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九巴的所有一手珍寶巴士及中巴早期批次的一手珍寶(RLX1→SF1、LF1-30)都沒有配置液壓輔助轉向系統(俗稱風油軚),跟中巴的標準有所不同。 當九巴的長珍寶巴士滿載乘客時,司機往往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要整個人站起來使勁,纔可以轉動軚盤及回軚。 丹拿a型2025 甚至在駛入一些狹窄或有大量非法泊車的街道時,巴士遇到轉向困難時更動輒需要在交通警察幫助下倒車,纔可以成功駛離街道。 而且大部分珍寶都不是自動波,需要經常手動換檔,令駕駛甚為費力。 除了後置引擎設計及「3+2」座椅編排外,巴士的車軸亦被設計成「U」字形(即中凹式車軸)[57],令巴士可以安裝矮車身,及令車廂地臺離地高度大大降低,甚至登車車門亦不用梯級,這在1970年代是一個突破。 中巴專營權在1998年8月31日結束,剩下了約120輛珍寶,其中100輛(72輛LF及28輛SF,全數配上亞歷山大車身)售予新專營權營運者新巴,在9月1日正式收歸新巴旗下。
關於國外進口知名品牌的音箱產品,Soomal測試的很少,平時仔細聽過的確實也不多,感謝網友送測這對音箱,雖然測評中不能對比類似定位的產品,但對這款音箱聲音表現我們仍然心中有數。 丹拿a型 我挑威士忌時,每次要接觸一家新酒廠,總是先從12年、10年的挑起,特別是single malt威士忌。 不是因爲這些基本款的酒便宜,而是因爲基本款的威士忌,往往更能說出那一家酒廠和首席調酒師想跟我們傳達的故事。 至於那些桶陳年份更高的酒款,則是酒廠和調酒師追求極致的每一步足跡。 一家負責任的、認真的喇叭廠,他們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不該是旗艦,而該是入門款。 丹拿a型2025 當你被基本款說服之後,再去接觸同廠的高階喇叭,這時,你就會認識到喇叭與威士忌,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丹拿a型: 信心5(c5)和琴柏4(COMPOUND 4)之間PK 結果已經公佈
D26(4961)是首4部投入服務的雙層巴士之一,於1980年退役後被改裝為訓練巴士,1983年全面退役後獲九巴保留,全面復修至1949年投入服務時的樣貌,但上層車窗改為退役時之全窗橫拉窗口,並非原裝半垂式窗口。 卸下全新的黑色網罩,您會發現Xeo 30採用28毫米Esotec軟球頂高音單元和兩個14釐米Esotec MSP低音單元。 它們都採用丹拿四十年來久負盛名的專業技術,包括:輕質純鋁音圈、創新性磁體系統和丹拿自主研發的振膜材料等。
- 註:另有4輛配IVECO引擎的B20 Fleetline DMS在1990年代中被必達巴士運往香港(DMS2374、DMS2426、DMS2497、DMS2514),曾計劃改成開頂巴士在港行走,但驗車時因廢氣排放未達標準而未能領牌,最後在必達巴士倒閉後被拆卸。
- 九巴當年購入二手DMS巴士只是為瞭解決丹拿CVG5退役期間車源緊張的問題,並不打算如中巴般長期使用,亦沒有大量換裝吉拿引擎,雖然改裝波箱後可靠性有所改善,但機械性能並沒有提升。
- 像是鋼琴的演奏,浮現的不僅是音質音色的美感,你還可以注意到鋼琴共鳴維妙維肖的尺寸,彈奏時細微的機械聲響,連踏板的運用都顯得活生而自然。
- 到了1969年,九巴再引入50輛CVG6型巴士,當中30輛是CVG6LX-34型。
Evoke 30是一對可愛的小落地音箱,這種尺寸的音箱,擺在家中客廳,完全不會有突兀感,甚至放在矮櫃上也可以。 播放汪德指揮北德廣播交響樂團的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汪德是我深愛的指揮,80年到90年代的NDR交響樂團也不被認爲是什麼天團,但汪德指揮北德廣播演出的貝多芬,是極品中的極品,堪與歷史上任何一個大師/天團組合相提並論。 丹拿a型2025 (真的自私,完全不顧樓上寫稿的同事;不過,不這樣聽,豈能聽得出英雄的美和音箱的好?)第一樂章開頭的兩聲強奏,真是雄渾有力,在一段暗示性的引導後,木管帶出第一主題,隨後樂團張揚能量進行反覆。 在這起落之間,倘若我閉上眼睛,我真不覺得這是高度不足一米的Evoke 30發出來的聲音,它有着Dynaudio擅長的精準和細緻,音場透明而舞臺開闊,更重要的是低音絃樂和定音鼓襲來時那個低頻的聲浪飽滿程度,大大超過我對它體積所能發出低頻的想象。
丹拿a型: 音樂絲帶上海代理 名線屋
城巴於1979年展開業務時,除了購入1輛Ailsa Volvo B55樣版車(V1,BZ5769)外,在DMS加入城巴前,同時購入了9輛標準版本的珍寶。 這些珍寶除了協助城巴擴展一般的非專利巴士業務外,也成功打開了開頂巴士在香港的市場。 首批珍寶車身(CB1/3475),下層右邊駕駛席後第一個客窗是一個正方形的小窗。 此消息傳到金屬部件的管理層中,為挽留中巴這個重要客戶,金屬部件立即採取行動試圖亡羊補牢,以改良型車身為基礎,再進一步改良成擁有「Peaked Front Dome」的車身,成為日後的LF106。
Focus 100A外觀並沒有太大特別之處,但作爲萬元級產品箱體的貼皮當然至少是實木木皮級別,貼皮做工與表面的處理都是非常精緻的。 大音圈的設計理論上讓揚聲器可以承受更大的功率,對於中低音揚聲器來說也可以對音圈提供更好的散熱,而丹拿這顆低音獨特的結構對這方面的優化更有針對性。 Dynaudio將開發40週年紀念喇叭Special Forty上的Esotar Forty與New Confidence上的Esotar 3高音的經驗,應用在開發新的高音單體上,因此成就了這個專屬於Evoke系列的Cerotar高音。
丹拿a型: [2023年更新] 九巴首部11米3軸Olympian:退役S3BL1在韓國 尋找退役巴
兩輛DMS抵達香港後被城巴接收(44、45),在1986年投入服務時一度以澳門福利巴士公司的色彩在香港行走。 城巴在1981年向Ensignbus購入首10輛DMS(L11-L20),同時亦由中巴當年的保險公司怡和洋行手上接收意外損毀的DMS386(JGF386K)作零件車之用。 隨後再於1983年向Ensignbus訂購一輛開頂單門版(D23,倫敦運輸局編號DMS2150),所有改裝工作均由Ensignbus完成,並在髹上「城巴旅遊 Citytours」色彩抵港。
- 第一輛被重建車身的珍寶是LF67(BJ6629),在1977年因發生火警嚴重焚毀。
- 車內設有空調,上層和下層車尾原來的車窗被拆除,而裝上窗口式冷氣機。
- Fleetline的樣版車配用丹拿自家開發的CD6引擎及Daimatic半自動波箱,裝上Weymann車身及披上伯明翰巴士公司的色彩後,隨即與另一輛示範底盤在1960年的英國商用車展正式公開發表。
- 相比來說,更加適合打擊樂、撥絃類樂器的表現,它的質感和聲音密度以及細節都要優於DM215,而DM215反而表現出高頻偏高部分解析力優勢和這部分聲音的動態優勢,當然,這需要很好的音源搭配纔會有比較乾淨的表現。
- 而這批巴士從服役當日開始,已被九巴安排作一人控制,因此這亦是九巴首批全新的一人控制巴士。
1970年代中期,利蘭準備設計一款新型後置引擎巴士(即B15計劃),用來取代上一代的後置引擎巴士,並作為Fleetline及亞特蘭大的後繼產品,後來的成品即是泰坦型巴士。 利蘭車廠在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於1977年推出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及丹尼士統治者巴士等新車款,這些第二代後置引擎巴士在動力系統效能和可靠性方面,都比Fleetline和亞特蘭大等第一代後置引擎巴士有大幅度的改善。 由於生產上的問題、競爭對手新車型的出現及海外訂單的縮減,利蘭於是放棄Fleetline,令這款曾經很受歡迎的車款提早走進歷史。 中巴的專營權在1998年8月31日結束前,剩下了約120輛珍寶,其中的100輛包括72輛LF及28輛SF售予新專營權營運者新巴,在9月1日正式收歸新巴旗下。 新巴為加強山頂路線15、15B的服務,除了用盡手上可調動的SF外,更加派了LF為「字軌車」行走,而為了宣傳15號線,新巴更在SF8及SF31上披上宣傳15號線的彩繪廣告。
丹拿a型: 退役
您也許感覺不到Music 7自動智能調節的過程,不過如果它停止自動調節,您一定能夠發現。 和Music 5一樣,Music 7也採用交流電源驅動,還配置了一個數字光纖輸入,而且,Music 7還搭載多了兩個26mm軟球頂高音單元、兩個64mm中音單元和一對105mm低音單元。 此外,Music 丹拿a型2025 7還擁有一個帶音頻回傳通道(ARC)的HDMI接口,所以您可以將它作爲電視的soundbar音響使用。 試用過上述的Metal 丹拿a型 Sections及BACo車身後,BACo車身以其新穎的材料——鋁合金而得到九巴賞識,於是九巴於1977年2月訂購的最後一批150輛珍寶巴士[33],全數採用BACo車身。 九巴於1973年訂購150輛珍寶巴士,其中1輛裝上了BACo車身,並在英國裝嵌,於1976年初運抵香港。
丹拿a型: 香港的丹拿/利蘭珍寶
開箱見到真身後的第一眼看過去,明顯比老信心C1的體型大了一大圈。 箱體結構也從上代C1的瘦長型改成了前寬後窄的子彈形,將evoke和Contour系列所採用的梯形和弧形截面箱體結構進一步改良。 前障板除了形狀上與上代有了鮮明區分之外,更關鍵的是在材料上的區別。 信心CONFIDENCE 20採用了據稱是Compex的複合材料障板,其強度高於鋁合金障板但又降低了重量,獲得了最適合喇叭單體的超低諧振指數。
丹拿a型: 技術說明
這款高端的有源揚聲器可以通過無線傳輸方式,爲您重現來自任何音源的高採樣率音頻文件,讓您在家中盡情享受純粹真實的聲音回放效果。 丹拿Music 5丹拿Music 5怎麼樣對這一款音響心念念好久了,之前也在網上看了一些測評。 今天早上就到貨了,一看之下,好大一個箱子呀,包裝嚴實完好。 現在已經搞好了,又是wifi連接,又是藍牙連接,又是音頻線連接,一通的忙和,,,呵呵,終於安定下來了。
丹拿a型: 香港的丹拿CVG6
一般廠家都是在單體前面加裝金屬網或導波器來保護高音,Dynaudio這樣做真是聰明,一舉兩得。 Dynaudio這家超過40年曆史的喇叭廠,在衆多音響品牌裏堪稱老牌,但他們從來沒有停止進步,尤其是這幾年,頻頻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Dynaudio正在跟世人見證他們的活力。 跟着新Confidence的登場,Dynaudio同步推出價位可親的Evoke系列。
丹拿a型: 丹拿A型
隨着更多設備新穎的流動捐血單層巴士於1990年代引入,香港紅十字會的DMS流動捐血巴士在1990年代末退役,後來一直停泊在佐敦的紅十字會車場內,至2001年已不知所終。 丹拿Focus 丹拿a型2025 110A的整體聲音風格內斂,又蘊藏了非常驚人的力量,它的內斂和不動聲色以及稍偏清淡的中頻,讓它在大動態的大聲壓出現時充分爆發,在很多爆棚級的試音曲中,這款音箱會帶來很多令人嚇人一跳的場景,讓你重新認識錄音製品動態原來可以如此驚人。 而大聲壓大動態下極好的控制力是我們喜歡Focus 110A的最重要原因,無論是中高頻的張力,還是低頻的速度感和解析力都比我們以往測過的任何音箱都領先一大塊。 而在Focus 110A這樣的音源上,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前端解碼器的差別,如果打算使用播放器或者USB等界面做數字輸出到解碼器。 那麼樂之邦的數字輸出和XMOS的數字輸出帶來的整體聲音的細節、瞬態和動態,尤其是低頻瞬態細節仍然遠遠優於便攜式播放器如君正方案。 這個差距比在PM5上體現的更大,對於一些BT低頻音樂來說,基本無可替代。
丹拿a型: 北極聲.音響器材(HIFI)
九巴將這7部巴士合稱為「卡通巴士」,為「九巴鑽禧六十年」多項大型慶祝活動揭開序幕,包括在新世界中心舉行的「卡通巴士大匯演」,以及「公益慈善巴士城」,眾多巴士空羣而出進駐維多利亞公園。 巴士全長26呎(7.92米),闊度7呎6吋(2.29米),軸距16呎4吋(4.98米),是來自英國的金屬車身公司(Metal Sections)。 巴士外型與當年英國本土車款相若,黑黑的傳統車嘴,人稱「烏嘴狗」。 上層車頭車窗初時採用自上而下的開啟方式;至五十年代中期,才改作橫向的推拉方式開關。 丹拿CVG6型除了維持半駕駛艙設計及使用Wilson先選式波箱外,其他東西都較丹拿CVG5型來得先進。 這包括使用六汽缸的吉拿6LW型引擎,巴士長度亦由27呎(約8米)增至30呎(約9.1米),是當年英國本土的新標準。
丹拿a型: 珍寶的優點和缺點
因SF比LF短了2呎3吋,所以亦被稱為「短寶」或「縮水寶」,同一時間LF也相應地被冠上「長寶」的別號。 最初LF107、108與之前的珍寶一樣採用奶白色與橙紅色的配搭,中巴雖然在車身造型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管理層打算再下一城,全面更改車身的色彩配搭。 於是LF 被髹上數個不同配搭的車身色彩[8],包括藍、紫、橙、粉紅、銀、白等不同顏色組合,以觀察色彩配搭的效果。 [9]最後中巴選定了上奶白下彩藍的配搭為新的標準色彩,自此中巴無論在車輛款式或色彩方面也與九巴有明顯分別。 以上改良被定案後,Metal Sections立即為LF106製造一套車身散件,並由位於英國Stockport的Cocker Coachcraft Ltd完成其裝配工作[7],到港後獲發車牌號碼BL1416。 形象上的確與別不同,但整體的抄襲味道很濃,給人的感覺總是把亞歷山大L型車身的特點強行放在Metal Sections車身之上。
丹拿a型: 九巴
Music 5配備兩個26mm高音單元、一對64mm中音單元和一個105mm低音單元。 Music 5必須通過交流電源驅動,而且還提供一個數字光纖輸入和獨立遙控器。 與丹拿久負盛名的家居音響、汽車音響以及專業監聽音響一樣,Music 5採用了很多丹拿核心技術,包括硅酸鎂鹽聚合物低音單元(MSP)與中音單元,還有軟球頂高音單元,並在世界頂尖的丹拿實驗室進行了精密測試。
丹拿a型: 【家訪】 Dynaudio Acoustic 丹拿聲學M3 — 搭配出極致hifi和影院組合!
中巴為測試後置引擎巴士在香港的營運成效,於1971年以高達20萬港元購入一輛30呎長的珍寶CRG6LX巴士底盤(當年一輛佳牌阿拉伯五型底盤售價只是12萬港元)。 珍寶底盤的售價這樣高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英國政府的運輸政策造成。 在1960年代末期,英國政府為鼓勵巴士公司推行一人控制模式(One-Man-Operated,OMO模式)改用後置引擎巴士,便推出購買巴士津貼資助計劃。 巴士製造商有見及此,立即大幅提高後置引擎巴士的售價超過兩倍,而英國本土的巴士公司因有政府的津貼資助,對巴士售價大幅提高的反應是「沒有什麼大不了」。 丹拿a型2025 但香港政府的運輸部門沒有為巴士公司提供購買巴士的資助,英國政府與巴士製造商的「聯合加價行動」,對香港的巴士公司而言簡直是一場惡夢。 在服役期內,這些巴士主要行走屋邨巴士線、海洋公園專線及提供租賃服務,有數輛被改作開頂巴士並服役至1992年。
丹拿a型: 設計
Emit10在表現女聲時則顯得要“好聽”一些,首先得益於中低頻良好的層次感讓女聲的解析很自然,聽蔡琴時不會有刻意通過解析來表現她的氣息,Emit10在這種細節方面點到爲止但是控制的很穩,音色如男聲飽滿,磁性很自然,總在該出現的地方出現,那種柔美讓人後勁很足。 聽趙鵬的聲音時線條感明顯,音階上的變化很流暢,齒音在有些頻段會略顯明顯,而且聽趙鵬的聲音時並未刻意的偏低頻或醇厚,那種厚度很自然,如《北國之春》裏的乾脆飽滿、《橄欖樹》裏的深沉舒緩都能表現到位,有點監聽音箱的意思。 最後在分享個人聽感之前來順便說下丹拿Emit10的分頻器,老燒都知道分頻器對於音箱或者耳機的重要性,但在把玩的過程中又常常忽略他。 比如有DIY能力的自己拼裝單元,然後找一個現成的分頻器就覺得大功告成。
如果把隨喇叭附上的海綿塞塞住低音反射孔,低頻量感會收起一點,卻使得聲音反應速度更快,舞臺畫面也隨着更透明,看得更清楚,聲音的精緻感會提升。 塞住,會讓喇叭更傾向書架喇叭的特質,不塞,則讓Evoke 30展現它小巨人的風采。 我認爲還要看使用者的環境,Evoke 30的反射孔位於背後,倘若空間不容許拉開喇叭與背牆距離,且出現低頻過多的情況,塞住反射孔會是簡單的解法。 透明又開闊的舞臺感 Evoke 30是一對可愛的小落地喇叭,這種尺寸的喇叭,擺在家中客廳,完全不會有突兀感,甚至放在矮櫃上也可以。
丹拿a型: 香港的丹拿CVG5
其次是那些由Ensignbus改裝的「田字窗」,因為窗框有太多空隙,在行車期間的震動會發出很大的噪音,在下雨天時情況更糟糕,出現嚴重的漏水問題。 車頭上層和下層的原裝車窗設計,令車廂缺乏足夠的通風,乘客在夏季會感到車廂很焗促。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中巴在1981至1991年間為DMS巴士進行了一系列改善工程。 丹拿a型 這款巴士的最大特色是車頭的牌箱,倫敦運輸局參考AEC Routemaster設計,把DMS的牌箱設計成途經地點、路線號、目的地的3格窗牌箱模式。 中巴在XF投入服務初期,使用原來的途經地點窗用來顯示目的地,原有的長形目的地窗則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