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眾新聞在資源極度緊絀的情況下,每天嘗試踏出一小步,慢慢地行出一條小路:獨家新聞、數據新聞、人物專訪、調查報道、深度評論、法庭新聞、中國新聞、眾聲集……縱然我們人力有限,新聞不夠多、不夠快,但我們整個小團隊,老鬼和後生仔都一條心,努力在新聞報道上求真、求深。 上海街企街 前午4時許,油尖特別職任務隊第一至三隊,合共出動19名便衣警員,包括8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靚師姐」,分在西貢街、南京街、上海街及廟街一帶「企街」,行動中每名女警均由2名男同袍暗中保護。 尚都裏作爲五大國際設計師聯手打造的水岸建築羣,賦予了古鎮一種新的玩法! 不少創意小鋪、書店、特色餐飲、藝術沙龍、精品客棧、休閒酒吧、親子場所等充滿樂趣的場所於此極具,展現着藝術、設計、生活的三位一體。 上海街企街 金山嘴漁村是上海沿海成陸最早、保存最爲完整的漁業村落,也是上海“最後一個活着的漁村”,各類休閒業態佈滿漁村老街,讓你在繁忙之餘,還可找到一份安逸一份悠然,老街上的有些特色民宿門面並不起眼,但隨手推開,就可進入一處幽靜清新之地。
- 他利用佔地約6000平方呎的空間,不僅設立訓練中心,亦有猶如新加坡熟食中心的餐廳,讓員工能夠實踐所學。
- 位於一樓的䉑用生活,以研習陶藝及「無用」生活理念為主題,店主均由設計或視覺藝術學系畢業,對陶藝和傳統工藝別有研究,店中售賣的陶器產品精緻優雅之餘更風格濃烈,而店中更常舉辦工藝課程,由手捏陶碗陶杯到拉坯均有機會體驗得到。
- 「每朝行過呢度,都見有四、五個講普通話又濃妝艷抹嘅女人行過,眼甘甘咁望住你,一睇就知係咩嚟,真係唔敢望多眼,以為我都係嫖客!」李先生每天早上均在附近巴士站下車,經常看到該類「拉客」的企街,在行人路上流連,遇有眼神接觸,即上前兜搭說:「一百元」,明顯是「做生意」。
- 財華控股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將盡力確保彼等所提供資料之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 直至1909年3月19日,因香港島有差館上街,為免引起混亂,把全段易名為上海街。
記者緊隨其後,發現該大廈其中一個單位是「北嫂集中營」,數百平方呎的單位已間開近十間劏房,每間約四十平方呎的劏房內都有一名北嫂坐鎮,房內亦放有一張牀,並設有一個企缸,完全是「一樓一」格局。 上海街企街2025 據知有關劏房日租三百元,而北嫂租用前更要繳付人民幣八百元的按金,雖然劏房租金昂貴,卻是房無虛席。 近日遊人如鯽的油麻地彌敦道突變紅燈區,每日無論早、午、晚均湧現逾十名風騷入骨的中女企街公然向男途人大拋媚眼,更以賤價一百元「傾銷」;附近一大廈更已改裝了逾十間「一樓一」格局的劏房,等候嫖客「移船就磡」。
上海街企街: 歷史建築
在公然拉客的企街中,不少是鄉音未改、持個人遊簽證來港的北嫂,本報直擊一名內地北嫂拉客實況,她揚言來港旅遊的同時,還可賣淫來賺取外快。 至於封鎖懷疑經營非法賣淫的場所,楊文彬稱由去年9月至今年8月,合共向六個場所發出警告信,再犯便可向法庭申令封閉有關場所半年,惟至今未發現再違法,警方亦會考慮採納區議員建議如聯合油尖及旺角警區掃蕩,以及針對流鶯黑點停泊警車,估計本月內會再有掃黃行動。 主打意大利手工薄餅,即叫即製,口味多元化,有風乾巴馬火腿薄餅、芝士四重奏薄餅、大阪燒墨魚意大利餅 等。 甜品甚有水準,減少糖分量, 味道輕盈健康,例如特濃焦糖牛奶布甸,牛奶味濃鬱,卻不甜膩。 位於上海街618號頂層,空間寬敞,室內室外均設座位,着重自然採光,環境非常舒適。 主打日式家庭料理,多數人點「一汁三菜」套餐,即是日式定食般一碗湯配上三道菜連白飯,健康美味。
- 商場裝潢富懷舊色彩,香港寥寥可數的通花鐵閘及手工竹製雀籠已成裝飾之一,大堂一邊開設了「蘇媽.蘇媽」馬來西亞茶餐廳,另一部分則作展覽室,講述唐樓建築體的活化故事,播放昔日上海街的生活場景。
- 他舉例,「原汁原味」的保育模式,一般是適用於考古遺址或重要的文化遺產,例如宗教建築、宮殿、政府主要建築物等;至於唐樓羣一類具活化再用潛力的實用性建築,除了保存它們的建築特色,更重要是盡量恢復它們的實用功能,日後與社區共享。
- 最後,許承俊參考他在新加坡經營餐廳的經驗,向航空公司的培訓中心提出合作方案,最終成功找到「廚尊」所需的培訓人員,同時讓航空公司藉此機會履行社會企業責任,共創雙贏。
- 此外,店內更有技藝承傳課程可供大家報讀,特別邀來老店師傅講解,以培養新一代學徒,從而令該技藝得以承傳下去。
- 過去不同年代的商戶,都喜歡在柱上刻寫自己的店舖招牌,而隨着店舖的轉手,每一代商戶都在圓柱的舊招牌上面,髹上新一層的招牌。
- 記者緊隨其後,發現該大廈其中一個單位是「北嫂集中營」,數百平方呎的單位已間開近十間劏房,每間約四十平方呎的劏房內都有一名北嫂坐鎮,房內亦放有一張牀,並設有一個企缸,完全是「一樓一」格局。
- 上海街 / 廚房用品街是一條特色街道,沒有無障礙設施所有地方通道都是平路,設計尚算闊落但路面行人太多,輪椅人士要特別小心。
此外,李亦發現每日下午三時後,便有多名老伯在上址駐足,似是「嚟慣嚟熟」,等候獵艷。 展望未來,許承俊希望能夠在香港、九龍及新界各有一間「廚尊」餐廳,進一步為殘障人士及弱勢社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他們在這間社企的廚房重拾應有的尊嚴,也讓更多市民認識他們,造就一個共融的社會。 許承俊於去年六月開始籌備在港開設「廚尊」,由零開始,至今已建立了一個近六十人的團隊,當中超過四十位成員為殘障人士及弱勢社羣。 他認為,「廚尊」為他們提供就業或工作機會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肯定(recognition)。 他解釋,「廚尊」中的「尊」是指「尊嚴」(Dignity),他期望項目能夠給予特殊需要人士及弱勢社羣應得的尊嚴,讓他們靠自己的能力勇敢並堅強地生活,這就是Project Dignity及「廚尊」的核心使命。
上海街企街: 新加坡社企餐廳進駐618上海街 聘30殘疾員工 助失明者重拾自信
這就意味着在“央企離京”後,金融機構總部大概率將“留在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中將不包括“大型金融機構總部”。 2021年12月24日,北京市召開“金融工作座談會”,此次座談會有國家“一行兩會一局”等金融監管部門和八十餘家各類中外金融機構參加。 上海的“央企總部經濟”勢頭直逼北京,國家重點支持上海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衆多“國家級企業資源”都在向長三角聚集,向上海集中。
「廚尊」在新加坡有一間分店及四間名為「書廚」售賣二手書的書店,口碑不俗,而位於旺角上海街的餐廳,更是「廚尊」首間在新加坡以外開設的分店。 上海街企街2025 上海街企街 至於一街之隔的油麻地戲院,則是較多人認識的二級歷史建築,戲院於1930年落成,同屬新古典主義風格,昔日是油麻地避風塘艇夫、菓欄苦力和車夫的消遣地,現已活化成為戲曲活動中心。 香港有不少具傳統特色的遊點,但要在懷舊氣息中感受濃濃的庶民風情,上海街便是不可多得的尋寶地。 這條橫跨油尖旺區的街道,十九世紀時是香港最原始的海岸線,上世紀初至六、七十年代,則成了中國傳統貨品及工藝的集散地,不少裙褂店、風水店應運而生。 然而滄海桑田,這條昔日繁華熱鬧的街道,如今有許多舊建築及傳統色彩已不復見,幸年前經活化的618上海街開幕,令褪色的上海街再度受到注視。
上海街企街: 上海街企街 食在北臺灣
Ura photo 3項目活化後設有社區空間(左)供地區團體籌辦文化藝術活動,給予建築物新的社區功能;大樓內多處以上海街歷史為題材的壁畫,加強地區特色。 上海街企街 李博士對這套營運安排十分認同,他說,唐樓羣傳統上是「下舖上居」,經濟活動和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活化項目給予建築物新的生命和功能,不但在硬件上延續了歷史,在人的元素上亦達致人地共融,配合社區現在和未來的需要。 他指,上海街唐樓羣最重要的歷史元素,在於騎樓部份所呈現的歷史街景,他留意到項目保留了10幢戰前唐樓羣的騎樓部份,以及支撐整排騎樓的13條麻石柱,這正好把最具價值的建築元素保存下來,讓市民途經這段上海街時,能感受到昔日的街道氛圍。 忙於購物shopping及打卡行到累,都會想喫點東西及休息一會。 大樓內有六間餐廳選擇,其中位於二樓經營的新加坡風情美食市集「廚尊廣場」,以大排檔的形式提供餐飲服務,由新加坡的社會企業Project Dignity所營辦,照顧香港弱勢羣體工作的需要,讓他們在餐廳工作,自力更生。 另外,走上頂樓或搭電梯便可直接到天台咖啡店「蟲二Poach」,這裡環境寬敞雅緻,有室內及露天茶座,供應日式美食及特色飲品,也是吸引遊人閒坐聊天及打卡的熱點。
上海街企街: 香港九龍旺角上海街618號
位於地下還有另一家南洋風味食店蘇媽蘇媽,餐廳在荃灣、深水埗等也有分店,卻以618上海街的店舖面積最廣,店中佈置具傳統特色,不過更出色是其馬來西亞美食,不但肉骨茶甚具水準,叻沙、咗檳城白咖喱麵、沙嗲串,以至咖吔多和馬來西亞拉茶等等,均十分惹味和具人氣。 在“央企總部”逐漸疏解後,北京已經不可能再錯失“金融中心”的經濟職能,北京金融街將直接“死磕”上海陸家嘴。 上海街企街2025 第三,北京將重點打造“四大金融中心區”,分別是“西城金融街”、“豐臺麗澤商務區”、“朝陽國貿CBD”和“北京城市副中心”。 作爲中國兩個最大的“超一線城市”,上海和北京的“競爭”從來都是一場“陽謀”,而且這種競爭是“良性的”,也是“擴日持久”的。 早年旺角興建朗豪坊期間,警方曾大舉掃黃,活躍於砵蘭街及上海街一帶的妓女大 …
上海街企街: 上海街(廚具用品街)
上海街項目由14幢戰前及戰後唐樓羣組成,當中10幢戰前騎樓式唐樓羣建於1920年代,另外4幢屬於1960年代戰後興建的樓宇。 市建局於2008年開展項目時,進行了廣泛的公眾諮詢,瞭解地區不同持份者,包括居民、學者、專業人士及區議員等,對樓宇活化後的用途和設計的意見。 結果顯示,大部份市民支持在保存唐樓羣原有的建築特色之餘,亦應讓建築羣活化再用,成為社區的資源。 針對建築羣的結構狀況及為制定合適的保育活化方案,市建局當年邀請了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主任李浩然博士提供建議。 李博士對城巿文物保育的實踐,與建築文物的活化再用有很深入的研究。
上海街企街: 中國幫了俄羅斯這麼多,圖們江出海口問題,中俄是時候談一談了
位於一樓的䉑用生活,以研習陶藝及「無用」生活理念為主題,店主均由設計或視覺藝術學系畢業,對陶藝和傳統工藝別有研究,店中售賣的陶器產品精緻優雅之餘更風格濃烈,而店中更常舉辦工藝課程,由手捏陶碗陶杯到拉坯均有機會體驗得到。 屬於社企小店的Restore,主打的是玩味精品雜貨,店內的文具及精品不但別富色彩,更充滿香港地的本土特色,如小巴車牌字款的飾物擺設,以手雕麻雀變成的裝飾,甚至是以具代表性的香港畫像圖案,均注入了地道香港情懷。 上海街企街2025 位於商場地下的常常集品,由兩位收集成癮的設計師成立,從各地小店和市集搜羅了許多特色古物家品,由古道具、木箱木盒、許多裝飾品及特色文房小物,以至食器木櫃、或是中大形的古傢具,均帶着一派古雅禪風氣息。
上海街企街: 上海街道解放後
要達到這目標,必須在保留、活化再用以及人的元素當中取得平衡,特別是原來生活在舊建築的居民,是否願意繼續當時的生活模式,住在較差和擠迫的居住環境,或是融入舊區更新步伐,透過調遷改善生活。 說回「618上海街」,它是市區重建局其中一個保育活化項目,2010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戰前建築物)。 上海街保育及活化項目十年前經已展開,範圍涵蓋14個街號,當中最早期10幢屬於1920年代的騎樓式唐樓建築,已有近百年歷史,為香港市區其中一排碩果僅存的戰前舊樓,可謂見證了百年來香港民生百態變遷。 在香港其中一個最繁忙的地區旺角,最近落成了一個由市區重建局推出的新項目「618上海街」,這是一幢經過翻新和活化的唐樓,充滿懷舊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