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作者「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Facebook 專頁,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原題為「【由小變大再縮小】公屋一人單位三十年演變」。 直至1984年政策出現改變,單身人士獲獨立公屋單位申請資格,由於當時的標準公屋並沒有小型單位,於是房委會在新建公屋改良設計及改建現有適合的空置單位作一人單位。 天慈商場屬於小型屋邨商場,規模比鄰近的天耀廣場或同區的天瑞商場小得多,商店也較少。 和諧一型第六款2025 商場連地下樓高兩層,設有行人天橋連接至天耀邨,天台是公園。 2021年2月,2019年香港小姐冠軍黃嘉雯胞姊黃綺婷在社交平台發佈影片,片中她一度將貓隻困於洗衣機內開機轉動14秒,見貓隻受驚欲逃並將頭部貼向透明洗衣機門後,才施施然開門放牠離去,事後警方以涉嫌殘酷對待動物將她拘捕。
在2006年4月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通過在新和諧一型單位中引入「通用設計」,使老人、弱能人仕、殘疾人仕、孕婦及健全人皆可方便使用單位內所有設施。 和諧3A型減去其中一翼的兩個翼尾單位,其較矮版本為和諧3C型,和諧3B型則為標準和諧三型的較矮版本。 和諧3B及3C型樓高約11至15層,最高可達24層,僅用於少部份受機場附帶建築物高度限制的地盤,例如當年在啟德機場航道以下的白田邨富田樓及裕田樓,及何文田邨和冠暉苑部份大廈。 和諧3B及3C型比三型及3A型減少兩部升降機,並將升降機房及水缸改置於頂樓較短兩翼,因此頂樓減少6至8個單位不等,並於頂樓下一層最長一翼近電梯大堂的1B單位旁加設樓梯以通往頂樓單位。 和諧三型的設計為了取代新長型及相連長型大廈,尤其針對應用於市區/擴展市區的舊屋邨呈長型,並設有高度限制的重建地盤及應用於一些呈長條型的地盤剩餘位置,靈活地把屋邨地盤可建單位極大化。 和諧一型第六款2025 和諧一型第六款 從1998年1月落成的尚德邨及廣明苑開始,位於大廈地下的屋宇裝備房(包括變壓器房等)改用不銹鋼門;至於最後一批在屋宇裝備房採用鐵門的同類大廈,均位於田灣邨,原訂於1997年竣工,但最後延至1998年3月才竣工。
和諧一型第六款: 和諧一型大廈
而在屋邨興建期間,亦根據所在地,採用「荔枝角邨」作爲屋邨的臨時名稱,直到入伙前再易名為「華荔邨」及「荔欣苑」。 早期跟後期的和諧式單位亦有不同,主要在客廳位置增加窗戶,增加房間的光線感,且無論租戶怎樣間隔房間,整個單位都會空氣流通。 而1970年入伙的「雙塔式」華富(二)邨更加經典,其特別之處作為樓宇中間有兩個天井作通風及採光,其後多幢公屋均採用類似設計。
- 第二代和諧式大廈有:金坪邨、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翠屏南邨翠杭樓、翠杏樓及翠榮樓、明德邨、坪麗苑、煜明苑、顯明苑及東霖苑等。
- 早期跟後期的和諧式單位亦有不同,主要在客廳位置增加窗戶,增加房間的光線感,且無論租戶怎樣間隔房間,整個單位都會空氣流通。
- 火警期間,起火單位鄰居、34歲男住客相信為了避開濃煙而試圖爬出晾衫架,失足由高處墮下,造成多處骨折,昏迷送院,經搶救後證實不治。
- 和諧式大廈的特點在於採用高度統一的設計,預製組件佔很高比例,包括使用預製樓梯、預製乾牆、預製廚房工作檯、預製外牆面板,以至半預製樓板,大大加快興建過程及減低成本,興建過程如右圖,工人把預製組件吊上樓層,再移動至預定位置安裝。
- 總括而言,可見這30年來一人小型單位的變化,由改建到出現標準設計,由共用設施到獨立配套,人均居住面積由約10平方米升至17平方米再回落至14平方米。
亦可因應需求而改變單位設計及配搭,以提供不同數量的大、小單位。 和諧式大廈(Harmony Block)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並於1992年至2010年落成的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中至為常見。 同 樣 沒 有 1P 單 位 提 供 , 改 為 提 供 2B 及 3B 單 位 。 第 五 款 是 出 租 公 屋 版 本 , 第 六 款 是 居 屋 版 本 , 兩 者 皆 沒 有 出 現 過 。 沒 有 1P 單 位 提 供 , 主 力 提 供 大 單 和諧一型第六款 位 , 是 為 居 屋 市 場 度 身 訂 造 。 第 三 款 是 出 租 公 屋 版 本 , 不 過 由 於 出 租 市 場 對 3B 單 位 需 求 較 細 , 因 此 沒 有 興 建 過 。
和諧一型第六款: 和諧式大廈類型
整 幢 十 字 型 的 大 廈 是 由 四 隻 翼 結 合 而 成 , 而 每 隻 翼 共 有 四 或 五 個 單 位 。 在 一 九 九 二 年 至 二 零 零 二 年 間 落 成 的 和 諧 一 型 其 實 是 分 為 兩 種 設 計 , 在 一 九 九 二 至 一 九 九 六 年 落 成 的 和 諧 一 型 屬 前 期 型 設 計 , 當 中 前 期 型 共 有 四 款 設 計 (Option 1-4) 。 而 在 一 九 九 六 年 至 二 零 零 二 年 落 成 的 是 改 良 和 諧 一 型 , 當 中 改 良 和 諧 一 型 共 有 六 款 設 計 (Option 5-10) 。 改 良 和 諧 一 型 與 前 期 型 的 最 大 分 別 在 於 大 廈 中 央 部 分 的 公 共 設 施 如 水 、 電 房 等 的 位 置 經 過 改 動 , 令 大 廈 可 以 興 建 更 多 及 更 大 的 單 位 。 華荔邨的兩座和諧一型大廈相連著停車場大樓,因此8樓以下有部份華荔邨的單位用作設計成停車場一部份,而且有升降機塔樓及通道穿越大廈往停車場及平台公園。
- 首 批 落 成 的 改 良 和 諧 一 型 大 廈 是 石 蔭 東 邨 的 三 幢 和 諧 一 型 大 廈 , 於 一 九 九 六 年 初 落 成 , 與 前 期 和 諧 一 型 的 分 別 在 於 外 牆 面 板 亦 經 重 新 設 計 。
- 新的白田商場首期將在原商場以西重建,並設有室內公共運輸交匯處、街市及停車場,而斜對面的白田邨第十一期基座亦設有兩層(地面及地庫)商場,前者已於2021年8月啟用,後者已於2021年12月啟用。
- 附翼在每兩個單位之間的位置都設有坐椅,供乘涼之用,唯部份屋邨已經因不同原因將座椅封閉;而走廊亦設有扶手,單位亦可輕易改裝,供輪椅人仕入住,有1/2P型和2/3P型的標準單位。
- 而 水 表 櫃 改 為 設 於 四 隻 翼 的 走 廊 尾 端 。
- 和諧式單位內部採用「通用設計」,統一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用無間隔設計,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
- 這些單位與主樓共用升降機(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另設有一部獨立升降機)及水電等主要設施,但每座附翼都有一條獨立的樓梯及頂樓水缸。
鄉村式大廈是特別為鄉郊地區而設計,單位仍是和諧式設計,每棟只有4-10層,可作為公屋或居屋,如赤柱馬坑邨、長洲雅寧苑等。 早期的外牆設計窗戶較大,沒有設置空調窗台,如麗安邨的和諧一A型、黃大仙下邨的和諧三型。 你還可利用「我的政府一站通」帳戶一次過登入多項政府網上服務。
和諧一型第六款: 公屋類型 一 新和諧附翼大廈
和 諧 一 A 和諧一型第六款 型 則 是 一 款 減 低 了 高 度 的 和 諧 一 型 大 廈 , 與 和 諧 三 B 型 及 和 諧 三 C 型 一 樣 , 都 是 為 了 適 應 受 高 度 限 制 的 地 盤 而 出 現 的 設 計 。 雖 然 和 諧 一 A 型 在 外 型 上 大 致 與 和 諧 一 型 相 同 , 然 而 單 位 配 搭 的 變 化 卻 與 和 諧 一 型 有 所 不 同 。 與 和 諧 三 B 型 及 和諧一型第六款 和 諧 三 C 型 比 較 , 和 諧 一 A 型 多 興 建 在 地 形 較 平 坦 但 同 時 受 著 建 築 物 高 度 限 制 的 地 盤 , 例 如 深 水 埗 的 麗 安 邨 。
和諧一型第六款: 第二代(1992年版)
最後一座和諧三型大廈為石籬邨石欣樓,該大廈原本高20層,但因應同邨1-3及8-9座重建戶「原區安置」的訴求,故此在興建時更改設計增加樓層至31層,是同類樓宇中最高的其中一座,其它達31層高的和諧三型為紅磡邨紅暉樓及慈樂邨第三期。 和諧二型的設計是希望取代1980年代的Y型大廈設計,但因外型龐大且擁有Y型設計低靈活性的先天缺陷,令屋邨規劃缺乏靈活,未能把地盤潛力極大化地發揮出來。 和諧一型第六款 所以按統計數據顯示和諧二型由1989年面世開始,為極少數負責公共房屋設計的建築師所採用,所以房屋署已經決定於1999年5月1日正式淘汰和諧二型設計,而最後一批建成入伙的和諧二型大廈就是位於馬鞍山90區第五期的錦豐苑錦荷閣及錦蘭閣(亦是僅有兩座採用和諧二型設計的居屋大廈)。
和諧一型第六款: 香港觀塘區的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加 上 和 諧 一 型 的 規 模 亦 適 合 在 重 建 地 盤 興 建 , 四 四 方 方 的 外 型 令 大 廈 與 其 他 和 諧 一 型 大 廈 在 排 列 時 更 為 整 齊 , 既 適 合 市 區 又 適 合 新 市 鎮 地 盤 興 建 。 不 計 和 諧 一 A 型 , 和 諧 一 型 的 層 數 可 按 需 要 而 減 少 , 例 如 當 年 受 高 度 限 制 的 高 怡 邨 高 遠 樓 及 高 志 樓 只 有 廿 四 層 高 。 這 兩 款 大 廈 沒 有 1P 單 位 提 供 , 改 為 提 供 更 多 的 3B 單 位 , 適 合 居 屋 市 場 的 需 要 。
和諧一型第六款: 和諧三型
同年5月,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表示白田邨維修成本高昂,並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故全面最後考慮拆卸重建。 涉及7座和諧一型、1座和諧3A型、1座SAB單向大廈(和諧3A型組合)、5座新和諧一型大廈。 由於長者住屋租戶需要與其他的租戶共用設施(如:廚房及廁所),所以普遍不受長者歡迎;加上長者住屋比起獨立小型單位更不符合成本效益,因為長者住屋單位面積細,所以要提供額外的舍監服務及其他共享設施,如:休息室,共用廚房,共用廁所,共用浴室及洗衣房等等。 所以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在2001年1月12日決定,將6個當時還在建築中的長者住屋項目,包括華荔邨一期、頌安邨五期、富昌邨三期、健明邨一期及石排灣邨重建第一期的長者住屋單位需在建築期間修改圖則設計,還原為普通單位出租。 最終現時以通用設計的方式,令長者可以居於獨立廚廁單位,減少居民間的爭執及減低運作成本。 第一座和諧三型大廈位於藍田廣田邨廣靖樓 , 於1992年11月落成 , 亦是全港首座和諧式大廈。
和諧一型第六款: 重建期間的工程圖片
而同期的新和諧式附翼第五型亦改良了新和諧式附翼第一至四型設計,附翼大廈亦同時增至35層高,大量提供小型單位。 田灣邨舊稱田灣徙置區,或通稱「田灣新區」,由徙置事務處興建,以安置受香港仔涌尾明渠工程影響的漁民。 於1991年至1992年期間,為配合整體重建計劃,田灣邨原有15座舊式公屋陸續清拆重建,居民主要獲安置到華貴邨。 首 批 落 成 的 改 良 和 諧 一 型 大 廈 是 石 蔭 東 邨 的 三 幢 和 諧 一 型 大 廈 , 於 一 九 九 六 年 初 落 成 , 與 前 期 和 諧 一 型 的 分 別 在 於 外 牆 面 板 亦 經 重 新 設 計 。 最 後 一 幢 落 成 的 和 諧 一 型 是 鯉 魚 門 邨 鯉 興 樓 , 於 二 零 零 二 年 下 旬 落 成 。
和諧一型第六款: 新和諧一型平面圖 公屋類型
雖然有意見認為華荔邨與荔欣苑居民共享深水埗區的社區設施(如位於深水埗區的荔枝角公共圖書館、荔枝角公園體育館及荔枝角公園游泳池比葵青區的同類設施更近屋苑),建議將兩個屋苑劃入深水埗區,可是當局以「此事不屬選管會的管轄範圍」為由而拒絕。 即使本邨位於新界葵青區,但因距離九龍市區極近,因此房屋署已在2020年將本邨從擴展市區屋邨改劃為市區屋邨。 去年入伙的水泉澳邨便是非標準的Y型設計,單位的客廳及房間均有窗戶,方便採光及通風外,亦已預先作間隔。 隨着社會的發展及居民的需要,公屋類型在過去50年間不斷改變,歷經長型、I 型、雙塔型、工字型、十字型、梯級型、新長型及相連長型、Y型、和諧型、新十字型等。 白田邨得名於現址為白田街一帶的白田村(白田上村、中約、下村),白田邨的前身是於1947年關閉的是石硤尾墳場(新九龍6號墳場)。
和諧一型第六款: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雄瑞裝修工程公司介紹 雄瑞裝修工程公司 – 肥陳,經營室內設計裝修維修工程超過30多年,集團有多名經驗豐富師傅及設計畫圖則師傅監督工程以及提供相關意見,價錢平廉,亦備有公屋平面圖,備有裝修套餐價目參考,店舖位於上… 於1975年2月落成,是繼美東邨美東樓後全港次批竣工之第七型徙置大廈,同樣採用一字形露台開口。 此外,此兩座屬毗鄰13-17座之擴展部分,由同一承建商興建,但此兩座並不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混凝土強度均合乎標準。 興建中的第十期基座為商場二期及街市的其中一部份,並設有行人隧道連接第十一期商場,預計將於2023年啟用。 為興建連接兩期的地下通道,當局於2020年起將白雲街部份行車綫封閉,而該段白雲街及T形路口只維持單綫行車,三邊設有交通燈控制交通。
和諧一型第六款: 和諧3C型大廈
在1999年以後落成的和諧一型大廈,高層天台水缸的設計由升降機機房上方,調至機房四側。 公屋類型 一 新和諧附翼大廈 針 對 第 一 代 附 翼 大 廈 的 弊 病 而 設 計 的 新 和 諧 附 翼 大 廈 於 一 九 九 五 年 初 面 世 , 新 和… 整 幢 十 字 的 大 廈 是 由 四 隻 翼 和諧一型第六款2025 結 合 而 成 , 而 每 隻 翼 共 有 四 或 五 個 單 位 。 部 分 大 廈 會 因 為 地 積 比 率 、 高 度 限 制 及 配 合 屋 村 整 體 設 計 等 因 素 而 修 減 大 廈 的 層 數 , 例 如 東 涌 富 東 邨 及 裕 東 苑 的 大 廈 為 配 合 屋 村 整 體 設 計 便 以 由 低 至 高 排 列 , 製 造 視 覺 效 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