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願景(原為東大嶼都會)及北部都會區亦成為近年大規模及富爭議的基建發展項目。 2021年1月27日,習近平在聽取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工作匯報時,提出「愛國者治港」是一國兩制的根本原則[104]。 在社會層面上,香港的主要議題有選舉、政治制度、中港矛盾、樓價過高及貧富懸殊等[40][41]。 2022年,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英語:Wendell Cox)調查顯示,香港連續第12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港人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44]。 2001年美國經濟低迷拖累外圍環境,加上九一一事件打擊香港旅遊業,當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急跌至0.1%[234]。 2002年經歷稍微復甦後,2003年3月中爆發SARS後,香港經濟開始復甦,中國內地提供香港互惠政策,如簽訂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7月28日首次推出港澳個人遊刺激旅遊業。
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物業市場及股票市場泡沫经济爆破,市民消費意欲受影響[230]。 香港h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香港,8月有國際投機者狙擊港元、期貨市場以及股票市場,特區政府於8月14日決定投放龐大資金入市干預。 連同亞洲金融危機造成區內需求減少,全年經濟衰退,本地生產總值下降5.1%[231][232]。
香港h: 經濟
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表示,京港两所推出“北+H”两地上市安排,是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北交所改革、服务市场需求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拓宽内地和香港“A+H”模式的惠及面,促进京港两地资本市场形成合力,便利更多企业借助两地市场加速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范昀,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广播处长兼香港电台台长张国财,以及总台总编室、财经中心、港澳台中心、影视纪录中心、国际传播局、国际交流局、亚太总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见。 根据双方合作意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香港电台赠播的8部党的二十大原创精品节目,将于近期在香港电台陆续展播。 节目包括专题片《领航》《解码十年》、纪录片《征程》《共和国符号》《种子 种子》《了不起的决心》、文化类节目《山水间的家》和电视剧《山河锦绣》,全景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的非凡成就和迈上新征程的美好图景。 電台方面,公共廣播機構香港電台之外,三間商營電台香港商業電台、新城電台、香港數碼電台分別於1959年、1991年及2010年成立。
- 最後港府以900萬港元委託顧問公司,設計代表香港的飛龍標誌,並定位香港為「亞洲國際都會」。
- 由2019年6月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起,香港爆發連串警民衝突及示威遊行,警民關係急遽惡化。
-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通車[89][90]。
- 莿仔埤圳於大正年間開鑿後,聚落往北邊發展,仁和宮廟前的十字街成為市街中心[2]。
疫症及遊行過後,為刺激市道,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委託時任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與中國內地商討自由行,使中國內地推出港澳個人遊。 香港h 特區政府亦制訂人口政策吸引專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以提昇人口質素。 2022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祝25週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自2007年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後第三次訪港,也是他自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第二次赴港視察[113]。 香港h 6月30日下午,習近平抵達香港,展開訪港行程,在高鐵西九龍站的歡迎儀式上講話[114],稱「一國兩制」是好制度,行而不輟,未來可期[115]。
香港h: 政府資訊及服務
二林鎮民代表會共有11位鎮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鎮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鎮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鎮民代表互選產生[9]。 二次大戰之後,二林市街受到往溪湖與彰化的連外道路影響,主要是往北邊與東北發展,成為彰化縣西南部的主要消費都市和轉運中心(範圍涵蓋大城、芳苑、竹塘)[2]。 而原本二林街廓呈現棋盤狀格局,但1980年代後逐漸脫離此種格局[2]。 日治時期初期,二林鎮主要的市區集中在斗苑街南邊與舊二林溪的南北岸,而仁和宮則在市街正北[2]。 莿仔埤圳於大正年間開鑿後,聚落往北邊發展,仁和宮廟前的十字街成為市街中心[2]。 昭和年間,二林市街以消費市場與仁和宮前的十字街最為熱鬧,市場到東邊運動場與公學校的街上也有不少店家,而市街東邊為文教與行政區,二林公學校、尋常小學校、庄役場、二林分室與武德殿等設施均集中在此[2]。
同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及普選問題的決定》,決定香港可以於2017年普選產生行政長官、並於2020年普選立法會。 2019年3月15日起,有市民因反對特區政府根據中共中央紀委倡議推動修改逃犯條例,認为此舉会影響香港獨立司法管轄權,而發起反修例運動並多次引發警民衝突。 在社會層面上,香港的主要議題有選舉、政治制度、中港矛盾、房价過高及貧富懸殊等[40][41]。 香港過去曾被評為最宜居城市[42],但2022年其排名下跌19位至第77位[43]。 香港h 2022年,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英语:Wendell Cox)調查顯示,香港連續第12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港人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44]。 自1950年代開始,政府積極規劃諸多建築項目,包括興建大量香港公共屋邨及其他配套設施。
香港h: 中國
於知識論方面,李天命於1981年完成《語理分析的思考方法》,主張邏輯實證主義。 早年香港人習慣上茶樓,早上泡一壺茶、叫兩件點心(一盅兩件)[296],成為西方人眼中典型的香港飲食文化。 受英國影響,港人同樣喜好下午茶,多數吃一件三文治、蛋撻,喝一杯奶茶或咖啡。 後來《時代雜誌》於香港主權移交滿10年之時做專題報導,稱其姐妹雜誌《財富》當年錯誤預言「香港之死」[229]。 2018年7月17日,保安局建議引用《社團條例》第8條,禁止主張香港獨立的香港民族黨活動,並宣佈其為非法社團[207][208]。
香港h: 社會問題
6月12日爆發激烈的警民衝突,進而觸發2019年6月16日遊行以及2019年香港七一衝突中的佔領立法會事件。 香港h2025 2019年6月起,香港爆發多次大型的警民衝突事件及佔領行動,並演變成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沒有暴動,只有暴政”、“解散警隊,刻不容緩”、“香港獨立、唯一出路”等為口號的一系列政治抗爭運動。 香港h 9月4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正式撤回《逃犯條例》及提出其他三項措施。 香港h 10月5日特區政府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首次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推出禁蒙面法。 10月23日,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立法會正式撤回《逃犯修訂條例》,惟示威活動仍持續。 反送中運動示威導致了香港自1956年雙十暴動和1967年六七暴動以來最劇烈的社會動盪。
香港h: 教育
政府亦鼓勵兩文三語[262]:即書寫使用中文、英文,語言使用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香港曾受英國統治,英文和中文同樣享有法定語文地位,同時英文也是香港常用語言,廣泛用於商業和教育中,不少東南亞外籍家傭也在僱用者家中使用英文。 水上人是香港最早期的原居民,以及遠古百越族的越人遺裔,和珠三角的漢人同化,早已在香港水域內、外生活、定居、捕魚,英語的「Hong Kong」即譯自蜑家話。 香港h 其他原居民主要為居住在沿海平原的屬於廣府民系的圍頭人,及居住在新界的客家民系,圍頭人和客家人分別使用粵語莞寶片圍頭話和客家話粵臺片惠陽音。
香港h: 經濟發展
曾任衞生署署長的陳馮富珍是首位出任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的香港人,也是首位出任國際組織最高領導職位的香港女性[290]。 根據《香港法例》[263]第5章《法定語文條例》,中文及英文為官方語文,擁有平等地位。 在港英時代,英文曾經是香港唯一的法定語文;在1971年,中文才成為另一種法定語文。 2012年政改方案[188],與2005年相比,議席同樣增至70席,新增的功能組別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其後政府接受民主黨方案,由民選區議員提名,全部選民投票選出,議案最終在獲建制派、民主黨及民協支持下,獲三分之二多數通過[189]。 根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區議會地方行政區面積 (2019年區議會區界線)[141],雖然該幅土地已納入香港特別行政區之範圍內,但屬於那區議會地方行政區則未有決定[142]。 另外,2017年1月3日,香港及深圳兩地官員簽署《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正式確認落馬洲河套地區為香港屬地,在該地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佔地87公頃,是整個香港科學園的四倍[140]。
香港h: 社會新聞
目前,包括六所中国内地高校的10项课程的学位得到认可在内,全球共有100项医学课程被认可,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的医学相关课程。 而在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廉潔指數中,香港排名全球第15名[330]。 1988年,香港貿易總額升至亞洲四小龍首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1994年對外貿易總額逾2萬4千億港元[227]。 后来《時代雜誌》于香港主權移交满10年之时做专题报导,称其姐妹杂志《财富》当年错误预言「香港之死」[229]。 在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和時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帶領下,利用港府的外匯儲備入市抵抗大鱷衝擊香港金融市場,成功挽救香港股市[72]。 德國是中國、美國、日本以外,全球經濟規模第四大國家,早前德國首季國民生產總值(GDP)收縮,連同對上一個季度連縮兩季,很多人都注意到德國陷入技術衰退。
香港h: 特區成立初期
2010年,特區政府再次就政制改革諮詢香港市民,期間5名民主派地區直選立法會議員發起五區總辭,以辭職後舉行的補選「公投」。 2011年,為阻止再次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特區政府提出遞補機制,然而缺乏諮詢,為當年七一遊行評擊重點,其後特區政府宣佈押後立法並展開諮詢。 199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中文和英文仍是香港法定語文,香港政府實行「兩文三語」語文教育政策,培育學生讀寫中文和英文的能力,並培養學生使用廣東話、英文和普通話溝通的能力。 香港日常使用的中文以繁體中文為主,大部分香港本地中文報章和雜誌都以繁體字印製。 隨着香港與中國內地交流增加,香港人加深認識簡體中文,簡體字也更流通。
香港h: 國際
2022年,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香港總排名維持全球第三位[35]。 2019年3月15日起,有市民因反對特區政府根據中共中央紀委倡議推動修改逃犯條例,認為此舉會影響香港獨立司法管轄權,而發起反修例運動並多次引發警民衝突。 這是香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危機,亦是歷來最多人參與和持久的社會運動,包括200萬名香港市民參於的「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 2006年及2007年,因為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特區政府宣佈臨時拆卸舊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保育組織發起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及保留皇后碼頭事件,包括舉行論壇、靜坐和絕食,事件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
香港h: 全球變革獎2023:10大顛覆性創新技術
香港治安由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負責,包括維持公共安全、出入境、海關、管理在囚人士、更生、提供消防和緊急醫療服務等。 隨着1997年香港特區成立,中國內地與香港交流日益頻繁,加上每日有150個新移民配額,普通話於香港開始比以前常見。 為方便遊客,香港大部份公共運輸系統都會分別以粵語、英語和普通話廣播。
香港h: 社會
二林鎮位於彰化縣西南方,為西南地區四鄉鎮(二林、竹塘、芳苑、大城)的重心。 但因所處地理位置目前正好介於台17線、台61線與台19線之間,亦無其他主要輸運要道經過,城鄉發展因此受限;惟台76線彰水路以西路段通車後將經過二林,地方亦寄以交通改善之期望。 2023年4月與2022年4月比較,香港的商品整體出口貨量及進口貨量分別下跌16.7%及15.5%。 時至今日,香港有公營廣播的港台電視,私營機構就有無綫電視、香港電視娛樂及奇妙電視三間免費電視台;另外,香港有線電視和now寬頻電視則提供收費電視廣播服務。 還有其他公司透過不同媒介,例如衛星電視、網絡電視(香港電視網絡、杜汶澤喱騷),提供非本地電視廣播節目,其中鳳凰衛視於香港設立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