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上有關於基金的資料,除非另外說明,由Morningstar Asia 安聯派息基金 Limited(「資料供應商」)向致富證券有限公司(「本公司」)所提供。 安聯派息基金 基於技術性理由,部份由資料供應商提供的基金資料或與各基金公司所提供的基金資料有所差異。 資料供應商及本公司對資料供應商提供的資料的準確性、可靠性及完整性,以及資料的更新狀況概不作出任何保證及認可。 本公司毋須就此網頁所提供的資料的任何錯誤、遺漏或不確負責。
換言之由不同機構如:政府、銀行、公營機構等發行債劵,並設有「到期日」、即於指定日期取得定息,到期之時亦會一次還清面額中的本金。 安聯派息基金2025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甚麼是每月派息基金,它標榜月月有息派,以吸引收息一族,入場費不算貴,大概數萬元起跳。 首次認購費一般為投資額的5%,換句話說,投資10萬元,就要繳付5,000元認購費,但有些銀行或證券行會提供優惠,可降低至2至3%認購費。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臺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安聯派息基金: Fed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 升息是否告尾聲仍不明朗
如基金的回報過高,投資者要了解該基金的投資組合。 如該組合有投資一些評級低於投資級別的債券(俗稱垃圾債券)就會有較高的風險。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安聯派息基金 目前市場上提供的派息基金大多以債劵基金為主,有部分則為股債混合和股票基金。
- 《香港財經時報》揀選3隻每月派息基金,年息率由近5釐至逾9釐,假設投資10萬元,以最高年息率9.3釐計算,每月可獲分派775元($100,000 x 9.3% / 12個月),勝過不少藍籌股派息及港元定期存款賺息。
- 再者,基金以及平臺都有收費,因為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經理可說是投資者的管家,他們要替投資者做分析以及營運是需要成本,所以有收費亦屬非常合理,最重要的是,扣除手續費後,客人能否達到理想的回報纔是投資者最關心的關鍵。
- 投資者須注意派息多少因個別基金而異,買入價格及單位亦會影響派息數量。
- 基於技術性理由,部份由資料供應商提供的基金資料或與各基金公司所提供的基金資料有所差異。
- 倘在任何地區向任何人士進行購買或出售投資產品的要約、招攬或建議乃屬違法,則此服務不應視為向該等地區進行該等要約、招攬或建議。
#免責聲明及補充:本人持有投資相連壽險牌照、人壽保險牌照,可作出基金銷售及服務提供,並持有RFC專業資格,可為客人提供理財建議。 投資涉及風險,所假設的回報為非保証,只供參考作用,不構成任何責任承擔。 安聯派息基金2025 在任何投資前,請先了解產品詳情、承擔風險能力、相關投資細節,先了解後投資,基金價格可跌可升,投資有機會蒙受損失。 個案純屬分享並已取得當事人同意並以故事形式表訹,所作出內容不構成任何私隱披露,亦不作任何責任承擔,如想作出相關投保/基金投資,請向顧問直接諮詢詳情以及瞭解清楚,本站含有直接/間接宣傳,敬請留意。
安聯派息基金: 投資派息基金注意事項
以上所提及的基金已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認可,證監會認可不等如對該基金作出推介或認許,亦不是對該基金的商業利弊或表現作出保證,更不代表該基金適合所有投資者,或認許該基金適合任何個別投資者或任何類別的投資者。 基金的風險披露中提及的派息政策中,亦會列明基金經理在大方向下會按月派息,但息率不會保證,而基金派息時,亦可以從原本的投資額或資本收益中提取作派息。 投資者除了需要知道相關基金涉及管理費(由0.75%至1.5%不等)、認購費(投資額的5%)等費用外,還需留意投資每月派息基金的風險因素。 如果以「最大化被動收入」,年息 13.96% 固然吸引。 唯讀者要留意當中本金潛在損失,嚴選出售基金單位時的價格,以免賺息賠本。
- 近期市場討論的加息,溫鋼城認為或會對基金的本有影響,因為如買了一些債券的話,債如券年期長,加息週期會令債價下跌,其基金的本亦有可能會萎縮,但息方面則有機會擴闊。
- 若特定股份類別在計算期內的數據不足(即基金在所選的計算期開始時尚未推出),該股份類別將顯示不完整的過往表現,或不會顯示任何過往表現。
- 派息基金派高息,但這不等於基金回報,基金價格亦會變動,要留意投資派息基金可能會「賺息蝕價」。
- 不過,有些證券行或銀行提供免提早贖回費,例如WeLab GoWealth智動理財平臺只收取1.5%認購費,可以免提早贖回費,而且沒有鎖定期限制,適合喜歡彈性投資的投資者。
- 另一方面,高收益債券資產爲基金提供穩定派息,由於平均息率高達6.3%,加上平均存續期只有3.94年,估計聯儲局的升息對相關資產的影響有限。
- 基金主要分現金派息和累積型,現金派息,顧名思義,即直接以現金派息,可以是每月派息、每季派息或每年派息;而累積型即是指股息會用於再投資到該基金上,以購買更多基金單位。
- 雖然每月派息基金會每月派息,但因國際局勢有起有跌,而每月派息基金,例如安聯收益及增長基金投資的板塊多以科技及高收益債券為主,其價格較易受波動,有機會令基金價格下跌,更可能有賺息蝕價風險。
由於派息基金大多數是以每月派息,因此投資者往往都並非是最進取的投資者,亦可能會適合計劃提早退休或臨近退休的人,跟購入年金情況相似。 【派息基金】港股市況近期雖有改善跡象,不過有投資者仍擔心不穩,會如去年(2021年)般先高後低景況,遲遲未敢入市。 對於一些希望以穩定收息為主的投資者,他們或會選擇一些避險產品如銀行定存,亦有投資者會選擇派息基金。 不少投資者對定期派息的投資產品感興趣,當中包括定期派息的基金。 投資派息基金可以享定期收息的好處,但當中亦有值得留意的事情。 安聯收益及增長基金自成立起(2012年10月16日)到本年(2021年3月31日)增值107.75%(包括將股息再作投資),歷經不少金融危機仍有可觀回報,增長潛力有目共睹。
安聯派息基金: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 基本介紹
與一般投資者相比,基金經理會有和上市公司管理層接觸的機會,會更瞭解公司未來的動態,更會與行業人士交流,因此可以作更準確的投資決定。 投資派息基金前,應要瞭解基金投資甚麼,一些高派息基金的投資組合可能會投資於高收益債券,又或俗稱「垃圾債券」,即投資評級低於標準普爾BBB-級或穆迪Baa3級的債券,以爭取較高回報。 安聯派息基金2025 高回報,同樣風險亦高,高收益債券的違約風險亦會較高,債券價格一般亦傾向波動。 派息基金有可能會使用酌情權,由基金的資本中調動資金派息,即是說,部分派息金額可以來自投資者的投資本金。 在這情況下,可導致每股資產淨值即時減少,用作將來投資的本金亦會減少。
挑選渠道,一般優先考慮正規合法、安全可靠、性價比高,然後再根據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 很多人都自己會投資買股票,但需要花很多時間、心機去認真鑽研才能賺到錢,但就算知識廣闊卻因為需要定時上班而未能長時間在股票市場操作,以致容易錯過投資機遇。 與支持停止升息一方較聚焦於貸款與企業端相反,支持繼續升息的一方則更看重薪資與需求。 雖然美國生產及非管理勞工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從 2022 年 3 月的 7% 安聯派息基金 一路降至目前的 4.7%,但若加入物價變化,實質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反而從年初的 – 0.2% 升高至 1.9%。 從過往經驗來看,當實質薪資年增率開始升高,半年後實質消費也會跟隨增加,加上開始反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房價,轉強的消費與房價可能再次推升好不容易降下來的通貨膨脹率。
安聯派息基金: 相關貼文
晨星(Morningstar,Inc)於1984年在美國芝加哥創立,旨在爲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財經資訊、基金及股票的分析和評級,以及方便、實用、功能卓著的分析應用軟件工具,是目前美國最主要的投資研究機構之一和國際基金評級的權威機構。 再者,基金以及平臺都有收費,因為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經理可說是投資者的管家,他們要替投資者做分析以及營運是需要成本,所以有收費亦屬非常合理,最重要的是,扣除手續費後,客人能否達到理想的回報纔是投資者最關心的關鍵。 安聯派息基金 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指出,於過去時間因一些年紀較大人士均想要穩定收入,便會考慮買基金,溫鋼城表不,雖然年金都會是選擇考慮,不過回報則相對較低。 安聯派息基金2025 至於派息基金,他指其實跟股票收息類似,定時派息予投資者。 以美元/港元作出投資的投資者,需承受美元/港元/外幣兌換率的波動的風險。 假設停止升息派的看法是正確的,那下半年很可能就會看到更多企業破產並對勞動市場帶來負面衝擊,對於已經將經濟迎來軟著陸計入股價中的美國股市不是好消息,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債券反而會因為降息即將到來而受惠。
安聯派息基金: 瞭解基金的派息成分表
想月月有息收,除了自製月月收息股票組合(點擊查看組合),還可透過投資近年在市場崛起的每月派息基金,相對於中電(00002.HK)和恒生銀行(00011.HK)等一年派四次息,每月派息基金的投資者更可月月有息收,若基金價格上揚,更可財息兼收。 所以各位讀者在選擇派息基金之前,清楚瞭解基金價格,設定好目標為創造被動收入及長期資本增值,評估當中的風險及回報是否適合自己,就解決很多坊間的迷思與誤解。 基金集合投資者的資金,再交由基金經理集中管理投資,買入股票、債券、衍生工具、ETF或其他基金,創造更高的投資報酬,從而達至長期資本增值,而派息基金會定期派發「股息」及「債息」,年息率由2釐至8釐不等。 此服務只供個人作非商業用途及僅供一般資料及參考之用,客戶不得以任何方式將任何資料發放予他人。
安聯派息基金: 基金派息就等於正回報嗎?
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瀏覽此等頁面之人士應先考慮自己的個人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個人的財政狀況、投資經驗以及投資目標,及應考慮相關基金投資的性質、條款以及風險。 要留意的是,每月派息基金有機會再另外收取管理費及表現費,詳情可以向基金公司瞭解更多,多數他們會為向你提供基金概覽、收費、組合分析、派息概況、風險及回報等資料,讓你安心投資。 在股票配置方面,管理團隊傾向投資於美國的信息科技及消費品行業板塊,並以大型企業股票爲主要投資目標,並在持有個別股份的長倉同時,又會適時沽出相關股份的認購期權賺取期權金,賺取額外收入之餘,又可以降低股市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安聯派息基金: 基金價格及表現
凡屬資料供應商及其他基金公司所提供並印有「Powered by」之資料,乃由本公司在日常運作過程中再轉送予閣下並只供一般資料及參考之用。 現時每月派息基金年息率約5至近10釐,如果以10萬元投資年息率8釐息派息基金,每月可獲分派666元($100,000 x 8% / 12個月),比不少藍籌股吸引。 安聯收益及增長基金一直以來以穩健的步伐進行增長,以此帶來的持續收益備受廣大投資者追捧,那麼這麼多基金購買渠道,在哪買靠譜一點,哪安全?
安聯派息基金: 每月派息基金有何風險?
觀察上圖,首先來檢視「美國成長股與選擇權」部分,前三大產業分別為資訊科技、非必需消費、通訊服務,其權重加總為 68.68%,但個別公司的權重均不超過 2%,所以基金持股相當分散。 接著,在「美國高收債」部分,BB 級與 B級權重分別為 48.74%、38.36%,其權重加總為 87.10%,又美國高收債自 2020 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相關企業已大幅改善營運狀況,同時整體違約率也大幅下降。 雖然最近各行業受到新冠疫情震盪影響,安聯投資旗下王牌基金:“安聯收益及增長基金”,依舊每月穩定派出年化7%-10%左右的利息,享受“每月收租”的福利。 從長遠發展看,派息型投資商品,正在悄然成爲越來越多理財人士穩定現金流的重要途徑。
安聯派息基金: 每月派息基金買得過?小心3大注意事項!
另一方面,高收益債券資產爲基金提供穩定派息,由於平均息率高達6.3%,加上平均存續期只有3.94年,估計聯儲局的升息對相關資產的影響有限。 此外,基金的可換股債券配置亦爲基金帶來另類的投資回報。 可換股債券兼具有股票及債券兩種性質,投資者有權在一定期限內把債券轉換成公司股份,令投資者能捕捉在相關股份的潛在升幅,又可爲下行風險提供緩衝。 基金的風險披露中提及的派息政策中,會列明基金經理在大方向下會按月派息,但息率不會保證,而基金派息時,亦可以從原本的投資額或資本收益中提取作派息。 投資者入場前,應瞭解該基金過去多年基金價格及派息表現,並參考基金評級及風險級別等,以決定是否值得投資。
安聯派息基金: 相對較穩定
每月派息基金主要投資於高收益債券、可換股債券、股票等類別,投資地域包括地區至環球不等,如安聯收益及增長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市場,當中三分一投資於股票或股本證券、三分一投資於可換股債券,餘下三分一投資高收益債券。 又如惠理亞洲股債收益基金主要投資於亞洲市場,當中五成四投資於亞洲股票,三成五投資於亞洲債券。 由於相關項目能提供高回報,故能為基金帶來每月高派息效果。 每月派息基金標榜每月有息派以取悅食息一族,入場費與一般基金相若由數萬起,首次認購費一般為投資額的5%,假設投資10萬元,便要繳付5,000元認購費,但個別銀行或證券行會提供優惠,可降低至2至3%認購費。 與普通基金一樣,每月派息基金的管理費及表現費有機會再額外收取,基金公司會為產品提供基金概覽、收費、組合分析、派息概況、風險及回報等資料,讓投資者一目瞭然。 宏利投資管理乃根據其認為可靠的來源編匯或得出本網站提供的資訊,惟對其準確性、正確性、有用性及完整性概不發表任何聲明,對因使用有關資料及/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損失亦概不負責。
安聯派息基金: 每月派息基金會不會有風險?
因此投資者入場前,應瞭解該基金過去多年基金價格及派息表現,並參考基金評級及風險級別等,以決定是否值得投資。 與普通基金一樣,每月派息基金的管理費及表現費有機會再額外收取,基金公司會為產品提供基金概覽、收費、組合分析、派息概況、風險及回報等資料,投資者可一目瞭然。 安聯派息基金2025 每月派息基金主要投資於高收益債券、可換股債券、股票等類別,投資地域包括地區至環球不等。 如安聯收益及增長基金主要投資於美國市場,由於美國市場近年受到全球投資者青睞,因此能提供高回報,故能為基金帶來每月高派息效果。
有關基金的相關頁面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審核。 此等頁面所包含的資料只供一般資料及參考之用,不擬提供作為專業投資或其他意見。 瀏覽此等頁面之人士不應只根據此等頁面所包含的資料和服務而作出任何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