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12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4輛為19座位小巴。 2018年5月,當局發表《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新界專綫小巴59K線新增短途特別服務,來往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及上水站。 上水2025 署方將要求營辦商增加車輛以營運有關短途特別服務,確保原有來往蓮麻坑一帶的乘客免受影響[1]。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車站代表植物,為月臺橫樑及支柱翻上月臺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車站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更新直立港鐵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而上水站配色為 橙色,主題植物為向日葵,街景為居石侯公祠。 此外,也有自助服務設施,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以及香港郵政郵箱。 大堂非付費區亦設有「會員服務站」,供乘客享用港鐵友禮會的會員優惠[7]。 上水,香港最北的新市鎮,與深圳、落馬洲僅一河之隔,曾淪為水貨雜散地,隨着藥房、金舖於疫情期間倒閉,上水石湖墟美食、隱世低調的文青小店、人氣的上水打卡點,以至上水單車徑等上水郊遊路線等社區面貌都重見天日。 我們的上水好去處推介,透過上水一日遊,讓大家細味水洩不通的大街背後,上水原有的真實面貌。
上水: 新界-北區
惟小巴載客量有限,經常客滿,此路線可擔任輔助角色;[18]延長至粉嶺亦得以擴闊客源。 A43P線屬A43線全日運作的特別班次,兩線於新界北部服務範圍稍有不同;此路線去程所有班次均途經機場博覽館,於芸芸A線中絕無僅有。 然而,近年運港牲口集中在深圳清水河報關,該處與香港相距車程只是一小時,運送方式改由較靈活的貨車取代,現時運往上水屠房的牲口不再使用貨運列車,全部均利用貨車直接運送(經主要用作輸送供港牲口的文錦渡口岸)。 受前打鼓嶺總站掉頭及坪輋路坪輋檢查站路面設計影響,此路線只能使用短身雙層巴士,隨著此路線延長至打鼓嶺(松園下),路面禁令才陸續解除,以便調派較大型巴士行走。 2017年10月起,雙層用車改為Enviro500 12米(ATE),另兩輛斯堪尼亞K230UB 12米(ASC)被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取代,其後再換入Enviro500(ATE)取代,自此派車全為雙層巴士。 滙豐銀行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大銀行,由於有眾多分行,也吸引更多新客戶開設戶口。
執法人員由同月9日起試用,遇衝突情況即時攝錄,相信增能起阻嚇作用,半年後檢討成效。 港鐵亦會加派約10名車站助理當值、擺放指示牌和架設臨時圍欄,確保乘客攜帶的大型行李,符合不超於23公斤的重量限制,若發現乘客攜帶大型行李,或會要求對方落車將行李「過磅」。 有走私手機的水貨客大表不滿,認為攝錄極端,遇有關情況必會加以理論。 有上水居民認為有關措施只令職員受罵,建議嚴格執行行李管制[35]。 在2008年1月更出現水貨客襲擊港鐵職員的事件[28][29],在車站長時間逗留,造成出入口內外的阻塞問題,部分水貨客更將大批拉貨用鐵車鎖在路旁鐵欄,佔用港鐵「私家路」[30]。
上水: 上水美食2. Everglow Coffee
到了九鐵於2001年引入東鐵新列車後,東鐵車站更存在三款列車標誌。 支線全線單軌行車,全長11.67公里,設有5個車站,客貨運兩用。 然而因沙頭角公路建成後客量大跌,支線最後於14年後1928年4月1日停駛。 2019年12月28日,有示威者在上水發起「北區和你shop」活動,於下午3時在上水廣場集合,以表達北區水貨活動肆虐的問題[6]。 [7]半小時後,遊行隊伍走近連鎖店萬寧時,向疑似水貨客及內地旅客大叫「用國貨,返大陸」[8],店內警鐘其後響起[9]。
- 為配合落馬洲支線所帶來的新增乘客流量,九廣鐵路公司於2003年初動工擴建該站,包括擴闊月臺、增設12部入閘機、新增南面大堂及設立2個新出入口,面積將增加約40%,大堂及E、F出口於2006年1月28日啟用。
- 至1905年9月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後,英國在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恢復九廣鐵路的興建計劃。
- 清代嘉慶二十四年( 西元1815年)刊行的的《新安縣志》曾記載古洞村以及上水村等多條北區的村落。
- 於星期三跑馬地馬場舉行賽事,沙田馬場開放作雙邊投注期間,東鐵綫絕大部份途經馬場的列車均來往上水(南行由羅湖/落馬洲開出)及金鐘。
- 本文將介紹 Alipay 和大陸支付寶連結香港信用卡的方法。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3A的晨早輔助路線,提供來往清河邨、嘉福邨、華明邨、雍盛苑、欣盛苑的巴士服務。 上水 於2010年8月26日起投入服務,祇於星期一至五早上提供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區及粉嶺南往來九龍塘、油麻地、佐敦及尖沙咀的特快巴士服務。 2015年2月,港鐵宣佈上水站附例特檢隊引入三部隨身攝錄器,每部價值6,000至7,000元。
上水: 港鐵
北區的上水@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7,02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90,157人。 上水 主要街道包括上水蕉徑村、馬會道(上水段)、上水唐公嶺、上水麒麟村、上水蓮塘尾、上水虎地坳村、上水紅橋新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天平邨,彩蒲苑,上水中心,上水名都,旭埔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0,000,年齡中位數為 上水 44.7歲。
2010年12月7日起,民主黨區議員潘忠賢以及四名社區主任曾於港鐵粉嶺站進行48小時絕食抗議(民建聯其後亦跟隨進行40小時絕食),希望對於12月9日到訪北區區議會的運輸署署長黎以德表達訴求,其中一項便是要求此路線延長至尖沙咀。 此路線延至2011年始加入配置歐盟五型引擎的富豪B9TL 12米(詳情見下「爭議」一欄),成為沙田車廠上水分廠首兩條引入該款巴士行走的路線(另一條為271線)。 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亦在此時把此路線大部份的掛牌車更換成低地臺巴士,多屬富豪超級奧林比安(AVW)、Enviro500 12米(ATE)。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7E的特別班次,提供上水、清河邨及粉嶺南來往鑽石山、新蒲崗、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上水: 上水發展歷史
而上水站已於2022年4月中旬更換牆紙及換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上水2025 在「北望神州」大石繼續行往整段路線的最高點——位於海拔165米的犀牛望月。 在虎地坳公廁出發,到對面馬路起步上山,初段平坦且兩旁都有樹蔭,向右望可欣賞梧桐河一帶的風景。 以往的秋祭是整支拜祭隊伍由上水圍出發,步行公路至上水金錢村鰲地及粉嶺和合石的的虎地兩墓地,人數多達數千人,一路走一路燒炮竹,當中更要警方協助開路,參加人數比現今的秋祭多很多。 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政府在上水建設石湖墟,截斷了路程中的公路,不能再步行至墓地。
上水: 上水一日遊|9大好去處美食攻略 港版萬裏長城+繡球花海打卡+玻璃屋餐廳
新界 八折的士 服務收費:設有最低服務費 $70 (以咪錶85折後計算),其後按錶 85折 收費,只收單程隧道,不收電召費及行李費。 車位共規劃49個平面車位,休閒設施有接待大廳、交誼廳、健身房、信箱區、曬被區,結構採RC鋼筋混凝土。 刊於1989年通用圖書公司《香港街道地方指南》內之收費表,留意往羅湖站者須70歲或以上始有半價優惠。
上水: 上水鄉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上水2025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絕對是上水一日遊不能錯過的當區名物。 上水2025 上水華山有「港版萬裏長城」之稱,全程大約6公里,跨越長甫頭、杉山、 馬頭嶺、松山等多個山峯,主要為石屎路段,影相、行山全程約2.5小時,沿途也見不少一家大細行山,不失為香港半日遊的好去處。 上水2025 由於鄰近上水的鄉村部分地點被發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上水新市鎮。 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上水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上水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周邊鄉村的範圍。
上水: 行車路線
現時,東鐵綫金鐘站、會展站及紅磡站新月臺已經裝有月臺幕門,其餘車站則由2023年起陸續安裝月臺閘門。 本綫為港鐵唯一一個仍有車站未完成安裝月臺安全門的重鐵路綫。 自九廣鐵路(英段)通車起,列車服務已分為頭等、二等及三等。 後來九廣鐵路局將二三等合併為普通等,車廂等級在電氣化後仍獲保留,成為本港唯一設有頭等車廂之路綫。 2015年7月3日,為配合沙中綫,第一列近畿川崎列車(D201/D203)調往西鐵綫。 其後於八鄉車廠重編為八卡列車,以提升西鐵綫載客量及避免西鐵綫可用列車數目受重編工程影響而減少;第二列(D209/D211)於同年12月21日調離;到2018年5月1日,第三列近畿川崎列車(D221/D223)亦調離東鐵綫。
上水: 上水中心 近期成交
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 上水 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 根據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出版的圖書一《香港文物》,上水區內的上水華山曾出土新石器時代及兩漢時期的文物。
上水: 上水使用
由於彩園廣場毗鄰港鐵上水站,並以有蓋行人天橋連接,彩園廣場成功吸引大量內地遊客於商場購物,但同時也吸引了部份水貨客從彩園廣場的商鋪進貨,並在彩園邨的範圍內聚集和整理貨物,導致屋邨環境衛生變差,引起部份居民不滿[7]。 新田公路全線通車前,此路線與76K線曾是往返元朗及北區的主要路線。 惟自從九巴開辦特快路線276及276P,加上沿途受公共小巴18線競爭,錦田至元朗市一段亦與54、64K線重疊,被搶去不少乘客。 自九廣西鐵(今港鐵屯馬綫一部份)通車後,此路線成為粉錦公路連接錦上路站的重要接駁交通工具。 此路線於2002年直接改為全空調巴士服務,用車為九輛三菱MK117J(AM1-168)及兩輛丹尼士三叉戟10.6米(ATS,配歐盟三型引擎)。 2007年,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改派配都普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取代其中兩輛配歐盟三型引擎的同款巴士。
上水: 途經
如車程來往東鐵綫或屯馬綫位於沙田區的車站,則等同於成人收費。 上水2025 上水 來往此兩站及其他車站的車程則繳付相當於東鐵綫及西鐵綫段之成人票價及餘下車程學生票價之總和。 上水 香園圍管制站是香港與深圳的第七個出入境陸路管制站,位於打鼓嶺最北端的香園圍附近,於2013年7月動工,於2020年落成啓用。 興建此管制站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舒緩文錦渡管制站與沙頭角管制站原已近飽和的車流量,連接深圳蓮塘口岸以及多條高速公路直達惠州、汕頭等地,建成後與已有的深港西部通道及將來的港珠澳大橋分別成為香港連接粵東、粵北和粵西的三條主要通道。
相反,一些新興的海外匯款平臺,如 Wise 則使用市場中間匯率,及會清楚列明另外收取的手續費,讓你能清楚瞭解匯款所需的費用以及進行交易的實際金額,使你能節省匯款成本之餘,亦更能掌匯款的實際支出。 部分車站月臺的頭尾均設有上下兩個燈箱,九鐵時代兩個燈箱分別寫有車站名稱。 上水2025 兩鐵合併後,港鐵將燈箱港鐵化,現時只有上燈箱寫有站名,而下燈箱只有一張藍色板。 首列新列車已於2015年第三季付運到港進行測試,新車已全面取代29列中期翻新列車及已調往屯馬綫的8列近畿川崎列車。 此外,信號系統會更換成德國西門子Trainguard MT CBTC(合約編號:1152B),同時月臺亦進行加固工程,以便加裝月臺閘門。
上水: 香港巴士大典
散場期間,最後一班北行列車以上水為尾站,亦會開出一班於馬場站起載的南行列車前往金鐘。 然而,於新信號系統投入服務前一晚,港鐵臨時宣佈新系統延遲投入服務[21][22]。 上水2025 及至2021年2月1日,港鐵宣佈東鐵綫由2021年2月6日開始啟用新訊號系統及進行12卡列車與9卡列車混跑計劃[23][24]。
九鐵時代已經存在,當時站牌為藍底白字(馬場站及電氣化中期的粉嶺站則為白底紅字),亦有出口指示(白底藍出)。 兩鐵合併後,港鐵亦將站牌港鐵化,旺角東站曾經使用藍底白字及綠底白出。 現時站牌為黑底白字,亦有出口指示(綠底白出),部分車站更印有出口編號。 旺角東站、沙田站、粉嶺站和上水站的橫式站牌在翻新工程後全部拆除。 現時東鐵綫北行(往羅湖/落馬洲方向)分別有三班頭班車由金鐘、紅磡、沙田及金鐘、紅磡、旺角東開出,而南行(往金鐘方向)亦有四班頭班車分別由羅湖、落馬洲、上水及沙田開出。 上水屠房1999年8月啟用後,牲畜列車不再沿東鐵前往何文田牲口站,取而代之是經羅湖站直去不遠的上水屠房,對沿線乘客與居民的滋擾從此消失。
兩鐵合併後,港鐵在其他東鐵綫車站加設,這種站牌底色為車站色系,白色字,較底部分畫有白色線及車站圈。 上水2025 其後,上水站和大圍站[44]及原屬東鐵綫之尖東站直式站牌亦港鐵化,唯羅湖站於2013年5月初才後期加設直式站牌,落馬洲站則在2015年2月17日才更換。 另外,落馬洲站站牌底部印有「往羅湖乘客 請在上水站轉車」及其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