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安全錦囊》是一站式資訊平臺,提供工地安全資訊及指引、健康小貼士、推廣安全活動消息、行業新聞、實時天氣、建造業相關公營機構連結等內容。 功能亦不斷更新,例如增添個人化的新功能,讓用戶自訂錄音,用作惡劣天氣警告的語音提示。 (三)勞工處已發出指引提示僱主和僱員重視休息時段,以保障僱員的職安健。 鑑於各行各業的經營情況不同,一刀切的休息時段模式難以適用於所有行業,因此指引鼓勵僱主和僱員透過商討訂定既適合僱員,又能應付業務運作需要的休息時段安排。 建造業工業意外2025 勞工處並沒有就建造業工人在加班工作期間發生的工業意外另行編製統計數字。
- 我在此鄭重呼籲業界緊守「安全第一」原則,亦再次重申議會的願景是「工地零意外」。
- 在執管上,勞工處透過巡查建築地盤及執法,遏止建造業的不安全操作。
- 根據勞工處數字顯示,過去4年涉及裝修及維修工程的工業意外便有逾3,600宗(見表),佔整體建造業約30%,即每3宗意外便有一宗涉及裝修及維修工程,期間有21宗奪命意外。
- 就政府工務工程而言,發展局可按《承建商管理手冊》,對在工程項目發生嚴重事故或違反工地安全法例的承建商採取規管行動,包括暫停該承建商競投工務工程,甚至將其從認可名冊除名。
- 議會不時審視特定工作範疇制訂參考資料,協助從業員增進專業知識。
另一方面,飲食業員工受傷比例亦令人關注,去年共有32623宗受傷個案,飲食業接近5000宗,佔15%。 過去幾年,業界經常談論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自動化和機器人等技術。 康文署在2019年1月推出寵物共享公園試驗計劃,與寵物公園不同的地方是前者貫徹不同使用者共享公園設施的概念,平衡不同使用者需要。
建造業工業意外: 地盤意外頻生 工友如搵命搏? 一文看清回歸前後港工地安全發展
(二)我們非常關注在二○一一年建造業的意外個案的上升,其中致命工業意外的數字為22宗,而二○一○年全年只有9宗。 建造業工業意外 我們留意到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展開以及即將實施強制檢驗舊樓規定,會為建造業的職安健狀況帶來持續挑戰。 透過特別執法行動,勞工處已向業界發出清晰的訊息:勞工處巡查人員若發現有違反職業安全法例的情況,而可能導致工人受傷或死亡,會即時採取執法行動,而不會先發出警告。
針對大型基建工程的展開,勞工處已成立了專責小組,專職加強巡查及執法;推動承建商在地盤實施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參與工程籌備會議及地盤安全委員會,在施工方案融入職安健元素。 建造業工業意外 建造業工業意外 另外,勞工處已就裝修及維修工程加強地區巡邏及在非辦公時間的巡查,以防止承建商採用不安全的施工方法。 由於涉及吊棚的工期一般非常短,吊棚工程的風險亦相對較高,且時有意外發生,局方進一步建議吊棚工程承建商須在工程展開3個工作天前向勞工處作出呈報。 在聽取議員和業界意見後,期望盡快落實上述修訂,進一步遏止意外發生。 (《一九九七年年報》頁24)建訓局於2001年為上述課程開辦相關的的覆證課程。 1980年以前,香港建造業的安全訓練主要由政府勞工處負責。
建造業工業意外: 工業意外
在執管上,勞工處透過巡查建築地盤及執法,遏止建造業的不安全操作。 屋宇署亦可按《建築物條例》,因應承建商違反職安健法規被定罪的情況,拒絕其註冊申請或對其紀律處分。 (四)為提升從事建造業的外籍人士的職安健意識,勞工處除以中英文外,還以巴基斯坦文、印尼文、印度文、泰文、尼泊爾文及菲律賓文,印製建築地盤安全的職安健刊物和宣傳品,派發給少數族裔人士,並上載勞工處的網頁。 勞工處也與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非政府機構、商會及工會等合作,舉辦研討會、工作坊、講座及其他推廣活動,以及到少數族裔人士工作的建築地盤探訪,直接向他們傳達工作安全及健康訊息。 (一)不同國家/地區對建造業的定義、勞動人口的計算及意外呈報要求等皆有所不同。
我和議會總監當日出席了多個默哀會,傳達所有人都有義務確保工地安全的信息,工程項目負責人有責任關顧工友,工友則必須學習保護自己,懂得向危險說「不」。 今個月初,香港仔深灣道一個酒店地盤,突然塌石屎磚牆,壓死一個泰國裔工人,遺下妻兒。 建造業工業意外2025 建造業向來是工作較危險的工種,以去年為例,249宗因工死亡的個案,建造業有51宗佔了21%,名列首位,當中以從高處墮下為主要成因。
建造業工業意外: 意外統計
經過三年的培訓,工廠督察能掌握如何執行工廠及工地安全的相關法律,同時在意外發生後知道如何展開對意外發生過程的調查,從而檢討如何防止意外發生。 建造業工業意外2025 建造業工業意外2025 勞工處的資料顯示,在2021年,建造業的致命工業意外數目和每千名工人意外率,均是各行業之冠。 前者共錄得23宗,是近5年新高,以致命意外率計為0.218,是所有行業的(即0.043)五倍。
建造業工業意外: 工友安全訓練課程(建造業平安咭課程)
政府致力推廣職業安全,但因工作死亡的數字,近5年上升約40%,由2015年的177宗升至2019年的249宗。 若將死亡個案分類為意外和非意外兩類,意外死亡個案大約佔40%。 踏入1980年代,建造業訓練局對香港建造業安全訓練及教育擔當起重要的角色。 在安全培訓中,建訓局主要提供兩類課程:第一類主要是培訓建造業監督安全事務的專業人才,如建造業安全主任及安全督導員訓練課程;第二類則旨在廣泛提高建造業工友的安全意識,如平安咭課程。 發展展局局長甯漢豪在上月出席議會的週年酒會時,不忘提醒業界,確保工地安全亦是建造業未來的重要工作之一,她更表示「希望未來每個工地都是智慧工地」,我非常認同她的看法。 當局已加強巡查地盤和檢控,2018年發出1876張被定罪傳票,平均罰款10552元;2019年發出1767張被定罪傳票,平均罰款8722元。
建造業工業意外: 工友安全訓練課程(建造業平安咭課程)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建造業工業意外: 地盤意外頻生 工友如搵命搏? 一文看清回歸前後港工地安全發展
從業員當懷疑工地有潛在危險時,即使不是由自己負責的範圍,亦應即時匯報。 再有工友不幸離世,我感到痛心難過,但願逝者安息,死者親屬節哀。 建造業工業意外 當中原因是建造業的工傷,普遍需要更長時間休養復元,去年建造業有大約3500宗工傷申請補償個案,其中報稱有360天或以上不能工作的宗數達736宗,佔21%;比全年所有同類個案多出14%。
建造業工業意外: 工業意外
她憶述,本港曾發生一宗嚴重意外,有工友於室內更換冷氣雪種後,疑因殘留在空氣中的物質接觸到火種而釀成爆炸,導致現場20多名工友受傷。 現行法例下,僱用20名或以上、但不足100名僱員的建築地盤,有關總承建商或專門承建商必須僱用一名安全督導員,惟法例無規定安全督導員需具備任何資格,只須對建築地盤工作或工業經營工作具豐富經驗者便可擔任。 建造業工業意外 建造業工業意外 我在此鄭重呼籲業界緊守「安全第一」原則,亦再次重申議會的願景是「工地零意外」。 工業意外頻生嚴重影響業界形象,加劇人才荒,最終只會使業界所有持份者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