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部分基督教學校亦同時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只要持有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的領洗紙,就可獲5 分宗教分,包括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 不過並非每間學校都接受,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這類學童的可獲分數最高,除了「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之外,其他得分都表示學童家庭背景與小學有關連,簡單而言即「靠關係」。 我們製作了「2022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瞭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此外,在每所小學的資訊頁,都有該小學過去六年的派位數據。
統一派位(英文:Central Allocation,簡稱CA)是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中其中一種的學位分配方法,另外一種是為自行分配學位。 本方法適用申請參與統一派位的中學所提供的學位,主要是官立中學及政府津貼中學。 「直資小學」是由校董會自行管理,但學校會按收生人數獲得政府一筆津貼。 小學學位分配 由於已有不少昔日的傳統名校轉為「直資小學」,故更令家長為之趨之若騖。 家長需帶同仔女面試申請入學,但政府規定不能透過筆試作為取錄條件,故家長為子女製作厚厚的CV也在此時大派用場。
小學學位分配: 私立小學
在兩個情況之下,申請學童必然會被取錄,亦即「必收生」。 第一,父或母在該小學就職,而職位並無規限,所以不必為教師或校長,無論是文員、校工、資訊科技助理,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小學學位分配 年申請 2022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 教育局規定在50%學位中,大約要預留約30%在這個階段收生,而餘額即20%則用於下述收生方式。
- 學校可供「自行分配學位」的學額一般於每年9月接受申請,家長可以不受地區限制,按意願向一間官立小學或資助小學直接遞交入學申請。
- 派位程序雖然複雜,但主要是根據學生所在校網、派位組別、選校意願、及隨機編號分配學位。
如果兩個數字相差很多,這可能是由於「世襲生」多過該校小一學額 30%,而侵佔部分統一派位的學額。 教育局於 2021 年 1 月公佈了 2021 年度統一派位選校名單及各校的暫定派位學額。 連同較早前(2020 年 9 月)公佈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整理了這些數字及製作了以下列表,以便你瞭解及分析每間學校的競爭形勢。 由於本區學校是以小學所在校網決定,所以如果家庭居住於第二個校網,家長便需要申請轉校網。 家長可於每年十二月和三月經小學向教育局申請跨網派位,如申請獲審批,學生將轉往居住的地區進行派位,否則將於小學所在校網進行派位,申請一經審批,不得再作任何的變更。
小學學位分配: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證明文件
這兩類學童其實與「世襲生」的條件相似,分別在於「世襲生」的直系親屬,必須在該小學中任職或就讀,而這兩項條件,則包括在直屬學校任職或就讀的直系親屬。 符合條件的學童可獲高達20 分,基本上獲取錄機會極高,獲取錄機會幾乎等同「世襲生」。 小學學位分配2025 不過要留意直屬幼稚園或中學的校址必須與小學一樣,否則不會計分。 什麼是「計分類」:學校小一學額的 20% 至 小學學位分配2025 50%,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得的分數,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用這個方法錄取的學生,叫「計分類」。 學位分配系統包括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及中四學位安排機制,均由教育局執行,為合資格的小一、中一及中四學生分配資助學位。 2020年起先在4月公佈自行分配學位結果,獲取錄的學生會以書信及電話通知家長,統一派位的結果將在七月的第一個星期公佈。
如果本身學童的哥哥及姐姐已在同一間小學就讀(註:入讀時哥哥姐姐仍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已是該小學的全職教職員,就屬必然會取錄。 教育局規定在50%學位中,大約要預留約30%在這個階段收生,而餘額即20%則用於下述收生方式。 不少人都說,幫自己仔女尋找心儀學校,比起自己尋找工作面試還要困難。
小學學位分配: 階段1:「自行分配學位階段」
學校可供「自行分配學位」的學額一般於每年9月接受申請,家長可以不受地區限制,按意願向一間官立小學或資助小學直接遞交入學申請。 而學校則會按照教育局所定的準則決定是否取錄,學校一般會於11月通知家長是否為其子女提供學位。 如果申請人未能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學校取錄,就需要參加小學統一派位。 把握時間,做足準備:如果你的子女將要 2023 年升讀中一,你應該早於 2022 年 9 月之前便要準備,你需要決定心目中理想學校的優先次序,及部署申請策略。 想了解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如何決定申請的中學? 想了解在第二階段「統一派位」,請閱讀:中學統一派位重點分析。
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50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根據教育局於 2021 年 9 月公佈的官津小學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可以推算小一學位總額,因為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 簡單來說,「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佈的數字,「小一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小一班數」則是 2021 年 9 月的數據。 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全港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額作自行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根據教育局於 2020 年 9 月公佈的官津小學自行分配學額數字,我們可以推算小一學位總額,因為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所有官津小學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自行分配。 簡單來說,「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佈的數字,「小一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小一班數」則是 2020 年 9 月的數據。
小學學位分配: 結果公佈
想了解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什麼申請者是「必收類」? 想了解在第二階段「統一派位」,請閱讀:統一派位詳情。 小學學位分配 小學學位分配2025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小學學位分配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小學學位分配: 全港小學統一派位 2022 數據分析
麥當勞《管理發展專業文憑》課程內容涵蓋7個單元,包括業務管理、人力資源、餐廳管理、部門領導、顧客服務、生產品管及值班,並以兼讀制形式授課。 小學學位分配2025 麥當勞的222位餐廳總經理一邊進修學習餐廳管理知識,一邊上班學以致用及獲取實際工作經驗,成功考取專業文憑資格,過程中毋須申請任何資助或繳付任何費用。 41校網南面以「界限街」入為「41校網」的分隔之外,東面就以沙浦道及賈炳達道作分隔。 在「賈炳達道」兩旁也剛好分隔開兩個樓盤,分別為「曉薈」及「御豪門」,但原來兩個樓盤是座落於不同的校網內。
小學學位分配: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方法
如果選擇第二個途徑,亦即教育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這裡也會分開兩個階段。 這個階段並不受居住地點所影響,而家長可以選擇不同校網的學校,每名學童可以選擇一間學校。 反觀,如果選擇「私立小學」的話,除非該學校有規定家長承諾不能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否則家長仍可替子女報名。 然而去到「統一派位」的結果公佈後,教育局會將相關資料轉送至「私立學校」,屆時「私立學校」可取消學童的學位。 把握時間,做足準備:如果你的子女將要 2023 年升讀小一,你應該早於 2022 年 9 月之前便要準備,你需要決定心目中理想學校的優先次序,及部署申請策略。
小學學位分配: 分配準則
現時各行各業都講求技能培訓及學歷提升,大家都相當熟悉的麥當勞就創飲食業先河,成為香港飲食界首間開辦屬資歷架構第5級課程的企業,推出「管理發展專業文憑」,此課程相當於學士學位的同等資歷級別。 現時麥當勞已經有222名餐廳總經理完成該專業文憑,證明擁有不同背景和學歷的人士都可以踏上成功之路。 該校的開班數目比68%的學校多,教師人數比54%的學校多,班師比例則比95%的學校少。
小學學位分配: 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不少學校在叩門階段會優先考慮或只考慮在「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甲部及乙部)」都以該校作為第一志願的申請人(俗稱「111」)[12][13]。 在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你可以不受學校網限制,為你的子女向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申請入學。 這個階段主要講求「關係」及「世襲」,大約有一半學童會在這階段獲學校取錄,而不獲取錄的要進入第二階段申請入學。 若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派學位的家長,又或者起初不參與「自行分配學位」的話,他們可直接參加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 這個編號純粹用來排序的,跟學生姓名、學校、或生日日期完全無關。
小學學位分配: 統一派位 (中學)
例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有 200,其中「必收類」有 10 人,那麼便要從餘下 190 人中,以「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最後錄取 40 個「計分類」學生。 這樣,該小學用完了「自行分配學位」全部 50 個學額,但還有 50 個學額供「統一派位」使用。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統稱「官津小學」,佔整體學校約九成),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小學學位分配: 【居屋2023: 申請攻略】31/7起接受申請! 入息、資產、購買資格懶人包 (持續更新)
如果你想了解整個小一派位機制的概要,請閱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在統一派位的申請表上,包含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不受學校網限制的申請,而第二部份是按學校網的申請。 申請表和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之不同,就是統一派位的申請表不需填寫學校的名字,而是隻需填寫學校的編號。
小學學位分配: 教育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表面看來,每名申請者都有一半機會獲取錄,但這是錯誤的理解。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小學學位分配2025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另外,留意獲派人數最終不等於可供申請的「自行學位」總數,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學校會「超收」,即是動用了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滿足「必收生」需求;二是有些學校會「收不足」,即是沒有足夠人數申請「自行學位」。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下年9月的小學一年級學位,家長可選擇先行「自行分配學位」。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及年齡足五歲八個月的兒童(截至九月一日入讀小一計)均合資格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已入讀小學或已獲派小一學位的兒童除外)。 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的小一學位並不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內。
小學學位分配: 「計分生」證明文件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甲類」為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兒童提供的學位,凡屬此類別的申請兒童,小學必須取錄。 坊間俗稱這些必獲取錄的學童為「必收生」或「世襲生」[3]。
小學學位分配: 全港小學統一派位 2021 數據分析
有家長為求取悅學校製作的「兒女CV」更厚過一本教科書。 部份家長為求望子成龍,決定孟母三遷,誓要入住名校網。 實情為子女報讀心儀小學,作為家長有不少基本知識需要先知道。 本文希望透一文疏理整個申請小學流程,以及講解當中填表竅門,更重要的是教授大家怎樣查閱自己居所所在的校網。
此外,本年度有 120 家小學,總共提供大約 2,156 個統一派位學額給「跨境專網」,SNSZ 表示學校有暫定學額給「跨境專網」。 在全香港約545間小學中,有65%的學校使用中文作為教學語言,9%使用英文,而26%的學校採用中英雙語教學。 另外,有25%的學校使用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這些學校大多也採用中英雙語教學。 由於小學規定要取錄所有的「必收生」,所以當人數多於預留的30%時,小學就會用統一派位的名額補上,這就稱為「超收」。 中三結業生如果希望在主流教育以外另覓進修途徑,職業訓練局及建造業議會所開辦的全日制課程,仍會為他們提供不同的進修機會。 麥當勞業務遍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而且會向所有員工提供統一而完善的內部培訓。
填寫表格時,家長需填報30間學校,但當然部份校網未必有30間學校,家長只需盡填便可以,且要留意部份學校是男女校、女校或是男校。 如果多於一名子女想參加「統一派位」,而又希望可獲派同一學校,家長在揀選學校時要填上相同選擇,就會給學童同一編號進行分配。 經過首三回合,如果學生仍未獲分派學位,則會進入「乙部選擇」環節。 在這個階段的選取的學校,就關乎自己居所的地點,故孟母三遷至名校網的作用,在此時才會發揮出來。 假如在填寫「甲部選擇」第一志願的學生,排序上首五名可獲收取。 教育局會再按「甲部選擇」第二志願的學生排序,如果配額已在第一回合用完,則不獲分派的學生會進入第三回合,如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