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直行走,便可到達位於慈沙古道的沙田坳。 此處是個多道路徑的交匯點,設有士多可供休息,而衛奕信徑亦由此分離。 麥理浩徑第六段的起點在大埔公路與金山路的交界處。 由金山路開步,不久走過堤壩,右望便是景觀不俗的九龍水塘。 走到高處的郊遊地點後,繞過金山,續沿金山路下降,在支路左轉下走至位於馬路旁的另一個休息點。
- 望著水塘在自己的左邊,塘水清澈,四周環山,城市大廈全看不見,似已進入了大自然的懷抱,卻又見到人羣聚集燒烤的熱鬧。
- 一會,見山路來來回回,成之字型狀,在這中間走著,好像在原地踏步,但高度遂斬下降。
- 兩番遇上支路都應靠右走,續依循馬路直抵草山。
- 登草山初段是驟上驟落、陽光燦爛的林務車路,稍後進入一片茂密的次森林,因地型問題,沐浴在這些樹林之中,感到十分當風。
- 兩段路加在一起,路途雖長達22公里,但大部份時間都是向下走或平走,無需消耗太多體力,甚至可以作緩步跑。
- 此處建有涼亭及公廁,是麥理浩徑的主要休息站。
- 隨著麥理浩徑沿另一邊密麻麻的梯級下山至林務車路的直升機登草山的路途比起登針山可謂大相徑庭:草山山體廣闊、沒有梯級、山坡相對平緩、山腰當風但山頂較為焗促。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湧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如果行山經驗豐富,又鍾意挑戰高難度嘅話,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當中最難行嘅第四段啦!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在涼亭旁沿著麥理浩徑牌樓後的石級路上走,登上一大段較費力的石級後,山徑轉趨平緩,林蔭道也漸轉為開揚。 兩旁綠草欣欣,後方亦可回望第八段所經過的草山。 由此繼續沿急斜的水泥徑上走,便可抵達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 由城門道的燒烤場起行,走過水塘主壩,先欣賞城門水塘之風光。 及後在主壩盡頭的梯級上走數步,橫過馬路,便開始漫長的上坡路段。
潤楠的果梗鮮紅,醬果紫黑,在這較單調的路段上甚是搶眼。 其後也多見白揪、山棯、地稔及毛稔等郊野常見植物。 離開之字路,繼續向下,上山辛苦,原來下山亦然,雙腳承受身體一上一下的衝擊力,好不辛苦,於是雙腳微彎,走路時身體儘量不上下震動,減少撞擊之苦。 麥理浩徑第三段攀越西貢西的數個高山,途中除了可遠賞斬竹灣及企嶺下海,也可欣賞馬鞍山的雄姿。 此段是麥理浩徑中難度較高的路段,尤其中後段對體能的要求較高。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由此便要下降深谷,繼而急升陡峭艱辛的山徑至雞公山。 麥理浩徑第八段的路線跨越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路線的升降幅度大。 前段的路徑由艱辛漸轉平緩;後段則由車道轉至泥徑,更能貼近大自然。 沿著麥理浩徑的指示牌行走,會遇上多條支線,可分別通往白石橋、蓮花山、柴灣角、河背及青龍頭等地。
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 過了東邊主壩後,便得離開馬路,拾級而上,登上約533米高的針山,景觀漸變開揚,沙田及城門水塘漸可見到,然斜度頗大,走起來很是費力。 乘搭小巴於城門水塘西面主壩(菠蘿壩)總站下車,沿林務車路步行至東邊主壩,路途平垣,走起來甚為舒服。 望著水塘在自己的左邊,塘水清澈,四周環山,城市大廈全看不見,似已進入了大自然的懷抱,卻又見到人羣聚集燒烤的熱鬧。 如果不是行走這麥徑第七段,在這美麗的城門水塘走上一圈,確是寫意。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臺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從城門燒烤場出發,經過城門水塘主壩後,便轉右穿過麥理浩徑第七段的牌坊,展開由海拔220米攀升至532米的針山登山旅途。 然而,隨著到了第二段梯級後半部,開始見到針山山頂,目標明確,加上沿途能俯瞰沙田、葵涌、荃灣一帶的景觀,明顯比剛才走得舒服。 最後一段的登山梯級走在植被矮小的山脊上,居高臨下,略帶碎石,但既已走過剛才最費力的路途,只要小心行走,很快能便到達針山山頂。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但始終是麥理浩徑的關係,路徑指示非常明確,而交通亦頗方便,可免去計劃行程的煩惱;而此路線沿途亦有海景及山景相伴,景色不俗。 麥徑三段可以說是一條景色平均而難度較高的入門路線。 麥理浩徑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 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規劃最完善的長途遠足徑。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道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第25任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在2007年8月12日,浪茄的發射站投入運作,部份臺如萬眾已可通話。 這裡沒有士多,唯一的建築就只這一浪茄村--基督教的戒毒中心,如無預約,不能進去,連每年大約十月的開放日,也要預約。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露營方面,浪茄是近海的露營地點之一,而且交通不太隔涉,可乘的士在萬宜水庫東壩下車然後步行半小時即可,所以每逢星期六日,海灘都架起一個個的營幕。 在東壩盡處的涼亭轉接水泥山徑,經過山坳後,浪茄灣乍現眼前,灣旁的長臂則是岬角罾棚角咀。 沿著山腹徑行走,便會到達麥理浩徑第一段的終點站。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最後由標高柱不遠處的支徑下降石階,再接上馬路,在分支處右走便可抵達麥理浩徑第七段的終點──鉛礦坳。 麥理浩徑第七段 此處建有涼亭及公廁,是麥理浩徑的主要休息站。 鉛礦坳道分三途,分別可上登大帽山,下走大埔碗窰及左走通往城門道。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麥理浩徑第五段的起點沒有公共車輛可到達,如非乘搭的士前往,必須由第四段續走或循飛鵝山道走抵。 沿徑往筆架山進發,稍作上落後便要隨徑急升,到達筆架山的發射站。 及後在涼亭右走林蔭山徑至大埔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五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若在春日合適的時間到訪,樹葉泛紅添綠,色彩滿坡。 此後隨山徑下降,樹蔭漸增,隨後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管理站後,很快便可抵達荃錦坳的荃錦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八段。 沿著蜿蜒曲折的車道下降,途中可觀賞大帽北坡的叢林。 走過青年旅舍施樂園的路口後,再下行一段,便見右方車道旁的休息點。 此處是麥理浩徑第八段改道後的新路段,而舊有的路段是沿大帽山道一直下走至荃錦坳。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理浩徑中景色較佳的一段,沿途都會有非常開揚的景觀,更會經過香港行山打咭勝地昂平,景色一流。 鉛礦是繼針山鎢礦後另一城門郊野公園裡曾被開採的礦物,惟因產量少且採礦成本高昂,於19世紀末已被停止開採。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九段全程置身林蔭之下,沒有太多景色可言。 由馬路左轉入林,在林蔭中行走,往後續走一大段上坡路,抬頭便見大老山。 沿徑續走,便會接回沙田坳道的涼亭,在此可以觀賞飛鵝山的景色。 沿著沙田坳道緩緩下走,左方放眼盡是九龍市區的石屎森林。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從起點向下行,很快便到達一個迷人的世外桃源--浪茄,說它迷人,只因這裡人煙稀少,風景美麗,而且海水十分清澈,不帶污染,加上人很少,夏天來到這裡游泳,最為舒適不過。 所以每次經過浪茄,心頭都會湧起「純潔少女」四個字。 以前,這兒所有手機都收不到訊號,不喜歡被來電打擾的人可以耳根清靜一下。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由於經常大霧,在這裡很多時都看不見對外環境,故此又有人稱之為「大霧山」。 在嚴冬時分,又帽山頂的氣溫有機會下降至零度,出現結霜的情況,吸引很多香港人駕車前來觀看。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由此上走一段,風景隨即變得開闊,只見新界的雞公嶺坐落於左側,而大刀屻及觀音山則在右方。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這段路徑由梯級轉為山徑,帶點上落,隨後斜度漸增,景觀亦漸變開揚,而首個目標針山亦已聳立在前。 沿沙石山徑上攀,接近針山時坡度驟增,而山徑也安裝木板,以便遊人攀上山峯。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麥理浩徑中距離最短及需時最少的路段。
但如遇上天朗氣清的日子,則可遠眺西貢東的高峯蚺蛇尖,而右方的糧船灣的海外風景則被山勢所阻。 由此依著麥理浩徑的標誌杆行走,會先後經過北丫和白臘的路口,後段可窺見遠處的東海島嶼。 繼續上山,由於這裡高海拔七百多米,所以在較潮濕的春夏兩季,雲霧濃厚,能見度很低。 這天為秋冬時節,雖然煙霞比較大,遠景比較糢糊,但天朗氣清,景觀大致上普通。 能夠同時望到大埔、錦田及荃灣三個地方,似乎只有這裡。 大帽山的山頂是政府的建築物,是禁區,一般遊人不能進入,所以只能夠到達禁區的入口作為最高點。
一會,見山路來來回回,成之字型狀,在這中間走著,好像在原地踏步,但高度遂斬下降。 麥理浩徑第七段嘅賣點就係可以同時穿越兩座山啦。 行山者先後跨越針山及草山,路線嘅上落幅度大。 草山嘅路段以水泥及泥徑為主,斜度及難度較高;而草山則係以馬路為主,坡度較低及較易走。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如果想睇靚景之餘又想挑戰高難度,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第三段啦! 過程當中需要一口氣攀過四個海拔約400米嘅山峯,包括:巖頭山、畫眉山、雷打石山和雞公山,所以一定要有充足體力先做到。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隨著麥理浩徑沿另一邊密麻麻的梯級下山至林務車路的直升機登草山的路途比起登針山可謂大相徑庭:草山山體廣闊、沒有梯級、山坡相對平緩、山腰當風但山頂較為焗促。 然而,要在登山斜路中一直步行2.5公里,也絕非容易,依然講求耐力。 幸而,縱此路非坦途,沿路一直有明媚的風光相伴,無論是市區風光例如沙田、荃灣全景,以至是郊野公園舉目針山、遙望草山、還有禾秧山和大帽山的景色,都一覽無遺。 與麥理浩徑第三、四段的羣山絕色,以及第五、六段遊走在市區附近相比,麥理浩徑第七段穿梭在離市區不遠卻又居高臨下的天際線上,別具一番特色。 相信唔少行山人士都會對麥徑九段「耍手擰頭」,雖然該行山徑難度較低,但麥徑九段景色比較沉悶。 同時間,「麥理浩徑第九段」全段亦係越野單車徑,行山人士要小心單車往來。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麥理浩徑第九段的起點在荃錦坳的郊野公園管理站。 在閘口後的林務車路起步,先會見到一些低矮的海芋。 隨徑上走不久,便見一些沒有背靠的木製座椅可供休息。 這些簡單的座椅狀甚天然,而且沒有塗上顏料,在郊野較為少見。 在進入牌坊後不久,右方有隱密小路離開主徑而不上山,不遠處其實是已放棄的仁興礦場。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在針山之顛,從高處俯瞰城門水塘蜿蜒的塘畔曲線,別有一番韻味。 兩番遇上支路都應靠右走,續依循馬路直抵草山。 走上標高柱,遠方的八仙山嶺、大埔市區、馬鞍山,以至獅子山亦盡皆入目。 麥理浩徑第七段 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樂施會均於麥理浩徑舉辦毅行者。 起點是大網仔路北潭湧閘口,終點原為於掃管軍營,自2009年起更改為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參賽者需於48小時內行完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最快完成時間約11小時。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麥理浩徑第一段除經過色彩亮麗的萬宜水庫外,亦可遠賞地貌名勝破邊洲及一睹優美的浪茄灣,開啟了麥理浩徑精彩之門。 右側是水壩緩衝區,其外海一邊堆疊著巨大的錨形石。 視線再往外移,則見如被利刃削開的名勝破邊洲。 麥理浩徑第七段 金山及孖指徑一帶是二次大戰期間英軍為防禦日軍入侵香港而建的醉酒灣防線中的軍事據點之一。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城門水塘 – 鉛礦坳)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由針山山頂來到草山山頂,雖不太難走,但路途遙遠,得花上個多小時。 然草山地勢甚高(647米),有時雲霧深鎖,甚麼也看不見。 由於地勢高,在春夏兩季,這裡都被雲霧濃罩,甚麼也看不見;在秋冬兩季,卻天朗氣清,可看到荃灣、河背水塘及錦田的景色。 行了不久,發覺沿路都是向上,心裡可能懷疑資料的準確性,其實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初段,是沿著山脊而行,上山下山在所難免。 如天氣不太熱,自問體力經驗足夠的話,其實最好一次過走完麥徑第九、十段,為什麼呢?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過了針草坳(往沙田市鎮的路口)後,林務車路急轉向上,漸漸便走出這片樹林,來到一片開揚地帶,進入草山一片的大草原。 旅人可能以為「草山」猶如其名,本來不就是一片廣闊的草原嗎? 但其實草山維持草原狀態,鮮見大樹,是因為經常發生山火,山火間沒有足夠時間讓土地長出大樹……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帶著半點辛酸。 鬆了一口氣,沿車路的另一端,即大帽山道下山,比起剛才上山之辛苦,感覺特別舒暢。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
呢段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穿過黃竹洋村,唔單止可以睇到高山之美,仲可以感受到一片綠色嘅平原之浪漫。 麥理浩徑第七段 麥理浩徑第七段2025 而由於美景甚佳,當然要付出時間,完成整個路程大約需要5小時,行山前要預留充足時間。 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在北潭路與大網仔路的交匯處,該處豎立著地圖資料牌。 路線沿著大網仔路上走,不久便會抵達萬宜凹的迴旋處。
沿著右方平緩的萬宜路前進(左方的西灣路可通往西灣亭),便可看見香港儲水量最大的萬宜水庫。 在夏日時,陽光照耀,水庫散發迷人的水藍色澤。 造處是觀賞水庫的首個最佳位置,而右下方是由前難民營改建而成的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內設天文公園。 景色方面,城門水塘風景優美,而針山山頂景色開揚,風景不俗。 麥理浩徑第七段 難度方面,開瑞水塘一段輕鬆而走,之後上針山較為陡峭,而且欠缺遮蔭,略需體力但一般人應可付應,到達針山山頂後再略略上坡到草山後便以下坡為主,整體難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