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法表示,喫湯圓需「成雙成對」,因為湯圓象徵「團圓,」單數會增加落單的可能性。 冬至拜拜 同時也有說法認為應多喫紅白湯圓,喫紅色湯圓代表招來姻緣,白色湯圓代表人緣。 在冬至祭祀的傳統已經流傳許久,直到現在許多家庭仍然會祭祀神明和祖先。
- 有些村莊,還會在門環上插榕枝、竹葉,以祈求家戶運勢像榕樹一樣茂盛健壯,像竹子一樣節節高升,此外榕樹也有辟邪的作用。
- 另外,如果覺得喫湯圓太單調的話,也可以喫有料的湯圓,或以「紅棗枸杞」取代砂糖,喫得更健康。
- 而入朝官員則必須穿著制服覲見皇帝,比照祭祀大禮。
- 那邊的“番薯湯果”,是一種形似湯圓、但是比湯圓要小的食品,滋味十分美妙。
- 冬至將至,若您無法親自前往祠堂、祖宗墳前祭祀,可憑藉至孝至誠之心爲祖先打一場超度法會,於法會中爲祖先供奉牌位,超度歷代宗親眷屬。
- 2022年12月22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和「夏至」意義完全相反,冬至是北半球整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後,白晝會逐漸增長。
而民眾也會準備一套新衣服以求在冬至體面應節,哪怕是節衣縮食儲錢甚至問親友借貸也得購買新衣服。 而冬至亦有時值一陽初至「扶陽」的信仰意義及相應習俗,取陽氣於冬至既小又弱故需扶助使其健旺,例如「擁爐會飲」、食圓形食品等,雖則扶陽觀唸的習俗在20世紀開始式微。 圖片來源:pixabay_mickeyshih小時候是不是都聽長輩說,冬至喫湯圓就長一歲的習俗呢?
冬至拜拜: 冬至哪些活動能開運?冬至有哪些禁忌不能做?
每年的冬至許多家庭都會拜神、祭祖,希望神明和祖先能庇佑家人身體健康。 (圖/shutterstock)冬至在周朝時已有專門的國家祀典,在《周禮.春官》有提到:「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後在漢代冬至成為通行節日,且衍生越來越多的習俗。 在臺灣,冬至最有名的習俗就是「喫湯圓」或「喫麻糬」等常見的冬至食物,且臺灣人在喫傳統小湯圓時,常會將部分湯圓染成紅色,形成紅白相間的畫面,象徵「陰陽交泰」。 冬至又稱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 冬至拜拜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過年」的講法。
- 所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這不是偶然,這是我們祖先的聖德在庇廕着我們,祖先的智慧在引領着我們。
- 舊時臺灣尚賭,賭客食用時亦預卜最後一匙剩雙數為贏兆、單數為輸兆。
- 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記載,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
- 冬至日的白晝雖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並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
準備完畢後,就點香向太歲星君表達謝意,然後恭送太歲星君迴天庭述職,再將太歲符撕下,與金紙一起焚化。 不過現在人大多居住在集合式住宅,並不是和焚燒金紙,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將舊太歲符與金紙一起送到附近的廟中,向主神稟報後,再委由廟方人員統一處理,是最好的方式。 媳婦避免回孃家:冬至這天氣溫低寒,媳婦回孃家路途遙遠,萬一感冒生病容易傳給公婆,冬天生病也會更嚴重,所以冬至婆媳避免回孃家。
冬至拜拜: 懶人包|還沒想好跨年要去哪?「一張圖」走訪全臺跨年活動!
他們穿新衣,祭祀先祖,喫冬至飯,互相拜訪,謂之“賀冬”;又把冬至節,稱爲“亞歲”。 冬至:起源於洛陽的節日 鬥轉星移,日月更迭。 如今,冬至作爲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已經沒有了節日的意義,但多多少少還是保留了一些節日的氣氛和習俗。 冬至後的“三九天”,天氣寒冷,體內陽氣剛剛生髮,比較弱小,養生要調節體內平衡、順應自然。
跟農曆年後的元宵節不同,冬至喫的是甜湯圓,紅白顏色,可以跟家人一起搓湯圓、喫湯圓,象徵「圓滿」、「團圓」、「取圓以達陽氣」,雙色雙數一起喫,財富、感情一次擁有。 另外,如果覺得喫湯圓太單調的話,也可以喫有料的湯圓,或以「紅棗枸杞」取代砂糖,喫得更健康。 傳統禁忌中,結婚盡量避開「四立四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八個節氣前後幾天,古人認為這是不好的「四絕日」及「四離日」,其中最應該避免冬至。 除了不宜結婚以外,凡是搬家、入厝、動土、開工等大事也盡量不要在這幾個日子的前後進行。
冬至拜拜: 冬至歌謠
有些廣東人還有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俗。 冬至期間也不宜搬家,一方面是因爲冬至的來臨標誌着最寒冷的冬季來到。 從搬家風水學的角度看,寒冷的氣氛會破壞家中的興旺之氣。 冬至拜拜2025 另一方面和前面冬至不宜婚嫁的原因一樣,冬至前一天處於離日,古人總結認爲不吉,並不適合進行像搬家、結婚這樣的大事。 但在喫湯圓時一定要特別小心,畢竟是糯米做的,黏性強又不易消化,尤其是咀嚼不好的長者更需要注意,建議細嚼慢嚥、少量分批,避免消化不良,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喔。 冬至第一個禁忌是不要過度運動,因為在寒天過度運動會讓心血管加快收縮,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在過度運動後吸入過多冷空氣,進而引發心臟疾病。
冬至拜拜: 冬至要拜地基主嗎?拜拜流程、湯圓數量、禁忌一次看
準備供品:茶三杯、三牲、水果三種或五種(一般不用芭樂和釋迦)、冬至圓三碗、發粿。 冬至拜拜 註:芭樂這類水果籽因為可喫又不太消化,容易隨著便便一起排泄,一般被認為「不潔」,不能用做為祭拜敬果。 而有習俗說釋迦外型像釋迦牟尼佛頭部,大不敬,不可用。
冬至拜拜: 冬至的民俗
反倒是每年的冬至湯圓發展出了各種新喫法,如今有許多廠商研發創意湯圓,包括抹茶湯圓、奶茶湯圓、雞蛋布丁湯圓等等,讓冬至祭祀的氛圍減少許多,湯圓的口味成為了新的矚目焦點。 冬至拜拜2025 至於冬至喫湯圓應盡量「成雙成對」,起因為湯圓象徵著「團圓」,若是隻喫單數會增加落單的可能性。 也有說法認為應多喫紅白湯圓,喫紅色湯圓代表招來姻緣,白色湯圓代表人緣。
冬至拜拜: 冬至拜拜流程
「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喫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而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習慣加酒釀,酒釀也叫「漿板」,「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 直至今日,冬至喫湯圓漸漸脫離了冬至的節慶意涵,湯圓成為節日的特殊食品,發展出各種新喫法。 如今有許多廠商研發創意湯圓,包括抹茶湯圓、奶茶湯圓、雞蛋布丁湯圓等等,冬至祭祀的氛圍減少許多,反倒是湯圓的口味大戰成為了每年的矚目焦點。
冬至拜拜: 拜拜流程3:
比起上述這些民俗傳說,關於冬至禁忌,醫茶道更偏向從中醫養生的觀念出發,什麼意思呢? 傳統習俗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被稱為「四立四至」,這些都是農忙的大節氣,古人認為這幾天是「四絕日」與「四離日」,在這幾個日子裡結婚寓意不佳,因此不宜結婚。 供品準備好後,便可焚香稟告神明、祖先今天是冬至,特別準備了湯圓來敬奉眾神和祖先,希望神明和祖先可以護佑家中成員,並且賜福、招財;祭拜完畢後,時間到了就可焚燒金紙。 許多人會四處求神拜佛、祈求財運,卻忽略了自己家中便是最好的求財地,藉由感謝神明、祖先這一年來的照顧和庇佑,家神和祖先感受到家中成員的誠意,自然會為家中帶來好運和財富。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湯圓象徵圓滿與團圓,喫湯圓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為了能使陽氣回復,以圓的象徵來迎接陽氣,有吉祥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