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方面,亦都因為的士保險問題進行探討,而發現其保費亦不斷上升,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的士的第三者保險平均保費由2016年的20,435港元上升至2020年的26,189港元,升幅達到28%。 他又認為新舊保險公司應該做好交接協調,而非要求車主再使用數萬元投保,又指出泰加保險目前只有7日通知期限,現時只餘4至5日,又稱所有車主都騰騰震。 至於保監局與保險業聯會通知的士業界,有4間保險公司承保,當中據了解該4間包括,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招商永隆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以及中銀集團保險,亦將提供30日臨時保單過渡方案。 為確保市場穩定及免對業界及市民構成影響,當局於較早時已聯繫香港保險業聯會及其他保險公司擬定方案,讓的士車主將受影響保單轉移至保險公司。 【Now新聞台】三隧分流昨日正式實施,有的士業界指首日多了乘客選擇轉用西隧,但數量不多;亦有車主代表指西隧私家車收費仍然最貴,誘因不夠大吸引司機轉用。
- 今年8月周國強曾與政府商討保費飆升問題,要求政府先批出加價申請,但遭政府拒絕。
- 不過,近年的士意外確有增加,保險賠償金額單是去年便高達4.12億元。
- 有相關人士估計,每天可能有超過 55 萬名乘客和 2.5 萬名的士司機受到影響,這些司機每天將損失的生意總額合共 4400 萬元。
- 希望每位的士司機可以嚴格遵守職業操守,這樣才能將連年上漲的保費降低,也是對社會及這個行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 翻查運輸署及警務處數字,過去5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有逾4000宗,至去年回落,但仍為全港意外率第二高的車輛類別,每千輛的士中,就有213輛曾發生意外。
三隧分流未實施前,車龍九時許已排到公主道愛民邨對開,而實施後首日同一位置無再出現車龍。 的士保費2025 任何透過此募集而成功考取的士駕駛執照的申請者,在指定時間入職的士司機,均可退回約1,510元學費,並免收首月按金。 的士保費 的士保費 資料又顯示,保費有上升的趨勢,2019年的綜合保險平均保費已較2018年增9.8%;到2020年時,再按年升20.9%,達到33,902元。
的士保費: 議員憂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或令「釘牌」容易 政府解釋須經定罪才扣分
報告又期望警方、法援署、社署等打擊保險詐騙及包攬訴訟等,希望可以降低保費。 司機收入不理想,車行又只「掛住收租」,未有改善行業環境,運輸署又抱「唔做唔錯」心態,令的士業風氣差。 他形容現時的士業「阿豬阿狗,唔使按金都可以入行」,導致出現意外率高及包攬訴訟問題。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財經事務委員會,今年曾組成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討論的士業界保險費高昂問題。
法院審理時,黃彬坦承犯行,也與健保署以6000萬元達成和解,並願在支付1600萬元給健保署愛心專戶,法院近日審結,依涉犯詐欺罪共5罪判刑2年,緩刑5年,並須向國庫支付2400萬元,以及接受30小時法治教育課程,緩刑期間須付保護管束。 滙豐保險策劃中心位於澳門市中心商業區內一棟雙層建築物,為澳門客戶及大灣區旅客提供全面的保險策劃服務,以滿足客戶在醫療、保障、教育、退休、財富累積和資產傳承方面的個人化需求。 快而保 (Kwiksure) 的士保費 是持牌汽車保險經紀公司,擁有逾 20 年的豐富保險經驗,
的士保費: 相關
的士保費連年加價的問題縈繞多年,的士業界叫苦連天;保險業界則曾指出,的士保險業務過去16年中,曾有11年錄得虧損。 的士保費2025 市佔率達六成的龍頭公司泰加保險,近日更通知的士業界,停收新保單,更令業界憂日後難以投保。 的士車保問題背後,揭示本港的士業正陷入的惡性循環,收入低、風險高、欠新血,正將行業推向老齡化;欠新人入行,司機駕駛態度即使有問題,難有有效機制管理,行內害群之馬無法淘汰。
但他又認為對私家車影響不大,因西隧減幅僅10元,紅隧有其本身的地理優勢。 資料顯示,今年前五月,壽險總保費收入達8,84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5%;總給付近9,3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 2021 年的立法會曾成立小組委員會探討有關問題,並歸納出「司機駕駛安全」及「包攬訴訟猖獗」導致索償上升。 其實的士保險業的問題非一日之寒,事實上的士車費已四年未有上調,業界鮮有年輕司機入行,青黃不接,致使年老司機即使駕駛態度有問題也難以被淘汰,加上行內欠缺有效的管理機制,令意外率高企。 有的士團體對此表示甚為不滿,批評該龍頭公司又未有提供任何替代方案,例如幫忙尋找新的保險公司,加上近年的士保費的加幅驚人,都令的士司機百上加斤。
的士保費: 車行規模不一 管理難免落差
政府近年致力於引入的士車隊管理制度,讓現有的士組成車隊,旨在鼓勵及區分有能力並致力組建專業團隊之的士車主、司機和營辦商,並在受監管的平台下提供優質的士服務。 而在運輸署「智慧交通基金」項目資助下,已相繼有不少管理公司率先透過項目嘗試智能車險管理平台,賴會蘭強調這將會是的士行業發展的必須趨勢,先行者將先受惠。 在的士行業中,管理公司的規模由管理數十輛至逾百輛車不等,業界準則難統一,服務質素自然存在落差。 賴會蘭指出航通在調查研究過程中,了解到保險公司均認為,若果的士管理公司提高管理水平使意外率下降的話,保費就有下調空間。 近年時有涉及的士的致命交通意外發生,加上早前業界反映的士保費與墊底費飆升,揭露的士行業缺乏控制意外風險的管理手段,令保費難有下調空間,長遠影響業界生計。
為鼓勵智慧出行與道路安全,特區政府去年撥款10億港元推出「智慧交通基金」,資助與車輛有關的創新科技研究及應用。 其中針對的士行業健康發展、獲批資助的「的士安全駕駛大數據智能系統」,正是由航通超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航通)所研發的,也是全港首個為的士行業度身訂造的智能車隊管理平台。 航通總經理助理賴會蘭認為,該項目能解決行業痛點,藉此為的士行業提供更有利的營商環境,助力政府智慧出行的願景。 業界異口同聲將保費上升的原因指向包攬訴訟,記者早前到灣仔社會福利署交通意外傷亡援助組視察時,一名律師樓的法律文員便前來「兜搭」。
的士保費: 【三隧分流】多的士轉用西隧 車主:收費仍貴未有誘因轉用
運輸署表示,昨日早上繁忙時段7時至10時,整體交通大致暢順,初步交通情況亦符合預期。 本港經營的士保險的龍頭保險公司無預警宣佈將於七日後退保,估計終止約四份三保單。 若有關司機未能在七日內找到適合的保險公司接手保單,或會因為未有持有保險而無法行車。 有相關人士估計,每天可能有超過 55 萬名乘客和 2.5 萬名的士司機受到影響,這些司機每天將損失的生意總額合共 4400 萬元。
的士保費: 資深司機︰司機收入不理想 車行又只掛住收租
所謂包攬訴訟,是指有人濫用保險,誇大甚或虛報傷勢,再向保險公司索償,甚至與部份律師合謀誇大索償額。 由於現時的士索償,無須提供車 cam 片段,變相令此情況更加嚴重。 保監局指出,由於是次事件屬於特殊情況,有保險公司願意向受影響的投保人提供30日的按保方案。
的士保費: 三隧分流︱「633」方案8.2零時零分實施 方案收費、「易通行」改道安排一文看清
易志明透露的士業議會正研究引入巴士公司年前試用的安全系統,以減低意外發生,整個系統估計約數千元,若測試成功會鼓勵車主安裝,藉此減低保費。 的士業議會主席熊永達指,近年的士保費增加情況「令人吃驚」,部分的士每年保費更高達9萬元。 即使的士通過運輸署的驗車,最終仍礙於車齡過高、保費太高昂等原因,致車主未能成功購買保險,形容越來越多的士變成「死車」。 香港進出口汽車商會會長兼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亦指,本港有80多家保險公司,惟坊間僅有4至8家保險公司,願意承包的士保險。
的士保費: 的士保費每年高達9萬元 業界促當局資助的士裝設防撞系統減意外
吳坤成擔心會有大批私家車出行,塞車情況沒有改善,期望當局將繁忙時間延長至晚上十時。 泰加保險回覆《香港01》時表示,由10月28日起,已暫停由其他保險公司轉保的的士業務,但會繼續為現有保單持有人提供服務。 泰加解釋,對比2020年同期,在2021年度已額外承保1,300部的士,市場佔有率超6成,在嚴格管控風險的前提下,公司決定暫停接受從其他保險公司轉保,直至另行通知。 現時市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起錶收費分別為24元、20.5元及19元。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在港台節目中表示,市區的士30元的落旗收費屬乘客可接受範圍。
的士保費: 的士意外減仍加保費 3年加逾三成 保險界:賠償多加極都唔夠
的士保費貴問題持續多年,市佔率達六成的龍頭公司泰加保險,近日更突然通知車主於7日通知期後「退保」。 雖然有其他保險公司願意暫時承保,但「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士保險問題潛在更多深層次問題。 翻查資料,在2005至2020年的16年間,保險公司於的士業務中,有11年錄得虧損,保費亦因此在近年持續上升。 立法會曾探討的士車保問題,總結出包攬訴訟猖獗、及司機駕駛安全兩大問題,導致的士保險業務索償成本增加。 有的士業人士坦言,行內確有人濫用保險,動輒索償,甚至與律師合謀涉包攬訴訟的情況;另外司機質素參差,部份過於依賴電話接客,令意外率上升。 有業界人士透露,其實之前本港不少保險公司,已拒絕接受的士新保單;部份意外較多的的士,亦無法續保。
的士保費: 的士保險或藏加價玄機
致力將保險化繁為簡,為客人挑選最符合預算及保障範圍的保險計劃。 快而保提供一系列的保險產品,包括汽車保險、電單車保險、港車北上保險、家居保險、旅遊保險、外傭保險及自願醫保等。 團隊歷年來多次獲不同媒體選為「最佳汽車保險經紀」及「最優秀領袖大獎」。 有分析指出,是次泰加保險突然退保原因是其意外賠償率高所致,而根據泰加保險2021年度中期報告所示,的士保險的賠付率相較公共小巴為高,達到65.3%。 在的士司機違例記分制,司機拒發收據濫收車資、繞路會被扣三至十分不等,兩年內扣滿十分,需上改進課程,扣滿十五分會被「釘牌」。 至於的士車隊制度,車主可集合的士組成車隊申請牌照,可以自訂車身及標記。
的士保費: 的士車保龍頭泰加保險拒接新單 的士業界憂難投保:成個行業冰封
要注意的是,雖然的士司機只要未曾提出過索償申請,就能得到折扣,但很多保險公司實際上最終會收取較高的保費,導致你所獲得的折扣無效。 作為香港最大型的汽車保險經紀之一,快而保一直是的士司機跟優質汽車保險公司之間的橋樑。 我們一群擁有豐富保險知識的經紀,會致力協助你審視及比較眾多的士保險計劃,並為你推薦最合乎你需要和預算的方案。
的士保費: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保監局指,市場上有8間保險公司承接的士業務,不會評論個別公司的運作策略,僅指保險公司必須以商業原則作出核保決定和釐定保費,其主要考慮因素包括意外發生率及嚴重性、過往索償紀錄等。 保監局表示,會繼續與各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合作,落實從源頭減低的士意外率的措施。 根據小組委員會提交的報告,保費昂貴的原因,主要是因的士保險業務持續錄得虧損,歸究部份司機不良駕駛行為,及保險詐騙和包攬訴訟個案所致。 報告又指,雖然2015至2019年第三季,只有兩宗檢控涉及包攬訴訟,但實際上,包攬訴訟的違法行爲是越趨猖獗。
今年5月,壽險業傳統型保單新契約保費約368億元,年增8%;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251億元,年增1%,儘管增長幅度不大,但已揮別今年1~4月與去年同期相較均為衰退的陰霾。 的士保費 保發中心統計顯示,今年前五月,全體壽險業的總保費收入為8,844億元,包含解約在內的總給付為9,287億元,儘管保費收入仍低於總給付,但加計3,351億元的利息收入後,合計收入達1.22兆元,扣除總給付後,壽險業前五月現金流入約2,909億元。 滙豐保險環球行政總裁欣格雷表示,在澳門開設滙豐保險策劃中心進一步實現該行在亞洲,特別是大灣區擴展保險和財富管理業務的策略重點,也標誌着該行繼推出數碼化財富規劃及保險服務平台——滙豐聆峰創投計劃,以及全資擁有中國內地滙豐人壽保險後,擴展國內進程的第三個里程碑。 根據保監局的文件,的士第三者保險的平均保費由 2016 年的 $20,435 港元 上升至 2020 年的 $26,189 港元,升幅達 28%。 【Now新聞台】僱傭公會指印尼政府與本地相關團體會面,要求全面落實「印傭赴港工作零費用」,僱主要承擔印傭所有培訓費、飲食費及來港交通費等,預料日後聘請印傭的中介費升至2萬多元,希望設過渡期,分階段向僱主收取費用。 本台對比早上八時許實施前後繁忙時段交通情況,即使隧道費加了10元,理工大學對開一段仍然出現車龍,不過車龍就明顯短了。
有的士業界指多了乘客選擇轉用西隧,但對整體使用率影響不大,市民仍然需要時間改變出行習慣。 的士保費2025 翻查泰加保險公司今年的中期報告,的士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佔泰加保險總收入47.3%,的士賠付率為65.3%。 惟2020年同期,泰加保險的賠付率為102.4%,即已「賠凸」,而2019年的士保險賠付率更為151.8%。 運輸署亦提出,政府在疫情期間已為的士業界提供多個財政支援,例如:自2020年7月1日起為的士提供為期12個月的燃料補貼。 的士保費 在防疫抗疫基金下,亦有車主一筆過3萬港元的非實報實銷補貼、每名合資格的常規的士司機每月6000港元補貼(為期半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