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打牌時不應過度暴露自己的打法和牌型,例如一些動作和神態,抓到好牌就按捺不住興奮的表情,抓到爛牌就皺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暴露了自己的打法和牌型很容易讓對手製定出和你打牌時的打法,此時你就很難成為對手的威脅。 麻雀食糊2025 如全由一種花色、番子,可計混一色、如全為刻子,可計對對糊、如全為索子,可計清一色、如全為番子,可計字一色。
⚠️注意: 以下是以香港人最常計番方法作參考,打麻將規則千變萬化,各處鄉村各處例,同人打牌前最好先問請楚點計番。 「東」位玩家擲骰,從自己的位置開始逆時針數所擲的次數,再從該玩家面前的牌山中數牌,每人都拿了12張牌後,莊家(東位)就會跳牌取2隻牌,其餘玩家則在莊家跳牌後順序拿1隻牌。 食糊時,玩家應立即喊叫「食糊」、「食」或「糊」,然後把手牌全數翻開,證明他已湊成有效的食糊牌型。 除了計番外,大家打牌最苦惱的莫過於麻雀番數計錢一環。 如果你只是玩「$1/番」當然易計,但傳統計法就複雜得多,常見計法為「二五雞」、「五一」及「一二蚊」。
麻雀食糊: 麻雀規則、玩法流程講解
食得糊嗰陣,玩家應該即刻嗌「食糊」、「食」或者「糊」,然後將手牌全數翻開(現時亦有唔嗌只翻開全數手牌),證明佢已經湊成有效嘅食糊牌型。 麻雀食糊 麻雀食糊 如果佢既唔嗌,亦都唔翻開手牌,就視爲放棄嗰次食糊,並繼續行牌。 蔴雀係一種源自中國嘅策略遊戲,喺廣東同香港非常普及,本表列出香港蔴雀(即係「清章」或者「舊章」)嘅食糊準則同牌型。 如果要查詢純粹「新章」嘅食糊牌型,請睇廣東蔴雀食糊牌型。
- 看起來非常專業的詞彙,其實代表了零番雞胡時的金額;而每加一番,錢就比上一番多一倍。
- 呢個情況要過完一循到玩家A摸牌之後先會解除。
- 傳統廣東麻雀是陪銃制,即如果甲出衝給乙,使玩家乙食糊,甲要支付本身出衝的金額,而丙和丁則須支付甲的金額的一半。
- 若要食糊,一般其中須有兩隻相同,稱為一對眼。
落地即係碰牌、上牌、槓牌嗰陣所翻開嘅牌(或者翻開牌呢個動作)。 根據傳統,如果打陪銃制:任何食糊嘅九章落地包出銃(包一半)、十二章落地包自摸。 如果是自然條件好,牌面形勢非常有利於做清一色、做連七對等,當然是「天助我也」。
麻雀食糊: 【打麻雀入門班】學識如何開局、常見食糊組合 清一色/對對糊/十三么
在這情況下,出衝者要全包,同時賠給兩家或三家。 麻雀食糊2025 若是多於四名玩家一起玩耍的特殊麻雀,甚至可能有「一炮四響」或「一炮更多響」的情況。 十三么是唯一可以搶其他玩家暗槓的牌型,不過想食十三么難度十分高,因為很多時候會被其他玩家碰牌,以致所需的麻雀「絕章」,食不到糊。
- 若玩家乙是「自摸」詐糊,則要向甲、丙和丁各支付128元。
- 有啲玩家更會使用無截糊嘅準則(多喺打全銃制中使用),打出一張牌多家可同時食糊,叫做「一炮多響」或者「炮炮響」嘅玩法,即係每家食糊通通有效。
- ▼打牌時不應過度暴露自己的打法和牌型,例如一些動作和神態,抓到好牌就按捺不住興奮的表情,抓到爛牌就皺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 大四喜、十八羅漢、四暗刻、全雙刻、全單刻、七對、混么九、清么九、一色四節高、字一色。
- 香港”麻雀”又被稱為游乾水或是決戰四方城,打香港麻將麻雀錢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幾多番起糊,還有一點就是在開局前可以自訂上限番數,遊戲規則訂清楚大家都同意即可。
由於「即食即包」和「包到尾」都是普遍的處理方法,但對不同玩家的影響卻有很大的差別,故此玩家應該在開始牌局之前取得共識。 賭得比較大的人會選擇打無限番,這時候例牌也按普通番種計算番數(例如大四喜複計混一色對對糊或字一色,加起來便超過十三番例牌);所以「天糊」和「地糊」等奇牌,一定要事先說明例牌番數。 麻雀食糊2025 八番大三元:集齊中、發、白三組刻子,另加一組牌及一對眼。 坎坎糊(四暗坎/四暗刻):4組刻子,外加一對眼,全部必須要自摸得來。 一副麻雀有8隻花牌:春、夏、秋、冬|梅、蘭、菊、竹。 各個坐位會有對應的花牌,東對應的花牌 春 同 梅 ,南對應的花牌夏 同 蘭,西對應的花牌秋 同 菊,角落會刻住, 北位對應的花牌冬 同 竹。
麻雀食糊: 香港麻雀三番起糊 食糊、對對糊技巧
如對家,上家都打一樣的牌,且沒人吃碰,到你打牌時,切勿再打相同的牌,因被下家吃碰牌的概率,將大大提升,這樣就助攻了自己的下家,故而此種做法對自家十分不利。 四位玩家從牌中抽「東南西北」,抽中「東」的玩家可以自行選擇坐位,其餘抽到「南」、「西」、「北」的玩家以逆時針順序坐。 天糊、地糊、十三幺、九蓮寶燈、四暗刻、全不靠、七星不靠、十三不靠、連七對、七對。
亦可以選擇四番為滿糊,然後清一色「雙辣」,例牌「三辣」來計算。 「雙辣」和「三辣」即是按四番的價錢雙倍計算或三倍計算。 麻雀食糊 因「番」這詞是「翻倍」的意思,因此食糊每多一番,價錢就翻多一倍。 而雙辣和三辣則控制最高注碼在四番的兩倍(正常計算的五番)和四番的三倍(五番和六番的中間)。 麻雀食糊2025 麻雀是一種源自中國的策略遊戲,在廣東及香港非常普及,本表列出的是香港麻雀(即「清章」或「舊章」)的食糊準則及牌型。
麻雀食糊: 十三番(例牌)
▼打牌時不應過度暴露自己的打法和牌型,例如一些動作和神態,抓到好牌就按捺不住興奮的表情,抓到爛牌就皺眉,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暴露了自己的打法和牌型很容易讓對手制定出和你打牌時的打法,此時你就很難成為對手的威脅。 「虎、和、湖」三個近音字,從清初開始,已一直在中國牌戲或牌具的名稱中獨立或交替使用,例如看虎、鬭虎、打四虎、六虎、花湖、十湖、遊湖、十五湖、花和、默和、碰和、遊和等等。 「和牌」之所以稱為「湖牌」,也許也是音變的緣故,或避免令「和牌」(勝出)與「和局」(流局)混淆。 今人說「胡牌」、「食糊」或「詐糊/胡」,可能是「湖」這個術語的本字失傳的結果。
麻雀食糊: 【麻雀懶人包】香港麻雀番數教學 麻雀計番表,麻雀食糊技巧一步到位!
但如果要符合對對糊的牌型,便只能以圖案相同的麻雀為一組,一組可有三至四隻麻雀,恰如其名一樣以一對對的形式來組合。 混一色及對對糊剛好三番,是能滿足三番起糊條件的牌型。 大家玩得熟練以後,可以嘗試挑戰以其他番數更高的牌型來食糊。
麻雀食糊: 清一色
傳統廣東麻雀是陪銃制,即如果甲出衝給乙,使玩家乙食糊,甲要支付本身出衝的金額,而丙和丁則須支付甲的金額的一半。 全銃制就是出衝者要同時替其他玩家支付應付款額,即甲要支付自己、丙和丁的款項給乙。 麻雀食糊 不過,不論是陪銃制還是全銃制,在一些指定的情況下會設有「包牌」的懲罰制度,即個別玩家(不一定是出衝者)需要為該局結果負全責,即替所有玩家支付應付款項給勝出玩家。 換言之,如果玩家甲在乙宣布九張落地後仍然上、碰或槓牌,玩家甲要為出銃給乙及丙而包輸。 同樣,如果甲手上有乙和丙不要的牌,而甲仍然打牌出銃給丙食出指定牌型,甲仍然要包輸。 換言之,如果玩家甲在乙宣佈九張落地後仍然上、碰或槓牌,玩家甲要為出衝給乙及丙而包輸。
麻雀食糊: 麻雀相關商品推薦
不少香港人都喜歡三番起糊的玩法,即要有三番才能食糊。 混一色的意思是全牌只由兩種麻雀組成,第一種是任何番子,即東、南、西、北、紅中、發財及白板,而第二種則是筒子、索子或萬子其中一種。 如果你的牌型既有番子,又有筒子和索子,便不符合混一色的牌型要求。 至於對對糊則對沒有限制玩家必須以番子及固定一種花式的麻雀來食糊。 上文提到食糊除了要有一對眼外,還要以三隻順序或圖案相同的麻雀為一組,合共四組的方式來組合。
麻雀食糊: 廣東麻雀食糊列表
香港”麻雀”又被稱為游乾水或是決戰四方城,打香港麻將麻雀錢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幾多番起糊,還有一點就是在開局前可以自訂上限番數,遊戲規則訂清楚大家都同意即可。 不過現時一般唔承認雞糊;打較大上限番數嗰陣,食糊最少要有三番,叫做「三番起糊」。 上限番數嘅食糊牌型就爲「例牌」,一般會採用八番例牌、十番例牌或者十三番例牌,叫做「爆棚」(相當於日本蔴雀嘅役滿)。 全銃制之下,食詐糊的玩家不論是其他玩家「出銃」還是「自摸」詐糊,均須向其餘三個玩家支付最高番數的金額,例如以上述例子,乙須向丙和丁賠償256元。 舉例說,一局當中玩家乙是萬子九張落地,而另一玩家甲之後沒有再上、碰或槓牌。
麻雀食糊: 遊戲
另外,不論是陪銃制或者全銃制,如果有玩家(例如甲)要包乙自摸,即代表稍後如果乙自摸並食出指定牌型,甲要同時為丙和丁支付全數款額。 一般來說,由於輸自摸要支付的金額較大,故此包自摸比包出銃是較嚴重的懲罰。 陪銃制之下,食詐糊的玩家須向「出衝」玩家賠償最高番數的金額,並向其餘兩家賠償該金額的一半;如玩家「自摸」詐糊,則須賠償其餘三家最高番數的自摸金額。 例如「一二蚊」上限八番(即出衝八番玩家要付256元、其餘玩家要付128元)來計,玩家乙食出甲出衝的牌,但後來發現乙的牌是詐糊,那麼乙要向甲賠償八番的款額即256元,同時要向丙和丁賠償128元。 麻雀食糊 全銃制之下,所有出衝玩家都要包出衝(所以稱為「全銃」);在陪銃制下,如果有玩家(例如甲)要包乙出衝牌,即代表稍後如果乙食出指定牌型,甲要包輸。 一般來說,由於輸自摸要支付的金額較大,故此包自摸比包出衝是較嚴重的懲罰。
麻雀食糊: 香港麻雀胡牌列表
包牌可以防止有玩家在明知輸大牌風險增加的情況下仍然打出高風險的牌,確保玩家在打牌之前會考慮該牌是否適合或得值得打出。 由於廣東和香港麻雀一般是以番數決定勝出玩家可以收取的金額,而番數越高,輸家要支付的金額是以幾何級數而非線性上升。 麻雀食糊 傳統廣東麻雀是陪銃制,即如果甲出銃給乙,使玩家乙食糊,甲要支付本身出銃的金額,而丙和丁則須支付甲的金額的一半。 全銃制就是出銃者要同時替其他玩家支付應付款額,即甲要支付自己、丙和丁的款項給乙。 不過,不論是陪銃制還是全銃制,在一些指定的情況下會設有「包牌」的懲罰制度,即個別玩家(不一定是出銃者)需要為該局結果負全責,即替所有玩家支付應付款項給勝出玩家。
麻雀食糊: 麻雀
人糊(漢字有「人和」、「人胡」、「人糊」等寫法,但不論怎麼寫,第二字皆唸「wu4(或變調wu2)」),是麻雀中的一種食糊形式,指的是旁家在莊家打出第一張牌時沒有食糊,但是在第一輪內食糊[1]。 麻雀食糊 以13張牌爲例,食糊的組合基本是四組面子(包括順子、刻子或槓子)再加一對[註 1]。 不過如無法達到以上要求而玩家報稱食糊,稱爲「詐糊」。
麻雀食糊: 香港單車節開鑼!重點訓練核心、大腿肌肉有計!物理治療師教5組動作訓練大腿肌肉協調性
十三番大四喜:東、南、西、北刻子各有一組,另加一對眼(不論花色)。 十三么:集齊一筒九筒、一索九索、一萬九萬,東南西亞中發白,再加任何一隻做眼。 洗牌後,順時針定好方位,莊家就是東位,方便計番。 除莊家有14隻牌,其餘拿13隻牌,有花牌就要放側邊,再補回一隻牌。
食糊時,若是單吊就可以食出衝或自摸,若是雙眼對碰就必定要靠自摸才視作坎坎糊。 玩家在摸到花牌及開了槓牌(不論是明槓或暗槓)後必須立刻從牌墩的牌尾補牌,否則逾時不補牌當小相公處理。
在組成食糊牌型或計算番數時,除了特別規定須爲槓子才有效(例如「十八羅漢」這牌型)外,一般情況下槓子可視爲刻子的一種。 因為這種玩法不計番數,所以玩家一般不求打出高番數的牌型,只求滿足基本簡單的食糊條件,結果往往很快便能完成一局。 平時打麻雀時,如果看到上家打出自己需要的牌子,只要從自己手牌中打出一隻以避牌數過多,便可以將它據為己有,這稱為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