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富戶政策於 2023 年 5 月進一步通過收緊,並於同年 10 月實施。 如果住戶不進行申報或被發現不實申報、虛假陳述等情況,又或者拒絕授權房委會查覈其資產情況、欺瞞房署,除了會被罰終止租約,更有機會觸犯刑事罪行。 現時,如租戶因濫用公屋而被收回單位,在2年內都不可再申請公屋;會方亦建議,將禁止期限從2年增加至5年。
- 「富戶政策」下獲豁免申報的租戶 ,無須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只需申報居住情況。
- 因應社會的要求,個人申請個案增多,增加一人公屋建屋量無可厚非。
- (圖片來源:Getty)為瞭解決港人住屋需要,港府一邊努力增加公屋供應,一邊經常檢視公屋資源分配的情況。
- 繳交雙倍或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住戶,如日後家庭收入連續三個月下降至低於有關的資助入息限額,則可按情況申請繳交倍半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原有租金。
- 房協轄下出租屋邨的租戶若丟空或非經常持續居住於單位,會被視為濫用公屋。
- 早前有一名女子在網絡上,拍片炫耀自己月租2200元、面積約600平方呎的東湧海景公屋,更被網友揭發其曾自稱在內地擁有一個400平方呎物業,被人質疑濫用公屋,引發社會譁然。
在暫居期間,住戶須每月繳交暫準居住證費,其金額相等於所住公屋單位的雙倍淨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相等,以較高者為準。 如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等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及其在租約時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房協會將個案通報房委會。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 有關人士有可能由終止租約翌日起5年內,被禁止再次申請公共房屋。 倘申請者家庭仍未清繳前出租單位的欠租,亦不可透過公屋申請獲編配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 家庭申報不用填個人總資產淨值
房屋局常任祕書長羅淑佩說,本月3日開始,已向首批約8萬8千名、住滿2年至8年的公屋住戶派發申報表,他們在填寫後需要在11月底前交回,否則或有機會被中止租約。 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物業、未落成的私人住宅物業、經屋宇署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土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因應社會的要求,個人申請個案增多,增加一人公屋建屋量無可厚非。 但140呎的居住面積,與賓館房間面積 呎相諾,減去廚房和洗手間位,也就只能放下一張牀,然後天天都要練習華麗轉身,其人道性令人質疑。 然而,須知入住出租公屋(上樓)並非市民的唯一住屋訴求,政府還要協助較有能力的家庭置業安居(上車),以及促進整體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向上流動(上進)。
至於第一批1.7萬個簡約公屋的管理費開支,涉款逾25億元,亦未必較公屋貴。 目前公屋同樣需要外判管理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保安和維修,以及房屋署職員處理公屋租賃事宜的開支。 何謂公屋富戶 倘當局改由房屋署增聘人手及外判商負責管理,恐怕預算亦難大減。 如戶籍內有家庭成員離世、患上危疾,或因工作、交通及其他意外受傷,引致喪失工作能力,因而收取一筆過非法定賠償(如危疾保險賠償)或其他財政援助,或因退休而收取一筆過退休金,兩項款額均可在家庭總資產淨值中扣除。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2023|收緊申報流程、入息限額、資產限額、豁免申報方法
【公屋2023|富戶政策】公屋單位供不應求,政府早前已有計劃收緊現有措施,加快公屋資源流轉。 據本地多間媒體報道,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於本週三(5月24日)開會,擬從富戶政策、扣分制、申報及查覈資產等方面入手,「加辣」公屋政策。 公屋住戶如不遵從「富戶政策」要求填寫正確的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並繳交,有機會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或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一經定罪,最高罰款 2.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並須遷離現正居住的公屋單位。 在實際情況中,不時有公屋富戶因作出虛假陳述而被定罪,亦有公屋住戶因申報資料不正確而追回租金差額。 公屋富戶政策 筆者近年提交政府的施政報告及預算案建議書,都有要求加緊打擊濫用公屋及收緊富戶與寬敞戶政策,以更好地善用有限的公屋資源,協助真正有需要的家庭加快上樓。
因為未能符合「轉換戶主政策」或在「富戶政策」下須遷出單位的租戶,若有暫時住屋需要,可向房協申請「定期暫準居住證」。 若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住戶如不按照公屋富戶政策要求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有機會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或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一經定罪,最高罰款 公屋富戶政策2025 2.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並須遷離現居的公屋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 相關推薦
以現行公屋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為基準,在富戶政策下,公屋住戶的入息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5 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不得超出入息限額之 100 倍,否則須遷出單位。 申報表內,所有單位住戶均填上月入金額,對於資產則作出簡單剔選申報(選擇「超逾」 / 「不超逾」),暫時無須提交證明文件。 現時若租戶入息或資產限額超出要求,房屋署會要求住戶遷出,同時批出「定期暫準居住證」,公屋富戶可以市值租金繼續租住最長12個月公屋,不過,房委會表示,富戶會在12個月暫住期間轉移資產,以便再次符合公屋資格。 根據現行政策,公屋住戶的收入需不超過入息限額的五倍,而家庭總資產淨值則不能超出入息限額的一百倍,否則將不得不退出單位。 申報表上,住戶都要填寫上月收入的金額,而對於資產方面則是簡單選擇「超逾」或「不超逾」而不需要提交有關證明文件。
以3千蚊租金為例,如果入息限額超過了3倍,須交2倍租金,亦只不過是6千蚊。 對比起租私樓簡直不值一提;所以年輕人上公屋越嚟越難,因為富戶趕唔走,形同虛設。 一是公屋納米化,將單位公屋面積縮小,令供應數量相對增加,例如青衣某在建的公屋一人單位,只有140呎,與劏房沒有多大區別。 由發文內容可見,網民在兒子學費(包括興趣班等)、食飯搭車及家用等方面使費較多,全部支出總數達約3萬元。 帖文一出,即引起一眾網友嘩然,認為樓主太「大使」之餘,亦質疑其家庭收入高達5萬元,但仍住在公屋。
公屋富戶政策: 租金都只交幾千
房協將逾180日非經常於單位內居住的期限,縮短為3個月,如租戶違反有關規定,房協將考慮發出「遷出通知書」及收回單位。 已居住逾 10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年的公屋住戶,須就富戶政策每 2 年進行一次申報,房委會會適時郵寄表格至住戶,住戶亦可於網上下載申報表。 根據家庭人數,房屋署制定了各自的入息限額,如家庭成員總入息限額達指定金額,住戶則須繳交1.5倍租或2倍租。
公屋富戶政策: 最新文章
在新措施下,所有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租戶,由租約生效開始須每兩年申報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若期間租戶家庭狀況有變,不論其居住年期,須每兩年申報住宅物業、資產及入息。 何謂公屋富戶 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宗數屢創新高,現時公屋輪候時間已經超過原先的「三年上樓」承諾,要解決公屋供應滿足不了需求的情況,總離不開減少需求和增加供應這兩個原則,即降低不合資格的需求和增加公屋。 從這個思路出發,房屋委員會就有責任去確保公屋數量可以應付需求,和對濫用公屋資源嚴厲對付,畢竟公屋是寶貴的社會資源,確保公共資源用得其所也是房委會的職責。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申報步驟
簡約公屋對大眾是新事物,討論時間亦短,難免惹人質疑,但絕不應因此而推倒計劃、擱置上述德政。 公屋富戶政策 何謂公屋富戶 根據「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繳交雙倍租金的住戶須每兩年申報資產。 不申報資產或資產超出限額的住戶,便須在一年的暫準居住期內遷出,期間須繳交相等於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以較高者為準)的暫準證費。 以往雙軌的舊制,住戶入息超出公屋入息限額3倍,同時資產超出公屋入息限額84倍,便須遷出。
公屋富戶政策: 最新平均輪候公屋時間為5.3年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新增措施亦規定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包括簽訂任何協議),必須於一個月內向房協申報。 因應社會對公屋的需求殷切,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宣佈,將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包括優化現行的「富戶政策」,分三個階段實施10項措施,以確保公屋資源公平分配。 在現行「富戶政策」下,須遷出公屋單位而有暫時住屋需要的住戶,可申請「定期暫準居住證」居住於該單位,有效期由終止租約日期起計,為期不得超逾12個月(新措施落實後將縮短為4個月)。
公屋富戶政策: 現行批出新租約政策不受影響
平均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2022年第四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房委會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超過入息限額須交更高租金及差餉
房委會指,「屋邨管理扣分制」的加強措施,將增加涉及環境衞生、公眾安全及嚴重違反租約的9項不當行為的扣分分數,以及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及/或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發言人指,對扣分制進行檢討是為了配合政府加重公眾地方潔淨及阻街罪行罰則的建議,並採取加強措施,為公屋住戶提供一個安全衞生的居住環境。 按「富戶政策」下計算入息的安排,非固定入息會按該入息所屬的服務時段按月平均計算。
公屋富戶政策: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
所有公共房屋單位皆不準養狗,除非該單位所有居住成員均年滿60歲,則可在單位內飼養狗隻而無須向房屋署申請批准。 公屋富戶政策 然而近期社會上對啟德發展簡約公屋的項目,存有一定反對聲音,亦有人質疑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公帑能否有效運用。 事實上,再好的政策或項目亦要向公眾詳細解說,也是現代社會中問責政府應有之表現。
房屋署對申請公屋設有入息及資產限額,三人家庭申請的入息上限為港幣二萬二千三百九十元 (房屋署,2016),比二零一六年第三季的三人家庭收入中位數港幣二萬八千元 (政府統計處,2016年)低百分之二十。 房協將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有關措施將於今年12月1日起生效,而優化「富戶政策」措施則於2024年4月1日起實施。 房協已於十月在轄下所有出租屋邨張貼通告,以及發信通知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租戶。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作出申報。
公屋富戶政策: 何謂公屋富戶: 何謂公屋富戶: 相關文章
何謂公屋富戶 政府自1950、60年代興建徙置區、廉租屋邨,直到今天的公共屋邨(簡稱公屋)逾80萬個單位,住了超過210萬港人;但公屋輪候冊的數字依舊每年不斷遞增。 覓地增建公屋不容易,怎樣善用公屋資源亦成為了焦點;在1980年代推出的公屋富戶政策,正是朝着這個方向落墨。 討論區過往已有不少有關「公屋富戶」的帖文,網民紛紛表示這個現象並不罕見。 公屋富戶政策2025 他們解釋,這些住戶普遍早期申請公屋,後來生活得到改善後,部分會將自住的公屋單位買下來,部分或會以子女的名義置業,自己則繼續居住於公屋單位中。 公屋「富戶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衡量住戶是否符合資格續住公屋。 2017 年 10 月,富戶政策收緊交還公屋條件,由單軌制改成雙軌制,即使住戶在港未持有物業,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超逾限額,便須補繳租金,甚至遷出單位。
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論壇LIHKG(俗稱「連登」)中,以「住緊公屋嘅你家庭開支幾多到」為題發文,詢問作為公屋住戶的網友每月支出約為多少元。 公屋富戶政策2025 發文者又列出,其家庭的每月開支約為3萬元,並指自己與丈夫月入約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