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補充,近年來「高功能焦慮症」經常出現於大眾眼前,但其實這個疾病目前並非正式醫學診斷名稱,它指得是罹患焦慮症,卻因為害怕失敗的焦慮感,而迫使自己表現良好的人。 焦慮恐慌症發作時的胸悶、心悸、頭痛、焦慮、失眠,甚至呼吸困難、頭皮四肢發麻、冒冷汗、昏倒等症狀,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一個堅實的社會支持系統,對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為「隔離」是焦慮症患者的共通點。 一個人窩在家裡、不與親友聯繫,症狀會更加嚴重。 後來朋友建議他去看身心科,醫師才告訴他,這個找不到病症的疾病叫「恐慌症」,經過抗憂鬱藥物治療後,他的恐慌發作次數越來越少,一天只須吃一次藥物,即使發作也只是輕微症狀。
- 以上這些情況其實都是正常的——事實上,適度的焦慮其實可以提高人的危機感,增加我們解決問題的動力。
- 然而,對於焦慮症患者來說,即使危險已經「過去了」,他們也會一直反覆尋找可能會發生的危險,以致無時無刻處於焦慮狀態。
-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一是物質生活的提高,引起人們的欲望,卻又無法徹底滿足欲望,如此必然會產生焦慮;二是信仰的缺失,很多人沒有真正的信仰,把心靈寄託在物質上,這樣很容易產生空虛感,伴隨而來的就是焦慮。
焦慮是一種非常糟糕的情緒,是一種預感到即將面臨不好境地的擔憂、緊張、不安和苦悶感。 與處境不相稱的痛苦情緒體驗,因沒有確定的客觀物件、具體且固定的觀念內容而提心吊膽。 心慌焦慮 從事練習運動期間,利用此症狀是良性、不危險的證據練習矯正你的焦慮思考。
心慌焦慮: 你有可能是「焦慮體質」嗎?8大焦慮症導致的症狀、容易焦慮的性格與行為,來檢視你是否也中了幾項
雖然心悸發作的感覺有點可怕,但發生心悸並不一定代表真的心跳過快、過慢或心律不整(Arrhythmia)。 本書集結了作者從是多年諮商的精華,從焦慮的表徵、造成的危害、產生原因做詳細解說,用大量案例輔助說明。 另深入剖析著名心理學名家對焦慮的見解,帶領讀者更加認識「焦慮」。 我焦慮易怒,脾氣越來越暴躁,一生氣就有砸東西或者打人的衝動。 明知道這樣很不好,常常告誡自己要控制,但就是控制不了。
大腦是人最複雜的器官,裡面有著無數的神經迴路。 越是想克制,就越克制不住,反而會讓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克制雜念上,忘記當下該要做的事。 但去年考試時,她因得失心太重,緊張到手抖不停,連監考官也上前關切她的健康狀況,她也因些微成績之差,不幸落榜。 心慌焦慮2025 尤其是本身就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经常感觉到手抖,身体疲惫乏力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才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的慢慢恢复。 其特点为静止时出现或明显,能被意识暂时控制但不持久,主动运动时停止或减轻,激动、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
心慌焦慮: 健康網》小心高血鉀奪命! 營養師教「這樣做」減少負擔
學會與生活的「不確定性」共存很重要,它可以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法控制的事情上。 蕭宇廷説,恐慌症本身並不會造成身體實質上傷害或生命威脅,但會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臨床上要注意是不是有合併憂鬱症、物質濫用、或是自殺的風險。 有一些患者長期靠鎮定劑緩解症狀,殊不知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甚至會讓情況更為惡化。 恐慌症是可以治療穩定的疾病,主要治療方式包含藥物與認知行為的治療。 你可能對有機會導致「 恐慌突襲」的情況或地方有很詳盡的理解,你或許覺得它會隨機出現。 「 恐慌突襲」可以在你睡覺的時候出現,令你突然驚醒。
寫出幾種你可以進行的活動,它們將導致討厭和不適的感受上升。 你可以使用表格9.2 的一些活動或發明自己的活動。 強逼症:重複出現的強逼思想(Obsession)和強逼行為(Compulsion)。 強逼思想包括重複、令人不安而又不能控制的觀念、畫面、念頭、衝動、擔心;強逼行為是不能自已、依固定方法、程序的重複動作與行為。 例如患者會重複檢查、數數字、清潔或洗手等行為。 低血糖會引起焦慮,出現心悸、冒冷汗、易怒等症狀,所以早上要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例如像雞蛋這類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並且避免吃糖或精緻碳水化合物。
心慌焦慮: 焦慮症有哪些併發症?
發生了我們所謂的「自發性恐慌發作」(spontaneous panic attack),那種感覺就像是被「焦慮海嘯」所襲擊。 驚恐症:重複地在沒有觸發點和危難下,無故出現極度恐慌的身體情緒反應,即「恐慌特襲」(panic attack)。 恐慌特襲時患者會突然感到極度慌張、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心慌慌、頭暈眼花、手震腳震、標汗。 患者會經常擔心恐慌特襲的出現、及擔心因此出醜而逃避外出。 蕭宇廷提到,患者因為會不斷擔憂下次何時再發作,產生「預期性的焦慮」,並且為了避免再次發作,而開始畏懼任何可能造成恐慌症發作的情境。 例如:之前曾經在開車時發作,患者就會因此害怕開車、逃避開車,這樣的想法和行為會產生惡性循環。
總分為5-9 分是輕度焦慮,10-14分為中度,15-21分則為重度焦慮。 台中市一名50多歲公司高階女主管,因為屬下均擁有公司規定的業務相關證照,反倒是她這位高階主管沒有,她為了服眾也參加證照考試。 患者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减少以后,早期不仅可能会出现静止性震颤、手抖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行动迟缓、步态异常、剪刀步等症状。
心慌焦慮: 心悸的診斷方法
患者在服用藥物後可能會因副作用感到不適,但大部分副作用是暫時性,建議不要因為藥物副作用而自行減少藥量或是停藥,又或者是想到再吃,否則可能達不到治療效果。 恐慌症有時可能一週內發作數次,或是一天之內多次發作,而患者常會持續擔心不知何時到來的下一次恐慌發作,生活在憂慮之中。 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提及,每75個人中可能就有一人經歷恐慌症。 心悸其實是一個滿籠統的名詞,當你突然感覺到心臟正撲通撲通跳,不論是意識到心跳突然加快、變慢、漏拍或是強度變強,這些不正常跳動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心悸。 女性初來月經期間,容易出現青春期焦慮症;月經前期也容易出現焦慮症,主要病症特點表現為易急躁或者冷漠、恐懼。 最終發現,九項研究結果中,有五項研究證明,久坐行為的增加與焦慮發生風險增加存在相關性;有四項研究發現,久坐時間與焦慮發生風險增加存在相關性。
心慌焦慮: 心悸、冒汗恐慌症發作,面對焦慮海嘯來襲該怎麼做?9步驟自助練習助改善
工作單41 是一張檢核表,你應該檢視以判斷你的恐慌發作經驗是否已經變成一種臨床問題。 這張檢核表並非用來診斷恐慌症,但是它可能有助於你判斷恐慌的嚴重度和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如果你曾經歷過至少兩次以這些症狀為特徵的恐慌發作,那麼你可能符合恐慌症(panic disorder)的診斷。 但是恐慌發作也會發生於各種其他的焦慮症之中,所以你不需要為了恐慌症這個專門診斷感到苦惱,而是應該積極地處理恐慌發作。
心慌焦慮: 「恐慌突襲」會在甚麼時候出現?
確保自己在疲憊時攝取足夠的鎂,身體缺鎂會使焦慮惡化,而焦慮和壓力又進一步耗盡鎂的含量,形成惡性循環。 專家推薦含鎂的幾種食物包含:綠葉蔬菜、南瓜籽、杏仁、黑巧克力、酪梨和黑豆。 心慌焦慮 多樣的全食物攝取以及大量植物性飲食,有助維持大腦化學物質平衡,使人保持鎮定。 如果要特別挑出一種與焦慮相關的營養素,那應該就是「鎂」,這是個多數人缺乏的礦物質。 轉移注意力,將自己的注意力從關注恐慌發作中轉移,並坐下休息。
心慌焦慮: 更年期又恐慌又焦慮又憂鬱,常常胸悶心悸怎麼辦?
焦慮是人類正常的情緒反應,多數人在某些情況都會感到焦慮、緊張或不安,像是大考前、工作遇到麻煩、或是做重大決定時,都會有這種情緒。 心慌焦慮 但是過度地焦慮,則可能演變成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對患者產生極大的壓力,嚴重甚至會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 除了生理功能失調會導致焦慮症外,心理因素包含性格及環境壓力等,也可能交互影響焦慮症的形成。 例如個性習慣緊張擔憂、過於敏感,或對人事物的思考模式很僵化,動不動就把結果朝最壞去想,長期下來容易使焦慮情緒不斷累積,造成身體的神經系統超負荷工作,出現異常繼而引發焦慮症。 研究學者發現,恐慌症可能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如正腎上腺素、血清素、GABA的不平衡有關。
心慌焦慮: 焦慮症會自己好嗎?什麼時候需要精神科醫生的介入呢?
例如,有的人性格很暴躁,這種暴躁的行為表現是焦慮的發洩途徑;性格內向的發洩途徑則是生悶氣、不高興。 實際上,要想克制雜念,關鍵是要學會調節和疏導自己的情緒,緩解焦慮。 這樣才能更好的自己的想法,避免出現過多雜念。
心慌焦慮: 生理反應
在你的認知治療計畫初期就發展一套從事症狀誘發的時間表。 遵循下面的步驟,並且嘗試每天進行症狀誘發,或至少一週多次。 心慌焦慮2025 設計多樣化的練習運動,這樣你可以從事多種會引起討人厭、不舒服的生理或情緒感受的活動。 使用誘發練習運動去矯正對生理感覺或其他與威脅和危險有關的思考類型的災難性錯誤解釋。
心慌焦慮: 焦慮症有哪些症狀?
然而,對於有著焦慮症的人來說,他們會對一些相對安全的事情也會產生恐懼,還會高估意外發生的可能性。 比方說,他們可能會因為擔心遇上空難,因而不敢乘搭飛機,甚至因為過度恐懼而出現恐慌突襲。 針對內部感受的聯想,主要是對不能入睡的過度關注,而後即發生惡性循環:越想努力入睡,反而變得越緊張,更不能入睡。
本章呈現的認知治療方法對所有這些恐慌形式皆有幫助。 心慌焦慮2025 它的目標是使恐慌經驗正常化—減少它的頻率、嚴重度和持續時間,如此一來,恐慌發作在你生活中所佔的分量將不會比數百萬只有偶爾經歷「非臨床」恐慌發作的人們來得大。 原本焦慮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有過的正常情緒,但一旦持續時間過長,最後演變成無根據的驚恐和慌張,莫名的、無明確對象的焦慮緊張,以及對現實產生不合理的過度警覺,就成病理性的焦慮症。 治療方式會以心理認知治療為主,體諒並協助患者分析移除焦慮的來源,同時搭配服用適量的抗焦慮藥物、多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片,生活中多練習腹式呼吸、瑜伽等放鬆身心的運動,改善焦慮病症。 而廣義的焦慮症在醫學上的界定則包含所有能引發病態性焦慮症的精神疾病,像是強迫症、恐慌症、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等。
苯二氮平類藥物(BZD):這類藥物由於效果相較前三者來得低,主要作為輔助型用藥,但需要注意其戒斷性以及耐受性的問題。 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SNRIs):一開始,醫師會評估患者的過去病史以及身心狀況後開立適合的藥物配方。 在介紹恐慌症是什麼之前,首先需要釐清恐慌發作(panic attack)與恐慌症(panic 心慌焦慮 disorder)的區別。
心慌焦慮: 焦慮症的生理症狀
「焦慮症怎麼辦」是患者最想知道的事情,目前治療焦慮症主要以藥物治療控制症狀,並且搭配心理諮商或其他治療方式,例如罹患焦慮症運動跑步、散步、冥想、瑜珈放鬆身體都能夠起到一定幫助。 廣泛焦慮症:患者持續、過量地對所有事物擔心。 沒有固定驚或擔心甚麼,凡遇到或想到的都會憂慮(如家庭、經濟、健康、安全、表現、犯錯、天災人禍等)。 患者會經常坐立不安、容易忟憎、肌肉繃緊、難以集中精神、身體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感到不舒服、經常地覺得疲憊、難以入睡等。 心慌焦慮 焦慮症症狀主要是在沒有危機、正常情況下依然持續地覺得過份驚慌、緊張、焦慮和擔心。 焦慮症患者焦慮和擔心的程度與我們所面臨的不成正比。
其實不一定,現在很多家庭醫學科醫師或婦產科醫師受過足夠訓練 心慌焦慮 (例如:憂鬱症防治網、憂鬱症防治協會、婦產科身心醫學會等等),具有精神科藥物之專業知能,他們都能開立相關藥物。 當然若症狀嚴重,尤其憂鬱症狀明顯者,仍建議轉介或求助精神科及身心科,以接受更積極的治療。 心慌焦慮2025 更年期心理方面,因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女性較易憂鬱、低落情緒、睡不好,同時還會影響到自律神經系統。 自律神經系統通常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若交感神經興奮易刺激心跳變快、心律不整;相反地,副交感神經興奮會造成心跳變慢,甚至心跳停止、昏倒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