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患者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讓患者長期被負面情緒所包圍、情緒無法緩解和釋放精神上的壓力,會嚴重損害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患者有機會反復出現頭痛、頭暈、氣短、全身無力、精神不振、體重減輕或者暴增、失眠多夢等症狀。 生活中如果出現突發事故,使原有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轉變,出現了巨大的情感創傷如失戀、親人離世、失業、人際關係緊張、生活困難經濟情況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婚姻狀況不佳、長時間高壓工作、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況等有可能誘發抑鬱症。 可以說抑鬱症的形成原因是複雜的而且受多方因素影響。 但從中醫角度看運動對改善情緒病作用,此乃非萬能。
潘醫師指身體非常虛弱的患者並其實並不適合做運動,這有機會透支身體元和精氣,特別是運動後仍有失眠、經常感到疲倦、手腳冰凍及臉色不好等問題者,建議暫時停止。 此外,習慣於晚間運動長遠對身體定必有影響,一般建議在每晚六時前進行。 若迫不得已只能在晚間進行的話,亦建議只進行輕量運動,如拉筋或散步等。 由於五臟跟情緒有莫大關係,當情緒出現異常時需及早調節,以免發展成各種各樣的不適,造成惡性循環,因病患亦會影響情緒。 在中醫角度上,各類的情緒異常可總括為鬱證,在下篇會有較詳細的介紹。
中醫情緒病: Newspaper Columns疏肝理氣養血 中醫針灸治療情緒病
一般來說,情緒病患者不單只在情緒上產生煩躁、憂慮及低落等症狀,而且他們往往同時出現身體的各種不適,例如︰頭痛、失眠、疲倦或其他原因不明的疼痛等。 中醫情緒病2025 中醫情緒病2025 不幸的是,大部分患者都不瞭解自己的病情或得不到適當的診治。 近年醫學研究顯示,情緒病的成因除了患者個人性格、成長經歷及其他環境因素外,患者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如血清素、腦腎上線素、穀氨酸、氨基丁酸及多巴胺等)失去平衡,亦是其中重要的成因。
鬱証的基本病理,可以概括為「氣機鬱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失所養」,說明和抑鬱關係最為密切的臟腑為肝、脾、心。 中醫情緒病2025 香港在這十年裏已經有多很多非政府組織或慈善機構在社區裏提供不同的服務。 當然,如果情況危急,認為會有生命危險,還是要到醫院。
中醫情緒病: 認識情緒病
抑鬱症(英文:Depression),又稱為憂鬱症或重性憂鬱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 香港的生活節奏快速,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複雜,人們長期的精神緊張狀態,外界巨大壓力下,沒有得到足夠放鬆,身心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而抑鬱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可能。 此外,中醫針灸配合中藥也可治療情緒病引起的症狀。 據近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香港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會在一生中受到不同程度情緒病的困擾。
- 但是並不是所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一定就會得抑鬱症,遺傳是導致抑鬱症的可能因素。
- 香港的生活節奏快速,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複雜,人們長期的精神緊張狀態,外界巨大壓力下,沒有得到足夠放鬆,身心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而抑鬱症就是其中的一種可能。
- 如果情緒病不加理會,身體及情緒的問題便會越來越多,除令患者感到極度痛苦,甚至影響身邊家人。
- 中醫治療情緒病的常見方法有︰中藥、針灸、耳穴貼壓、推拿等。
- 心理治療一般由心理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用一系列的心理治療,引導患者恢復正面情緒。
- 因此,患者及其家人,往往以為只是身體出現毛病,可是身體檢查的結果,大多是正常。
緩解期變得精神疲憊、煩躁多言、易受驚嚇、面紅而身體消瘦,屬於火盛傷陰,可用二陰煎合千金定志丸來滋陰降火、安神定志。 癲證發作時,精神抑鬱、表情淡漠、神志癡呆,或喃喃自語、喜怒無常、不思飲食,屬於痰氣鬱結,可使用順氣導痰湯合控涎丹來理氣解鬱、化痰開竅。 緩解期變得神思恍惚、魂夢顛倒、常覺悲傷想哭,食慾衰退、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屬於心脾兩虛,可用養心湯來健脾益氣、養心安神。 躁鬱症的病因至今還是不明,曾醫師表示先天遺傳因素與後天的外在環境壓力也有可能有影響。 蔡思貝在初出道時都飽受著不少外界壓力,其中一件就是假學歷醜聞。 當年初選完港姐兩年,即有報導指2013年纔在德國完成Year 1的她,同年10月透過國力書院報讀菲律賓比立勤國立大學工商管理學士課程,但竟然於12月就取得證書,兩個月內極速完成大學學士學位,難怪當年被網民指責她「買學位」。
中醫情緒病: 中醫耳針治療情緒病顯奇效
似乎我們正處於抗鬱的年代,如果學生接受了樂觀訓練,家長學會如何發掘子女的潛能,成年人能從生活中尋找快樂和人生意義、培養欣賞的心,這樣就如同為每個人注下心理疫苗,免致情緒問題來臨時,束手無策。 病人28歲,由於跟女朋友分手,以致出現嚴重的焦慮,食慾下降,持續1年有餘,體重也有所下降。 由於焦慮導致失眠,平均每晚入睡2、3小時,醒來後很難再入睡。 得知李醫生用耳針治療效果不錯,遂來請求李醫生治療。 李醫師在臨牀治病過程中發現,現在生活條件逐漸改善,但是,由於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大,患上失眠、焦慮或憂鬱症的病人有增多的趨勢。 心理治療一般由心理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採用一系列的心理治療,引導患者恢復正面情緒。
中醫情緒病: 中醫九型體質 | 瘦人易憂鬱?解構多愁善感的氣鬱體質
平時唔會的,但會令少數人敏感的食物都要注意,因為重症病人的心臟很易敏感,濃味、味精等,也會影響心率,所以出外喫飯都可免則免。 多處平靜環境:患者可多到海邊散步,根據研究,看海及聽海浪聲有助使人放鬆及進入冥想狀態,能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動。 李醫生介紹,有位25歲的亞裔女子,從小生長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誰知在取得美國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後卻失戀了,加之畢業時找工作也遇到很大的困難,因此內心異常的孤獨、壓抑和失落。 在兼夾脾虛的情況下,水濕鬱於肌膚,加重濕疹痕癢。 躁鬱症另一個症狀是整日興奮,當時思貝在ig也有分享她快樂的post,片中也見她表現正常,但真的千想萬想也想不到原來她有患上過躁鬱症。
中醫情緒病: 工作、感情不順遂的年輕女孩
由於情緒病在香港十分普遍,甚至逐漸成為都市病,呼籲社會減少標籤,鼓勵患者勿諱疾忌醫。 功效:玫瑰花舒肝理氣;素馨花行氣止痛,這是一個簡單易製的花茶食療,有疏肝解鬱之功效。 適用於一些情志不舒肝鬱氣滯所引起的失眠和煩躁、焦慮之症狀;或肝氣犯脾,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職,而出現的腹脹、腹痛、排便質量異常或腸易激綜合症患者有一定幫助。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出現,除了多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外,更可以聽聽李翠妍博士 註冊中醫師講解。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疾病所帶來的全球的損失」〈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亦明確指出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排名第二的重要疾病。
中醫情緒病: 健康解「迷」手指常做重複動作易患「彈弓指」!症狀分4級,呢3類人工屬高危!
「單靠藥物並不能治療情緒病」是一位從事了接近四十年社區工作,快將退休的精神科護士K告訴我。 中醫情緒病 有好幾個病人過了二十年仍然有與她保持聯絡,會告訴她知道他們活得很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於2014年研究發現科學中藥酸棗仁湯能夠有效改善,服用酸棗仁湯四周後,每天平均入睡時間減少20分鐘,睡眠時間延長約1小時。 情緒病跟遺傳有關,容易受工作不如意、家庭問題和社會事件動蕩等因素而誘發。 當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調時,情緒及生理功能受到影響,就會引發情緒病。 對於輕中度情緒病,針刺(如密集頭部電針刺激) 和中藥有良好的治療功效。
中醫情緒病: 中醫抑鬱症 概括為「氣機鬱滯、肝失疏泄 …
人在悲傷流淚時,常會出現氣促飲泣,原因是氣機受阻不能上行,彷彿氣消失了,故會出現氣促,甚至呼吸困難的情況。 我 friend 就係咁,一開始係緊張訓唔到,每日開始天黑就驚o個晚訓唔到第二日無精神做o野,第二日無精神做唔 … 喫東西不能喫影響心臟的東西或令人提神的東西,如紅茶、咖啡,也不能喫冷品,涼食,寒性,濃味,刺激,辛辣,且要必需溫暖,令心臟得以有安定感,必需嚴重介口,一般喫中性食物,餐餐菜心同蒸魚,肥少少的肉都唔得,豬肉唔得,多糖唔得,多鹽唔得。
中醫情緒病: 「驚恐症」患者的思想行為模式
在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指導下,通過貼壓耳穴疏通經絡、調理臟腑,能達寧心安神目的,明顯改善睡眠質量,舒緩患者波動的情緒問題。 如一位47歲女病人,長期神經衰弱,難以入睡,即便睡著,每夜至少醒來2、3次。 中醫情緒病2025 初到李醫生診所時,病人滿臉疲憊,面色晦暗,雙目無神,語音微弱,情緒低落。 此外,運動遲緩的患者可服用全穀類食品,海產品,穀類食物能提高人體營養吸收能力,補充體力。
中醫情緒病: Oscar 治療師
中醫認為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精神活動分屬五臟,這七種情志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 只有當人的情志受到刺激,超出了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可以調節的範圍時,才會導致臟腑的氣血功能紊亂,引起疾病的發生。 中醫將抑鬱症歸納在「鬱證」的範疇,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失眠、脅肋脹痛、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症狀,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的一類病證。
中醫情緒病: Dr.東:每7個港人1個抑鬱 醫生:情緒病已成香港都市病
而且,患者也可以視乎個人的狀況,加以預防和調理,例如練習太極、氣功、藥膳等。 情緒病跟遺傳有關,容易受工作不如意、家庭問題和社會事件動盪等因素而誘發。 註冊中醫師兼香港大學精神健康碩士曾覺知生於中醫世家,承傳父親多年腫瘤科、皮膚科的行醫經驗,並曾任職公立醫院。 曾醫師在Facebook專頁曾覺知・養生學堂為大家分享和教授養生、美容之道。 而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持續時常感到疲倦、無興趣、有自殺念頭等。 而且躁鬱症較多與遺傳因素相關,而抑鬱症病人則多與後天因素相關,比如病人有不愉快的童年、欺凌等。
通過傾聽、解釋、指導、鼓勵和支援等方式幫助患者疏導情緒,協助患者走出心理困境,掃清心理霧霾,幫助患者緩解抑鬱的情緒,避免加強抑鬱的程度;不過部份重度抑鬱症患者可能同時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中醫情緒病2025 中醫情緒病 患上抑鬱症最好及早接受治療,患者需要朋友及家人的陪伴。 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當中,催眠治療是其中一種有效舒緩抑鬱症症狀的療法。
中醫藥物治療不傷身體,還能提升人體免疫力,提高機體活力,改善內分泌系統等,在治療效果上就更為明顯。 前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Martin Seligman倡議一門新的心理學概念和研究:正向心理學。 中醫情緒病2025 他呼籲同行正視心理學界的情況,過去心理學善於處理心理問題及精神病,但並未能引導人過充實、愉快和有意義的生活;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和理論,則以研究個人長處、建立正面情緒和積極思維為重點。
因此中醫中藥治療,日常調節情緒,心理治療等多管齊下,焦慮症治癒,這些疾病也就能得到改善。 不少人每天都要應付工作或家庭帶來的沉重壓力,一旦無法得到適當抒發,抑鬱的情緒日積月累,會容易引致嚴重的抑鬱症。 輕微抑鬱症患者會終日愁眉苦臉、凡事都提不起勁,亦有機會伴隨失眠、多夢、精力及食慾減退等精神徵狀。 中醫角度認為,引致抑鬱症的其一原因是患者體內器官出現虛衰、氣血瘀滯、臟腑功能失調,而頭、腦為元神之首,所以,針對頭部的療法應有助減退抑鬱症。 此外,中醫針灸配合中藥也可以治療情緒病引起的症狀。 我有一位病人,患情緒病有十餘年,雖有服用西藥,但近年病情仍加重,雙手更有震顫,使得本身從事美容行業的她不得不辭掉喜愛的工作。
中醫情緒病: 情緒病的症狀
在中醫角度,不但有調護對策醫治之外,亦可以協助你調節情緒。 這時候西醫精神科的西藥纔可以即時見效,大概食第三次藥巳經可以即時令驚恐幅度大大減低,最少不至於出現臨死感覺。 除了上述情況外,亦有患者是因為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去平衡所致。
中醫情緒病: 情緒病的病徵5. 身體不適
他工作時亦因過度緊張,常常手震、心跳、多汗,也無法安然入睡,翌日朝早起牀仍感到疲累,繼而影響另一天的工作表現,於是變得焦慮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香港地生活壓力大,連主演《機場特警》的TVB當家花旦蔡思貝近來都直認曾不幸患上躁鬱症。 抑鬱症大家可能比較聽得多,但躁鬱症到底跟抑鬱症有甚麼分別,為甚麼連如蔡思貝、盧凱彤、美國小天后Selena Gomez等名人都飽受躁鬱症的折磨? 今次COSMO邀請了香港大學精神健康碩士兼註冊中醫師曾覺知醫師為大家拆解。 根據調查,許多情緒病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或患哪一種情緒病,故未有及早尋求有效的專業協助。
食療來緩解情緒病是有一定的作用,每一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比如喫巧克力,巧克力裡有咖啡因,可可鹼,它們會喚醒人體的身體感官,有精神興奮點,也會給身體補充能量,使人精力充沛。 如喫營養豐富的豆製品,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大腦需要的優質蛋白,氨基酸,對人體健康有好處。 抑鬱症患者如果有家庭成員有抑鬱病史,則患病的機率會遠遠高於普通家庭,血緣關係越近,抑鬱症的患病概率就越高。 而且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抑鬱症病,那麼子女患病的機率會更高。 但是並不是所有抑鬱症家族史的人一定就會得抑鬱症,遺傳是導致抑鬱症的可能因素。
躁鬱症是集合了躁狂和抑鬱兩種情緒,當處於躁狂狀態時,患者會情緒高漲,表現持久的興奮、喜悅,或容易動怒,自控能力差;亦會說話滔滔不絕,思想快速轉動,或是意見多多、整日興奮,雖然睡眠不多,但精力顯得異常充沛。 可是處於抑鬱狀態時,則走向另一極端,情緒低落,對事情感到悲觀和絕望,思維緩慢、反應遲緩,也會意志減退、活動減少等,所以跟患有躁鬱症的人相處不是件易事。 黃帝內經說「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簡而言之就是情緒的好壞和穩定與否會影響人體臟腑的生理功能,其中以「心」最為關鍵。 心為君主之官,主血脈、藏神明,心靜則神安,安神才能穩定情緒,而情緒病多有心神受擾的問題,常會心神不定、驚恐不安、多疑多慮、心慌心悸和失眠多夢。 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緒病種類名程度,處方藥物控制病情。 新一代的情緒調節劑屬非依賴性藥物,能令腦部血清素及其他化學傳遞物質回復平衡,紓緩病人症狀。
最令陳生感到欣喜的是,困擾多年的失眠問題亦得以解決,現已無需服食安眠藥入睡,晚上睡眠質素亦有所提高,而他服食治療抑鬱症的西藥用量亦大大縮減。 從陳生身上可以看到,中醫心理治療「中藥處方、針灸、古琴音樂」對情緒病的治療優勢和成效。 不過曾醫師提醒大家,雖然網站內能為大家作初步躁鬱症測試,但該測試絕對不能代替專業臨牀評估,如果你對鬱躁症有任何疑問,請向臨牀心理學家或有關醫生尋求專業協助。 目前,情緒病患者常見症狀是抑鬱及焦慮,抑鬱的人士會長期思考已經發生的事,覺得自己做錯事、做得未夠好,或者自己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焦慮的人士則會長期思考未發生的事,擔心日後災難、不合理的問題等。
Radioicare 友心情
情緒病的康復之路是漫長的,單靠喫藥把病徵消除並非真正療癒。 長遠來說,患者必須要自發去維持一個正面積極的心理狀態,知道如何避開壓力源,萬一復發的時候需要如何處理纔是一條正確的康復之路。 K說她曾經跟進過一個女病人,患的是嚴重抑鬱,需要入院治療,她的病徵紓緩之後出院由K跟進。 K發現原來這位病人心底裏的渴望原來是希望擁有家庭,但是在處理感情關係時常碰壁。
中醫情緒病: Oscar 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疫情3年發現呼吸功能下降?與不良姿勢+壓力有關!久坐族必學這種呼吸法運動,條氣順返仲可消除肩頸痠痛!
心氣虛時會易於悲傷欲哭,有實邪犯於心脈時,心竅閉阻,會致笑不休止,狀如瘋癲。 當忿怒時可多想一些悲傷之事;思慮過多,欲罷不能時,可想一些忿怒之事;當極度恐懼時,可多思考事情始末;遇人過於歡喜失於常態時,可用一些可怕的事物稍為驚嚇他;當人處於悲傷狀態時,則應做一些平時喜歡做的事,或聽聽笑話,可幫助氣復常態運行。 人有七情,包括怒、喜、憂、思、悲、恐、驚,當中可簡化為「怒、喜、思、悲、恐」,合稱為「五志」。 五志對人體氣機之流動皆有影響,古云:怒傷肝,怒則上氣;喜傷心,喜則氣緩;思傷脾,思則氣結;悲傷肺,悲則氣消;恐傷腎,恐則氣下。 可見七情過極會引發臟腑毛病,臟腑失調時亦易百病叢生。 中醫理論裡,情緒與五臟的關係密切,治療情緒病時可用情志制勝法來醫治。
中醫情緒病: 情緒病治療 中醫食療增強抵抗力 舒緩鬱悶情緒
而特別在中醫方面,曾醫師認為簡單的食療湯水、穴位按摩、氣功、八段錦都可有效幫助患者戰勝情緒病。 對於大部份情緒病,西醫常處方抗焦慮藥物作主要治療方法,而以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情緒有不同的類型,處方亦大有不同。 鬱證的鬱,指的是氣機的鬱結,而導致鬱證的原因,原因有很多,治療上應找出原因並加以解決,做到標本兼治。 中醫情緒病 香港地急速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令不少人都深受各種程度的情緒病困擾,例如煩躁、憂慮、驚恐、低落等症狀,中醫稱之為「情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