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本線的龐大客量,於2021年3月正式獲派12.8米巴士,用車為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8米(3ATENU)。 荔枝角廠於2009年3月31日至8月11日期間加入一輛1991年丹尼士巨龍空調巴士(AD41/EX2369),是荔枝角車廠第一條長途路線有如此車務安排的。 荔枝角廠其後再於7月及8月各加入一輛1991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其中一輛用以代替該巨龍空調巴士。 九龍灣廠於10月也將本線所有富豪奧林比安空調巴士調走,改派1992年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巴士行走,為九龍灣廠第二條路線逾17年車齡的巴士行走(第一條為6D線)。 隨著該批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陸續到達18年車齡而需要退役,從2010年5月25日起,荔枝角廠開始改派配有康明斯L10引擎的1994年富豪奧林比安巴士行走本線。 其後,荔枝角廠再次於同年6月19日,把原有的兩輛1994年富豪奧林比安巴士調走,換入兩輛即將到達18年車齡的1992年續牌丹尼士巨龍空調巴士。
本線是來往荃灣及觀塘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五個都會區區域,提供九龍東前往荃葵及美孚的特快服務。 九龍巴士42C線是香港的一條新界市區巴士路線,來往青衣(長亨邨)及藍田站,提供青衣、荃灣、青山公路一帶來往大窩坪、黃大仙、新蒲崗(只限去程)、九龍灣、觀塘及藍田的巴士服務,亦是唯一來往青衣島及青山上路的公共交通服務[1]。 九巴於2012年3月向觀塘區議會諮詢本路線的更改計劃時,遭麗港城區區議員強烈反對及要求補償麗港城來往九龍城的交通服務(如加強九龍區專線小巴69線之班次,運輸署計劃延長至旺角東站北面的基堤道),現運輸署已落實有關方案,而有關地區亦已接納,並等待專線小巴69線一切為延長之準備,即可實行有關重組方案。 九龍巴士40A線是40的繁忙時間特別路線,來往平田及葵興站,走線與主線40大致相同,但往觀塘方向加經長沙灣長荔街一帶,只於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提供單向服務。 麗港城開經:茶果嶺道、偉業街、觀塘碼頭通道、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偉業街、敬業街、成業街、茶果嶺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蝴蝶谷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段)、海興路及海安路。 A23線於2023年4月29日大幅更改走線,不再經四美街。
新蒲崗去荃灣: 彩虹軍營
隨着該批利蘭奧林比安巴士陸續到達18年車齡而需要退役,從2010年5月25日起,荔枝角廠開始改派配有康明斯L10引擎的1994年富豪奧林比安巴士行走本線。 藍田站開經:鯉魚門道、迴旋處、鯉魚門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青山公路、德士古道、荃青交匯處、青荃路、擔桿山交匯處、青敬路、長安巴士總站、擔桿山路、擔桿山交匯處、楓樹窩路、青衣鄉事會路、湧美路、青康路、青衣西路及寮肚路。 九龍巴士X42P線為42C的繁忙時間特快班次,於平日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由青衣(長安邨)單向開往藍田站,不停畢架山花園至啟業邨,是42C線直達觀塘區的「跳蛙公車」版本。 受大老山隧道與觀塘繞道工程影響,彩虹總站須於1989年暫時封閉。 新蒲崗去荃灣 工程於1992年完成後,臨時巴士總站沒有被拆卸,反而成為新蒲崗內重要的巴士中途站,多條巴士路線使用此站,而新界專綫小巴1A線及1S線也以此處為總站。
九巴開辦這條連接東西市區(觀塘至荃灣)的創舉路線,為日後80年代通勤兩區的工業重鎮起了極大作用。 本線路線迂迴,且在1982年5月地鐵荃灣綫通車,速令40M短暫的歷史任務也告完成,乘客往返荃灣及觀塘可全程乘搭地鐵。 唯一未被鐵路覆蓋僅餘的優勢(九龍城啟德機場)也在1998年遷移,加上競爭對手愈來愈多,與38號線相似的途經龍翔道、呈祥道另一「飛龍」42C也在1991年出現,率先為大窩口區及悅來酒店一帶提供快捷服務。
新蒲崗去荃灣: 香港巴士大典
本線的開辦可追溯至運輸署於「1990年至1991年度青衣區公共交通服務發展計劃」中提出,策劃時路線編號為41B,以青衣碼頭為總站。 新蒲崗(英語:San Po Kong)是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南部的商貿區,位於牛池灣以西、太子道東以北、啟德明渠以東、彩虹道以南的區域,名稱來源於該地原來的蒲崗村。 「蒲崗」之名是「蒲田(莆田)」和「山崗」的結合,分別指開村村民祖籍及該地地形,原址爲新蒲崗西北角的彩虹道遊樂場一帶。 1942年侵華日軍驅散蒲崗村村民,削去大部分蒲崗山並拆毀全村原址作啟德機場擴建之用。 戰後蒲崗村舊址附近發展出新的住宅及工廠區,命名爲「新蒲崗」。
- 不過自從290(A)於2015年3月28日投入服務後,部分原有乘搭觀塘區M線、91、91M、92、98A和296A轉乘本線往來彩雲、順利邨、秀茂坪邨、將軍澳、西貢、科技大學、清水灣和荃灣、葵涌的乘客均改為轉乘或直接乘搭該兩線。
- 九巴自2015年3月28日起開辦的全新「將荃線」290(A)後,已開始舒緩本線在荃灣工貿區之客量,更令東九龍各線接駁鐵路的M線得以緩和。
- 本線是來往荃灣及觀塘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五個都會區區域,提供九龍東前往荃葵及美孚的特快服務。
- 太子道東在新蒲崗設有交匯處,即新蒲崗交匯處,在「譽.港灣」巴士站周圍,啟德行動基地也在太子道東。
- 故當時乘搭的本線多是流水客,甚少乘客坐足全程,但由於本線服務範圍廣泛,橫跨東西達5個區域,流水客量相當高。
- 支持站長做法者表示,站長可以以車務調動為由,將車輛直接前往中途站接載並疏導乘客,避免該班車於長亨總站上滿乘客而出現「頂閘」情況,令沿途各站候車之乘客蒙受影響;加上該天有不少滋事者出現,此舉亦可避免他們登上普通巴士後影響車內秩序。
- 2000年代中期,本線非空調車款漸漸被淘汰,兩廠開始使用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和都城嘉慕11米(S3M)行走;空調巴士方面,本地首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巴士(AL1),在退役前1至2年經常行走本線。
反對做法者則表示,該班巴士並沒有延誤,理應繼續行走,並按正常班次開出;而且該天為全冷前的最後一天,站長應交代下此決定之原因,避免令巴士迷掃興及出現憤怒的情緒,使秩序出現混亂,並影響站長的形象。 而於事件之前,有網民發現,當天下午時後較早的時候,兩部熱狗的開車時間並不尋常,均比原定的開車時間早。 軍營於1950年代落成,在香港主權移交前,英軍將土地交還給港府。 現在的新蒲崗中部以工廠大廈為主,曾是香港主要工業區之一,現而逐步變成商貿區;而東及西面則有一些住宅樓宇。
新蒲崗去荃灣: 服務時間
新蒲崗亦是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峯最喜歡取景的地方,曾取景於此的電影包括《暗戰》、《大隻佬》、《大事件》等等[1]。 彩虹道往太子道東天橋底也是無綫電視電視劇取景的熱門地方。 戰前的九龍鄉村處處,其中一條是「蒲崗村」,它背靠蒲崗山。 1939年,政府在該處興建啟德機場首條跑道,史稱「07/25」跑道,全長457米。 每當飛機降落時,有關方面便在清水灣道落閘截停車輛和途人,以待飛機經過。
平田開經:安田街、平田街、安田街、藍田(北)巴士總站、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彩虹交匯處、龍翔道、呈祥道、蝴蝶谷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葵益道、興芳路及葵興站通道。 新蒲崗去荃灣 開辦初期,以利蘭勝利二型(G)和都城嘉慕9.7米巴士(M)行走。 至1990年代中期,客量上升和他線更改新款巴士等因素,令丹尼士巨龍12米巴士(3N)成為本線主要派車,與路線相近的龍翔道、呈祥道另「飛龍」38號看齊。 空調巴士由1996年加入本線以來,用車質素一直得到重視,2000年代較常出現富豪奧林比安12米(3AV),隨後再加入全新的超低地臺巴士服務,先後使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巴士(3ASV,車牌字母為KJ),以及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2米巴士(ATR,車牌字母為KW及KX)。 這些超低地臺巴士當年因符合政府訂立的排放要求,已先後被派往行走中環、尖沙咀及旺角等路線。
新蒲崗去荃灣: 九龍巴士42C線
彩虹總站與當時的彩虹軍營相鄰,軍營已於1980年代永久封閉,東面部份土地後來改建為採頤花園。 香港重光後不久,港府決定在九龍灣填海,興建一條伸出海面、長8,340呎的跑道,新跑道於1958年9月12日啟用,舊跑道永久封閉[2]。 1950年代前後,彩虹道近啟德花園的巴士站曾是巴士總站,名為「九龍城(啟德跑道)」總站,於1958年改稱「竹園」,1977年再改稱「新蒲崗巴士總站」。 1990年代中期,初次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為4輛丹尼士巨龍11米(AD,車牌字母為GJ),及後換入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車牌字母為GZ、HA及HU)。
新蒲崗去荃灣: 巴士路線數目
部分巴士迷更因站長的決定而情緒激動,不斷以粗言穢語謾罵後者。 九巴自2015年3月28日起開辦的全新「將荃線」290(A)後,已開始舒緩本線在荃灣工貿區之客量,更令東九龍各線接駁鐵路的M線得以緩和。 唯取道青山上路的走線比290系顯得更快捷,因此荃灣東及大窩口乘客亦傾向選擇本線前往黃大仙一帶。 戰後,香港經濟正值轉型,工廠及山寨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蒲崗村並未能因此復村。 港府除了在長沙灣和觀塘開闢工業區外,亦將啟德機場舊跑道原址規劃成工業區及住宅區,1960年代初建成。 坐落彩虹道和太子道東之間的新蒲崗工業區,區內主幹街道是大有街,兩旁街道以數字命名,分別是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
新蒲崗去荃灣: 路線查詢
另外,在該事件發生一個月後,東方日報於3月19日報道此事[12]。 新蒲崗去荃灣2025 新蒲崗現時範圍原有蒲崗、隔坑及沙地園三村,其中蒲崗及沙地園為九龍十三鄉其中村落。 1939年啟德機場的07/25跑道在新蒲崗一帶落成,跑道東西走向,長457米,為啟德機場首條正規跑道。 飛機起降時,需要把當時清水灣道(今彩虹道一段)的車輛截停。
新蒲崗去荃灣: 路線資料
本線轉型後,現時的客量已有改善,繁忙時間經常滿座,非繁忙時間的客量也不俗,更有乘客刻意候車,一些路段如美孚往返黃大仙及觀塘往荔枝角等比港鐵更直接、快捷又便宜。 新蒲崗去荃灣 不過自從290(A)於2015年3月28日投入服務後,部分原有乘搭觀塘區M線、91、91M、92、98A和296A轉乘本線往來彩雲、順利邨、秀茂坪邨、將軍澳、西貢、科技大學、清水灣和荃灣、葵涌的乘客均改為轉乘或直接乘搭該兩線。 另外,部分原有由翠竹花園、慈雲山乘搭2F、3C、3M、211轉乘本線,以及在彩虹、黃大仙、畢架山直接乘搭本線往荃灣、葵涌的乘客,因為290(A)頻密班次、其分段收費與本線一致以及不經美孚,除非在等候該兩線時剛巧碰見本線到站,否則都不會刻意候車。 新蒲崗去荃灣 九龍巴士40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荃灣(麗城花園)及麗港城,途經荃灣市中心、大窩口、葵興、葵芳、美孚、大窩坪、黃大仙、鑽石山、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 本線是來往荃灣及觀塘的全日行走巴士路線,由於橫越五個都會區區域,提供九龍東前往荃葵及美孚的特快服務。
新蒲崗去荃灣: 途經
新蒲崗工業區的道路均以數字起首,分別是大有街、雙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及八達街,俗稱「新蒲崗八街」。 九巴29M線的循環點標示為「新蒲崗」,在新蒲崗四美街臨時總站停站後,途經大有街、爵祿街、景福街及景泰街,最後沿太子道東返回目的地。 彩虹道(前身為清水灣道的一部份)位於新蒲崗的西面及北面,其中新蒲崗的西面有河道(稱為「啟德河」或「啟德明渠」)分隔,這種河道在九龍市區已十分罕見。 新蒲崗四美街臨時總站則設於彩虹道近四美街,現時是「新蒲崗四美街」中途站及專綫小巴「彩虹(採頤花園)」總站。 新蒲崗與彩虹分區以彩虹總站為界線,而採頤花園及景泰苑是位於新蒲崗東部的屋苑。 由2012年3月9日起,本線引入2部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米低地臺雙層空調巴士行走,為本線首次引入直梯巴士,提升本線的用車水平。
新蒲崗去荃灣: 服務時間及班次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乘客須使用行人隧道或Mikiki商場天橋往返東行站及西行站,後者旁邊為工業貿易大樓,毗鄰啟德發展區工地,即啟德機場舊址,從該大樓再步行至對面沐元街盡頭設有通道連接港鐵啟德站B出口。 港灣公共運輸交匯處與Mikiki商場、柏立基健康院、寶光商業中心等。 於事件發生的的翌日,有自稱九巴車長的網民於論壇發言,指公司收到十多封投訴該名站長的投訴信,而該名站長亦被車務主任要求問話[10],但另一論壇則有資深巴士迷指消息並非真實[11]。
新蒲崗去荃灣: 路線資訊
2000年代中期,本線非空調車款漸漸被淘汰,兩廠開始使用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和都城嘉慕11米(S3M)行走;空調巴士方面,本地首輛利蘭奧林比安11米巴士(AL1),在退役前1至2年經常行走本線。 超低地臺巴士亦同時被換入,用車為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2米(ATR),在特定時間,則有配上箂特日蝕雙子星型車身、來自219X線的富豪B9TL(AVBW)行走。 現時42C及X42C合共獲派36輛巴士,包括2輛富豪B9TL 新蒲崗去荃灣 12米(AVBWU)及34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22輛12米ATENU、12輛12.8米3ATENU)雙層空調巴士,由荔枝角車廠、青衣車廠、九龍灣車廠及元朗車廠負責派車。 荃灣(麗城花園)開經:海安路、麗順路、青山公路-荃灣段、大涌道、沙咀道、大河道、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葵涌道、長沙灣道、青山道、呈祥道、龍翔道、大磡道、龍翔道、觀塘道、開源道、偉業街、茶果嶺道及有康街。 2019年9月3日晚上約9點,示威者破壞黃大仙站閉路電視後,乘搭九巴42C離開黃大仙,至九龍灣站時,一批防暴警察截停該巴士搜查車上所有乘客,稱該巴士為「犯罪現場」,最終11名乘客獲放行、33名示威者被警察拘捕,其後數十名市民到場圍觀及叫口號[14]。 部分巴士迷分別於得知消息後及兩輛非空調巴士均離站後,隨即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如的士、42M線、E32線、專線小巴409線等)分別往長安巴士總站、大窩口鐵路站甚至九龍區追趕,情況非常混亂。
昔日飛機着陸的舊13/31跑道,已闢為街道,取其諧音名為「爵祿街」。 爵祿街以北數字街是工廠區,以南為住宅區,方便廠商和員工上下班。 此路線除了設有常規的直通車班次外,往荃灣方向,司機開車時會問乘客會否有人在葵涌一帶下車。 另外,多條專綫小巴、公共小巴及居民巴士途經彩頤裏至六合街南行一段(部分路線更駛經全段四美街),並於採頤花園對出設站,為此路唯一車站。 深水埗區議會則於臨近改動前始爭取復辦來往觀塘市中心的全日巴士線,惟兩年過後仍未果,期間九巴只在實施前述改動後11星期再增設2A、6D與11B、11D之八達通轉乘優惠,總車資為2A、6D線之車資。 葵興站開經:葵興路、興芳路、葵益道、葵涌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長茂街、長順街、長荔街、長沙灣道、青山道、呈祥道、龍翔道、大磡道、龍翔道、觀塘道、觀塘道下通道、觀塘道、鯉魚門道、啟田道、德田街及安田街。
新蒲崗去荃灣: 九龍巴士40線
另來往荃灣及九龍城、新蒲崗/觀塘的紅色小巴,車海戰術直接來往荃灣至東九龍一帶亦只需20分鐘,搶走了不少本線的乘客。 故當時乘搭的本線多是流水客,甚少乘客坐足全程,但由於本線服務範圍廣泛,橫跨東西達5個區域,流水客量相當高。 原本來往長沙灣至九龍城之間的乘客需轉乘6D,而6D亦會延長至美孚以配合新計劃,並連同2A與本線提供八達通轉乘優惠,供荃灣區乘客往來長沙灣至九龍城段以及長沙灣至石硤尾段乘客往來觀塘,惟車程分別增加約5分鐘及約15分鐘,而由美孚、牛頭角來往九龍城、旺角、深水埗及大坑東改乘2A或6D的車資比原40線便宜。 展望將來,有鑑於荃灣西部多個大型私人屋邨對往返黃大仙及彩虹等沿途需求量增加,本線由2017年2月13日起根據運輸署《 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延長至麗城花園,以抗衡與紅色小巴之競爭,成為來往麗港城及麗城花園的跨區路線,未來本線客量將會繼續穩定上升。
啟德新發展區正在動工,部份規劃中的道路會途經新蒲崗,包括六號幹線連接路。
另外在平日下班繁忙時間,其中4班往麗港城方向的巴士會在駛離港鐵美孚站後加停長荔街(與往荃灣方向同站),然後返回原線,提供長沙灣工商貿區往黃大仙及觀塘的特快巴士服務,亦已計劃在繁忙時間,加開特別巴士線40A,提供葵涌及長沙灣工商貿區來往黃大仙及觀塘的特快巴士服務,新路線定於2017年12月4日啟行。 同時,為補償乘客往來麗港城至九龍城和旺角的需求,專線小巴69線會分拆69A線往返麗港城至旺角東站北面的基堤道,大致與69線一致。 新蒲崗去荃灣 由於來往青衣長青邨及觀塘順利邨的42線,從1980年1月27日起改經新清水灣道後,青衣與觀塘之間的公共交通服務一直被懸空,直至本線開辦為止。 作為青衣唯一能夠來往黃大仙及觀塘市中心的陸路交通服務,在多項有利因素下,其客量一直維持增長。
新蒲崗去荃灣: 服務時間
隨著1960年代香港工業發展蓬勃,新蒲崗一度成為大型的工業區域,同時因就近啟德機場而滿佈空運公司。 不過隨著製造業北移及機場搬遷,新蒲崗各工廠已經轉型為小倉庫、食物製造廠及辦公室等。 新蒲崗被兩條主幹道及一條巴士專用通道包圍,分別是彩虹道、太子道東及彩虹通道。 太子道東在新蒲崗設有交匯處,即新蒲崗交匯處,在「譽.港灣」巴士站周圍,啟德行動基地也在太子道東。 新蒲崗(San Po Kong),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東南部,黃大仙、鑽石山及彩虹之間,亦與九龍城區啟德相鄰。 在20世紀後期,巴士車身廣告盛行,本線因途經多個人口稠密的社區,經常被客戶看中,在巴士車身披上色彩繽紛、宣傳不同內容的廣告,涉及的車輛及廣告多不勝數,其中包括非空調巴士的銀行、消閒熱點、食品及飲料、電子產品、電池,以及空調巴士的銀行及財務公司、酒類、電子遊戲機、僱員再培訓局、區域市政局等。
此事件後被各大巴士討論區討論,惹來很大爭議[7][8][9]。 有人表示站長的安排是出於其對巴士迷行為之不滿,也有人出言侮辱及責罵肇事站長。 支持站長做法者表示,站長可以以車務調動為由,將車輛直接前往中途站接載並疏導乘客,避免該班車於長亨總站上滿乘客而出現「頂閘」情況,令沿途各站候車之乘客蒙受影響;加上該天有不少滋事者出現,此舉亦可避免他們登上普通巴士後影響車內秩序。 1958年9月12日,啟德機場位於九龍灣填海地的13/31跑道啟用,取代舊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