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星期三,憑長者咭於指定MarketPlacebyJasons門市購買指定獨家品牌產品可享9折優惠及送4張優惠券。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樓宇的窗若缺乏保養及維修或使用不當,會容易鬆脫,甚至從樓宇墜下,後果十分嚴重。 業主必須認識正確使用窗的方法和妥善保養及維修鋁窗,以確保自己及公眾的安全。 進行有關建造、改動、修葺或拆除窗的建築工程,都必須符合《建築物條例》的規定。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左二)及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右二)簽署「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合作備忘錄。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右)及發展局副祕書長(規劃及地政)羅淦華(左)亦出席見證簽署儀式。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津貼2023|8. 強制驗樓資助計劃
與結構安全相關的維修工程,包括修葺柱、樑、牆身等已破損石屎,以及改善衞生設施,例如修葺喉管及防水工程等,則只佔資助金額總數約一成,反映業主未有充分利用津貼做好單位內部的結構維修保養。 他指出,舊樓大廈公契內容亦影響推動樓宇復修工作,若公契沒提及或清晰界定大廈「公用部分」範圍,一旦遇上維修爭議,便需參考《建築物管理條例》定義,來決定維修責任誰屬,甚至需要訴諸法律。 市建局將詳細檢視大廈公契內有關單位「公用部分」維修的權責事宜,並向政府提交優化建議,亦會在市建局項目制定更清晰條文的「優化版」公契,減低日後業主及法團在維修責任上出現爭拗的機會。 為消除私人住宅及綜合用途樓宇的安全隱患,政府亦於2018年夥拍市建局推出「2.0行動」及「消防資助計劃」,協助有需要的業主按「強制驗樓計劃」進行所需的檢驗和修葺,以及履行《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下提升消防安全的要求。 第一輪「2.0行動」和「消防資助計劃」分別共接獲579及2,520宗合資格申請。
- 如果他們的物業是用來收租,我們也不會以這個計劃來幫助他們。
- 申請人必須聘用有關的合資格註冊承建商,並於完工後遞交其註冊證明影印本及有關的法例要求的完工證明影印本以作核實。
- (三)在已鋪設公共污水渠的鄉村中,政府各有關部門會通力合作,協助村屋住戶進行接駁工程。
- 發展局局長:其實業主立案法團在進行這些大廈維修時,往往已經有很多專業的團體,包括房屋協會來提供一些專業的知識給他們,來如何安排投標的程序,或公平公開的程序。
- 市建局從房協接手推行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資助有需要的自住業主維修保養單位。
- 現時可繼續使用不記名的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享用優惠,而65歲或以上長者申請樂悠咭的安排將稍後公佈。
為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以維修保養物業及改善樓宇安全,政府引進了「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2025 該計劃為每位合資格的有需要自住業主提供最高80,000元的維修津貼。 每位合資格長者自住業主最高可獲港元$40,000的津貼。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有關津貼亦可用作償還申請人名下於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或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 市區重建局推行的「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是為大廈業主提供財政資助和技術支援的一站式服務。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大廈大維修 政府資助申請攻略 (多表比較)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2025 用於償還申請人尚欠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餘額,及/或撤銷有關法定押記/押記令所涉及之費用。
根據市建局資料,計劃會協助業主籌組維修工程,由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招聘維修顧問、草擬大廈招標文件至招標工程承辦商等流程都會由市建局提供專業意見,亦會提供各財政支援。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津貼2023|9個住屋資助津貼計劃整合:樓宇復修、租金援助等,業主、租客、公屋戶及輪候公屋都有份,每單位最高更可獲批80,000元! 至於資助上限方面,將由現時4萬元增至8萬元;羅指出,有關增幅是考慮到10年來的維修費用持續上升。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長者房屋
發展局局長:如果他們是租樓的話,維修的責任應該是業主的責任,所以這個計劃是針對長者自住的物業。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2025 如果他們的物業是用來收租,我們也不會以這個計劃來幫助他們。 畢竟是公共資源要用得其所,所以我們要針對幫助有需要的長者。 只要單身長者業主撇除自住物業的資產不超過$338,000,而一對長者夫婦撇除自住物業的資產不超過 $508,000便有資格申請四萬元的津貼。 房協亦強調,就「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房協並沒有與任何工程承辦商訂立合作協議或聯繫,亦不會向申請人建議任何工程承辦商名單。 房協不會介入申請人自由選擇承辦商及其工程報價的權利,亦不會授權任何承辦商為申請人檢查單位。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津貼的內容
有關計劃為優化現行的置業貸款利息津貼計劃,醫管局表示,會利用「置業利息津貼計劃」中一直滾存的政府撥款,作計劃啟動基金,並不需要政府額外撥款。 為照顧長者的住屋需要,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分別為長者提供不同種類的公共房屋資助。 豐盛生活服務執行董事李國邦於業績記者會表示,在過往收購支持下,集團市值已升3倍,由不足10億港元,增至近年的27億港元。 集團會繼續積極物色收購合併,包括相關的生活服務公司,並注重與現有業務的協同效應及有否相關性。 他稱,豐盛生活服務目前手持現金7億港元,淨持現金3億港元,備用額度約17億港元,有足夠財務資源,應付購併及派息所需。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合資格申領津貼的工程範圍涵蓋住用單位及 / 或大廈公用地方 (即大廈公用部份) 進行與樓宇安全有關的維修工程︰
至於第二輪「消防資助計劃」的申請條件及資助,則與上一輪相同。 兩項計劃的截止申請日期為2020年10月30日,如因疫情以至未能及時舉行業主大會以表決參加兩項計劃,合資格業主可先於截止日期前提交申請表,其後才召開業主大會討論有關事項,並於2021年4月30日前向市建局提交相關會議記錄。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市建局預計於2020年年底公佈該兩項計劃的申請結果。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2025 津貼計劃列明,申請人須聘用合資格註冊承建商,如為自住單位進行維修,亦要在工程展開前,要遞交申請表格、確保房協職員或代表視察物業及審批報價,並於完工後遞交註冊證明、完工證明文件影印本,以作核實。 樓宇復修是市區更新的重要一環,能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並讓居民安居樂活。 為更有效推動業主為樓宇進行維修及保養,市建局重新整合各項樓宇復修支援及資助計劃,推出一個一站式「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旨在讓有需要的業主更容易申請及獲得各項樓宇復修支援及資助。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生活
政府推出醫療券,年滿65歲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或入境事務處發出的《豁免登記證明書》的長者,即符合資格領取及使用醫療券支付私營基層醫療服務的費用。 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無需提交申請,將自動獲高額津貼,換言之,只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包括入息及資產限額,就可以劃一領取每月3,91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 津貼額上限的計算方法是無論同一位長者先後為多間自住物業申領,也只能於5年內合共最多申領40,000元 津貼;同一個單位無論轉換多少次業權,由不同長者申請津貼,也受5年內不多過總數40,000元所限。 若單位由長者與非配偶的其他非長者(如子女、親屬及朋友等)合共擁有業權,獲發放的津貼額會按長者業權比例計算。 即若工程費用為30,000元,而單位業權由一位長者與兩名子女以相同業權份數擁有,則長者只可於該次申請獲發放10,000元津貼。 發展局局長:其實是每名合資格長者自住物業的業主,因此我剛才提到是以業主來計算的。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長者津貼2022|1.合併長者生活津貼
入息方面我們採用65至69歲「普通高齡津貼」的規限,即單身長者月入不超過每月$5,910,一對長者夫婦月入不超過$9,740便合乎資格。 「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為老舊、平均每年應課差餉租值較低的私人住用或綜合用途樓宇的業主提供技術及財政支援,協助他們為大廈渠管進行勘測、維修、糾正及/或提升工程。 與結構安全相關維修及改善衛生設施的工程,包括修葺柱、樑、樓板,或修葺喉管及防水工程等,則只佔資助金額總數約一成,反映業主未有充份利用津貼,為單位內部結構作維修保養。 透過這個計劃,我們一方面幫助長者進行屋宇維修,其實對整體社會有很大的稗益的,因為樓宇的安全和消防系統都是大眾關心的事。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津貼覆蓋範圍
市建局相信重新組合服務及簡化有關申請流程,有助鼓勵及順利展開維修工程。 妥善保養及維修是大廈業主的責任,市建局希望透過優化復修計劃,積極鼓勵業主為樓宇進行適時維修及保養工程,以改善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 計劃包涵的工程範疇有:樓宇及公用地方一般維修、修葺單位內外破裂或石屎剝落及外露鋼筋、單位內外食水管及排水管滲漏、天花滲水問題、更換破損窗戶、更換室內外電線等。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財政預算案|1. 消費券計劃
今次是為有需要長者提供財政支援,讓他們改善樓宇狀況,應最低限度涵蓋可符合資格申領現有計劃免息貸款或資助津貼的低收入長者,讓他們也能受惠,不會被遺棄。 筆者建議政府盡快檢討,放寬申請資格限制,最低限度與現行其他樓宇維修資助計劃相同,讓有需要低收入長者受惠,鼓勵及幫助他們維修物業,改善居住環境。 不過,計劃的申請資格限制是單身長者每月入息5,910元,夫婦9,740元,起點較低。 現行由屋宇署、房協及市建局向低收入長者提供的樓宇貸款及資助計劃(例如「樓宇安全貸款計劃」、「樓宇管理維修綜合計劃」、「樓宇復修貸款/物料資助計劃」)的申請資格是單身長者每月入息7,200元,夫婦12,300元。 因此,同是月入7,200元的單身長者或是月入12,300元的長者夫婦,若因不符合樓宇及工程資格而不能申請現有計劃,縱使只有很少資產,也不符合資格申領新計劃,無助鼓勵長者在現有計劃以外維修物業。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政府提供的資助、貸款及津貼
若申請津貼進行大廈公用地方維修工程,申請人(即個別單位業主)必須在大廈維修工程完工證明書發出的日期前遞交申請表格。 2.2 確保沒有就相同維修工程項目,同時申請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及/或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發展局局長:這個正如我們很多的資助計劃一樣,我們會有一個經濟狀況的調查,但正如我剛才所說,計劃的受益人都是有需要的長者,而計劃的受益者,宏觀來說不單是長者業主,亦是整體社會。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服務理念
我們估計未來六年升降機行業需要額外增加約360名升降機技工,我們已與建造業議會協作,安排適當的培訓計劃,吸引更多新血加入升降機行業,從而增加行業的勞動力來處理額外的優化工程。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2025 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香港01》記者親身致電涉事裝修工程公司,負責人雖未有明言是獲房協授權,但卻暗示與房協「有合作」。 房協發言人表明會跟進個案,並強調房協並沒有與任何工程承辦商訂立合作協議或聯繫,亦不會向申請人建議任何工程承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