物,收費表或附加資料;更新中、未被提交或不適用的檔案則以灰色顯示。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香港仔華富邨華建樓地下301-310室
為全面提昇院友的生活質素,本院定期為院友提供個案服務和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令院友對院舍有家的感覺,增加長者在院舍的歸屬感。 「正向行為之預防暴力事故」課程是專為社會福利機構、醫院及政府部門而設,提供一系列有效技巧及策略,應對人際衝突及工作間暴力事故。 透過「正向行為」 為本之系統培訓, 不但能強化職員在處理衝突時的正向心態,同時提升職員與服務使用者的關係建立、人際溝通及互信等,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衝突事故,促進工作間的人際和諧。 本院旨在為體弱而缺乏自我照顧能力的長者,提供膳宿、起居照顧、護理及醫療、復康、輔導及各類康樂活動等服務,令長者能得到全面優質關顧服務,安享富尊嚴及愉快的生活。 走進位於薄扶林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迎面而來的是這位「三字頭」院長梁曙㬢。 他一入行當社工,就做長者院舍服務,逾七年前入職此院舍時是社工,四年前晉升為院長。
另外,社署對安老院的硬件配套規定亦未作更新,允許安老院使用「茶記叮叮鐘」作救命鐘,院友出事難呼救。 有立法會議員及關注團體批評政府部門各自為政,令業界難以適從,促政府盡快修訂指引。 除獲政府獎券基金及東華董事局撥款外 ,更荷蒙方樹福堂基金慨捐部份籌建費用,東華三院董事局特將本院命名為 「東華三院方樹泉護理安老院」,以表彰其盛德 。 竹林職工會代表梁曙曦昨日指出,雖有相熟供應商答允先賒賬,繼續供貨,但只能寬限一個月;部分食材供應商表明不接受賒賬,即時停止供應;一些以現金支付的服務及活動亦遭取消。 公司註冊處方面,原告指竹林明堂把公司的文件放在該處的網上查冊中心,但文件並不全面,認為處長不應供政府部門或公眾等查詢。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 綜合家居照顧服務 III及IV 隊
至於元朗原址,亦於2001年建造一外形彷似天壇之師尊師母紀念堂。 並在2002年一月舉行揭幕典禮;當日,本港、國內及海外嘉賓,到賀者甚眾。 又因元朗原址,佔地廣,能容納多人,故香港道場之聯合法會及經學班之畢業典禮,均多次於該處舉行。
- 提供優質院護服務,使長者獲得專業護理及個人起居照顧,更提供多元化服務,促進長者的身心健康,並享受愉快及豐盛的晚年。
- 過往養不少「大懶蛇」員工的食物環境衞生署再下一城,被市民揭發西環士美非路熟食中心有通宵更清潔外判工當值時「蛇王」,工作毫不認真,躲懶不清潔該熟食中心,更全組總動員大覺瞓,甚至自備充氣床墊及眼罩幫助入眠,十分養生。
- 盧寵茂指,政府會按污水檢測風險評估,向有需要人士,包括居民、清潔員等派發快測包。
- 他強調,措施是為他們考慮,雖然醫管局員工有新安排,一發現60歲以上長者確診,會主動接觸他們並送藥,但不少長者在家惡化得很快,沒有辦法及時監測。
- 筆者早前探訪了位於薄扶林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並與年輕有為的院長做了一個詳細訪問,從而深深理解到,為老人家提供「以人為本」的安老服務是何等重要。
- 工會指,食環署監工人數太少,造成外判工有機會「蛇王」;食環署則稱會調查事件。
- 至於有關安老院管理不善的投訴,社署擬按既定程序轉交「整筆撥款獨立處理投訴委員會」處理。
羅健熙說,社會各方都應思考,為何會這麼巧合、為何會有這樣的氣氛、這樣的氣氛對社會有甚麼益處。 其實早在2006年,本地已有團體研究約束問題,但十多年來,業界沒甚反響,老人仍得靠每天「金蟬脫殼」來對抗被綁。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2025 環顧亞洲區,日本厚生勞動省早於1999年已頒布省令,一切與老人照護(介護)、看護有關的活動,無論是設施還是居家,除保護生命的緊急狀況以外,所有情況禁止拘束老人。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宿位
本港疫情持續,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和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今(26日)出席疫情記者會。 政府資助院舍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早前爆出董事糾紛,前總幹事及另一名同被終止僱傭合約的前僱員,日前入稟高院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聲明兩人之僱傭合約有效,要求終止針對二人之法律訴訟,並向二人道歉及作出賠償。 為提升院友的自信心,院舍又跟學校推行合作計劃,安排老友記與小學生合力在院內栽種蔬果,讓他們與小孩子分享種植心得,從中建立自我價值。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2025 梁院長坦言,他們採取的是一種比較開放的政策,准許老人家在花園內自由活動,不會諸多限制。 「基本上我們都很有信心,無論院友怎樣走,也走不出安老院的大閘。」他笑著說。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竹林明堂前總幹事申覆核 要求社署履行權責
筆者早前探訪了位於薄扶林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並與年輕有為的院長做了一個詳細訪問,從而深深理解到,為老人家提供「以人為本」的安老服務是何等重要。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本報訊】社會福利署過去三年共接獲約七百三十宗投訴安老院舍報告,主要涉及護理服務、藥物事故等問題。 多年前曾被社署警告的資助安老院舍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最近再被揭發多宗懷疑虐老事件,包括因護理員疏忽導致有院友被輪椅腳踏刮傷,需入院縫針、患有腦退化症的院友被餵錯藥,以及全癱院友大腿無故骨折等。 社署經調查後部分投訴確立,已向院舍及涉事職員發出書面警告,並擬就該院管理不善的投訴轉交整筆撥款獨立處理投訴委員會處理。 香港1月23日出現首兩宗新冠肺炎確診,位於薄扶林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如臨大敵,3日後謝絕探訪,只酌情容許探訪。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護理員打院友餵錯藥
該院服務總監鍾晉豐表示,為防止交叉感染,院舍推出分層制,不同樓層長者不會一起活動,職員只在固定樓層工作。 政府建議70歲以上密切接觸者,或者確診者,如果未完成疫苗或者只打一針,需要轉至社區隔離設施。 盧寵茂解釋,長者確實有很多慢性病,所以不放心讓他們留在家中隔離。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竹林明堂有限公司
這部電影的英文片名叫作《Still Human》(中文片名為《淪落人》),雖是平平無奇的兩個字,卻引人深思。 非牟利機構根据香港法例成立,可以是透過社團條例注册、公司條例注册或成立慈善基金形式注册,獲香港税務條例第88條免税的慈善團體都是非牟利機構。 我們承諾盡力確保本網站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 AA級別標準。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
龍應台以此作為書名,是希望它成為一個人文地標,展示香港大學對人文關懷的重視。 社署對藥物管理未拆牆鬆綁,對安老院的硬件設備過時亦視而不見。 元朗一間安老院設備殘舊,僅於床頭擺放「茶記叮叮鐘」作救命鐘,院友一旦跌倒在地難伸手按鐘呼救,加上沒有連接警報系統,職員或未能及時發現。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
今年為竹林明堂成立三十週年、安老院十五週年紀念,特成文於此,以作介紹。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2025 並祝願竹林明堂道務及社會服務之推展,能與時並進,精益求精。 民主黨表示,原定今晚舉辦春茗晚宴,但酒樓在下午通知,指有突發工程而無法提供場地,春茗晚宴無法如期舉行。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薄扶林沙灣徑1號
如市民在進入處所前48小時內,有核酸陰性證明,則可以取代快測陰性證明要求。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2025 盧寵茂指,每日確診仍處上升趨勢,不排短時間內升至每日一萬宗。 他呼籲抗疫是全港市民責任,市民應減少聚餐及跨家庭聚會,有病徵要盡快做快測,即使是陰性亦不應參與大型聚會,並及早向醫生求診,拉平上升軌跡,降低醫療服務壓力,否則政府別無選擇之下,只能收緊社交距離措施。 他期望使用率繼續上升,私家醫院364張病床不是最終數字,望最終數字可達1,000張,令大多數市民醫療服務不受影響。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香港仔石排灣邨碧輝樓地下及平台
社署發言人表示,現正聯同衞生署及醫院管理局檢視《安老院舍藥物管理指南》,以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元朗有關安老院共有3項因違反《安老院規例》而被定罪的記錄,過去3年並無安老院被撤銷牌照。 香港防止虐待長者協會副總幹事余嘉龍直斥社署指引未與時並進,院舍使用叮叮鐘作救命鐘並不理想,「如果係緊急情況,有機會延誤救治。」他建議院舍倣效醫院做法,將救命鐘接駁房外指示燈,以便職員作識別。 政府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10億港元基金,推動用於安老服務的樂齡科技,但有安老院引入電子派藥系統後,反遭社署指違反藥物管理指南,惟該系統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舉辦的比賽中獲樂齡科技獎項,反映社署條例明顯過時。
要推動減綁政策,做的不僅是鬆開那個繩結那樣簡單,而是將院舍照顧老人的老舊問題「連根拔起」地改革。 他們意識到,過程要由上而下(top-down)、也要由下而上(bottom-up)才會成功,不是管理層一聲下令「不綁」便能成事。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2025 「好坦白講,我們以前的服務,好似與『安老』這個字有點違背。」梁曙㬢有深刻的反思:「我們的團隊不斷想,如何為長者多想一些、行前少少,擺脫舊有觀念。」於是,他重新檢視「約束」老人這回事,也在院舍破格推動「不綁老人」。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 – 耆康會白普理護理安老院
院舍已有近30年歷史,連地下合共4層,169個宿位全屬政府資助,全院滿座;據說要排期,最少等3年。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現時院友由最精靈的行得走得,到體弱如完全臥床、沒有反應的都有。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去年,香港有政府資助的護理安老院,首度試行全面改革約束老人的措施,能不綁的、能綁少一點的、能綁時間短一點的,都盡量做。 「希望提高這些長者的生活質素,似返個人!」這位不一樣的院長說。 同樣地,生活在老人院的長者,即使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甚至喪失了認知能力,但終究也是一個人,必須活得有尊嚴、有價值。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服務對象
梁曙㬢坦言,推行不綁措施一年半以來,約60多個減綁個案中有20宗失敗,約佔三分之一,原因都與無法解決當初被約束的原因有關,如依然拔喉或抓損皮膚等。 但其後,這些老人即使復綁,程度也會減輕或時間縮短,例如由本來綁在床上減至坐高背椅等。 「失敗不要緊,起碼我們加深了解,下次再試時便可考慮其他方法。」他說。 調查亦證實,蕭姓女院友去年十月被餵錯藥,涉事的保健員沒有按照派藥指引導致錯誤派發藥物,社署已向該名職員發出書面警告,但全癱梁姓女院友大腿無故骨折事件,署方於○九年曾接獲投訴後調查,但成因未明。
位於港島薄扶林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屬高度照顧院舍,最多可收納一百八十五名院友,社署在○二至○七年期間曾接獲九宗該院涉嫌虐老的投訴,經調查後證實三宗部分事項成立,涉及護理、編更及行政管理,社署曾向該院發出警告信。 當年因中風而住院逾數月,醫院怕她跌倒,將她「五花大綁」在病床上。 轉送老人院舍時仍坐輪椅,沖涼換片食飯,都要靠服務員照顧。 據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的統計,以往約有三分之一院友需要使用約束工具(如高背椅和輪椅等限制活動物品),去年便有63人。 他們與家屬嘗試尋出「擒床」原因,才知原來老人從前做夜更工作,負責執拾衣物,於是社工、護士、護理員等一起想出,晚上在其床邊放摺好的衣服,老人從此每晚安心睡去。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2025 過往,我們不時都會聽到一些關於老人院的負面新聞,例如指院舍動輒就把院友綁在床上,又或者遲遲不給老友記更換尿片等等。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院及轉型為提供持續照顧的安老院
院舍可否以較薄較輕巧的「啤啤手套」取代「波板」,讓院友舒服一點? 誠然,現今社會瞬息萬變,但無論時代如何轉變,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我們始終是人。 都應享有做人的基本尊嚴,就像影片中的傷殘人士與菲傭,儘管看似淪落,但仍是有一百個理由去追逐夢想,實踐心願。 最近看了一部小本製作的香港電影,內容講述一位半身癱瘓的傷殘人士與照顧他的菲傭如何在逆境中尋回生趣,並建立起互相信任、無分彼此的真摯友誼。
不要輕易相信「無需經驗、學歷」,「人工高、福利好」的招聘廣告,應留意空缺工資與所需條件是否合乎現實和市場水平。 涉事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被指一名吳姓護理員在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當值期間,扶抱一名行動不便的吳姓女院友如廁時,曾發脾氣兼不耐煩用手敲打院友頭頂,而在攙扶院友過輪椅時,更不慎令腳踏刮傷其左腳,需送院縫十四針。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患者若情况轉差,需要插喉時,病房內的氣氛會突然變得凝重。 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顧問醫生冼維正(圖a)與其團隊…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鴨脷洲邨利寧樓地下29號
通過每日報告,院舍長者疫苗接種有改進,但社區長者的疫苗接種率非常低,約4成未接種疫苗。 他強調,措施是為他們考慮,雖然醫管局員工有新安排,一發現60歲以上長者確診,會主動接觸他們並送藥,但不少長者在家惡化得很快,沒有辦法及時監測。 Reuters官方數據顯示約移民英國的香港人約14萬之多 兩年前, 張媽媽帶著14歲兒子從香港移民英國。 兒子的唯一旅行證件 香港特區護照將於一年後過期,一家人面臨不得不返回香港或者通過中國駐英國的使領館辦理新護照。
院友未能外出活動,幸好院外有一片空地,偶爾分批曬太陽,院內小組活動亦要做好分隔措施。 盧寵茂指,政府決定由8月28日起,擴展快測要求,由適用於酒吧擴至出席宴會人士。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他指出,有5間私家醫院病床使用率達6成,最高達9成,但同時亦有3間醫院0%,沒有收過一張床。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竹林明堂申司法覆核 要求釐清社署責任
社署方面,他們認為署方作為社福機構的代理人,在現時竹林明堂董事間發生糾紛期間,應介入公司的管理。 至於恒生銀行,他們指銀行在竹林明堂出現訴訟時,仍容許公司更改銀行戶口授權人士的簽署屬不應該,故要求推翻該決定。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前僱員陳祺豐及鄭定寰,今日在立法會議員張國柱陪同下,到高院就有關竹林明堂的事宜入稟申請司法覆核,公司註冊處處長,社會福利署署長及恒生銀行行政總裁均被列為答辯人。 盧寵茂指,政府會維持居家隔離準則,強化確診者管理,高風險人士及未能為確診者安排專用設施,都需要到社區隔離設施隔離。 他又呼籲70歲以上,或未曾接種疫苗,應送往專為長者而設的隔離設施。 如只接種1劑或以下,死亡率至少為5%,最高可達16%。
一般院舍作息時間要遷就員工交更,出現了老人院常見、違反生理時鐘的作息時間表:下午4、5點「晚飯」、晚上8時就寢。 為了配合減綁政策,院舍重整員工每更工作時間,或縮減或延遲,讓老人回到6、7點晚飯、9時許入睡的作息規律。 老人入夜後安睡,最終是減少了深宵睡醒後「擒床」問題,紓緩了通宵時份的照顧需要。 「綁,其實浪費人力物力,老人家亦不會開心。」所謂綁,老人會被穿上安全衣、帶手拍(即手套);員工綁人時,老人掙扎一陣子,他們又要蹲在床下打幾個結,擾攘一輪,起碼需要5-10分鐘。 以往一間房5個長者3個要綁,一間院舍,為了綁人而耗費的人力物力,有數得計。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涉事的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被指一名吳姓護理員在去年十二月卅一日當值期間,扶抱一名行動不便的吳姓女院友如廁時,曾發脾氣兼不耐煩用手敲打院友頭頂,而在攙扶院友過輪椅時,更不慎令腳踏刮傷其左腳,需送院縫十四針。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服務質素
社署經調查後部分投訴確立,已向院舍及涉事職員發書面警告,並擬就該院管理不善的投訴轉交整筆撥款獨立處理投訴委員會處理。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總護理主任鄧照峰指,他們當時逐層樓、逐個個案檢視被綁原因,希望找到替代方法,或起碼減少綁的程度。 樂活易作為社會企業,提供免費安老院轉介服務,由資深社工及專業團隊組成,將多年跟長者個案及配對安老服務的經驗, 結合電腦資訊科技,全面分析長者及其家人的護理及配套需求,並提供專業意見,協助長者及其家人尋求一個舒適之生活模式。 入職薪酬按年資計算,設有交通津貼、醫療保險、約滿酬金、全勤獎、酌情酬金等(按職位而定)。 應徵者請親繕履歷及期望待遇,寄香港薄扶林沙灣徑5號,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院長收,或電郵至 。 疫情比預期漫長,鍾晉豐承認對照顧服務帶來挑戰,長期無法外出,尤其影響長者社交及情緒,故同事設法構思更多活動,「希望能讓他們如常生活」。
竹林明堂護理安老院: 香港香港仔香港仔大道180號B二樓
每日為院友提供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及宵夜茶點,更備有齋膳服務予長者選擇。 本院亦安排營養師及註冊護士跟進餐單,以達致均衡營養。 照顧嚴重肢體傷殘人士、護送服務、到戶暫托服務、喂食、沐浴等; 準僱員需自願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 沙灣徑曾是作家龍應台客居香港時的住處,她在這裏完成她的作品《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