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各種治療方式的進步,至少 90 % 以上的病人可以免於截肢,而且做完肢體保留手術的局部復發率也低於 8 %;至於 5 年的存活率需視骨癌的種類,以及發生的部位而定。 骨癌的治療方法視乎骨癌的類別、擴散範圍、患者年齡和健康狀況而定。 這類罕見的癌症患者需要到專科醫療中心,由癌症專科醫生(腫瘤科醫生)和擅長特別治療方法的外科醫生治理。
由於小童及青少年處於成長階段,骨肉瘤可於個多至兩個月,大量侵蝕骨頭。 軟骨肉瘤則影響老人居多,尤文氏肉瘤華人較少,同骨肉瘤一樣影響兒童居多。 目前骨癌的大部分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射線等,都由健保給付。
骨癌治療: 健康小工具
在這篇訪問中黃國全醫生和我們詳細解釋骨肉瘤 / 骨癌的各方各面,包括種類、徵狀、檢測方法,治療方法(特別是外科手術)、治療後的副作用和可以如何處理等。 希望能夠令病人和照顧者有足夠的知識去和醫生及其他醫療團隊成員討論,從而面對和克服疾病。 良性骨癌是不會對人產生致命影響,惡性骨癌它的組織有不正常癌細胞會對人體致命,並轉移到其他組織器官。 就發生比例而言,良性多於惡性,次發性(其他惡性腫瘤轉移)多於原發性。
- 止痛藥在疼痛初期還算有效,但當骨癌長大之後,止痛效果即會變差。
- 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若及早發現病情,患上骨肉瘤、軟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的5年存活率分別是77%、91%和82%。
- 根據骨癌的類型與大小不同,手術切除的範圍也可大可小,為避免癌細胞擴散,手術範圍除了患部的骨頭之外,也可能包含周圍正常組織的刨除。
雖然醫生可透過X光判斷是否有腫瘤,卻無法判斷腫瘤的惡性程度。 即使施行手術,癌症骨轉移也不一定能完全根除,配合放射治療則可以更有效控制腫瘤。 放射療法有助於減輕疼痛,並可預防病理性骨折及脊髓壓迫。 有80%的癌症骨轉移患者經放射治療2到3次後,症狀可以獲得明顯改善。 此外某些癌症骨轉移還會產生高血鈣症,會讓病人出現噁心、便祕、頻尿、意識不清、昏迷等狀況。 骨癌切除後,肢體的重建亦有長足之進步,近年來,組裝式人工關節(Modular Type),可依照骨頭缺損的情形,隨時調整人工關節的長度及大小尺寸,爭取了治療的時效。
骨癌治療: 骨癌治療方式有哪些?
這些專家深知罹癌對於患者的身心和情感都會帶來巨大衝擊。 骨癌治療2025 黃:由於患者和照顧者的不安大部分源於對這病和其治療不理解,期望這手冊能提供相關資訊,有信心和勇氣一起面對要行的路。 骨癌治療2025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患者和朋友要多關注自己的生活細節,積極樂觀地面對疾病,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骨癌治療 由於骨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骨痛,如果晚上比白天明顯的骨痛,合併食慾減低、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時,務必特別注意。 骨癌治療 骨癌切除術是將長在骨外的腫瘤從其基部切除的手術,主要適用於骨軟骨瘤。 切除應包括腫瘤的軟骨帽、帽周圍的纖維組織以及所有的基底部分。
若癌細胞的位置或其擴散程度導致無法以手術方式切除,放射治療可用作殺死癌細胞或令其萎縮,以務求減輕局部症狀。 由於放射治療中採用的是高劑量的射線或粒子,因此其輻射性物質有機會影響其他健康的組織、血管或神經。 局部骨癌的手術就是切除癌症組織加上週圍一些正常組織。 在以往手術就是截除肢體的意思,但是現在的手術的目標是盡量保全肢體,現代手術技術加上數前獲術後的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已使得肢體保全手術較易成功。 在骨肉瘤的治療有時伴有肺轉移時也可以使用手術切除骨癌及肺部轉移病竈,但在合併使用化學治療。
骨癌治療: 骨肉瘤
但是化學治療與輻射治療也有其併發症,包括傷口癒合不良,局部骨骼癒合不良,生長障礙,血管炎,神經炎,關節軟骨傷害等;有時也有化學治療常見的掉頭髮及抵抗力減弱等現象,在作治療選擇上都必須列入考慮。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的說明,大多數骨癌已知的可能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和一些特定的遺傳性骨骼疾病,都是無法更改的。 除了暴露在放射線下之外,並沒有其他環境和生活習慣相關的因素,被證明會導致骨癌。 也因此,目前並沒有特定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可以預防骨癌。
骨癌治療: 放射治療
如有需要,患者可與醫生、家人、朋友或社工等溝通,讓他們瞭解你的情況,同時聽從醫生的指示,爭取最佳治療時機和效果。 當然,患者自身也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治療方能發揮最大功效。 所謂切除乃指將腫瘤部分清除,截肢則將患肢完全切除。 在技術上可依殘存的正常組織再細分等級;惡性度高者一般要求盡量根除腫瘤組織為宜。 骨癌治療 由於遺傳疾病與因放射治療而容易癌變的狀態,仍屬不可逆的致病因子,因此我們能做的就是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
骨癌治療: 癌症百科
其他可能的症狀還有患部腫脹、因癌細胞侵蝕骨骼而發生的骨折,或是有刺痛感、麻木感、因神經受壓迫而導致的無力感。 我們的醫師通常在確診後48小時內就會與病患會面,並盡速展開療程。 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放射腫瘤科醫生和腫瘤科醫師一起合作,制定出您的專屬治療計畫。 我們的癌症醫療團隊能提供骨癌患者專業的治療、真誠的關懷與支持。
骨癌治療: Heho 癌症
轉移性骨癌病患都已是癌症末期病患,這種轉移常常發生在脊椎和骨盆,有時也會在四肢長骨出現。 對於已經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部位一般仍應採取治療,將骨折予以確當固定,以更使病患的生活品質得以改善。 骨癌治療 由於近年來醫學的進步,截肢已經不是唯一的選擇。 若是發現治療得早,醫師可以施行肢體保留手術, 骨癌治療2025 即為一方面切除病竈,同時保留原有肢體的功能。 再配合化學治療,可以使病人五年存活率高到70~80%。
骨癌治療: Heho News 健康新聞
以往的骨癌治療,往往只有截肢一途,使許多病人望之卻步。 醫師決定手術的方式時,會考慮許多因素,包括骨瘤的種類,分期,病患年齡,是否發生轉移,重建材料,病人意願,手術的經驗,病人工作的要求,以及疾病的預後等實際因素。 骨癌治療 化學治療藥物種類繁多,通常是靜脈注射劑,有時亦會採用藥片裝。 由於化學治療是使用藥物殺死癌細胞,所以有可能引起副作用,例如疲倦、作嘔、胸悶或脫髮。
骨癌治療: 醫師 + 診別資訊
但若已經是癌症晚期,則藉著給予化學抗癌藥物來延長存活時間。 可能與疼痛有關,也可能因為骨瘤刺激到肌肉或神經系統,造成運動功能的障礙;有時骨骼發生骨折也是原因之一。 有時也可能會同時出現神經系統功能受壓迫所引起的功能障礙。 當發生運動功能障礙時,經常會使病患感到十分緊張,此時必須探討是否有神經急症,必要時需施行緊急手術。 跟任何一種癌症一樣,骨癌也有復發的可能,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療後,即使已完全康復,也應多加註意骨骼健康,如骨骼有異樣,應盡早求醫。 另外,部分骨癌復發的個案源自切片手術對體內正常組織造成的污染,所以患者在骨癌痊癒後,也應定期檢查,以免延誤診斷復發的骨癌。
骨癌治療: 治療方法
根據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Cancer Research UK)數據,2017年,英國每10萬人分別有0.9名男性和0.8名女性患上骨肉瘤,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 而軟骨肉瘤則大多發生在成人身上,診斷年齡平均為51歲。 原發性骨癌的發病年齡比普遍癌症都年輕得多,雖然其新症數字每年皆不在常見癌症排名之列,但殺傷力絕對不容忽視。 醫師特別強調,現在的治療技術與藥物不斷發展進步,使得癌症的骨轉移出現更好的治療契機,患者千萬不要輕言灰心放棄,越早勇敢面對,積極與醫師合作,就有可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機會。
骨癌治療: 健康小幫手
化學治療已成為骨肉瘤及Ewing氏肉瘤治療的主要角色之一。 骨癌治療 化學治療可以明顯縮小骨肉瘤顗,使得肢體保全手術得以成功。 Ewing氏肉瘤常有轉移,化學治療已成為其第一線的主要治療。 骨癌是絕對可以治癒的,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何懷德醫師補充,儘管軟骨肉瘤的確切發病原因尚未明朗,但目前細胞遺傳學研究已發現,患者可能出現如EXT1/2、TP53、Rb1和IDH1/2中的基因突變,以及良性病變的惡性轉化,在治療過程中應密切注意。 根據衛福部107年的癌症登記報告,所有癌症當中,其實骨癌無論是發生率或死亡率都排不進前20名,以致於容易被多數人輕忽。 然而,究竟骨癌的存活率有多少、是否一定要截肢? 透過瞭解骨癌的生成原因、症狀、診斷與治療方式,和《Hello醫師》一起揭開骨癌神祕的面紗。 進行切片需要局部麻醉,一般用長針切取樣本,這個程序稱為粗針活組織抽檢。
骨癌治療: 局部出現腫塊:
化療藥物種類眾多,通常是靜脈注射劑,有時亦會採用藥片裝。 醫生常在手術前後為患者做化療,以促進腫瘤切除手術和防止腫瘤復發。 平時可進行門診追蹤觀察,但是若已經產生骨折或是將要骨折,通常在進行骨折固定的同時,要進行腫瘤切除,並且把組織送檢。 對於嚴謹的醫師而言,要真正判定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還是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後才能放心。 另外,有時候是要先進行 生檢手術,此時的主刀者和未來進行腫瘤切除重建的手術醫師最好是同一位,或者是熟悉生檢手術特殊要求的資深醫師,以避免腫瘤擴散,並且減少未來可能的切除範圍。 骨轉移如果發生在肋骨、顱骨等部位,通常不需要手術治療;但若發生在脊椎、股骨等部位,就可能需進行骨骼手術。
骨癌治療: 骨癌治療4種方式,骨癌治療費用、骨癌存活率、最新治療
採用的化學治療藥物有很多方式,依各骨癌種類及各醫療中心的經驗成果而有差異。 例如目前治療骨肉瘤成果最佳的治療方式乃是先作化學治療,再接著施行手術,而後再依手術標本判定化學治療的效果,決定是否需改用其他化學治療藥物。 同時也可提供更多機會使病患得以保全其肢體,而不必走上非截肢不可的不歸路。
骨癌治療: 症狀
當腫瘤切除後,視切片檢查的情況,可能還需要加上術後放療或化療來殺滅潛藏於體內他處的癌細胞。 例如骨癌容易轉移到肺部,除了切除骨腫瘤外,可能也需透過化療清除肺轉移的癌細胞。 或有部分患者將切除之骨頭用高強度放療消滅癌細胞後,另取其切除的骨頭作為骨頭重建手術的材料。
有20%病人在診斷的同時, 就有臨牀上可偵測的轉移病竈。 癌症病患在完成治療後最擔心的就是癌細胞復發與轉移的問題,特別是當聽到醫師宣佈癌症出現骨轉移的狀況,更讓患者有被「宣判死刑」的感覺,也讓多數醫生決定採取姑息性處理,形同放棄醫療。 但事實上,有愈來愈多的病例證明,癌症即使發生骨轉移,還是可以透過化療與放療的綜合治療方式,抑制腫瘤生長、減緩疼痛並延長生命。 在骨癌治療上,一般會採取手術切除搭配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進行。
國內的醫療研究統計,乳癌患者發生骨轉移後平均仍有2到3年的存活期,病患存活5年的比例也可達到20%,顯示骨轉移後病患仍能存活數年,而且,醫界認定在各類癌症骨轉移中外科手術治療效果最好的就是骨轉移。 原發性骨瘤的治療依良性與惡性而定良性骨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其活動性低者可採用密切觀察的態度,如小型的骨襄腫;有些良性骨瘤則可採用切除手術,只切除腫瘤部分,並盡量保存正常組織。 但對活性高的良性腫瘤則必須盡量將腫瘤組織切除,必要時必須犧牲部分正常組織,以減少腫瘤再發的機會。 骨癌發生真正原因現在仍不很清楚,但可能與骨骼的過度生長、慢性發炎刺激、代謝異常或暴露放射線等因素有關。 骨癌治療2025 骨癌極少數也與遺傳或基因突變有關,如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患者等,都有機會罹患骨癌。 患者接受手術後或需進行物理治療和其他支援,從而恢復正常活動能力。
平均而言,軟骨肉瘤的5年存活率大概落在78%,比起骨肉瘤的60% 或伊文氏肉瘤的61%,機率較高。 尤文氏瘤對電療有效用,但只限於患者對化療效果不佳或手術不能完全切除腫瘤時才採用。 骨癌治療2025 黃:現時治療骨肉瘤的技術日漸成熟,病情復發的數目只有數個百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