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現行的「批出新租約政策」,在公屋戶主離世或遷出後,單位的租約可批予名列於戶籍內的戶主配偶(即無須通過任何入息或資產評審)。 若戶籍內並無戶主的在生配偶,現居單位內的其中一位認可家庭成員(不論是否「後加名」的成年子女),只要通過定於「富戶政策」水平的入息、資產和香港住宅物業擁有權的審查,便可獲批新租約。 另外,房協將會在明年4月1日起優化現行「富戶政策」,住戶須每兩年申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若戶主或家庭成員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則必須於1個月內向房協申報。 公屋富戶政策 新修訂適用於所有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住戶,包括新租戶、轉換戶主及調遷租戶等。 而房屋署引入物業申報及查冊機制後,短短個多月已揭發了59宗公屋租戶在香港擁有物業的違規個案。 若連同欠租、非法出租、長期丟空、將單位作其他違反租約用途等行為,單計今年首8個月,署方已收回約2,000個公屋單位,幾乎相等於過去3個年度的總和。
- 簡約公屋如同「及時雨」,助劏房戶盡快脫離「租金昂貴、環境惡劣」的行列,孩子不用再彎着腰在牀上做功課,有多一點空間閱讀和玩樂,劏房長者毋須在惡劣分間單位中度過晚年。
-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 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 住戶如不按照公屋富戶政策要求填寫入息及資產申報表,有機會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指明的詳情,或因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一經定罪,最高罰款 2.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並須遷離現居的公屋單位。
- 事實上,再好的政策或項目亦要向公眾詳細解說,也是現代社會中問責政府應有之表現。
- 至於第一批1.7萬個簡約公屋的管理費開支,涉款逾25億元,亦未必較公屋貴。
已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而須申報入息、資產及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只須填報「居住情況申報表」。 新增措施亦規定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在購入香港住宅物業後(包括簽訂任何協議),必須於一個月內向房協申報。 因應社會對公屋的需求殷切,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宣佈,將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包括優化現行的「富戶政策」,分三個階段實施10項措施,以確保公屋資源公平分配。 在現行「富戶政策」下,須遷出公屋單位而有暫時住屋需要的住戶,可申請「定期暫準居住證」居住於該單位,有效期由終止租約日期起計,為期不得超逾12個月(新措施落實後將縮短為4個月)。 在暫居期間,住戶須每月繳交暫準居住證費,其金額相等於所住公屋單位的雙倍淨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相等,以較高者為準。 如因作出虛假陳述、違反租約條款等而被終止租約的前公屋租戶及其在租約時年滿18歲的家庭成員,房協會將個案通報房委會。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常見問題
房屋委員會已與其資助房屋小組召開了集思會,商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的相關事宜。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會議一致通過房委會提出的三項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和「世襲制度」的建議。 這些建議包括租戶需在入住兩年後,每隔兩年向房委會申報居住狀況,尤其要了解是否擁有其他物業,同時租戶也需授權房委會檢查其資產狀況。
在4個月限期過後,有關住戶必須遷出,房屋署不會重新評估其資格。 若相關人士有特殊情況(例如入息驟然下降),可循現行機制就房委會終止其租約一事向上訴委員會(房屋)提出上訴。 發言人指出,現行富戶政策未有要求公屋租戶在住滿10年之前就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作出申報。
公屋富戶政策: (5)擴大現行「富戶政策」涵蓋範圍
經過各方努力,公屋輪候時間已有所回落,政府早前宣佈覓得的公營房屋用土地,已較10年長策推算多出約10萬個單位,數字令人欣喜。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對濫用公屋資源的人不能姑息,強制申報、加強抽查、加重罰則,是打擊公屋丟空或違規使用的有效手段。 有效發現和遏止濫用,讓公屋資源更公平地分配到有需要的市民手上,乃是應有之義,政府任重道遠,不能辜負公眾期待。 以上的廣告均給予大眾一個誤導的訊息,就是「無需要的公屋住戶佔用社會資源──使真正有需要的家庭未能受助──導致萬千家庭失去美好和諧的關係」。
若住戶超出「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或資產限額,房屋署會以書面通知有關住戶及向他們發出遷出通知書。 公屋富戶政策2025 若住戶不同意有關結果或存有疑問,他們可以到屋邨辦事處作出澄清或要求重新評估。 與此同時,住戶可於遷出通知書發出日期後起計15天內向由行政長官委任的上訴委員會(房屋)提出上訴。
公屋富戶政策: 房協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富戶政策」新限制|10項措施分階段實施!縮短丟空單位期限、 富戶需更頻密申報等
根據政府最新定立之「屋邨管理扣分制」,如住客入住公屋後有多次高空擲物或私自養寵物等的記錄,會因應情況而扣分。 如被扣盡分數,房屋署會按照房屋條例賦予權力,要求租戶遷出,但只要所有租住成員已經年滿60歲,該單位即豁免受屋邨管理扣分制約束,不會因為違反規定而被扣分或被要求遷出。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 所有公共房屋單位皆不準養狗,除非該單位所有居住成員均年滿60歲,則可在單位內飼養狗隻而無須向房屋署申請批准。
公屋制度存在已久的弊端不少,審計報告指部分公屋單位空置數年以上,也有夫婦在子女長大陸續遷出後,兩人卻佔用可供7人家庭的兩個單位。 審計署昨日亦指,公屋計分制傾向鼓勵年輕人盡早申請,催化近年公屋申請數目不斷增加。 為了及早「儲分」,一班年輕人甚至有大專學歷在輪候冊人龍「霸位」。 發言人稱,要求公屋租戶簽署申報及聲明能讓租戶更明確地意識到入住公屋的要求和責任,有助進一步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 若 1 至 3 人的小家庭中,所有家庭成員均為 55 歲以上,每月入息限額不變,但其家庭資產淨值限額,可獲調高至相等於 4 人家庭限額,即 310 萬元。 公屋富戶政策 房委會又建議在公屋加戶方面作出調整,要求每個租住單位只容許加入一個成年子女的戶籍。
公屋富戶政策: 富戶政策入息資產限額( 2021 年 4 月 1 日生效 )
富戶申報表中有一部分供住戶填寫個人總資產淨值,此部分只供選擇分開以個人身份申報的家庭成員填寫,一般公屋住房多以家庭申報,則僅須於上一部分剔選資產水平,無須填寫此部分。 換言之,扣分制加辣後,住戶若違反以上項目,則更有可能被終止租約。 例如以往亂拋垃圾4次才會被「叮走」,現時只要犯了3次,即會失去公屋居住資格。
公屋富戶政策: 要求所有成年住戶瞭解條款
然而近期社會上對啟德發展簡約公屋的項目,存有一定反對聲音,亦有人質疑簡約公屋是否物有所值、公帑能否有效運用。 事實上,再好的政策或項目亦要向公眾詳細解說,也是現代社會中問責政府應有之表現。 簡約公屋對大眾是新事物,討論時間亦短,難免惹人質疑,但絕不應因此而推倒計劃、擱置上述德政。 何謂公屋富戶 根據「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繳交雙倍租金的住戶須每兩年申報資產。 不申報資產或資產超出限額的住戶,便須在一年的暫準居住期內遷出,期間須繳交相等於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或市值租金(以較高者為準)的暫準證費。 以往雙軌的舊制,住戶入息超出公屋入息限額3倍,同時資產超出公屋入息限額84倍,便須遷出。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最新「富戶政策」消息
以3千蚊租金為例,如果入息限額超過了3倍,須交2倍租金,亦只不過是6千蚊。 對比起租私樓簡直不值一提;所以年輕人上公屋越嚟越難,因為富戶趕唔走,形同虛設。 一是公屋納米化,將單位公屋面積縮小,令供應數量相對增加,例如青衣某在建的公屋一人單位,只有140呎,與劏房沒有多大區別。 公屋富戶政策2025 由發文內容可見,網民在兒子學費(包括興趣班等)、食飯搭車及家用等方面使費較多,全部支出總數達約3萬元。 帖文一出,即引起一眾網友嘩然,認為樓主太「大使」之餘,亦質疑其家庭收入高達5萬元,但仍住在公屋。 近日有網民於網上論壇LIHKG(俗稱「連登」)中,以「住緊公屋嘅你家庭開支幾多到」為題發文,詢問作為公屋住戶的網友每月支出約為多少元。
公屋富戶政策: 富戶政策下,年長者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淨限額會否不同?
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認為住私樓的人會看不起住公屋的人,但因著公屋亦有富戶,而且輪候上公屋的日子往往看似遙不可及,而令某些私樓客反而羨慕公屋的人。 本港房屋供應持續緊張,為更有效善用公屋資源,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宣佈將於今年12月1日起,採取多項措施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情況,包括縮短被收回單位的富戶暫居期、收回長期丟空的單位,及於明年收緊富戶政策等。 【公屋2023|富戶政策】公屋單位供不應求,政府早前已有計劃收緊現有措施,加快公屋資源流轉。 據本地多間媒體報道,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將於本週三(5月24日)開會,擬從富戶政策、扣分制、申報及查覈資產等方面入手,「加辣」公屋政策。 公屋住戶如不遵從「富戶政策」要求填寫正確的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並繳交,有機會因忽略提供資產申報表,或作出虛假陳述,而觸犯《房屋條例》,一經定罪,最高罰款 2.5 萬元及監禁 3 個月,並須遷離現正居住的公屋單位。
公屋富戶政策: 濫用公屋5年內不準再申請
在公屋居住滿10年的住戶、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須就富戶政策每2年進行一次申報。 如住戶選擇不作出申報,或不按要求填寫申報表,則須於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房委會在 1996 年 4 月通過實施「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以入息及資產兩項準則,作為衡量公屋住戶繼續接受公屋資助的資格。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凡在「公屋住戶資助政策」下正繳交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住戶,若欲繼續於公屋居住,便須在下輪申報時 (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公屋富戶政策 距離上次申報兩年 ) 申報資產。 未納入「富戶政策」申報週期的租戶,須填報「居住情況及擁有香港住宅物業詳情申報表」。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每2年申報資產 限制子女加名 入息限額、雙倍租金計法詳情
房委會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 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公屋富戶政策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公屋富戶政策2025 目前公屋制度的扣分制涵蓋28項不當行為,違規者將按其行為的嚴重性被扣3、5、7或15分。
公屋富戶政策: 入息超額怎麼辦
房委會日前公佈公屋最新輪候時間,今年第三季平均回升至5.6年,按季增加0.3年,是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錄得反彈。 房委會預計,平均輪候時間在2024年上半年仍會上升,說明本港公屋資源依舊緊缺。 一方面,政府當然要想辦法提速提量,持續增加公屋供應;另方面,亦要緊鑼密鼓,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打擊濫用公屋,回收單位增加流轉,以確保資源用得其所,體現公屋政策的公平正義。 數據參差就是因為政府沒有真正認真研究,只是做少量家訪,做公關show,沒有真正落區做調研去看清楚究真實居住環境怎樣,向市民說清楚目前十萬劏房戶的居住問題以及公屋輪候冊24萬申請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 何謂公屋富戶 官僚和大家玩「婆乸數」遊戲一定會勝利,但是輸掉的是全香港人。 簡約公屋如同「及時雨」,助劏房戶盡快脫離「租金昂貴、環境惡劣」的行列,孩子不用再彎着腰在牀上做功課,有多一點空間閱讀和玩樂,劏房長者毋須在惡劣分間單位中度過晚年。
公屋富戶政策: 公屋富戶政策懶人包
另一方面,現時因入息及資產淨值水平超出限額而被要求遷出公屋單位的「富戶」,若他們有暫時住屋需要,可申請「定期暫準居住證」居住於該單位,為期不得超逾12個月。 房委會建議將富戶暫住期縮減至4個月,亦不會在收回單位後再重新評估,避免富戶轉移資產後繼續居住在公屋單位。 以一個四人公屋家庭為例,若以最新的 公屋富戶政策2025 年度公屋入息限額為基礎計算,「富戶政策」下的相關入息限額為港幣135,250元。 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出限額5倍,或總資產淨值超出公屋入息限額100倍,才會被要求遷出所居住的公屋單位。
房協將逾180日非經常於單位內居住的期限,縮短為3個月,如租戶違反有關規定,房協將考慮發出「遷出通知書」及收回單位。 已居住逾 公屋富戶政策 10 年的公屋住戶,須就富戶政策每 公屋富戶政策2025 2 年進行一次申報,房委會會適時郵寄表格至住戶,住戶亦可於網上下載申報表。 根據家庭人數,房屋署制定了各自的入息限額,如家庭成員總入息限額達指定金額,住戶則須繳交1.5倍租或2倍租。 已居住2年之公屋住戶,須就每2年進行一次「富戶政策」申報,房委會會按時郵寄表格至住戶地址,公屋住戶亦可於網上下載申報表。 但若入息為永久性下降,例如家中成員不幸過世,住戶可立即申請減租至1.5倍或原有租金。 另外,當局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與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