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濕地公園及香港海岸公園是水上動植物愛好者的必到之地。 郊野公園標誌 濕地公園位於天水圍,佔地面積61公頃,設有訪客中心及濕地保護區。 訪客有機會在濕地保護區親身觀賞鳥類、蝴蝶、蜻蜓、招潮蟹和彈塗魚等野生動物,以及各式各樣的濕地植物。 身處繁華都會,很容易令人忽略身邊世界級的地質奇觀及自然遺產。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分佈在西貢火山岩園區和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內,不僅保留了獨特的火山岩和沉積巖地貌,還孕育了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
- 而最新劃定的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份)位於大嶼山北部,佔地達2,360公頃。
- 漁農自然護理署在2007年8月表示,只會為提供郊野公園「簡單而實際」的設施,以免破壞郊野公園的原生態,因此否決加設如沐浴室等設施的建議[3]。
- 郊 野 公 園 : 郊 野 公 園 和 特 別 地 區 共 佔 地 443 平 方 公 裏 。
- 而在1996年頒布的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更把香港的海洋環境納入保護區域。
- 在香港郊野公園成立之前,該地為郊野公園試點,當時名為香港仔森林公園[1]。
動物則有獼猴、野豬、豹貓、穿山甲、箭豬及松鼠等。 雀鳥則有毛雞、大擬啄木鳥、白頭翁、八哥、珠頸斑鳩及黑耳鳶等。 此外,並有種類繁多的昆蟲,其中蝴蝶便多達240種。
郊野公園標誌: 郊野公園遠足安全指引
漁農自然護理署在2007年8月表示,只會為提供郊野公園「簡單而實際」的設施,以免破壞郊野公園的原生態,因此否決加設如沐浴室等設施的建議[3]。 然而,署方有意繼續推廣電燒烤爐,繼於大帽山郊野公園設置後,現正計劃為香港仔郊野公園加設同類裝置[3]。 漁農自然護理署在2007年8月表示,只會為提供郊野公園「簡單而實際」的設施,以免破壞郊野公園的原生態,因此否決加設如沐浴室等設施的建議[3]。 2001年統計,前往郊野公園的遊人約1,110萬人次,在 2012年,前往郊野公園的遊人約有1290萬人次,他們所舉行的活動包括漫步、健身、遠足、燒烤以至家庭旅行及露營。 郊野公園內設有具備桌椅的野餐地點、燒烤爐、兒童遊戲設備、涼亭、營地和廁所等。 此外,山間主要山徑設置了路標,也有行人小徑及家樂徑,供遊人在山林中漫步,欣賞大自然景色。
楓香林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的大欖林道大棠段,其中在大棠山道和大欖自然教育徑的分叉路,再重新轉入大棠山道的兩旁的楓香樹最為密集,裁植的楓香樹一直到吉慶橋才終止。 該處成為「賞楓聖地」,紅葉處處,於秋冬更是熱爆全港,每天均有大批遊人前來欣賞紅葉[2]。 香港仔郊野公園位於香港島的南麓,環繞香港仔上水塘以及香港仔下水塘一帶,包含聶高信山、金馬倫山、田灣山和班納山,向北伸延至灣仔峽,南面則為香港仔和黃竹坑,面積約423公頃,是香港較早開拓的郊野公園之一。 香港仔郊野公園(英語:Aberdeen Country Park)(劃定於1977年10月28日)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部的一個郊野公園,鄰近香港仔石排灣,橫跨南區和灣仔區。 在香港郊野公園成立之前,該地為郊野公園試點,當時名為香港仔森林公園[1]。 長距離遠足徑橫跨香港島、九龍和新界,部份路段位於郊野公園之外。
郊野公園標誌: 古道
[3]2013年3月18日,位於荃錦坳入口附近、全長1.4公里的河背段越野單車徑新段開放,沿途設備跳臺及碎石路等;該路段與行山徑分開[4][5][6]。 大欖郊野公園鄰近屯門,是新界西居民熱門選擇的郊遊地點。 在甲龍至河背水塘引水道 、大棠山道及麥理浩徑第十段屯門區都設有燒烤場地,其中的大棠山道和石崗燒烤場地因佔地最廣, 而成為區內學校的旅行熱點 。 而在田夫仔 、河背和荃錦坳均設有露營場地供遊客使用,最大的田夫仔營地設有30個營位,而最小的河背營地僅有兩個營位。 郊野公園內提供多樣的康樂設施適合不同類別的人士使用,設施包括燒烤爐、太極臺、兒童遊樂設施、樹木研習徑及健身徑等。 公園內亦設有一個傷健樂園,內有一條輪椅徑供傷健人士使用。
郊 野 公 園 遍 布 全 港 各 處 , 範 圍 包 括 風 景 怡 人 的 山 嶺 、 叢 林 、 水 塘 和 海 濱 地 帶 。 郊 野 公 園 深 受 各 階 層 人 士 歡 迎 , 不 少 人 認 為 , 城 市 生 活 繁 囂 , 暢 遊 郊 野 公 園 是 最 有 益 身 心 的 郊野公園標誌2025 康 樂 活 動 。 在 2014 年 , 前 往 郊 野 公 園 的 遊 人 約 有 1120 萬 人 次 , 進 行 的 活 動 主 要 包 括 漫 步 、 健 身 、 遠 足 、 燒 烤 , 以 至 家 庭 旅 行 及 露 營 等 。 《 郊 野 公 園 條 例 》 就 郊 野 公 園 和 特 別 地 區 的 指 定 、 管 制 和 管 理 , 提 供 了 法 律 根 據 。
郊野公園標誌: 郊遊指引及守則
中心內的展板展示不同主題,包括樹木的功能、價值及與樹木息息相關的昆蟲等。 香港在殖民地時期的1967年探討設立郊野公園[2],於1976年制定《郊野公園條例》,將香港40%的地方闢設為郊野公園。 郊野公園標誌2025 而在1996年頒布的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更把香港的海洋環境納入保護區域。
除了有深受單車愛好者歡迎的高架單車徑,園內還設有可再生能源區,透過教育展板介紹多種可再生能源系統,並有風力發電器及光伏發電系統。 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有大約270個郊野公園[1]。 這個郊野公園大部份都是英國政府在1970年代根據《Countryside Act 1968》所劃分出來的。 郊野公園標誌 而除了小部份的私營郊野公園之外,大部份的都是由地方部門所管理。
郊野公園標誌: 233 個 自然郊野公園 插畫檔及美工圖案
古道為昔日連接鄉村間或墟市間的要道,由附近鄉民人手開發而成,古道多以石塊鋪設穿梭於林中接通兩地。 經過多年城市發展和變遷,昔日的古道部分已融合為各熱門郊遊路徑或道路的一部份,部分人跡罕至的古道則已漸漸湮沒於山林中。 古道分岔處亦間中可見由昔日鄉民所立,簡單刻上左右方目的地的石碑,稱為「問路石/指路石」。 環境保護署每小時公佈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告知市民在本港由空氣污染引發的短期健康風險,以便市民能採取預防措施,保障健康。
郊野公園標誌: 樹木研習徑
該 法 例 規 定 設 立 一 個 郊 野 公 園 及 海 岸 公 園 委 員 會 , 向 漁 農 自 然 護 理 署 署 長 提 供 有 關 管 理 郊 野 公 園 和 特 別 地 區 等 事 務 的 意 見 。 香 港 現 有 24 個 郊 野 公 園 和 22 個 特 別 地 區 。 闢 設 郊 野 公 園 的 目 的 , 是 為 了 保 護 大 自 然 , 以 及 向 市 民 提 供 郊 野 的 康 樂 和 戶 外 教 育 設 施 。
郊野公園標誌: 瀏覽 9,233 項 自然郊野公園 免版稅插圖及向量圖形,或開展全新搜尋,發掘更多精彩的圖片及向量圖形。
園內的舊衙門和出土前朝古物都在細說著香港的淵源和典故。 訪客在館內可飽覽長鬣蜥、地氈蟒、豹紋龜等各種奇珍異獸,是爬行類動物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景點。 昂坪360救援徑為香港唯一設有標距柱但不設兩位郊遊徑編號的郊遊徑。 由於此郊遊徑由私人機構(昂坪360)興建及維護,雖然設有以字母C為首的標距柱,但不設郊遊徑編號,標距柱序號由C01順次增至C30。 港島徑橫跨香港島,由爐峯峽起點至大浪灣終點全長50公里,共分8段,標距柱以字母H為首(H代表Hong Kong Trail,即港島徑),序號由H001順次增至H100。
郊野公園標誌: 管理
想了解香港都市重建進程的成果,你必定要去參觀這兩個公園。 位於觀塘區的佐敦谷公園,原址為佐敦谷堆填區,佔地約6.3公頃。 公園提供眾多康樂設施,包括遙控模型賽車場、緩跑徑、園藝教育中心和其他健身及遊樂設施。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 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 不過郊野公園內外亦有一些路徑,由該區的區議會所籌建或翻新。
郊野公園標誌: 港島徑
1985年位於北潭湧的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啟用。 至2007年3月,香港已劃定了23個郊野公園及17個特別地區(其中11個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總面積41,521公頃,每年遊客約1200萬人次。 闢設郊野公園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大自然,以及向市民提供郊野的康樂和戶外教育設施。 1967年3月,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決定組建「郊區的運用和保存臨時委員會」,委員會於翌年發表《郊野與大眾》報告作出康樂和自然保育需求的整體檢討,建議成立「郊野議會」向政府提供有關意見。 郊 野 公 園 : 郊 野 公 園 和 特 別 地 區 共 佔 地 443 平 方 公 裏 。
郊野公園標誌: 郊野公園、遠足路徑及營地
他說,有關索引不但能有效地加快警方對郊野公園劫案的回應,也可改善警方對其他緊急事件,如搜查及拯救行動中的應變效率。 港島總區(行動)高級警司梁文幹表示,警方可透過索引迅速找到求救人士的位置,有關人士只需讀出附近標誌編號或標記便可。 香 港 是 個 國 際 城 市 , 但 境 內 郊野公園標誌2025 1108 平 方 公 裏 的 土 地 , 約 四 郊野公園標誌 分 之 三 仍 是 郊 野 。
郊野公園標誌: 新界西部(屯門區)
此 外 , 當 局 亦 闢 建 行 人 小 徑 及 家 樂 徑 , 供 遊 人 在 山 林 中 漫 步 , 欣 賞 大 自 然 景 色 。 目 前 正 著 手 改 善 各 條 主 要 山 徑 和 設 置 路 標 。 遠 足 活 動 日 趨 普 遍 , 郊 野 公 園 的 四 條 長 途 遠 足 徑 更 深 受 遠 足 人 士 歡 迎 。 麥 理 浩 徑 ( 全 長 100 公 裏 ) 跨 越 新 界 , 由 東 面 的 西 貢 伸 延 至 , 西 面 的 屯 門 。 鳳 凰 徑 ( 全 長 70 公 裏 ) 是 位 於 大 嶼 山 的 環 迴 遠 足 徑 。
郊野公園標誌: 自然徑
你可在此瞭解如何應對進行戶外活動時發生的事故,例如為傷者施予急救、面對自然災害、聯絡緊急救援,以及如何在香港以外地方尋求協助。 這網頁提供本港主要遠足路徑未來七天的自動天氣預報,在用戶選定遠足路線後,會計算出約需的時間及沿途每小時的天氣預測,方便遠足人士計劃行程。 如你計劃遠足旅行,請在此瀏覽香港各遠足徑、郊遊徑、家樂徑等路線。 香港仔郊野公園環境優美,無論遠足或漫步均宜,尤其是在春回大地的時節,山坡繁花似錦;綠葉成蔭,置身其中,使人心曠神怡。 香港公園位於中環和金鐘之間,昔日是域多利軍營所在地,園內保留了多座軍營文物建築。
公園已於2008年11月7日根據《2008年郊野公園(指定北大嶼郊野公園(擴建部分))令》正式劃定。 該郊野公園是繼龍虎山郊野公園後最新的一個郊野公園(即香港第24個郊野公園),香港主權移交後第二個劃定的郊野公園,並成為大嶼山面積第二大的郊野公園。 擴建北大嶼郊野公園的原因是為了補償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和新界西區其他基礎建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現時該公園的基建工程尚在進行中,預計需時一至兩年。
1928年,港島東哥連臣山一帶列為植林禁區,成為香港首個法定保護地區,但當時香港尚未存在法定的郊野公園。 早在1844年,香港政府頒布《良好秩序及潔淨條例》(Good Order and Cleanliness Ordinance)的法例,禁止損害樹木和灌木;1913年,烏蛟騰瀑布附近被劃定為樹林護理區;1925年,大埔滘部分林地劃定為大埔樹林護理區。 教 育 及 遊 客 服 務 : 漁 護 署 不 斷 提 供 及 更 新 各 類 設 施 , 以 助 遊 人 欣 賞 和 認 識 郊 區 環 境 。 城 門 標 本 林 則 共 種 植 了 約 300 種 樹 木 。 2011年,漁農自然護理署與越野單車團體合作,在大欖郊野公園越野單車徑河背段起點設置了一座越野單車體驗設施,設施參考了國際越野單車協會可持續使用路徑的規格建造,分為綠徑(適合初學者)及藍徑(適合進階技術人士),各長200米。
你可在此認識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怎樣運作,以及得知由空氣污染引發的短期健康風險的資料和訊息。 此網頁主要介紹香港多條各具特色的行山徑,帶領你進入青山綠水的世界,遠離煩囂的鬧市。 你也可從「行山樂」介紹的路徑中選擇適合自己和家人的路線,體驗遠足的樂趣。 3月15日 (星期二) 晚上10點左右,一部白色 Tesla 跑車,沿荃錦公路往荃灣方向,駛至大帽山郊野公園入口,車輛失控撞爛路中心嘅「大帽山郊野公園」木牌,亦撞爛旁邊一列路牌。
郊野公園標誌: 香港
司機被困車內,最後被救出送院救治,警方將案件列作「交通意外有人受傷及有政府財物損毀」處理。 從香港仔、可經香港仔水塘道前往,從黃泥涌峽及灣仔峽可取道布力徑,從山頂區及香港仔則可經貝璐道抵達。 郊野公園標誌 郊野公園標誌 有很多公園可以讓你帶寵物前往,例如山頂公園、西貢寶琳休憩處以及九龍仔公園。
1971年,由「戴麟趾爵士康樂基金」撥出款項,建於城門水塘的郊遊和燒烤試驗區開幕,結果反應良好[8]。 郊野公園標誌 同年接任香港總督的麥理浩,由於他本人熱愛郊遊,因此大力推動郊野公園的建設[10],《郊野公園條例》最終於1976年生效,翌年6月24日劃定第一批受法律保護的郊野公園,包括城門、金山、大潭、獅子山及香港仔。 同年設計香港仔、大埔滘、大尾篤及新娘潭自然教育徑。 1979年大尾篤及香港仔郊野公園遊客諮詢中心開始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