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整條(法,Dhamma)的道路,對於全宇宙普遍性的問題而言,正是普遍適用的治療藥方,一種生活的藝術。 而不是隻專屬於某個特定的、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 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
當時並無固定道場,課堂一直於北角、銅鑼灣、渣甸坊、禮頓道及杏花村等地遊走。 1999年,有同修捐出尖沙咀香檳大廈的一個單位,始有了固定的禪修場所。 2000年6月,文比丘簽証到期,需要回到泰國,為挽留法師,「香港南傳禪修學會」於2001年11月正式成立,藉以求請法師駐錫香港弘法。 除了治療服務外,mindish亦為會員提供不同的冥想課程。
禪修入門香港: 靜修清淨身心 - 清山塾
鐘板的配合有時「一鐘一板一木魚」,有時是「二板一鐘一木魚」,或者「三板一鐘一木魚」,都代表了一些特殊的意義。 總之,禪者的生活,不用語意,每天在單純的號令下井然有序。
進入候補:申請已標示「進入候補」的課程,只會在有學員取消後才會提供課程席位。 由於中心在課程舉行前兩或三週會要求已錄取的學員再確認將如期參加課程,屆時直至課程舉行當天可能會有出缺但不能保證,有意報名的學員可留意。 當完成了一天的禪修旅程,洗走了身上點點塵垢,當然也會希望能帶回家中。 編輯當日完成參學之後,拿走了一本全綵漫畫版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由佛教徒自發繪畫的,內容沒受版權之限,更歡迎大家翻印,藉以宣揚佛祖的智慧。
禪修入門香港: 智慧
獲得身心健康的最佳途徑就是修行,通過溝通來自宇宙的慈悲能量,可以激發人體自身的療癒力。 菩提禪修能量調理活動,通過金菩提宗師的能量音樂和所授密法,幫助大家疏通淤堵、舒活經絡、緩解疼痛、調和身體,讓身心健康快樂。 通過簡單易學的禪修動作與慈悲的觀想,能夠獲得天、地、宇宙的能量。 當身心放鬆了,達到身心的慈悲平和、清淨自在,進入禪的狀態時,煩惱和疾病自然就消失了。
- 內容主要講述不同的佛教故事,深入淺出講解佛學理念,例如十八層地獄、修道成佛等,除了警惕世人要行善積德外,亦因有學習到這些信念,有助放下你心裡的一些執著。
- 曾編寫“從當下的心出發”一書講解德加尼亞禪師教法。
- 因此請求糾察師父讓他隨喜參加,他進入禪堂之後,放下一切雜念,專心一意的打坐。
- 一年一度的「千人禪修」,自2005年開始舉辦,讓大眾有一起共修的機會,並找到相應的道場持續修習。
- 其實,禪定的注重並不限於佛教,平時我們勸人要冷靜,慌亂的心冷靜下來之後,才能好好的思考問題。
- 兩肩要平張,不可左右傾斜;頸項要緊靠衣領,保持從側面看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線的姿勢,下巴要收進來,嘴輕輕地閉著,舌尖抵住門牙上齦的唾腺,以促進消化。
- 法師在二十六歲那年, 應考了以巴利文作答的“巴瓦古戒律試” (Vinaya Pali Paragu Exam), 取得第一名的成績。
慈山寺的空曠與寬闊,依山而建,正是讓大家行禪的好地方。 行禪是連結身心的練習,行襌之際專注每一個步伐,把散亂的心帶回身體,覺察雙腳在當下與土地的互動。 慢慢地,身體會放輕鬆,心情會放輕鬆,身心同步,融合和諧。 瞭解生命的規律,就不會再堅持偏離現實的執著,能夠輕身上路,珍惜當下所有,並接納、欣賞沿途萬變的風光。 慈山寺作為一所寺廟,除了供人參拜,你可在寺裡參學,體驗作為佛教修行者的禪修生活,從而來使你的心靈有所淨化。 生於馬來西亞,及後在泰國出家受戒的文比丘 (Ajahn Samahito) ,於1997至98年間,在香港為有意學習的信眾教授南傳禪修。
禪修入門香港: 「禪修入門」課程
「香港南傳禪修學會」是於香港政府註冊的慈善機構,目標旨在推廣南傳佛教的禪修文化,使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關於慈山寺,不少人隨即聯想起李嘉誠豪擲17億元興建而成。 其實這座按唐代寺廟風格建成的佛寺,亦非富貴尊享,平凡如你我平日亦可網上預約參觀。 有趣的是慈山寺不時舉行各式禪修班,形式之豐富亦屬寺院間少見。 除了靜修營、攝影禪修營,亦有體驗式的茶禪活動。
- 有趣的是慈山寺不時舉行各式禪修班,形式之豐富亦屬寺院間少見。
- 這些資源分為二個部份:初學者,與進階禪修者。
- 佛經字字珠璣,是從二千五百年前遺留下來的處世智慧,蘊涵啓廸心靈的哲理。
- 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一不是明心見性的資糧。
- 功夫深了,忘失身心、世界的時候,覺悟的道路自然開啟。
功夫深了,忘失身心、世界的時候,覺悟的道路自然開啟。 我們只要用工夫,等到心湖的波浪靜止了,自然能夠湧現出朗朗的明月;紛亂的念頭平息了,清明的靈性自然顯現出來。 禪修入門香港2025 四念住課程作息時間表及行為規範和十日課程相同。 此課程只開放給認真修習的舊生,須至少完成三次十日課程(不包括服務的課程)、自上一期的十日課程後未曾修習其它禪修/靜坐方法、已修習此內觀法最少一年。 盡量在日常生活中維持靜坐練習及持守五戒,或至少從申請課程時開始這麼做。 禪修、靜修最近成為熱話,不少女生對於躁動的營役生活,希望透過靜修、冥想,為思緒找個出口。
禪修入門香港: 我們的社羣
參加菩提禪修說明,邁出了解菩提禪修的第一步。 來到第八年的約會,千人禪修 2022年 確定於 6月3日 至 禪修入門香港2025 5日 三天下午舉行,非常欣喜能夠邀請到香港南傳禪修學會首次參與! 藉著各法師分享的禪修妙法,讓我們一起禪修,為了自己和這個世界有更美好的未來。 內觀是印度最古老的修行方法之一,在長久失傳之後,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 開始的時候,藉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 位於屯門西鐵兆康站與嶺南大學之間,清涼法苑旁最近多了一家素食café連藝文空間。
禪修入門香港: 佛教藝術博物館 藉藝術作療癒
舊生 是那些已成功完成一期由葛印卡老師或他所委任的助理教師指導的十日內觀課程的學員。 禪修入門香港 參加者可根據個人能力對主辦單位進行捐助:場地、餐食、住宿、藥品等費用,以護持舉辦禪修活動的良性循環。 在短短2-3小時內,放鬆身心,舒緩壓力和疲勞,補充能量。 本課程無疑是忙碌的現代人的最佳情緒調節劑,更是媽媽、學生、工作人士的首選。 例如,飲食不依時令,食量無限制,通宵達旦地熬夜加班,娛樂生活豐富導致作息紊亂,壓力大導致情緒失控等等。
禪修入門香港: 體驗禪修課程
慈山寺奉行網上預約制,而且是採取先到先得的方式,由於每日名額有限,所以進寺的人數也會有限,但只要能成功進寺,你定必感激這個安排,因為真的十分安寧。 除本院皈依學生及會員可於星期三及星期五晚上參與共修之外,其他活動、法會、共修,均須要預先辦理登記手續,以便安排座位及各項細節。 Mindish亦⿎勵會員在沒有診療安排的⽇⼦,也可以去⼯作室,進⾏冥想練習或與其他會員互動,就像很多⼈會頻繁且定期去健⾝房⼀樣,這樣才能達到保健⽽非治病的⽬的。 腿盤好了,雙手要結手印,先將右手仰放於肚臍下,左手放置在右手上,兩拇指輕輕相拄,兩手臂自然緊貼腋下,此稱為結「法界定印」。
禪修入門香港: 禪修課程與服務
有些許經驗者,想再進階學習,就選擇參加「禪訓班」的課程。 禪訓班每期以二至三個月為一期,每週共修一次,能從中學習基礎佛學、禪修常識,及基礎坐禪方法。 法航精舍是香港慧觀禪修會位於大嶼山深山的禪修中心。 我們的修習以佛陀所教導的「四念住」為基礎,並會在精舍定期舉辦禪營,會員亦可以預約前往獨修。
禪修入門香港: 香港禪修好去處!慈山寺 透過靜修提升心靈的正能量
大家只要託著水砵走在慈悲路上,透過照顧水,去照顧自己的心,你就會體驗到滴水不漏的關鍵就在於覺察、專注和放鬆;亦只有這樣,心纔不會流失正能量,全程平靜清涼。 供水的修持,在於以水喻心,同時提醒我們最珍貴的,往往是最基本的,早已垂手可得,近在眼前。 因此,在供水的時候,我們不再向外追求,於當下回歸初心,照顧自己真正的需要。 禪,是訓練心的方法,旨在提升專注力和覺察力,由禪定生智慧,當心安定下來,便能看得更清、想得更遠。 禪也有效舒緩壓力,撫平創傷,讓我們重拾內在的喜悅和安祥。 禪的意境不能靠語言文字解釋,只能從親身經驗中感悟。
禪修入門香港: 我們的修習
二十三歲時, 經一朋友介紹而第一次接觸到馬哈希大師的禪修方法。 禪修入門香港 他的第一次為期一百天的”百日密集禪期”修就是在馬哈希大師及班迪達大師的指導下而進行的。 法師在二十六歲那年, 應考了以巴利文作答的“巴瓦古戒律試” (Vinaya Pali Paragu Exam), 取得第一名的成績。 自此以後,法師在緬甸多間著名的禪修中心, 如《馬哈希禪修中心》、《查雅瓦堤(Jeyyavati)禪修中心》及《班迪達禪修中心》指導禪修。
禪修入門香港: 香港慧觀禪修會
因此,唐朝趙州的常以「喫茶去」三個字提醒大家,切勿玩文字遊戲,要把修持落實於日常生活,直接體驗禪味。 香港有一個內觀中心,即位於南大嶼山東灣的「法之明珠」中心。 如希望瞭解世界各地內觀課程的資訊,請瀏覽國際內觀網站。 如果您也想參加課程,請參閱「參加課程」網頁,並詳細閱讀學員行為規範,然後選擇一個上課的中心,確認課程日期後在網上報名便可。 課程本身不收任何費用,食宿與方法傳授都是免費。
禪修入門香港: 慈悲
坐禪的位置,避免直接通風,以免引起傷風的毛病。 禪修入門香港2025 有了禪以後,我們的生活煩惱會減少,對事情的看法不會顛倒,很多矛盾、差別的現象也可以統一起來。 有了禪以後,一身如雲水,悠悠任去來,窮也好、富也好、有也好,無也好,視透夢幻空花的塵世,得到大解脫大自在,這個禪就凌駕一切之上了。 在這個傳承未有靜坐中心之前,所有的課程都在臨時場所,如營地、宗教靜修中心、教堂等舉辦。
禪修入門香港: 靜修與品味素食
你可以在清山塾內逛書店,品嚐fushion素食,和體驗各類文化活動,讓你過一個悠然自在的一天,放下心頭的煩惱。 其實,能擁有一個和自己相處和避世的私人空間是十分重要,讓我們重拾能量,整頓心靈。 傳統的診療模式需要客⼾⾃⼰挑選服務項⽬、醫師,或者直接選擇⼀⼑切式的⽅案,⽽mindish則會根據會員個⼈情況進⾏專屬定製,並明確階段⽬標。 這種診療⽅式糅合⼼理學、 神經科學、⾏為健康學和營養學,強調⼀切都是影響精神健康的因素。 私⼈諮詢包括⼼理學家、輔導員、催眠治療師、夫妻治療師、⽣活教練、職業教練、性治療師、睡眠治療師、營養師、健康教練等,所有醫師均經過嚴格篩選和考覈。
禪修入門香港: 禪修入門
佛陀教導我們,只有智慧/正見能減弱及根除我們的習性(貪、瞋、癡)。 香港慧觀禪修會的宗旨,就是通過竹㮔種以聞、思、修不同的方法培育智慧。 如學習經論、佛法討論,及修習內觀智慧禪(又稱四念住、內觀)。 本課程根據佛陀的「四念處經」 及「慈心禪」的法義,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使學員掌握基本禪修技巧及重點。 禪修者可以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實踐所學,從而培育智慧, 減少煩惱。 薩薩那法師(Sayadaw U Sasana) 又名甘光明法師(GanGawMyiant Sayadaw)。
而整座寺廟的山門、大庭院和歡喜地都寬敞且大,加上遠離繁囂,頓讓人有世外桃園的感覺。 眠舍(Sleeep)就為忙碌的人們提供一個寧靜私人的睡眠空間。 禪修入門香港2025 Sleeep整個空間的燈光都刻意較暗,配置讓人放鬆心神的香薰,設計風格也採取簡約路線。 喫完飯一小時之內,不好打坐,因為此時血液都集中於腸胃,此時打坐,既不合乎生理衛生,並且容易昏沈。 衣著方面要寬鬆、舒適、柔軟,以免妨礙血液循環。
禪修入門香港: 歡迎閲覽香港慧觀禪修會網頁
「千人禪修嘉年華」將於6月3日及4日在香港饒宗頤文化館舉行,推出近五十場禪修活動,全部免費參與,供參加者尋找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一年一度的「千人禪修」,自2005年開始舉辦,讓大眾有一起共修的機會,並找到相應的道場持續修習。 過往的「千人禪修」,一般是讓一千多人一起在活動場地,體驗不同道場的禪坐方式。 今年的「千人禪修」又特別增設多項親子活動,包括兒童禪修環節、培育正念幼苗、以及「安心市集」等,讓一家大小在輕鬆的氣氛下享受禪修樂趣。 屆時亦會有法師舉辦講座,以淺白的方式為大家講解佛學知識,如四聖諦之生活應用、何處是「極樂」等。
禪修讓身體不足的能量補足,讓堵塞的能量疏通、讓身體裡不平衡的能量變得平衡,從而帶來身心靈的健康。 舊生短期課程 (一至三日),只供已跟隨葛印卡老師或其助理老師完成十日課程的學員。 歡迎所有舊生包括那些自上次課程已隔一段時間沒有上過課的舊生報名參加。
我們亦會透過禪修去培育其他各種善心,例如是慈心、悲心、慷慨、喜悅、感恩、恆心、平等心,以及所有其他健康及美好的心靈質素。 禪修入門香港 我們的練習的主要基礎是佛陀有關「四聖諦」、「四念住」、「慈心禪」、「三法印(無常、苦、無我)」開示。 詳細瞭解多種禪修方法,現場體驗能量加持帶來的身心放鬆,聽受益人真實的見證分享,感受禪修的神奇效果。
其實,禪定的注重並不限於佛教,平時我們勸人要冷靜,慌亂的心冷靜下來之後,才能好好的思考問題。 這好比一池混濁的潭水,投入一顆明礬,池水則清澈乾淨一樣。 禪七一天安排十一支香,大板香主七和尚開示外,小香每打站板,班首師父講開示。 禪修入門香港2025 維那師父時時照顧大家的規矩,監香師於坐香時巡視,若有昏沈散動者,即上前下香板,以示警策用功。
如果你想體驗禪修,可以參加秀峯禪院向大眾提供的禪修活動,例如每月一次的「八十八佛大懺悔」和「星期日早上禪修」。 當中也有「禪修入門」課程,從基本教導禪修方法,把禪修融於生活,得到心靈的慰藉。 香港地人煙稠密,工作勞碌繁忙,有時候真想找個地方為躁動的生活找個出口,大家不妨試試去禪修。 佛光山禪堂的禪修設施、課程,猶如一所禪修學校,分有不同的修學等級,不但禪修種類繁多,禪訓課程亦按照參加對象根性、程度的差別,而有不同的課程安排。 若是完全沒有禪坐經驗者,應先選擇參加每年寒、暑假舉辦的「禪修營」,或不定期的「隨喜禪」。
禪修入門香港: 禪修服務
嘉年華將於5月6日早上10點開放報名,參加者名額約2,000個。 有一位賣豆腐的人,送豆腐到寺院,看到禪坐中的師父們威儀莊嚴,心生敬慕,心想:我也來打坐。 因此請求糾察師父讓他隨喜參加,他進入禪堂之後,放下一切雜念,專心一意的打坐。 打坐,開始的階段,能使身體感到輕安愉快,心裏柔軟篤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