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透過微創手術將末端設有攝影機的幼小軟式導管置入體內,以便醫生清楚觀看體內情況。 李衛全表示,開啟活栓並不是困難的程序,不需要很資深的同事處理,通常是預備好藥物,駁入喉管並開啟活栓,屬簡單程序,由一名護士已可處理。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2025 他又說,警報的設計視乎輸注藥物的速度有多快,去到甚麼壓力水平便響起,如果因喉管有阻塞而令藥物流動不到,尤其是強心藥,50分鐘後輸注儀器才發出警報是相當長時間。 據內媒報道,深圳一名45歲陳姓男子,由於工作關係平時經常熬夜、吃外賣。
在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上,男性和女性的年齡標準化發病率每年增加1.7%。 當然,亦要視乎醫生的手術經驗,外國有文獻顯示經驗豐富的醫生能減低手術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或者術後的死亡率,所以需綜合幾方面的因素作考慮。 胰臟囊腫是胰臟外表或內裡成的囊液,通常由於感染所致。 大部分囊腫均屬良性,並只令胰臟發炎而已;但有些囊腫則屬癌性或癌前病變,如不及時治療,則可演變為癌症。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症狀
胰臟是一個位於腹部的重要器官,它主要負責分泌一些消化酶和胰島素等荷爾蒙,以幫助身體消化食物和調節血糖。 其後,醫生進一步為陳男作身體檢查,竟發現他體內的三酸甘油酯已超標正常人的200倍,院方連忙安排他進行血漿淨化術,並分離出超過200毫升的血脂,再配合一系列的藥物治療,終於挽回陳男一命。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加上作息不規律,很容易就會養成飲食不均衡,休息時間不足等壞習慣,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況而不自知,一旦隱患爆發,分分鐘會造成生命危險。 近日,內地就有一名男子在熬夜後飲凍飲,竟導致出現嚴重腹痛,被緊急送到深切治療部才挽回一命。 在2022年急症室個案中,僅有71.7%緊急病人可在30分鐘內獲處理,低於目標的90%。
- 部分未達四期有手術機會,但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也很難達到治愈的效果。
- 話說回來,如果病人可以在健康及無感染下,及早以ERCP處理膽總管內的膽石,出現併發症的機會,肯定較已出現急性炎症時進行更低。
- 肝硬化是指肝細胞逐漸纖維化,令肝臟表面堅硬,阻礙肝臟血液及分泌的流動,而造成永久性的損害。
- 本中心由經驗豐富的外科專科醫生及腸胃肝臟專科醫生領導的醫護團隊主理,專門提供肝膽胰問題相關的診斷及治療服務。
- 近年發現部份胰臟癌個案由遺傳性基因引起,如果與BRCA 1/2基因有關,病人可以接受相關的標靶藥治療。
- 如果肝臟長期處於不健康的狀態,一旦再加上急性肝炎,肝臟或者未能承受到雙重的打擊,就會出現肝衰竭的情況。
- 其他原因包括丙型肝炎、長期酗酒及某些自身免疫系統肝病或代謝性肝病。
- 他又說,警報的設計視乎輸注藥物的速度有多快,去到甚麼壓力水平便響起,如果因喉管有阻塞而令藥物流動不到,尤其是強心藥,50分鐘後輸注儀器才發出警報是相當長時間。
雖然降低手術後相關的死亡率,可以使病患五年存活率有顯著的提升,然而發病診斷時的病期和外科醫師是否能安全根除地切除腫瘤,才是決定病人預後最重要的因子與關鍵。 早期大腸癌,主要以外科手術把腫瘤切除;而發展至第3期的大腸癌,要視乎腫瘤位置,若腫瘤在結腸,手術後亦要接受化療。 當發展至第4期,由於癌細胞已轉移,治療方案一般是化療再配合標靶治療控制病情。 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被稱為「癌中之王」,因為胰臟較遲鈍,通常出現病徵時已經到了晚期。 如果能早期發現患上胰臟癌,可以以手術及化療進行治療。 近年發現部份胰臟癌個案由遺傳性基因引起,如果與BRCA 1/2基因有關,病人可以接受相關的標靶藥治療。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胰臟健康
送院後隨即被醫生驗出患有急性胰腺炎,需要立即轉到深切治療部進行治療。 醫管局全職員工整體離職率由2020/21年度的8.2%,急升至2022/23年度的12.9%。 當中,醫生離職率由4.3%升至7.6%(相當於480名全職醫生),護理人員離職率由5.8%升至11.0%(相當於2,900名全職護士)。 為改善人手短缺,政府近年逐步增加醫生培訓學額,由2009/10學年的250個,計劃增至2024/25學年的590個。 本港註冊醫生數目由2011年12,818人,增加21%至2021年的15,546人。
若果腫瘤接觸到附近血管,醫生會先安排化療,讓腫瘤遠離重要血管後才進行手術。 以往患腸癌第四期的病人無法以手術治療,姑息治療是唯一的選擇。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2025 部分未達四期有手術機會,但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也很難達到治愈的效果。 隨着標靶及化療藥物的發展,腸癌伴有其他部位轉移的患者可通過術前化療藥物縮小腫瘤而達到施行手術的目的。 手術風險降低,後期恢復的速度和效果也比以往更進一竿。 現時大腸癌在香港的癌症排行頭三位,大腸癌的病發年輕化,50歲宜接受腸胃鏡檢查,到底腸胃鏡有多大幫助呢?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何潔雯醫生 — 早期肝癌無明顯徵狀 男女發病比率約3:1
衛生署數據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登記個案為5087宗,佔癌症新症總數14.9%;2021年因大腸癌死亡人數為2298,佔癌症死亡總數15.2%。 FindDoc 支持和保護病人與醫生的權利,因此本網站披露和公開資訊的方式須符合香港有關的準則和政策。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2025 胰腺是一個位於腹部的器官,負責分泌消化液(外分泌胰腺細胞)和胰島素,以及其他調節您的血糖的激素(內分泌胰腺細胞)。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夏威醫生 — 及早檢查 增大腸癌治癒率
更先進的發展有內窺鏡的超聲波,因為胰臟基本上被胃部和十二指腸包圍着,而超聲波檢查可以直達胃部裡面,貼着胃部而看到一部分胰臟,然而這也不能完整看到整個胰臟,但起碼多一個選擇讓醫生能正確地抽取組織檢查。 至於上述哪些檢查是合適﹑且有需要,就需視乎病人以及胰臟腫瘤的情況而判斷。 亞洲肝膽胰中心是全港第一間專門為肝膽胰問題困擾的人士而設的專科中心。 本中心由經驗豐富的外科專科醫生及腸胃肝臟專科醫生領導的醫護團隊主理,專門提供肝膽胰問題相關的診斷及治療服務。 【橙訊】沙田威爾斯醫院日前為一名早產嬰兒輸注強心藥物期間,沒有開啟輸注管的活栓,嬰兒其後死亡,醫管局至今仍未進一步交代詳情。 深切治療專科醫生李衛全今早在電台節目指出,現時不清楚事件發生的過程,但一般來說,開始輸注液體時都要監測情況,了解血壓及心跳,亦要了解儀器有無問題或有無警報響起等。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提供最高質素的服務是本中心對您的承諾
早前《健康旦》請來外科專科醫生夏威醫生,解答有關大腸癌及照腸胃鏡的相關問題。 雖然市民近年對大腸鏡檢查的意識提高,但往往對檢查過程及事前準備有所忌諱,即使明白其重要性,付諸行動的人也相對較少。 其實,大腸鏡檢查屬於非常安全的入侵性檢查,不單能篩檢癌症,並能及早發現瘜肉,避免癌病變。 加上用於放瀉的洗腸劑大有改善,味道容易入口,毋須大量灌飲,也令坊間對大腸鏡檢查的接受程度大增。 另外,醫生會因應病徵安排其他檢查,例如抽血或電腦掃描,以排除其他功能及結構性病變。 肝臟有自我修復功能,一小部份就能正常運作,故肝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發現時大部分已到中後期,影響治療效果。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肝癌
如果帶有BRCA 1/2基因,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接受化療後接受BRCA 1/2基因相關的標靶藥,作鞏固治療,防止腫瘤重新生長。 早前《精靈一點》請來外科專科醫生 – 何潔雯醫生,詳細講解一下肝癌的成因、症狀、預防方法以及治療方法。 台灣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門診中常出現有「轉移痛」的患者,例如以為是呼吸或咳嗽引起背痛,但實際上是支氣管炎或肺炎等疾病造成,因為神經……詳情請看。 醫師指出,許多患者會把「轉移痛」當成是機械式背痛而就診,但實際上內臟發炎甚至是癌症,都有可能透過背痛來表現,當民眾出現無法治癒的背痛時,千萬不要輕忽,要趕快去追蹤檢查。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專科中心
本港護士與人口比例為8.7,與經合組織成員平均水平(8.8)相若,並高於台灣及新加坡水平。 絕對沒有如民間所流傳的什麼鴨肉不能吃、牛肉不能吃、只能生吃蔬菜…….。 如果病患的家屬希望單單只藉著食物就能控制癌症,就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也不切實際的,不僅沒有任何好處,相反地卻剝奪了病患吃東西的樂趣。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 – 司徒拔道
此外,亦可透過化療和放射治療縮小腫瘤、紓緩症狀和延長壽命。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2025 台灣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背痛是癌症的重要警訊,其中又以胰臟癌為風險最高的癌症。 因為胰臟癌初期症狀不明顯,難以早期發現,甚至因為胰臟位置,還容易被誤診為胃出問題,一旦出現腹背疼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體重減輕和腹瀉等較明顯症狀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外科
要照顧胰臟的健康、避免胰臟發炎或是胰臟癌,平日就應從飲食及生活習慣著手:均衡健康飲食加上適度運動(每日15-20分鐘,或每週運動 分鐘),免高血脂、高血糖及高血壓上身。 多進食水果,蔬菜和低動物脂肪食品可以減少患上胰臟癌的風險,並且定期健康檢查。 高血糖會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多,進而導致胰臟功能過度負荷,最終可能導致胰腺炎。 曾有研究顯示,高膽固醇血症和高三酸甘油酯血症(血脂過高的兩種常見形式)都與胰腺炎的發生有關聯。 患上高膽固醇血症會使膽固醇在胰管中沉積,形成結石,從而阻塞了胰液的排洩,進而導致胰腺炎。 Helen共接受了8次化療,「治療後初期容易肚瀉,後來腸道適應了就沒問題。不過,化療後極怕風和怕冷,我已有兩年沒穿短袖衣服出街,手腳亦經常麻痹,曾經以為一輩子都會這樣」。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我們的服務點
而患膽石高危人士,即生育過的女性、肥胖、年過40歲、有家族史、糖尿病患者和服用避孕藥人士,更應盡早接受檢查及採取適當的跟進。 既然ERCP有機會引致胰臟炎,病人或會問是否有其他檢查可代替? 確實有其他手術選擇,若病人無法做ERCP,可以進行「經皮肝膽管引流術」(PTBD),即在皮膚打開切口至膽管位置,然後放置導管引流膽汁。 不過,臨床上此手術的風險比ERCP更高,而且只能暫時引流淤塞的膽汁,以紓緩炎症,待情況穩定後仍要再做手術取出膽石,方能根治問題。 中國是乙肝高發國,調查顯示中國慢性乙肝攜帶者佔世界百分之三十四左右,達九千萬以上,慢性乙肝患者達三千萬人,龐大的數據提醒人們要提高對乙肝的重視。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心臟科醫生推薦2023|新界區心臟專科診所- 預約方法、收費及診症時間
如因膽結石或膽管和胰臟管阻塞所致,就須移除阻塞的情況。 在一些罕見的例子中,可能須要施行胰臟切除術來移除整個胰臟、膽管和膽結石。 為避免引發糖尿病,亦可能會將製造胰島素的胰臟細胞移植入肝臟中。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這宗不幸事故對家長來說是難以接受,醫院需要了解當時醫護人員有無進行檢查,核實是否有開啟活栓等。 至於是否涉及人手不足,他認為病房工作忙,人手緊張,近年護士流失率亦高於醫生,有10%的空缺率,但每名護士在工作時都要面對病人,應做足程序,不能分心。 如果病人在早期能發現患上胰臟癌,可以進行手術切除腫瘤。
膽結石往往沒有徵狀,又或者只是輕微腹痛,令你誤為以為腸胃不適,一旦出現病徵,可能已經是膽囊炎急性發作,膽石堵塞膽管道,痛到受不了入急症室,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成為「無膽」之人;不吃早餐是不是容易有膽石? 醫生:有個別情況需要切除整個胰臟,例如某些疾病的病變會牽涉到整個胰臟,或者腫瘤佔胰臟很大部份,而剩下的胰臟組織已經出現萎縮,又或在技術上不能在胰臟裡重建駁口,就會將整個胰臟切除。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2025 然而,上一集提過胰臟其中一個功能是控制血糖,如果病人失去整個胰臟,一定會出現糖尿問題,繼而引發更多的身體問題,所以醫生需十分小心衡量利弊。 胰臟癌治療視乎癌症的惡化程度而定,如能及早發現癌症,而癌細胞只局限於胰臟頂端,就可透過Whipple手術移除受影響的胰臟部分,並重新連接膽管和小腸。
去年眼科、內科、外科和耳鼻喉科的專科門診預約新症,例行個案輪候時間達94星期或以上(第90個百分值),較2017年增加了7至22個星期不等。 此外,電腦掃描造影、乳腺X光造影和磁力共振掃描造影的輪候時間,亦較2021年增加逾20個星期,達161星期或以上(第90個百分值)。 吳嘉恩指,「早期發現和治療,對提高存活率至為關鍵。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具體病情以制訂最佳治療方案」。 胰臟是一個位於腹腔深處的腺體,位置在胃及背脊中間,連接十二指腸,屬於消化道器官。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疾病與病徵 – 胰臟癌
但後來遇上新冠疫情,因無法外遊,Helen多了行山,「運動令我的身體狀况大有改善;人沒那麼怕冷,手腳麻痹也消失」。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現時已發現有六種病毒,分別造成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2025 甲和戊型肝炎是經進食不潔食物而受感染,而其他肝炎則是經血液及體液傳染。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夏威醫生 — 乙肝病人患癌率高 需定期跟進
常見腸胃科及肝臟科提供的服務有胃鏡、大腸鏡、超聲波及肝纖維檢查等。 FindDoc 為你提供香港各區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名單、詳細資料及介紹,期望為你解決如「腸胃科醫生邊個好、腸胃科醫生推薦」等問題。 我們的醫療團隊和醫務人員致力為患者提供腸胃道疾病如肝炎,便秘,胃潰瘍,胃酸倒流,腸胃炎,腹部疼痛,胃炎,胃痛,肝癌等等…的診斷及治療方案。 腸胃肝臟科是專門針對腸胃道,胰臟,肝臟及膽管等疾病上的預防,診斷,檢查和治療的學科。 腸胃肝臟科醫生雖需要接受專科培訓及考核,並於腸胃肝臟科疾病治療上擁有資歷,方可取得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的專科資格。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外科醫生 418 位
BRCA基因一般常見於乳癌和卵巢癌,但研究發現有前列腺癌及胰臟癌病人亦帶有BRCA 1/2 基因。 利用分子生物技術,針對腫瘤細胞突變、增生、快速生長或擴散的機制,阻止它可以生長和修復的能力。 例如,TRK融合陽性癌症可使用TRK抑製劑,RAS G12C突變癌症並化療後進展可使用sotorasib等等。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新型的放射治療系統,如高速螺旋放射系統(Tomotherapy),能令放射能量集中在腫瘤,盡量減少這些能量作用於正常細胞,以減少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香港胰臟專科醫生: 夏威醫生 — 肝臟移植技術進步 捐贈沒顯著上升
肝癌和胰臟癌均是香港常見的癌症殺手之一,惟早期病徵不明顯,患者有機會延誤求醫,錯失治療黃金時機。 由於晚期發現的胰臟癌手術風險及難度較高,因此及早檢查及診斷實為重要,有助提升治療成效。 肝膽胰專科專門處理肝臟、膽 (膽囊和膽管)及胰臟的相關疾病,由專科醫生會診、診斷檢查、藥物治療、微創外科手術以至復康護理,一應俱全。 本院的專業醫護團隊會因應病人情況,致力為病人提供適切的檢查和治療方案。 夏威 醫生 在之前兩期文章中,我分享了關於肝臟和胰臟的手術病例,作為肝膽胰外科醫生,今天我想分享一個關於膽囊的病例。 對比膽囊來説,肝臟和胰臟發病後較為難處理或治癒,常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恐懼感,也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