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總署今日(29日)宣布,根據《收回土地條例》(第124章)第4條,以及《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第370章)第14條及第16條,張貼收回土地公告及設定地役權或其他權利的通知書,以進行元朗朗邊公營房屋發展。 政府將收回106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4.8公頃,政府指,會與相關土地業權人和受影響人士保持緊密溝通,妥善處理他們的補償及安置事宜。 政府表示,元朗朗邊的公營房屋發展全面落成後,將提供合共約12000個單位,預計首批公營房屋住戶可於2025年入伙。
【本報訊】早於2012年開始研究的元朗南發展計劃終於有眉目,地政總署昨公布收回合共379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積約19公頃,土地將於8月20日復歸政府所有。 政府收回土地後,將會在該地進行元朗南第一期發展計劃,預料可以提供約3.29萬個住宅單位。 元朗收地2025 元朗收地 本港樓價高企,公屋輪候大排長龍,增加房屋供應是政府當前首要解決問題。
元朗收地: 安置安排
地政總署於去年10月起陸續向接納特惠補償建議及完成業權查核的業權人發放補償,而現時則正聯絡相關的土地業權人,以提出追加特惠補償的建議。 文件指出,目前不接納特惠補償建議並表示將會向政府提交法定申索的地段數目則有16個,另有39個地段的土地業權人仍未有回覆。 在清拆前登記時已於持牌構築物/已登記寮屋從事屬 1982 年寮屋管制登記/牌照普遍涵蓋的業務經營,而且並無住戶就同一構築物同時提出補償及安置申索,可獲發放商鋪、工場、倉庫、船排、學校、教堂及觀魚養殖經營者的特惠津貼。
- 而位於十八鄉路的用地則佔地最大,有約7,000平方米,該土地被收回前同樣為停車場用途。
- 元朗南發展定位為元朗新市鎮的擴展部分,按現時建議的發展規模,將提供約32,900個住宅單位,可容納新增人口約98,700人,並創造約13,700個就業職位。
- 選擇「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合法租戶須在緊接清拆前登記日期前在有關物業居住滿最少 7 年,並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等相關規定。
- 另一幅位於十八鄉路的土地,佔地7000平方米,當中5300平方米屬私人土地,涉及12個私人地段。
- 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的構築物/寮屋住戶,不論住戶是否符合安置資格,均可以獲發住戶搬遷津貼,金額視乎住戶人數而定。
- 因此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土地,表面上跟《基本法》似相抵觸。
- 發展局屬下「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去年先後推出一些精簡審批措施,但申請人仍需就不同發展管制遊走於不同部門,成效依然有限,業界估計只能縮短不足一年的時間。
- 林鄭這回「亮劍」令新地的計劃泡湯,元朗YOHO王國添上一道「傷疤」。
法定補償以外,政府亦設有特惠補償制度,作為替代安排並以簡易的機制處理土地補償事宜。 另一幅位於十八鄉路的土地,佔地7000平方米,當中5300平方米屬私人土地,涉及12個私人地段。 根據大綱圖的註釋,在有關指定為「住宅(甲類)」地帶的土地範圍內,任何新發展不得引致最高住用地積比率超過5倍,或最高非住用地積比率超過9.5倍,而最高建築物高度則不得超過25層。
元朗收地: 土地 #2541901 租盤樓盤詳細資料
房協初步估算後,計畫於該地興建2座樓高約30層高住宅大樓,提供大約510個單位予合資格人士購買。 元朗收地2025 據初步計畫,項目除設有可供居民使用的康樂設施及泊車位等配套設施,亦設有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照顧社區需要。 橫洲計劃一波三折,第二及三期的土地發展研究於去年底才完成,這兩期項目最終是否推行,當局仍未落實。
上月30日,地政人員聯同大批保安進入橫洲三村收地,永寧村的鄭女士堅持留守,地政終同意給予兩星期寬限。 限期今日(13日)屆滿,早上9時多名村民在鄭女士屋外空地集合,準備迎接地政人員,惟一直未有動靜。 直至11時許,地政人員連同中電人員入村截電,原來永寧村有另一戶願意交屋,中電人員隨即到場斷電。 其後地政人員移師至鄭女士屋外,令場面一度變得緊張,但地政再次給予7日寬限期,並敦促她盡快收拾物品遷出。 上月底,地政人員給予留守村民兩星期寬限期,限期今日(13日)屆滿,永寧村鄭女士繼續留守,再獲寬限7日;楊屋新村的張生張太則坦然交屋,告別居住了20年的家園,決定將收藏室搬到屏山,並計劃在一年內籌辦一個舊物收藏館。
元朗收地: 元朗兩私地收回 可供應1210伙公營房屋單位
他續指,有不少農地由地產商持有,豬農無能力購買,政府雖有釋放土地安置農業,但暫時只有種植業受惠。 城鄉兩者在發展過程中不時相互角力,今次的角力場位於元朗南,政府計畫收地建屋,預計首批居民於二○二八年遷入,有三個養豬場及兩個養雞場在收地範圍之內,須另謀出路。 元朗收地 柯比表示,這個物體與之前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有不同之處,這個物體看似沒有機動性,只靠風向支配,目前不清楚這個物體從何而來,亦不知道是誰擁有這個物體。 發展局屬下「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去年先後推出一些精簡審批措施,但申請人仍需就不同發展管制遊走於不同部門,成效依然有限,業界估計只能縮短不足一年的時間。 至於業界提出多年,以一站式處理改劃土地用途的審批程序,至今未聞樓梯響,難以實現「多快好省」的目標。 事實上,《條例》限制政府收回的土地只能作「公共用途」,亦即變相減少用作興建私樓的土地供應,誰能保證私樓租金和售價不被推高,可建私樓的地價不被推高?
元朗收地: 相關推薦
已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但尚未獲得補償及安置安排的非住用寮屋住戶,無須就上述計劃另行遞交申請。 然而該些住戶仍須透過證明自 2018 年 5 月 10 日或以前已一直居於有關的非住用寮屋,來符合登記訂明的要求。 詳情可瀏覽地政總署網頁上為「持牌非住用構築物/已登記非住用寮屋」住戶進行的一次過「寮屋住戶自願登記計劃」簡介」。 政府收回合法商業及工業物業時,相關業主可獲提供被收回物業的公開市值作法定補償。 此外,業主或佔用人亦可獲發「商業及工業物業業主/合法佔用人的特惠津貼」,詳情可瀏覽地政總署網頁上「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部分。 房委會提供「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選項,讓合資格的合法租戶入住房委會轄下的公屋單位。
元朗收地: 發展公屋爭議
不過發言人稱,地政總署可參考租約紀錄及航拍片等,有權就可疑個案,扣減不屬實質經營的面積。 發展局將於下周二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作出簡介,如獲立法會通過,措施生效日期將追溯至今日。 有測量師表示,三幅土地均有一定交通配套,基礎設施例如排污、排水等亦已完備,而且現在已經平整,沒人居住,用作停車場,故發展相對會較快。 三幅土地現用作露天停車場,當中以元朗市中心的地皮較矚目,位於元龍街與攸田東路交界,毗鄰私人屋苑YOHO Midtown、YOHO Town、大型購物商場「形點」等,附近有多間中小學,步行至西鐵元朗站只需約五至十分鐘。 在元朗十八鄉路近龍田村的地皮,則被私人屋苑原築、溱柏環抱,惟交通不便。
元朗收地: 收回土地|YOHO Midtown三期胎死腹中 揭多年未能購得祖堂地
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歡迎政府收地興建資助房屋,平均輪候公屋時間5.8年已創新高,增建房屋可紓緩房屋供求不足問題。 元朗收地2025 由於粉嶺新運路、元朗元龍街地皮地理位置優越,他估計較大機會用於興建綠置居、居屋等資助出售房屋,十八鄉路地皮則較大機會興建公屋。 元朗收地 「第二級別」涵蓋所有非發展用途所需土地,包括鄉效改善及保育用途,補償額較「第一級別」少一半,但仍較現有安排高。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當地星期六在加拿大西北部上空發現不明飛行物,加拿大及美國出動戰機升空,美軍F-22戰機將不明飛行物擊落。 加拿大軍方將展開搜索,再分析殘骸,杜魯多又表示,與美國總統拜登討論事件。 較早前,美國在星期五出動戰機,在阿拉斯加高空擊落一個不明飛行物,被擊落物件的體積有如小型汽車般大。
元朗收地: 元朗南發展第一階段工程及第二階段工程第一期
不過,作為彈性安排,即使部分用地上有「不合資格構築物」(即並非已登記/持牌構築物或由相關土地文書所准許業務經營的構築物),就發放特惠津貼而言,他們不會因用地上存有該等不合資格構築物,而失去領取適用於戶外/露天部分的特惠津貼的資格。 元朗收地2025 元朗收地2025 如此等「不合資格構築物」於發展清拆進行前已由業務經營者自行拆卸,釋出的面積亦將獲考慮計入有關業務經營者可獲發特惠津貼的戶外/露天部分。 而在信納業務經營者是否已自行拆卸「不合資格構築物」的程度時,地政總署會按實際情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