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家庭為單位計算,去年全港有101.19萬戶家庭的每月收入不過中位數,當中有9.68萬戶的月入更不到1萬元。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或許這堅尼系數長期高企的都市裏,已經聽得耳熟能詳。 貧富懸殊問題持續多年,市民卻一直無法從政府政策裏看見改變的希望。 香港人月入 「港人平均月薪達4萬」的幻象,政府是時候透過財富再分配,例如從提高最低工資增加基層收入,或從增建房屋、改善公營醫療系統等減輕基層生活開支等,以將結構性貧窮消滅。
有人越来越富,有人越来越穷其实对比2019年同时期的数据,不难看出疫情还是给香港广大打工仔的财政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比如今年,香港的贫困人口数目激增,创11年新高,贫穷率达到21.4%,即每五个香港打工人,就有一个是穷人。 薪酬趨勢|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2022年第二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數據顯示,全港最多人月入介乎2萬至2.4萬元;此外,報告亦發現,若以年齡層劃分,35至44歲的人收入最多,失業率亦較低。 工時方面,2022年第二季按行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工作時數中位數為44小時,其中男性比女性多4小時,為44小時。 數字指統計前7天內所有工作的工作時數中位數,並已撇除外籍家庭傭工後計算。 香港政府统计处在今年3月28日公布了《2021年12月工资及薪金总额统计数字》,在统计调查中包括的所有选定行业主类,以名义工资指数计算,2021年12月的平均工资率较上年同期上升1.8%。
香港人月入: 薪酬趨勢|香港收入中位數2022|港人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萬元
且以極具代表性的東西方大都會: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為例,計一計在這4大名都力爭上游的打工仔,到底要賺到多少才能晉身中產階級。 香港人月入2025 香港地产巨头云集,每年开放的管培生招聘项目众多,比如太古集团(Swire)、新鸿基地产(SHKP)、恒隆集团就是历年校招的常客。 香港人月入2025 希望从事快消行业的同学们不妨多多积累数字营销方面的前沿知识,关注行业新鲜玩法,尝试用数据思维解释消费者行为,这些都是快消行业面试中考察的重点。
- 前不久,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李家超表示,有关专业人士申请来港工作,所获雇佣职位薪酬福利水准与本地职业市场相若,不低于本地市场聘用条件,是特区政府入境处接纳其申请的一个主要条件。
- 银河君也曾提到,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包括非本地毕业留港)的起薪最高达到13,500港元,尤其资讯科技和工程专业毕业生,起薪都较其他专业要高。
-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或许这坚尼系数长期高企的都市里,已经听得耳熟能详。
- 另外,從電腦桌面按入whastapp.org,版面是典型釣魚網站,網民提醒不要再點擊任何回應。
- 呢個收入可以買樓,但每個月供樓開支令你吃不消,變成月光族。
- 据调查,一个有5年工作经验的临床项目经理年薪可以达到45万-70万,如果你从事的是医疗销售工作,做到区域经理的级别后也差不多可以拿到40万-70万/年的薪水。
所以我粗略计算,在香港生活,自己每个月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支出就占了我当时的大半收入,平时似乎也没有多余的钱给自己买什么新衣服和化妆品。 香港吃饭并没有传闻说的平均59块港币那么夸张,正式定居香港之后,我的朋友带我去了不少性价比较高的快餐店和茶餐厅。 此外,我也会不时地去菜市自己买菜做饭,20元左右可以解决一餐。
香港人月入: 香港最新平均工资出炉!一文看清你的收入排全港什么水平!
最初這份報告並未引起外界過多的關注,但日前有媒體報道了這份報告中關於城市平均月薪的具體數據後,在網絡社群中激起了強烈反響。 就近日有關「免除輸出勞工就業服務費用」規例的報道,勞工處已向總領事館了解情況並重申立場。 在印尼政府擬議的新措施下,香港僱主須一併承擔本來是外傭自費的訓練及招聘費用,估計涉及4,500至5,000港元,連同本港及當地中介公司的收費,估計香港僱主聘請新來港印傭的費用將由現時約1.5萬元增至逾2萬元。 香港人月入 另外,以中位数计算,多个职业男性人工仍较女性多,不过「辅助专业人员」有不同趋势。 职场有一种秘密,叫「人工有几多」,不过无比较,难以知道自己工资是否合理。
再比如“餐饮服务”行业,去年的月入中位数为13,800港币,而现在香港餐饮业是什么样子,相信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当然了,这里的“打工仔”不包括公务员,也不包括《最低工资条例》所豁免的实习学员、工作经验学员以及外佣。 據此,有網友就用現時香港的最低工資時薪37.5元計算,若要賺到平均樓價的金額972萬港元,要不眠不休連續工作26萬小時,約29.6年才能達到。 最高入息组别,入息达1000万或以上人士(即香港人常说的“打工皇帝”)共3011人,人均缴税约335万元。 而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少的組別為15至24歲,男女合計入息中位數為13,900元,較上一季減少100元。 以上數據反映,從事「教育及公共行政」行業的打工仔的時薪中位數是所有行業中最多(131.8元),其每周工時中位數也屬最低的行業之一(40.6小時)。
香港人月入: 职业组 / 香港 (总的 HKD)
呢個收入可以買樓,但每個月供樓開支令你吃不消,變成月光族。 月入1萬︰收入比最低工資多少少,但難以支持到過好生活,難聽啲講,積臣會形容只係啱啱生存到。 呢批人扣除強積金供款,畀埋家用(或者交租),食飯返工搭車費用,真係無錢剩咁濟,平時想出街食好啲、買心頭好,都要諗過度過。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數年月薪5萬元以上的高薪一族人大幅增加,當中月入8萬或以上的「打工皇帝」,由2015年的108,200人,增加45.3%至21年第2季的157,200人,同期香港打工仔總數減少了3.5%。 她指出,僱主原本繳交的費用已包括印傭來港工作的合約及簽證等支出,質疑是當地中介向外傭濫收費用,並覷準香港對印傭需求大,要求香港僱主支付更多費用。 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容馬珊兒認為,把外傭原本需向中介公司支付的費用全數轉嫁僱主的做法不公,要求印尼當局詳細交代細節。
- 尽管特意提前做了“功课”,以前也多次到香港出差和购物,但真正开始在这里生活之后,我发现这里的物价,尤其是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与我之前的了解似乎都不太一样。
- 最新數據更顯示,與2015年相比,2021年年薪過百萬的「打工皇帝」人數亦有所增加,以下即刻睇自己人工及家庭入息於全港排名。
- 月入1萬︰收入比最低工資多少少,但難以支持到過好生活,難聽啲講,積臣會形容只係啱啱生存到。
网民C:其实平均月薪系无法反映到经济状况, 相信呢个应该系常识。 最能够反映嘅指标系中位数,而中位数同平均数出现严重偏差的话,即系代表嗰个地方贫富悬殊情况比较严重。 月入2萬︰收入啱啱過收入中位數19,000元,但只係啱啱好夠生活,要交稅(視乎有幾多免稅額),每個月一出糧即少1,000蚊做強積金供款。 可以有閒錢買下投資產品,可以買些少心頭好、食好少少,去吓旅行、叫做享受吓生活。 事緣連登討論區有個帖文,有網友問月入6萬元係咩概念,引嚟唔少網民留言,有人話「代表你要交幾皮嘢稅」、「證明你有資格負債供樓」,亦有人話收入高,支出亦都高,其實唔多錢剩。 更有網民分享自己個案,兩公婆,男方工作,女方不工作,月入6萬等如月入3萬。
香港人月入: 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行業比較
香港平均薪金冠绝全球,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3位之后,亮丽的经济数据背后不免让人以为本港生活舒适、市民安居乐业。 然而本地经济生产的成果未能雨露均沾,大多数由商家赚得。 收入平均数名列前茅之际,伴随而来的高楼价及高物价环境亦使月入少于中位数的市民生活更见艰难。 一般来说,管理咨询公司岗位分5-6级,初级员工基础工资3万港元左右,升到第二级别就离百万年薪不远了。 香港的管理咨询公司偏向于招聘国外一流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或MBA毕业生。
香港人月入: 薪酬趨勢|主要工作所屬職業|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
据悉,2018年,香港的最低时薪已经调整为了34.5港元,每天8小时工作制,一周5天工作日,那么每个月的最低薪资即为5,600港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为4944元),比深圳2018年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还要高。 最近,香港政府一口气公布了好几份统计报告,而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打工仔,我们最关注的自然是工资报告啦。 另外,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為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低,當中男性的收入中位數為18,000元,女性則為13,000元。
香港人月入: 美元
他告诉我,在香港租房无非是两种方式——找房源中介,或者是直接联系业主。 但是朋友告诉我,与内地不同,香港地产中介持牌经营,受到严格监管,各类合约文件标准规范,虽然需要中介费,但是可以更好保障租客与业主双方的利益。 首先我想聊一聊香港的住房问题,毫不夸张的说,香港的住房非常紧张,租金也非常残酷。 我在香港初来乍到之时,有一个在这里已经工作多年的朋友帮了我很大的忙。 尽管特意提前做了“功课”,以前也多次到香港出差和购物,但真正开始在这里生活之后,我发现这里的物价,尤其是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与我之前的了解似乎都不太一样。
香港人月入: 香港打工仔近2年月入情況
假若你月入3萬元,薪金已比全港近七成半打工仔還要高,而月入5萬元或以上者,人工比全港近九成打工仔高,成為全港最高收入的一成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即「中金公司」)發布的報告,將中國民眾的收入劃分為了11個等級,其中月收入低於5000元以下者,多達13.28億人,佔總人口的94.87%。 在各大城市的招聘薪資方面,報告列出的北京平均月薪為18,976元,居全國最高;上海和深圳分別以18,132元、17,784元位居第二、第三;杭州為16,223元,南京為15,022元,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名。 中國號稱以大數據驅動的人才服務智能平台「同道獵聘」旗下網站,於本月中旬發布了《2023上半年人才流動與薪酬趨勢報告》。
香港人月入: 薪酬趨勢|香港收入中位數2022|35歲至44歲月入中位數最高
港人收入全球夺冠,香港楼价全球第一《2020全球生活报告》指出本港平均楼价高达972万港元,位居全球第一。 由经济学人智库进行的《全球生活成本调查2020》亦发现,本港其他生活成本如麵包、牛奶、咖啡等都要价不菲,各项生活必需品价格位列全球第2至8位不等。 身为港人即使月入达到中位数,在扣除生活开支之后要储钱买楼亦不容易。 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Kelly 香港人月入 Services也发布了一份《2020年香港薪资指南》当中列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行业和科技的相关相关岗位,数据架构师的年薪最高可以达到100万港元。 根據世邦魏理仕最近公佈的《2020 全球生活報告》,香港全職人士平均年薪為61,022美元(約47.3萬港元),即平均月薪為3.94萬港元,位列全球首位。
香港人月入: 香港文匯網
根据教育程度,薪水最高的人是 博士学位,薪水为 846,576 HKD。 薪酬第二高的教育水平是 硕士,薪水为 680,856 HKD。 香港人月入 1、服务业的薪酬为8000~15000港元不等,一般在12000港币左右。 也就是说,尽管这一次的增幅已是十年来最低,但并不包括示威冲突的影响,更不能反映疫情的影响,明年的数据或许更加“触目惊心”。 薪俸税收入主要来自17万名年薪超过百万的纳税人,占所有纳税人的9.3%,贡献整体税收78%以上,涉款474亿元。
香港人月入: 级别 / 香港 (总的 HKD)
但是,虽然香港在最新的世界报告中生活成本位居世界第一高,但是并不是说香港所有开销都是天价。 香港人月入 香港的消费,按工资比例来说,甚至比上海北京等内地一线城市还要低。 据港府保安局局长李家超透露,2017年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来港的专业人士,有30.9%的人月薪在40000港元以上,20000—39999港元间的人数占比为39.1%,20000港元以下的为30%。 通过“一般就业政策”来港的专业人士,相关数字分别为50.1%、28.8%和21.1%。
香港人月入: 行業打工仔時薪及工時情況
拥有3-5年工作经验的数字营销专员年薪在28.6万HKD-40万HKD。 拥有1-2年工作经验的Supply Chain Officer(供应链专员)年薪在23.4万HKD到26万HKD之间。 不过,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级别人士年薪都是轻松过百万了。
香港人月入: 香港月入中位數2021|男20,000元、女16,800元|各行各業薪酬表一覽
報告顯示香港就業市場氛圍會更加保守,但大中華區市場對創科行業人才的需求龐大。 平均數同時計算社會上兩種最極端的收入情況,正如網民笑言,「我與李嘉誠人均月入五千萬」,在貧富懸殊之下,平均數無法反映市民的現實生活。 「打工皇帝」年薪逾億,中環有些人被稱為「月球族」(月入百萬)甚至星球族(一星期薪酬百萬),同時本港近140萬人口被劃入貧窮線下,二人家庭月入少於10,000元。 香港人月入 將兩者相提並論,甚至以平均月薪討論香港人的富裕程度,顯然不反映社會現實。 中國某專業招聘平台近日發布一份報告,公布了與就業有關的一系列統計數據,其中指稱北京市的平均月薪為18,976元。
香港人月入: 教育 / 香港 (总的 HKD)
行業研究顯示,科技人才轉職時預期可獲10-15%年薪增長,而其他行業則保持平穩。 各行各業的企業亦進一步進行數碼化轉型,重點為擴展電子商務、支援在家工作,以及推行2020年期間暫停的項目及計劃。 數據顯示,近70%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計劃尋找新工作,而僱主則多偏向聘請擁有小眾技能、軟技能及策略思維的人才。 有40%的專業人士預計2021年加薪,62%經理及57%董事及高層主管有望於2021年獲得獎金。 到𠵱家呢刻,所有開支單靠份糧,你會希望公司唔好炒你,因為會令你現金流即斷,你就更依賴𠵱家份工。 香港人月入2025 講到𠵱到,係咪好似電視肥皂劇,但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香港人月入: 月薪呢個數好過一半香港人!即睇統計處最新入息數據知自己排喺邊
月入3萬︰收入高咗,理應可以食好啲,玩好啲,可以隨意買自己心頭好,買PS5、食自助餐、去高級酒店食Tea等等,唔使下下就住就住。 不過,交稅開始多,如果免稅額唔高,要交萬幾蚊稅,強積金供款去到上限1,500蚊。 未過單人申請居屋最高入息限額33,000元,仲可以申請居屋。 有呢個收入,又會心思思想買車代步,或搬出去自己住,租個細細地嘅房,有私人空間同埋住得舒服啲,但計條數供車兼租樓,每月其實又係無乜錢剩。
身為港人即使月入達到中位數,在扣除生活開支之後要儲錢買樓亦不容易。 香港平均薪金冠絕全球,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3位之後,亮麗的經濟數據背後不免讓人以為本港生活舒適、市民安居樂業。 然而本地經濟生產的成果未能雨露均沾,大多數由商家賺得。 收入平均數名列前茅之際,伴隨而來的高樓價及高物價環境亦使月入少於中位數的市民生活更見艱難。 值得留意的是,过去数年月薪5万元以上的高薪一族人大幅增加,当中月入8万或以上的「打工皇帝」,由2015年的108,200人,增加45.3%至21年第2季的157,200人,同期香港打工仔总数减少了3.5%。 若以家庭为单位计算,家庭总收入为30,000元,即意味家庭月入高于全港约一半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