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等親的家屬中,曾有人罹患鼻咽癌,那麼得病機會恐為一般人的 19.2 倍。 尤其當鼻咽癌表面潰瘍時,病患常會發現早晨第一口痰中帶血絲,偶而輕度鼻出血或鼻涕帶血絲,但不太會以大量流鼻血的方式表現。 鼻咽位於人體鼻子與咽喉的交界處,位置在頭顱的正中央,兩側為耳咽管開口,旁有頸部大血管經過,周圍有豐富的淋巴組織。 由於鼻咽身處深處,既看不到也摸不著,因此鼻咽有問題時,很難自我察覺。 要選離鼻咽癌,首先要避免攝入過多煙燻及醃漬食物,因內含亞硝酸胺,喫多了會增加罹癌風險。 其二,應戒菸、戒酒、戒檳榔,並避免接觸過多工業原料,相關工作者應做好自我保護,配戴口罩、手套,並勤加清潔。
常見的鼻子症狀有鼻子癢、流鼻涕、鼻塞等情況,不過你知道,鼻塞也有可能是鼻咽癌的徵兆之一嗎? 鼻咽癌症狀 雖然這是少數的案例,但因為鼻咽癌不容易在早期的時候被發現,因此如果有以下其他症狀的話,一定要記得提高警覺。 因此一旦出現耳鳴與聽力下降症狀,要及時前往醫院檢查,以免被誤診爲中耳炎等其他疾病,導致最佳治療時機被耽誤。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檢查怎麼做?
若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者,則需定期做耳鼻喉科檢查,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由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與北非等地區,普遍喜食醃漬食品,內含致癌物亞硝酸鹽,使得鼻咽癌十分常見,因此鼻咽癌又稱為「廣東癌」。 抽菸、酗酒及工作環境會接觸甲醛、石棉、鎳、鉻者,皆是屬罹患鼻咽癌的高風險族羣。 因此若無感冒或鼻竇炎時,突有耳塞、耳鳴或重聽,甚至單耳內聽到流水聲時,應就醫檢查鼻咽部位。
(4)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是目前腫瘤治療的熱點話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逐漸在復發轉移鼻咽癌患者中得到應用。 經過正規治療後,多數病人的五年存活率約有60%,早期患者可高達80%以上,而晚期病人也有30%左右。 除了少數患者,在治療開始就有遠端轉移,導致病情較難控制之外,鼻咽癌並非絕症,是一種可控制及治癒的癌症。 若出現血痰、涕血、頭痛、聽力下降耳鳴、耳悶感或其他鼻咽癌常見的早期症狀表現,哪怕僅同時出現一種,也應提醒醫生,加強對鼻咽癌的篩查。 早期症狀之四——鼻堵塞感鼻堵塞感與上述幾種症狀一樣是常見的鼻咽癌早期表現,多會感到單側的鼻腔有堵塞感,並且隨着腫瘤體積的不斷增大,患者有可能雙側的鼻腔均出現堵塞感。
鼻咽癌症狀: 症狀查詢 查症狀
鼻咽癌頭痛大多與癌組織侵犯顱底骨質、神經和血管有關。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在治療鼻咽癌方面都是華東地區患友很好的選擇。 早期診斷、早期規範化治療是提高鼻咽癌療效的最佳途徑。 鼻咽癌確診後主要的治療手段是放療,早期單純放療,中晚期放化療。 •鼻咽癌早期症狀不典型,容易被誤診漏診,是由於鼻咽部位隱蔽,與耳、鼻、咽、眼、顱底等組織器官緊密相鄰,極易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因此鼻咽癌發病時往往會有很多被“忽悠”症狀。 強烈推薦觀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孝深教授的科普視頻【鼻咽癌的早期診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王孝深教授。
- 鼻咽癌確診後主要的治療手段是放療,早期單純放療,中晚期放化療。
- 不過,鼻咽癌最典型、最早,也最常出現的臨牀表現,就屬「頸部淋巴病變」,估計有30%至40%的患者,是以此為初發症狀,此時頸部會出現腫塊。
- 全球8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鼻咽癌在我國東南沿海和南方地區最常見,尤其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江西五省,發病率高達25/10萬~40/10萬,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
- 香菸中含有各種致癌物質200多種,尤其是其中的尼古丁、煤焦油更是具有強烈致癌作用!
- 對此,一旦發現腫大的淋巴結,經抗炎治療後未見縮小,並且觸摸後感到腫塊活動度差、質地較硬、無痛感、多個融合成團,便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鼻咽癌患者放療總劑量通常爲66~70Gy(鼻咽原發竈和轉移淋巴結) 和 54~60Gy(CTV,臨牀靶區),單次劑量爲 1.8~2.2Gy。 放療計劃應至少採取三維適形,目前國內普遍使用調強放療(IMRT)。 鼻咽癌早期主要會出現涕血、鼻塞、耳鳴、頭痛,中期會出現頸部無痛性腫塊、腦神經症狀,晚期會出現出血較多、外視物呈雙影等症狀,無論是早中晚哪一期的患者都應該積極治療。 •患者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鼻子出血或視物模糊,以及複視、耳鳴、聽力下降、面麻等症狀後,往往會多數反覆選擇就診於耳鼻咽喉科或眼科等,容易被誤診爲淋巴結炎、慢性鼻炎、鼻竇炎或中耳炎等,沒有意識進行腫瘤排查。 頸部出現腫大淋巴結有時是鼻咽癌首發症狀,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尤其是質地較硬、活動度差者,需要及時進行鼻咽部檢查。 其他鼻咽癌的防治關鍵與其他許多惡性腫瘤一樣,都是早發現、早治療,發現得越早、治療越及時,預後便越好。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因此,對於出現血痰、涕血表現,檢查鼻腔內部未發現出血部位,同時也未慢性咳嗽的朋友,一旦出現這兩種表現,一定要加以重視,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鼻咽癌症狀 2、腦神經症狀:鼻咽癌侵入顱中窩,壓迫鄰近組織,則會出現多種腦神經症狀,如視物模糊、複視、眼球固定,亦可引起咽喉麻痹、吞嚥困難和感覺障礙、音啞、舌半側癱瘓甚至萎縮。 3、耳鳴、聽力下降: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 鼻咽癌症狀 這需要正確的生活方式,如不熬夜、堅持適當運動等,給免疫細胞全面的營養對於鼻咽癌的預防也非常重要。 在平時,多喫有機、當季、新鮮的蔬菜對於減少細胞突變具有幫助。 有時,患者也會出現擤鼻涕涕中帶血的情況,假如碰巧你是高危病毒亞型-BALF2-CCT者,更加需要及時做纖維鼻咽鏡。
鼻咽癌症狀: 早期症狀之二——血痰、涕血血痰
雖該病毒本身無法導致鼻咽癌,但基因因素可影響人體對EB病毒的反應。 鼻咽癌是亞洲人特別容易罹患的癌症,與種族及遺傳因子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其中,男性的鼻咽癌發生率,又是女性的二至三倍。 而有鼻竇炎病史者,得鼻咽癌的機率也是常人的5.3倍,可能是細菌感染長期刺激鼻咽表皮所致。 臨牀上抽血檢測血清中的 EB 病毒抗體有診斷及追蹤的參考價值,而確診鼻咽癌最主要的判斷方法是用鼻咽內視鏡觀察鼻咽部,交由醫師初步判斷是否可能為鼻咽癌,再來切片檢查是否有鼻咽癌細胞。 鼻咽癌腫瘤會逐漸向顱內生長,隨着腫瘤的不斷髮育,面部神經將會受到壓迫,進而引發面部麻木、面部有蟻行感、咀嚼困難等表現。
鼻咽癌症狀: 診斷
②核磁共振(MRI)檢查:MRI對軟組織對分辨率比CT高,可確定腫瘤對部位、範圍及對臨近組織對侵犯情況,並可較好的鑑別放療後組織纖維化和復發的腫瘤。 ③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檢查:對於中晚期鼻咽癌,尤其是頸部淋巴結較大或伴有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的患者,可直接行全身PET/CT以明確是否存在遠處轉移。 (1)放射治療:鼻咽癌大部分爲低分化鱗癌,對放療敏感性高,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根治性治療方案,早期鼻咽癌可經單純放射治療治癒,而中晚期鼻咽癌通常以放療聯合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模式爲主。 隨着調強放療等放療技術整體提升,尤其是調強放射治療(IMRT)的廣泛應用,以及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進步,鼻咽癌的整體療效尤其在局部控制率方面得到極大提高,鼻咽癌局部控制率近85%,5年總生存率高達80%。 早期鼻咽癌單純放射治療即可治癒;中晚期鼻咽癌單純放療複發率高,需要聯合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手段。
鼻咽癌症狀: Heho 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曾出現上述症狀,最初以爲是天氣乾燥導致的鼻出血而並未加以重視,但 2~3 個月後依然存在血痰、涕血表現,於是前往醫院的耳鼻喉科進行檢查,經鼻咽鏡與病理檢查,被確診爲鼻咽癌。 涕血是鼻咽癌早期最爲常見的症狀表現,多在晨起咳嗽時出現帶有血絲的痰液,或是在擤鼻子的時候擤出帶有血性分泌物、小血塊或血絲的鼻涕。 由於出現血痰、涕血表現的患者大多爲其他症狀,故容易被誤診爲肺部疾患或上呼吸道炎症。 之所以早期會出現頭痛症狀,主要是腫瘤組織侵及神經、血管及顱底骨質,對三叉神經等神經血管的反射造成了刺激,進而導致頭部各處疼痛。 鼻咽癌症狀 5、當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結轉移至莖突後區或舌下神經管,使舌下神經受侵,引起伸舌偏向病側伴有病側舌肌萎縮。 4、頭痛:鼻咽癌的頭痛症狀常表現爲偏頭痛、顱頂枕後或頸項部疼痛。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的診斷和治療(詳細版)
接著,可利用電腦斷層掃描,協助醫師瞭解癌症的原發部位、侵犯情形等重要資訊,讓位於鼻咽部的鼻咽癌變化無所遁形。 而其他癌細胞擴散的檢查,則包含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等。 鼻咽(Nasopharynx)又稱「後鼻部」,位於鼻腔後方,以鼻孔與鼻腔相通;上方為顱底,以頭顱骨與腦部相隔;兩側為耳咽管開口區;後方就是頭顱枕部與脊椎骨區;下方則以軟顎為界,與口咽相通。 簡單來說,無論是早期出現的頭痛症狀,還是晚期出現的頭痛症狀,頭痛都是鼻咽癌最典型的症狀之一,人們應該充分重視頭痛症狀,以便做好對鼻咽癌的早期預防。 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看,臺灣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各省,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的高危險發生區。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自我檢查怎麼做?
事實上,鼻咽癌患者的預後與其是否準確、及時地進行早期診斷、治療有非常密切的聯繫,減少誤診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癒率,而鼻咽癌還需要大家充分了解鼻咽癌早期症狀,以加強對早期鼻咽癌的防治。 在最初就診時,可以選擇患者當地的腫瘤科/耳鼻咽喉頭頸科。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有可能出現漏診、誤診,可以去多家醫院,或者直接去上海、廣州的頂級醫院。 這裏的鼻血和平常摳鼻子摳破了不一樣,可能是早晨刷牙直接會流出深色血液,也可能是鼻涕中帶有血絲。 迴流涕就是吸一口氣,把鼻涕從鼻腔經過鼻咽部,再通過口咽部吐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沾染到鼻咽癌病變部位的血絲。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中期症狀
通常早期發現,初期鼻咽癌治癒率可達 90 %;但因為症狀不明顯,不易察覺,民眾又常與慢性或過敏性鼻炎混淆,一確診往往是中後期。 ⑤鼻咽癌放療後併發症的手術治療:鼻咽癌放療後併發的鼻腔粘連、後鼻孔閉鎖、分泌性中耳炎、放射性鼻竇炎、放射性骨壞死、放射性皮膚潰瘍、放射性繼發癌等都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而改善了生活質量。 (2)化療:全身性化療藥物抗腫瘤治療,主要通過化療物質殺死細胞,臨牀上常根據化療的不同序貫方式,分爲誘導化療、同步化療、輔助化療。
鼻咽癌症狀: 癌症預防
②同期放化療:除早期鼻咽癌患者可經單純放療治癒,其餘中晚期鼻咽癌治療中使用含鉑的同期放化療方案可取得較好療效。 鼻咽癌症狀 根據不同分期選擇同步放化療或誘導化療後行同步放化療。 鼻咽癌病竈位於鼻咽頂後壁者,用力向後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時,腫瘤表面小血管破裂導致。
(3)EB病毒血清學檢查:有EB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中檢查出EB病毒抗原及抗體升高,部分患者EB病毒DNA拷貝數升高明顯。 ②鼻咽纖維鏡或電子鼻咽纖維鏡檢查:可全面直觀、清楚地觀察鼻咽部腫瘤情況,並可圖像採集、腫瘤組織採集行病理活組織檢查,是檢查鼻咽部最有效的工具。 第一期患者的治癒率,可達九成以上,第二期也有大約70%的治癒率。 到了第三、四期,蔓延至骨骼、肺及肝等內臟時,則應考慮合併放射與化學治療,甚至須再加上後續的輔助化學治療以達更好的效果,控制率約可達到50%至75%。 另外,在鼻咽癌的治療中,標靶治療也可輔助放射線治療,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的功用。 當腫瘤進一步發展後,外展神經、滑車神經以及動眼神經等相關視神經也會受到壓迫,若目視存在於側方向的物體,便會出現重影(複視)。
鼻咽癌症狀: 早期症狀之五——頸部淋巴結腫大
因爲鼻咽癌整體發病率低,尤其是在廣州之外,非腫瘤科的醫生對鼻咽癌知之甚少,腫瘤科的醫生,如果不是專攻這一塊的,經驗也很少,一個放療科一年也碰不到多少例。 但是鼻咽癌解剖部位非常複雜,對放療醫生的水平和經驗要求又很高,因此無論是診斷還是最後的放療,建議至少到省一級專科腫瘤醫院放療科專攻鼻咽癌的醫生做放療,基層醫院和專攻這塊的放療醫生質量差距非常大。 (8)遠處轉移:晚期鼻咽癌患者可出現骨、肺、肝等部位轉移。 其中骨轉移以脊柱、肋骨、盆骨轉移等,壓迫導致疼痛症狀。 (4)遺傳因素:鼻咽癌有家族聚集現象,許多鼻咽癌患者加油家族患癌病史,分子遺傳研究也表明鼻咽癌發生發展過程中存在多個腫瘤抑癌基因的變異。 此外,黃種人較白種人、南方地區居民較北方地區人羣發病率高。
(6)腦神經損害症狀:鼻咽癌生長浸潤壓迫顱神經,可出現面部麻木、眼球外展受限、上瞼下垂、張口受限、伸舌偏斜、軟齶麻痹、反嗆、聲嘶等神經症狀。 一般情形,醫師可藉由病史與臨牀表現,得到鼻咽癌的臆斷;再經由後鼻鏡或鼻咽內視鏡,觀察鼻內狀況。 必要時可針對可疑部位做切片並送化驗,經判讀後發出病理報告,才得以確定診斷。 鼻咽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即使病程已是第三、第四期,患者也不會感覺到明顯的不適。 不過,鼻咽癌最典型、最早,也最常出現的臨牀表現,就屬「頸部淋巴病變」,估計有30%至40%的患者,是以此為初發症狀,此時頸部會出現腫塊。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鼻咽癌細胞都帶有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多數患者血液中也有感染EB病毒。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的臨牀症狀
王孝深教授通過大量病人的實例,結合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 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圖文並茂,爲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進行了精彩的講述。 鼻咽癌治療後的隨訪非常重要,其目的在於評估治療效果、早期發現復發和轉移病竈、監測和處理治療相關併發症、促進功能康復等。 (3)靶向治療:分子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治療阻止腫瘤細胞生長。 目前常在鼻咽癌中應用的靶向治療藥物是EGFR單克隆抗體,包括西妥昔單抗和尼妥珠單抗。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指發生於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上皮腫瘤,具有高度侵襲性特性,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其中廣東、廣西、福建、海南、湖南等地爲高發區。
鼻咽癌約佔惡性腫瘤30%、佔頭頸部腫瘤70~80%,男性發病率約爲女性的2~3倍。 據統計,2020年全球新增鼻咽癌患者133,354例,新增死亡人數達80,008例,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1]。 鼻咽癌主要是用放射治療,因為鼻子是很小的器官,要切除癌細胞並留下足夠的安全空間非常的難,不過,若是較晚期的患者,可能就要搭配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 對此,一旦發現腫大的淋巴結,經抗炎治療後未見縮小,並且觸摸後感到腫塊活動度差、質地較硬、無痛感、多個融合成團,便需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主要藉助鼻咽內視鏡以及病理切片檢查,其次需用電腦斷層掃瞄或核磁共振攝影來評估腫瘤侵犯程度以及頸部淋巴轉移情形。 早期的鼻咽癌預後不錯,晚期病人則較差;女性病患比男性病患預後好,年紀較輕者(小於 40 歲)比年紀大者(大於 60 歲)預後好。 如癌細胞侵入顱骨底時,形成頭痛;腫瘤壓迫神經時,會造成眼皮下垂、臉麻、嘴角歪一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鼻塞、流鼻涕則是癌細胞已侵入鼻腔併發鼻竇炎,常為晚期症狀。 香菸中含有各種致癌物質200多種,尤其是其中的尼古丁、煤焦油更是具有強烈致癌作用! 以此類推,燒烤煙霧同樣含有多種致癌物質,經過鼻腔吸入會增加鼻咽癌的風險。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與就診建議
而鼻咽癌的發生實際上是與遺傳因素、致癌物或促癌物、免疫力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的,因此存在鼻咽癌家族病史的人,應經常前往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鼻咽部的檢查。 鼻咽癌症狀 這包括耳鳴、耳堵、聽力下降等症狀,這主要是腫瘤壓迫或者因爲腫瘤造成耳咽管堵塞所致,對於長期出現耳鳴又查不出病因者,需要及時檢查鼻咽。 慢性炎症與鼻咽癌均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症狀,並且 70% 到 80% 鼻咽癌症狀 的鼻咽癌患者在早期都會出現這一症狀,但是大部分均未給予充分的重視,其最佳治療時機因此被耽誤。 當然,鼻堵塞感也並非是鼻咽癌獨有的症狀,許多疾病如鼻竇炎、感冒等也可引發鼻堵塞感症狀,應重視這一臨牀表現,在按鼻炎或感冒進行治療後仍未得到改善且鼻塞時間較長時,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臺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指出,頸部淋巴病變是最早、最常出現的鼻咽癌臨牀表徵,約 3 到 4 成患者是以頸部淋巴病變為初發症狀。 同時鼻咽癌確診者已有頸部淋巴病變者,更高達 7 到 8 成。 不明原因的頸部腫瘤,尤其是長在耳垂下方,上頸部兩側,不痛不癢、且 2 星期以上未消腫者,要懷疑是鼻咽癌。 鼻咽癌前兆並不明顯,且因鼻咽管被腫瘤阻塞,會有類似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例如鼻塞、鼻涕倒流、耳朵悶塞感,淋巴結也會腫大。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早期有哪些症狀?
最方便的就是EB病毒DNA檢測,通過了解血液中EB病毒的載量,來預判鼻咽癌發生的風險,這些檢測一般的三甲醫院都可以進行。 全球8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鼻咽癌在我國東南沿海和南方地區最常見,尤其在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江西五省,發病率高達25/10萬~40/10萬,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 鼻咽癌症狀 鼻咽癌症狀 ①由於放療對組織損傷較大,臨牀上對復發患者二程及多程放療較爲謹慎。 且放療後復發者病變多較廣泛,二程或多程放療對局部及頸部軟組織創傷重,常伴骨壞死,手術難以進行。
鼻塞也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狀,通常是腫物長大堵塞兩側鼻腔所致,這種症狀往往是進行性逐漸加重的,此時只要想到鼻咽問題,可以比較輕易地發現鼻咽腫塊累及雙側後鼻孔。 一系列研究表明,鼻咽癌患病風險主要跟遺傳基因、EB病毒和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等相關。 這也是爲什麼移民到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地的廣東人鼻咽癌發病率會高於當地人,但同時又會低於長期在廣東生活的本地人的原因。 由基因所決定的因素沒有辦法改變,但是飲食方式和環境因素可能會因居住地改變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