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越來越不像我家!」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自從爸爸把房子過戶給弟弟,她回孃家就要看弟媳的臉色,「我回去探望我父母,有什麼問題嗎?」她出生就住在那了,為什麼回老家還要經過弟媳同意? 「不高興就不要住我家啊!不會自己出去買房或租房?」貼文曝光後,隨即引發討論。 央行今(15)日召開理監事會議,全體理事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第5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表示,新增規範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7成,6月16日起實施,特定地區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新竹縣及新竹市。
瓦數大約600~700瓦以上,民眾購買前可以先觀察電器說明書,瓦數越高越耗電。 暖氣在眾家電中屬於高瓦數,使用時間越長、電費則越高,「暖氣只能加熱空氣,葉片式的才會保持房間室內濕度」。 這種冷只有缺乏暖氣且又潮濕的南方獨有,有時室內(北方一般叫屋裡)比室外還冷! 的確,冬天的魔都濕度也挺高的,實木衣櫃裏還能看到水珠…解決方法,穿棉襖是沒用的,還是得上暖氣,但同時得解決空氣濕度過高的問題(讓空氣保持適度乾燥,像北方燒暖氣一樣)。
除濕機當暖氣: 央行意外再祭「第二戶限貸令」 換屋族首當其衝
貼文一出引起熱議,有內行人建議,除濕前應先把窗戶關上,避免內外冷熱空氣交流,減少室外的潮濕水氣流向室內,而且要把櫃子的門都打開來一起除濕。 安裝好啟動電源準備試吹,冷氣/暖氣/除濕/空氣清淨四大功能皆有3種強度與AUTO模式,另外也提供急冷快速功能(若在暖氣下則為速暖);其他像是24小時定時開機、智慧睡眠…等附加功能也很齊全;頂部擺葉在任何模式下,也都可調整四方位風向。 歌林除濕機型號:KJ701Z除濕能力:7公升售價:8490元最新科技無壓縮機運轉,採取天然沸石吸水,不但超級安靜,體積也相對縮小,另有奈米銀、負離子濾網除菌。 在日本以沸石去帶壓縮機、冷煤的除濕技術已逐漸超越傳統市場,效能也備受肯定,適合喜歡高科技品質家電的消費者選擇。 另外,標準檢驗局也建議大家,除濕機不可在密閉的衣櫥或更衣間使用,且除濕機運轉時,不可直接將衣物覆蓋在機器上方,以免釀成火災。
電暖器的主流是葉片式跟陶瓷式,但大部分人都是買陶瓷式或鹵素燈機種,這兩種在價錢上較便宜。 不過陶瓷式適合坪數小的空間;鹵素燈會發光、外型像一般電風扇,而且價錢不貴,不過鹵素燈耗電量大且容易耗氧,室內空氣相對比較乾燥、悶滯。 而如果冷空氣帶來的水氣不多,要擔心的就是中國大陸的髒空氣啦! 除濕機當暖氣 因此還是建議開著空氣清淨機,天氣潮濕時過濾室內灰塵、黴菌孢子,天氣乾燥時也可以降低戶外髒空氣對室內空氣的影響。
除濕機當暖氣: 冷氣最舒服又省電的溫度?開冷氣6眉角 省電費又涼爽
除濕機選購大品牌比較有保障,因為這些有知名度的品牌會比較注重提供售後服務,能夠對產品進行檢查、維修或者是更換產品等,對消費者的權益是有保障的。
- 房價飆漲成為全民之苦,政府祭出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包含《平均地權條例》預計7月上路,今(15日)央行也突襲式再限制特定區域,購第二戶限貸7成、無寬限期措施。
- 不過如果家中有暖氣機的話,直接使用暖氣機取代除濕機的除濕效果,反而是比較建議的做法。
- 但關暖氣後室溫下降,空氣的含水量變低,導致相對濕度升高,潮濕的感覺馬上又回來了。
- 實際上無論有無開暖氣,水氣都還在室內,只是換種形式存在,因此開暖氣無法去除室內的水氣,若想移除空氣中水氣,還是要使用除濕機。
- 冬天一到就陰雨綿綿,民眾為降低家中室內濕度,常會備有幾臺除濕機。
- 從影片就可以看到,除濕模式下,溫度保持的比起冷氣模式又更低一點點,但濕度還是同樣維持在60-65%的水準。
因此,筆者以“轉輪”關鍵詞搜索了一番,最後選中了伊島的DH-ZL10轉輪式除濕機。 而有內行人就分享,「用暖氣把室溫提高(熱空氣含水量比較高),同時開啟除濕機,這樣除濕效率比較好,室溫跟除濕機要落差大一點比較容易製造『露點』」。 網友也直言,大空間別選10L以下機種,「洗衣機洗完脫水之後,用大容量除濕機吹,牛仔褲三小時內全乾。6L的送我我都不要…之前走過很多冤路」。 威技變頻移動式冷暖氣機與前代機種同樣配備液晶顯示控制面板,包括室內溫度、風速…等資訊都可以直接用看的,面板顏色也會依功能不同變化;另外產品雖標榜移動性,但還是貼心附上遙控器。
除濕機當暖氣: 「全世界最奇怪的法令」 央行加碼限貸遭批反打剛需購屋族
三菱除濕機型號:MJ-E150VX除濕能力:25公升售價:1萬5900元針對10坪以上、甚至有20坪的除濕空間設計,除濕力可達25公升,還有乾衣、濾網設計。 原PO說,他房間濕度有時候高達85%,客廳濕度就比較低,大約70%,但若遇到下雨天,地板會有「返潮」的現象,讓他很苦惱,不知該不該再買一臺,「覺得只有一臺除濕機好像不夠,室內濕度老是降不下來」。 面對近日連續下雨的天氣,除了外頭空氣濕重,室內濕度也不斷上升,因此這也是許多人家中必備一臺除濕機的原因,不過你除濕機有用對嗎? 就有一名網友表示家中除濕機幾乎開整天,但房間濕度仍降不下來,對此,也有內行人教2招,並透露「除濕機需要搭配『暖氣』」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除濕機當暖氣: 冷氣除濕效果更勝除濕機? 3C家電達人實測後發現…
當除濕機有「自動電腦控濕」模式時,電腦會自動偵測室內濕度及溫度的變化,來調整風量大小維持一定濕度;當達到一定濕度時,就會停止除溼的功能,一來避免除溼過度並可達到省電效果;二來就算出門在外也不用擔心除溼機運轉過度而失火。 因此如果要使用除濕或冷氣模式除濕,夏天可以,但冬天因為室溫本來就低,如果要除濕就要把溫度設得比室溫還低,這樣反而不舒服,所以冬天建議用除濕機,夏天冷氣、除濕機皆可使用,「市面也有不降溫除濕的冷氣,但價格高,機型也不多,」陳浩文說。 有網友近日在《mobile01》論壇表示,家裡有一臺6公升的除濕機,大部分都放在客廳24小時開著,像現在這種冬季陰雨的天氣,大約一天要倒三次水,前陣子買了濕度計回家,這才發現即使開了除濕機,室內濕度依然很高。 連日來陰雨綿綿,室內溼度也跟著上升,有民眾反映,客廳24小時都開著除濕,一天倒了三次水,但濕度還是降不下來,詢問是不是要再多買一臺除濕機回家? 結果有內行人透露,其實多數人都用錯了,開除濕機前只要多2個動作,不僅室內濕度秒降,而且還更省電,不用開一整天。
除濕機當暖氣: 夏天當你的冰棒、冬天做你的暖男!全天候皆適用的威技變頻移動式冷暖氣機
聲寶紅外線鹵素電暖器型號:HXFB14F售價:2190元以電風扇造型出現的聲寶電暖器,與家用14吋電風扇極為相似,左右各70度的旋轉空間,另結合紅外線、負離子,適閤家中有老人及小孩的家庭。 國際牌陶瓷電暖器型號:FE12T售價:2190元適合坪數較小的空間,除了價錢不貴外,可愛的粉藍及粉紅的外型也是賣點,另外有五重安全保護裝置、兩段式暖風調節,適合套房或學生宿舍。 北方葉片式恆溫電暖器型號:NP07ZL售價:6990元北方是德國品牌,這款擁有7片葉片設計,適合7坪空間,機身另附衣架設計,可透過葉片烘乾衣服。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 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房價飆漲成為全民之苦,政府祭出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包含《平均地權條例》預計7月上路,今(15日)央行也突襲式再限制特定區域,購第二戶限貸7成、無寬限期措施。
除濕機當暖氣: 除濕機都用錯了!內行2招「室內濕度秒降」體感有差:真的有用
就有網友在PTT的WomenTalk板上發起閒聊「除濕機,變頻冷暖氣哪一個比較急需?」說他房間的冷氣還不是變頻的,但也還沒有除濕機,「變頻能暖氣可以取代除濕機嗎?」想知道到底要一次噴錢都買,還是錢存起來先買其中一臺。 但如果是定頻冷氣,室溫到達預設溫度壓縮機就直接停止運轉,除濕的功能就跟著停擺;除濕模式則不會降低運轉、持續運作,可能造成室內太乾。 放在房間的效果最佳,但使用時人不要在房間裡面,避免感覺太乾燥。 推薦的使用方法是,將除濕機放在房間正中間,不要放在牆壁旁的邊邊角角;睡前4小時打開除濕機,將門窗緊閉,並把衣櫃衣櫥通通打開,睡覺時進房關掉,屆時房內整體濕度低,門窗依舊緊閉,延續乾燥感,就會覺得很舒服。 除濕機當暖氣2025 張偉明建議,如果開暖氣就沒必要同時開除濕機,雖然暖氣機沒有除濕效果,但會讓人感覺舒服一點。
除濕機當暖氣: 室內不通風,更容易增加病毒傳播!教你學會正確「換氣」
以1噸的冷氣約耗電600至800瓦,除濕機約400瓦,「冷氣的除濕模式雖然用電少一些,但仍比除濕機高。」若以度數來看,冷氣1.2小時為1度,除濕機則為2.5小時。 伊島這臺除濕機的除濕量是10L每天,看參數雖算不上十分強大,但一般家庭應對冬天的潮濕天氣也足夠了。 傳統的壓縮機除濕,就像空調外機一樣肯定會有比較大動靜,而轉輪式除濕機則安靜許多,正常噪音範圍也就34到47分貝(產品參數),實際體驗下來,晚上安靜到足夠可以安心睡眠。 第1點是「浴室沒有對外窗」,怕濕氣會直接跑到房間,所以他洗完澡一定會擦一下浴室地板和牆壁;第2點則是「住低樓層,平常出門不會開窗」,雖然採光很好,可是顧慮到隱私問題,回到家開窗也只會開小小的縫。 原PO就請教「大家會建議現在就添購一臺除濕機嗎?」並補充房間含浴室,大約4坪大左右。 聲寶除濕機型號:AD1261除濕能力:6公升售價:4590元聲寶這款是針對坪數較小的房間所設計,一切以實用為出發點,可以清楚看到水箱狀況,也能自行調整濕度狀況,而且加入了把手設計,搭配活動滾輪,要拿去客廳或是房間都很省力。
除濕機當暖氣: 臉書大量封鎖「巴比X」相關貼文? 這樣做就可以解除封鎖
除溼輪式的除濕機不使用壓縮機及冷媒,故整體機器重量較輕;如果會將除濕機移到不同房間使用,可以挑選有輪子的機種,利於行動與日後收納。 壓縮機式的除濕機會比除溼輪式的除溼機還來的大聲,因為壓縮機運作時會產生低頻噪音;如果對聲音較為敏感的族羣,可以選擇除濕輪式除濕機,或是運轉音量低於 40 ~ 60 分貝以下(音量大小感覺因人而異)的機種。 其中壓縮機 B 式除濕機一改過去傳統除濕機的耗電缺點,使用環保冷媒,訴求省電效能;不過由於其除溼原理是靠「冷」來凝結水滴,所以在低溫的環境下,除溼效能低弱。
除濕機當暖氣: 冬天月子餐必送「1神菜」!產婦一聞崩潰:只能含淚硬吞
但關暖氣後室溫下降,空氣的含水量變低,導致相對濕度升高,潮濕的感覺馬上又回來了。 鋒面挾冷空氣今天又報到,低溫再回降到10度,全臺連雨多日簡直快發黴,不少人開暖氣保暖兼除濕,但臺電表示,開暖氣是無法除濕的,溫度上升空氣中含水量會變多,相對濕度降低,因此感覺上會比較不潮濕,但其實水氣還是在。 除濕機當暖氣2025 中南部冬天空氣乾燥,使用暖氣機雖然能讓室內溫度上升,但也必須要注意暖氣機會讓濕度更低,過度乾燥的空氣會讓呼吸道不舒服,也會造成過敏、影響抵抗力,也會增加感冒的機率,因此使用暖氣時務必室內掛濕毛巾或者擺一盆水,更精進一點的則可以透過加濕器讓房間維持在 40~60% 人體最適合的溼度。 這位網友文中表示,他是一個喜歡室內恆溫的人,只要一變熱就想吹冷氣,但目前房間冷氣還不是變頻的。
除濕機當暖氣: 冷氣的額定除濕能力>>>除濕機
常見的除濕機裡面都有壓縮機,冷氣也有壓縮機,運轉的時候也會直接將水排到室外,所以冷氣就可以拿來當除濕機用了對嗎? 小二隻能說這兩種家電原理相同,但是做法不同,如果你想用冷氣代替除濕機,夏天頂著用可以,至於其他季節就建議您再想想。 臺灣近日雨下不停,據氣象局統計,大臺北地區於1月以來截至今日的54天內,僅6天沒下雨,再加上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今晚本島平地最低溫可能降到攝氏10度左右。 又濕又冷的天氣讓許多人打開暖氣,不過也有網友好奇,開暖氣後常覺得環境沒那麼潮濕,是不是「開暖氣能順便除溼?」對此臺電也闢謠並解釋其中原理。 除此之外,網友也提醒,使用除濕機時一定要關閉門窗,外出時也可以關閉,以避免濕氣進入室內「外出緊閉門窗,減少外部空氣對流是真的有用!!!」、「建議你要把房間窗戶關上,避免內外冷熱空氣交流,減少室外的潮濕水氣流向室內」。
大臺中不動產公會發聲,臺灣拼命打炒房,措施打到剛性需求的購屋族,就是「全世界最奇怪的法令」。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痛批,房市已低迷,營建業經營困難,政府不僅不體諒,還雪上加霜,甚至影響到廣大換屋民眾,不知民間疾苦。 可以選擇體積小、可重複利用的小型除濕機較為適當,EX:以矽晶材質的小除濕機吸飽水之後只要插電就可以還原使用。 EX:若室內面積為 10 坪,代入公式算出來的每日最大除濕量為 10 × 3.3 × 0.24=7.92 ,則可以購買 8 公升容量的除濕機。 除濕機 價格從幾千到上萬價位都有,價位跟品牌是息息相關的。
藍色半透明的檔板可以90度自動擺動,通過“風向”按鍵可以設置前方、上方或者廣角擺動,最大150度導風。 至於風力大小,其實並不能調節電機的速度,而是通過人工轉動白色扇葉(有點土豆片烤串)達到聚集或擴散出風的效果。 我喜歡風力猛一點,可以吹得更遠,加速房間內的空氣流通。 移動式冷氣機像一般壁掛式冷氣也是要定期清潔保養,特別是背面的空氣濾網,建議每兩週就取下來清理(用一般吸塵器即可),否則沉積過多灰塵、空氣不易通過就會減低冷氣效果。
醫師也說,關鍵在於除溼機的設定值,對人體最無害的數值介於50%~60%之間。 另外,也提醒民眾盡量在已完成除濕及環境溫、濕度都固定時,再回到室內比較好。 而且基於安全考量,長時間離開使用場所或睡眠時,應該關閉電源,並將插頭拔離電源插座。 耕莘醫院家醫科醫師俞恩說,目前雖無醫學根據,但他建議,若不是在非開除濕機的必要下,他認為還是不要開著睡覺,因為每個人體質各不相同,有過敏體質的人盡量不要,尤其在密閉環境下,若過於乾燥,人體容易產生不適,也容易造成皮膚癢。 但很少也很貴,一般家庭基本上不會買到這類機種,所以在非夏天的時節,不管是春秋沒這麼熱的時候或是冬天,除濕機纔是真正能夠協助客倌穩定控制家中濕度的工具,更別談除濕機有濕度偵測,能夠將濕度維持在特定水準了。
除濕機當暖氣: 除濕機這樣用錯了!內行曝多2個動作更省電 濕度秒降
一般像以前的機種,除濕模式的運轉就是壓縮機停停走走,而比起老定頻冷氣開了就是壓縮機全力輸出來說,這種停停走走也給消費者更加省電的印象,且室內也確實會涼(冷氣壓縮機有在做事,自然會把室內的熱搬到外面),所以前幾年常會看到冷氣開除濕模式就是省電又涼的說法。 話說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覺得冷氣就可以拿來除濕,就是因為冷氣遙控器上有顯眼的”除濕模式”四個大字,但是一般冷氣的除濕模式其實運作機制與冷氣大同小異,畢竟除出水的機制完全相同,只是在使用除濕模式時會考慮到單純溫度達標以外的東西而已。 對此,網友紛紛留言:「懂了」、「我在家解釋得很辛苦喔!」、「其實開冷氣也不會除濕,冷氣一關濕氣就回來了」,也有人表示,「開冷暖空調就解決啦」。 「電力粉絲團」指出,這是因為水氣還在室內,只是換種形式存在,所以開暖氣是無法去除室內水氣的,若想真的移除空氣中水氣,還是要用除濕機。 除濕機當暖氣 因為除濕機附帶這些功能都很「陽春」,不僅效果有限且價格高昂,比不上專業的烘衣機與空氣清淨機,所以實際上選擇除溼機還是要以「除濕」為主。 臺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蕭弘清指出,當初因為冷氣除濕太耗電,才發展出了除濕機。
除濕機當暖氣: 央行加碼限貸遭批 反打剛需購屋..
原PO接著還問,因為他還沒買除濕機,「變頻冷暖氣可以取代除濕機嗎?還是其實兩個都需要?」並說太冷的時候,他還是會開電暖爐,好奇現在存錢應該要先買變頻冷暖氣還是除濕機。 陳浩文指出,如果是變頻冷氣預設為26度,冷氣模式接近26度時,壓縮機運轉強度就降低,除濕的功能就下降;而除濕模式就是強迫冷氣到了預設溫度,即使降轉了,還是能維持一定的除濕功能。 以耗電量跟功能來說,他建議開除濕機,沒必要兩臺都開。 考量因素有兩個,第一,開除濕機,室內乾燥就不太會感到冷;第二,除濕機瓦數相較暖氣低,因只有壓縮機運轉、並無加熱,有節能標章一級僅約100~200瓦/每小時,沒節能標章也不會超過500瓦,使用4、5小時約為1度電,相比暖氣耗電量低很多。 張偉明表示,傳統電暖器
臺灣四面環海又處在季風氣候範圍內,夏天濕熱,大家普遍開冷氣降溫,還能順便達到除溼的效果;但冬天濕冷,就不適合開冷氣,這時有一臺 除濕機 就能減少家中水氣,甚至可以在室內晾乾那些冬天不容易乾的衣服。 最後,張偉明說,最最省電的方式,其實是都不要開電器。 「熱量會流失是從頭頂、腳底釋放,戴毛帽、穿毛襪睡覺是個選擇」,另外,棉被保暖法可先將一條毛毯鋪在牀單上,然後厚被子蓋在身上,溫度會比一般只蓋棉被高1~2度更暖和。 原PO就說,冬天的時候是一定需要除濕機,本來不急著添購,但開始猶豫要不要現在就入手。 他表示,目前體感不會不舒服,本來是想說用冷氣降濕度就好,不過,現在有2點讓他頗擔憂。 在除濕機的使用上,豐澤電器古亭店店長楊雅媚則建議,開始使用除濕機時,一定要把房門關上,不然太多的濕氣會加重除濕機負擔,相對也影響使用壽命;另外應該要預設理想溼度,因為除濕過度的乾空氣也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除濕機當暖氣: 冬天開暖氣可以順便除溼?專家回答破解迷思,背後原理其實是這樣
水箱是從側面抽出的,這和筆者見過的許多除濕機都不太相同。 和主機一樣,水箱也有一個提手,方便水滿時傾倒,考慮實在是周到。 消防人員出動,因為透天厝1樓,有濃煙飄出,但門鎖住了,一度破窗救人,但裡面一名78歲的林姓婦人已經沒了呼吸心跳,送醫搶救後不治,而引發濃煙的居然是房間內的除濕機。 東元除濕機型號:MD1095B除濕能力:10公升售價:3990元每日除濕能力可達10公升,卻花不到4000元就可以擁有,是一臺講求單純除濕力的機種。
因為這款伊島除濕機的樣子比較普通,不得不讓人想起日本電器常有的風格:簡單實用。 除濕機當暖氣2025 怎麼也沒想到,才用7、8年的除濕機,居然用到一半自燃,家屬說當時媽媽疑似因為天冷,開除濕當暖器用,加上門窗緊閉,第一時間也沒聞到異味。 國際牌除濕機型號:FY186BW除濕能力:22公升售價:1萬900元國際牌這款的除濕能力雖然不比前款三菱,但以價錢優勢,也強調省電效能。
▲除濕機頂部有提手,方便移動,但要是底部配輪子就更省力了。 機器頂部的操控面板,圓形按鍵和指示燈的風格,貌似回到了幾年前。 除濕機當暖氣2025 從視覺上,頂部的操控面板非常簡單,容易理解和上手,對於老年人而言十分友好(畢竟不少城市已經進入了老年化社會)。
其實選購時,可以依據家中空間大小、家中是否有年長成員做選擇,便宜的不見得能滿足家裡需求。 至於空氣清淨機的部分,因為揚塵、工業廢氣長年排放,基本上應該全年都要開著空氣清淨機,可以考慮能和室外空汙品質連動的空氣清淨機,可以更穩定的維持室內良好的空氣品質。 實際上無論有無開暖氣,水氣都還在室內,只是換種形式存在,因此開暖氣無法去除室內的水氣,若想移除空氣中水氣,還是要使用除濕機。 留言中一名內行人表示,要發揮除濕機最大效能,第一個就是除濕時緊閉門窗,再來就是開暖氣讓室內溫度上升,濕氣就會蒸發,如果做到以上2點室內溫度還是沒降,就得要考慮換容量大一點的除濕機。 一般建議相對濕度保持在 50% ~ 60% 左右,濕度太高容易讓黴菌繁殖,也易傳播病毒;相對濕度過低,容易引發呼吸道不適等問題。 如住在非常潮濕地區(濕度超過 除濕機當暖氣 80% 以上)或是吹南風的地區,可以選擇除濕力較強的機種,EX:除濕力為 10 公升以上的機種。
同時,除濕機的濾網也應該定期清洗或更換,才能避免因灰塵附著而降低除濕效果。 網路上有許多網友建議,開除濕機時應該放一杯水在旁邊,纔不會讓人體流失太多水分。 耕莘醫院家醫科醫師俞恩表示,人體有自我調節機能,裝一杯水在旁邊的作用其實沒有必要,但適時的補充水分是必要的。 從影片就可以看到,除濕模式下,溫度保持的比起冷氣模式又更低一點點,但濕度還是同樣維持在60-65%的水準。
冬天善用除濕機,不但可以舒緩濕冷不適,是溫也會相對提高幾度,只要下雨前後、感覺潮濕時都可以用,冬季的用途比電暖器更廣。 除濕機當暖氣2025 因為怕除濕機擋到出入的動線,很多人會習慣把除濕機放在較靠牆邊的地方,但其實除濕機有一定的循環原理,所以應該放在較空曠的地方,不能靠牆,一旦靠牆造成循環不夠,除濕效果就大打折扣。 許多人努力工作賺錢,就是為了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一名男網友表示,最近在觀望新北重劃區的房子,有看到兩間喜歡的物件,兩房一衛總價2100萬元,三房兩衛總價2350萬元,想問大家該怎麼選擇,以及價格合不合理,貼文曝光,網友一面倒選這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