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紅素已成為常見的保健食品[24],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或抗發炎的生理機能,為一種相對安全的保健食品。 美國AQUASEARCH公司也曾進行人體安全性試驗,蝦紅素作為膳食補充劑或者藥用成分進入生物體內,在目前的研究結果大多顯示對動物和人類是沒有毒性副作用[25]。 若蝦紅素是以食物中的含量去攝取的話是非常安全的,若是以保健食品服用的話,現在廠商都會將劑量控制在非常安全的範圍(範圍為每天 4 毫克至 12 毫克),因此照指定方式服用是沒有問題的。 而喫蝦紅素的副作用是多多少少排便量會增加及糞便會呈現偏紅的顏色,喫過量或高劑量的話有可能會引起胃痛,因此務必遵循指示食用,也可以就自己的年齡、身體健康等狀況詢問醫生的建議。 另外因為蝦紅素是屬於「脂溶性」類胡蘿蔔素,建議與含有「脂肪」的食物搭配著喫,以達到最佳吸收效果。 目前每日建議攝取量從3~12毫克皆可,且研究用劑量較市售蝦紅素產品高,一般由於蝦紅素相當昂貴,且無需太高劑量,
所以其實蝦紅素及葉黃素各有優點,兩種是可以一起補充、相輔相成的。 蝦紅素的抗氧化力是葉黃素的200倍,很多人都知道要顧眼睛要喫葉黃素。 在這個不能沒有3C產品的時代,眼睛可能是你全身上下最需要保養的器官。 高抗氧化力的蝦紅素,還可以幫助促進眼球脈絡膜的血液流量。
蝦紅素副作用: 保健功能五 蝦紅素與腦神經健康
結果發現每天 12 與 18 毫克的蝦紅素能顯著改善血中脂聯素( adiponectin )和減少三酸甘油酯的濃度,而 6 和 12 毫克組的 HDL 顯著增加( Ref. 5 )。 2007 年一篇以健康男性為對象的試驗,每天補充 4 毫克蝦紅素,補充 12 週後發現血脂質過氧化的情形顯著減少,因此蝦紅素可能有抑制血脂過氧化的能力( Ref. 4 )。 研究顯示,每天補充12毫克的蝦紅素,能夠降低血中紅血球的過氧化物,也能減緩體內LDL氧化作用,因此有助於預防血脂、心血管疾病。 研究以中年人為實驗對象,在每天攝取12毫克的蝦紅素狀態下能夠增加反應力和短期記憶。 現在已經有很多醫生跟營養師都推薦大家來使用蝦紅素作為保養, 是除了葉黃素之外,更有幫助的保健成分,
「蝦紅素喫太多會怎樣嗎?」在開始喫之前絕對會有這種疑惑,但這個問題需要分自然蝦紅素和人工合成的蝦紅素兩種情況來看,因為兩種在化學成分、生物利用率和純度上都有所不同。 同時葉黃素也用來預防大腸癌(Colon cancer)、乳癌(Breast cancer)、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心臟病(Heart disease)。 醫學界至今已發現超過600種葉黃素,但僅有30~50種存於食物中。 如:綠花椰菜、菠菜、羽衣甘藍、玉米、甜椒、奇異果、葡萄、柳橙汁、西葫蘆、南瓜等,都是生活中常見且富含葉黃素的食物。 上述3種蝦紅素類型中,最被廣泛運用的,是跟花青素一起作為葉黃素的輔助成分。 由葉黃素提供基礎保護、花青素及蝦紅素則針對葉黃素保護不到的部位,提供保護力及舒緩功效。
蝦紅素副作用: 含有蝦紅素的膳食補充劑對皮膚的影響
以這種藻類為食的動物,包括有:鮭魚、紅鱒、黑斑小鯛(Pagrus major)、火烈鳥及各種甲殼類動物(例如:蝦、磷蝦、蟹、龍蝦及小龍蝦等海洋生物[8])均可找到由蝦紅素而引起的橙紅色染色效果。 蝦紅素中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幫助改善運動表現、新陳代謝和恢復能力。 通過增強體內脂肪酸的使用來防止骨骼和肌肉損傷,並清除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從而提高整體運動表現。 類胡蘿蔔素因為有助於眼睛健康而聞名,尤其是蝦紅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能夠幫助眼睛從長時間看電子螢幕中恢復過來,並保持健康視覺功能。
- 蝦紅素可以保護細胞免受傷害,有效清理細胞內的氧自由基,幫助身體維持機體平衡並減少衰老細胞堆積。
- 是除了葉黃素之外,更有幫助的保健成分,
- 此外,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SOD2),過氧化氫酶(catalase, CAT)和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 GPX1)明顯上調。
- 日常生活中我們眼睛受到光線照射時,能被眼睛調節,然而藍光卻可穿透至眼底,直至視網膜和黃斑部。
目前,酵母以細粉形式作為蝦紅素,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的天然來源銷售,並用作鮭魚飼料的成分。 蝦紅素副作用 憂鬱情緒也與腦部發炎、自由基傷害有關,而根據蝦紅素的強烈抗氧化性,2019年的臨牀研究就發現每天補充12毫克的蝦紅素,在補充八週的期間,能夠顯著降低負面情緒、疲勞等問題。 天然的蝦紅素目前大多用於人類的保健食品 大部分天然蝦紅素,由紅藻萃取是使用在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品。
蝦紅素副作用: 天然蝦紅素增加輕度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中HDL和脂聯素
蝦紅素(藻紅素)又稱蝦青素,是天然的類胡蘿蔔素,其結構與葉黃素相似,主要存在於藻類與海洋動物身上。 因海洋動物如鮭魚和甲殼類,平日攝取富含蝦紅素的紅球藻而使身體形成自然的紅色而有『蝦紅素』這個名字。 蝦紅素實際上是由雨生紅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生成而來,不是蝦、蟹、魚類體內自行合成的,因此喫素的人和對蝦蟹過敏的人也可以安心補充。 蝦紅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與一般抗氧化劑較不同的地方在於,蝦紅素擁有非常強的抗氧化能力,是目前發現數一數二強的天然抗氧化劑。
蝦紅素副作用: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是現在天然蝦紅素的主要來源, 1000克中可以取得超過40克的蝦紅素。 另外,現在也有基因轉殖技術,將會產生蝦紅素的基因轉入益生菌中,透過發酵作用可以大量、快速生成蝦紅素,會更比養殖省水、省能源,但此技術在臺灣尚未被覈准在保健食品中,但可用於護膚保養品上,有待未來法規覈准,讓我們得到更優質、更友善環境的蝦紅素。 而大研生醫除了含有前述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黃金比例、足量的3毫克的蝦紅素外,更搭配了珍貴的超級水果「智利酒果」、飛行員的祕密武器「山桑子」、亞麻仁油和維生素E,7大晶亮配方! 葉黃素(Lutein)是人類眼球(黃斑部與視網膜) 色素組成的類胡蘿蔔素之一,與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類似。
蝦紅素副作用: 預防胃潰瘍
臨牀研究發現補充蝦紅素可以具有保護眼睛,改善視覺的功效,推測與蝦紅素具有清除自由基與抗發炎有關,且在過去研究還有發現蝦紅素可以增強眼部的微血管血流,所以蝦紅素也可以作為視力保健食品。 老化後可能造成認知功能衰退甚至失智症,蝦紅素可能有保護的效果。 BDNF是種蛋白質,會調節神經介質傳導、參與神經元生長、分化及重塑,維持細胞健康,體內較高的BDNF和降低失智症風險有關。 在人體實驗中,每天喫2~12毫克蝦紅素(大多數研究為6克),可以減少皺紋、增加皮膚彈性和潤澤度。
蝦紅素副作用: 保健功能一 蝦紅素與美容保養
目前天然來源的蝦紅素是藻類,多數生物都是因為以藻類為食,因此在身體組織上顯現出鮮豔的紅色、橘色。 2000 年有篇研究以 24 位健康成人的活體外試驗評估蝦紅素的抗氧化作用。 讓參與者攝取不同劑量的蝦紅素( 0 、 1.8 、 3.6 、 14.4 和 21.6 毫克/天),續補充兩週。 結果發現每天補充 3.6 毫克以上的蝦紅素能顯著延長 LDL 被氧化的時間,也就是說蝦紅素能保護血中 LDL 受到氧化攻擊( Ref. 3 )。 人們除了可以從鮭魚或是蝦等海鮮食物喫到蝦紅素,除此之外,也可以從膳食補充品中攝取,在這類產品裡添加的蝦紅素主要是從雨生紅球藻( Haematococcus pluvialis )萃取而來。
蝦紅素副作用: 保健功能四 蝦紅素與運動
在相關研究中,可能有效的蝦紅素劑量也在4~6mg以上,雖然有部分研究結果認為對於代謝健康有正面功效,但並不能代表絕對有效。 蝦紅素副作用 在蝦紅素保青春功效的相關實驗中,多使用劑量4~6mg的蝦紅素,持續6~8週,也有一些實驗加入了維生素C及維生素E並用,因此市面上很多的蝦紅素產品,都以此為配方依據。 蝦紅素屬於類胡蘿蔔素,除了具有較佳的抗氧化功效以外,蝦紅素能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降低部分身體的發炎指標,減緩反覆發炎的狀況。 心血管最常見的病症有血栓、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臟病,而透過攝取蝦紅素,能減少血液凝固血管的機率、抑制動脈硬化的風險,甚至有降血壓功效。 這使蝦紅素不僅是為人所熟知的睛亮保養成分,更是心血管保健的祕密武器。 換句話說,當人喫下含有蝦紅素的食物或是補充品時,如果跟著適量的油脂一起攝取,就會有較佳的吸收率。
蝦紅素副作用: 改善血壓
目前大部分商業上用於水產養殖的蝦紅素是合成生產的。 一般人會誤會蝦紅素是從蝦萃取的, 事實上蝦紅素不是從蝦萃取的動物性成分, 大部分幾乎都是由天然紅藻萃取的植物性成分, 所以又稱藻紅素。 因為標示「蝦紅素」很容易在加工時定量,要加入多少毫克的「蝦紅素」是可預知的,因此後續不需要再送驗「蝦紅素」含量。
蝦紅素副作用: 健康醫學院
回顧的結果並沒有發現補充蝦紅素對血脂有顯著的影響,但觀察到有稍微降血糖的作用。 未來,為了確定蝦紅素在血糖上的作用,還需要設計良好的研究評估( 蝦紅素副作用 Ref. 9 )。 蝦紅素這個名字聽起來好像跟蝦子很有關係,可能是因為最初這個成分確實是從龍蝦分離出來的關係吧。 龍蝦跟蝦確實含有蝦紅素,但其實蝦紅素不只是蝦纔有,像是鮭魚、微藻和酵母… 等生物的體內也都含有不同濃度的蝦紅素喔。 蝦紅素的結構特殊,會穿過細胞膜,成為橫跨細胞雙層磷脂質的結構[20];在兩端官能基可吸收自由基未配對的電子,易與自由基反應並有效減少自由基活性。
蝦紅素副作用: 文章分類
然而,透過魚、蝦等動物來源萃取的蝦紅素,一來純素者較不方便食用,二來則是蝦紅素含量較低、容易攝取不足的問題。 以「雨生紅球藻」及「鮭魚」為例:1 公斤雨生紅球藻蝦紅素含量約為 400,00 毫克,1 公斤鮭魚含量則僅含 30 毫克的蝦紅素,含量差距高達 1300 倍! 若希望達到一天補充 6 毫克蝦紅素需求,每天必須喫掉至少 200 克鮭魚,光靠飲食補充較為困難、花費成本更高。 由此可知,選擇萃取天然紅藻來源的蝦紅素產品,才會是吸收效率更高、更能成功減少成本的保健方式。
一般市售保健品蝦紅素含量皆不會太高,過量攝取也無法增加效果,請勿自行大量攝取,可依自己需求選擇。 蝦紅素副作用 蝦紅素副作用 人體實驗結果顯示補充蝦紅素後,並無不良反應或副作用,一般人可安心使用。 研究已證實,蝦紅素均未在任何臨牀實驗中發現副作用;美國國衛院五年大型研究 AREDS-2 報告也相繼證實,葉黃素的補充並不會有任何副作用問題。 是時上,這兩種營養素只有在攝取過量的極端狀況,才會出現色素沉澱反應,且對人體是無害的:研究指出,每日攝取 48 毫克蝦紅素可能會讓排泄物呈現偏紅色;每日攝取超過 20 毫克的葉黃素則有皮膚變黃的可能性。 蝦紅素經常存在於鮭魚、蝦、南極磷蝦、龍蝦等海洋動物及藻類植物中。
基於體外試驗和老鼠的活體試驗的證據支持,補充蝦紅素可能是改善運動代謝、表現與恢復的指標。 不過在有關人類運動的的研究裡,這些觀察尚未有一致的結果。 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缺少良好控制、嚴格的科學研究,因此還需要更大規模且嚴格的研究,來確認蝦紅素在改善人類運動表現上的是否真的有幫助( Ref. 11 蝦紅素副作用2025 )。 抗氧化劑能移除、去活化與避免 RONS 生成來預防且延遲細胞的氧化損傷,補充外來抗氧化劑化合物已經成為常見的營養補充策略,並普遍為活躍的運動員採用。
鮭魚是日常飲食裡人們比較容易接觸到含蝦紅素的食物,但大家可能會好奇各種鮭魚含有多少蝦紅素吧! 下圖是每公斤各種鮭魚蝦紅素含量的直條圖,蝦紅素含量最多的是紅鮭( Sokeye 蝦紅素副作用2025 ),而圖最右邊的養殖和野生北極紅點鮭。 在市場上很多業者會說野生的鮭魚蝦紅素含量比較高,但是不是真的有比較高呢? 從以下的資料來看,野生的鮭魚蝦紅素含量,確實是有稍微多了那麼一些些。 蝦紅素的來源有人工合成與天然,藻類、酵母、鮭魚、鱒魚、南極磷蝦、蝦和小龍蝦…等都是蝦紅素的天然來源。 野生海洋動物能從藻類或是其他動物獲得蝦紅素,養殖的鮭魚或是蝦則會把蝦紅素添加到飼料裡,讓牠們從飼料獲取蝦紅素。
蝦紅素的抗氧化力高,可以有效清除體內大量的自由基,讓身體可以變得穩定,不輕易發炎。 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免疫系統就容易跟著下降,這時如果不好好注意飲食、生活習慣,就容易使身體變酸。 跟著免疫能力下降,細菌、病毒就越來越無法抵禦,身體也就常處於發炎、虛弱的狀態。 根據調查,全球有10~30%的人也跟你一樣有消化不良的狀況,尤其女生最為常見。
蝦紅素副作用: 營養師推薦怎麼挑蝦紅素保健食品品牌
而除了吹捧蝦紅素的人以外,先前也有人直指蝦紅素是業者「惡意添加」的成分,說喫多了對身體不好,但之前已經被我們踢爆根本沒這麼嚴重。 蝦紅素是目前備受歡迎的類胡蘿蔔素之一,它是一種天然存在於藻類、螃蟹、鮭魚、龍蝦等海鮮生物中的粉紅色色素。 此外,蝦紅素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不僅對於健康非常有益,還是許多女性用於抗衰老、保養皮膚的保健食品之一。 如果想喫含有蝦紅素的食物,蝦類(草蝦/白對蝦/南極磷蝦)、藻類、蟹類、魚類(鮭魚/鯛魚)、和小龍蝦等,都是蝦紅素的食物來源,可惜的是這些食物含有的蝦紅素量並不多,要攝取到足夠的克數會較為困難。 對於有痛風問題的人而言,為了補充蝦紅素而大量食用海鮮,反倒可能造成普林攝取過多,建議可以依循醫師指示,搭配合適的保健營養品使用。 蝦紅素的結構跟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相當的類似,但卻有更強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對紫外線防禦的能力,因此推論它有保護眼睛的能力,是很正常的想法。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維生素E的500多倍、胡蘿蔔素的10倍以及葉黃素的200倍。 這也是為甚麼不管是口服的保健食品或是外擦的保養品中有他的原因。 人類無法自然合成蝦紅素,因此需要藉由攝取含有蝦紅素的食物,如鮭魚、蝦蟹等。 現代人除了藉由食物以外,還有另一種選擇,可以食用保健品來獲得蝦紅素。
蝦紅素副作用: 挑選蝦紅素的 3 大原則
因此蝦紅素在肝臟健康上的應用就受到不少的關注,以下是相關的研究摘要( Ref. 2 )。 蝦紅素是一種脂溶性的抗氧化營養素,又稱蝦青素、藻紅素,存在於紅球藻類和海洋生物體內,一般熟知蝦紅素的功效是對抗眼部疲勞,而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際,科學家看中它的抗氧化效果,發現可能可以降低新冠肺炎對身體的危害。 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臨牀研究發現每天補充12毫克的蝦紅素,具有降低血中過氧化物、增強短期記憶、提升認知功能,也具有調整情緒的功效,而如果想要達到護眼功效,則每天要攝取6毫克的蝦紅素。
在機制方面,除了蝦紅素本身的抗氧化與抗發炎效力外,學者在動物實驗上發現蝦紅素能夠促進海馬迴的神經可塑性,這也可能是蝦紅素有助於護腦的可能機制之一。 高膽固醇患者特徵是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在生活習慣中需要戒煙、健康飲食並鍛煉減肥。 因此在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方面,配合蝦紅素補充飲食營養會有更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