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銀行會在物業淪為銀主盤一刻估價;也有一些銀行在拍賣開始前才進行估價,視乎不同銀行而定。 假如銀行在物業淪為銀主盤後馬上估價,但其後市況突然急升,買家在拍賣場上便有機會因此執平貨了。 事實上,究竟目前業主拖欠銀行還款的比率是否嚴重呢? 以金管局公佈數字來看,未償還按揭貸款的「拖欠比率」升幅達一倍,但整體數字拖欠金額不算高企。 截至2020年6月止,貸款額拖欠三個月以上的比率為0.04%;而拖欠六個月以上則為0.02%。
- 而2021年下半年錄1,646宗同類成交,今年上半年成交宗數大減676宗。
- 情況不及2003年沙士般嚴重,另一個因素跟銀行較願意跟業主協商有關。
- 有些銀主盤不是交吉出售,單位略為陳舊,建議買家預留裝修開支。
- 但究竟在什麼情況下,一個物業才會成為「銀主盤」呢?
- 目前市場並沒有對銀主盤的正式統計,只有很粗略的數字。
- 一般來說,參與拍賣者成功競投後,便會馬上繳付樓價10%作為訂金、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跟我們買賣二手樓,會先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不同。
總結來說,購買銀主盤需要顧慮比較多的潛在風險,對新手買家來說未必是合適的選擇,郭院長叮囑年輕人要三思。 因此不少銀主盤的內部總會較為破舊,甚至因為日久失修,造成天花牆身剝落、傢俱破敗等問題。 新買家在出價之前,必須先到現場視察,再考慮裝修費及維修費問題。 有別於一般買賣由雙方商議成交期,銀主盤的成交期是由銀行決定,一般約一個半月,如需申請高成數按揭,應盡早提交申請。 如欠缺樓契等重要文件,買家亦可嘗試辦理遺失樓契宣誓補領,補領後仍有機會承造按揭。 只要買家出價高過銀行底價,銀主盤即屬「價高者得」,不似業主放盤般需要一輪議價拉鋸,甚至要與業主夾人緣。
銀主盤公屋: 銀主盤拍賣可分為「公開放售」和「公開拍賣」兩種:
顧名思義,「銀主盤」就是被銀行沒收的物業,背後跟業主放棄供樓有關。 銀主盤公屋2025 部份人因為經濟環境轉變,自身出現財政問題,無能力償還按揭貸款。 部份則因借用了高成數按揭,由低息轉高息卻又未能轉按,導致供款壓力大增而放棄供樓;也有一些業主因物業「資不抵債」、但樓價又沒有止跌跡象,覺得繼續供樓不划算,而決定放棄供樓。 銀行會向法院申請收樓,並把物業委託拍賣行或代理招標、拍賣或沽售。 另一方面,買銀主盤的時候買家亦要留意,銀主盤平價在市場上出售有種種原因,可能是業主無法還款,或者更嚴重的有可能是事故單位等。 而銀主盤較為常見的情況,是原業主可能有欠下水費、電費、管理費等等,這些與物業本身相關的費用,新業主在買入物業時要為物業承擔。
綜合市場消息,截至今年5月底,銀主盤市場有逾150個放盤,連續七個月維持在逾百宗的水平。 有業界人士透露,銀主盤源大部分來自「財仔盤」,相信與近年財務機構積極推廣物業貸款情況有關。 租置單位在首次購入5年後便會「解禁」,業主除可將單位在居屋第二市場轉售予合資格人士外,也可先繳付補價予房委會,然後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轉讓 。 他續指,以該底價計,全區並無類近價格的三房單位選擇,單位終獲近200張票入標,最後由同區分支家庭客以約373萬元購入,較底價高近10%,實用呎價約6,590元,略高市價。 買家可於各大報章、銀主盤拍賣行網站等看到廣告,留意最近銀主盤數目,查詢好拍賣日期、時間和地點,再經代理洽購。 另外,銀主盤往往涉及複雜的背景及隱藏風險,包括前業主拖欠的其他債務有機會為新業主帶來持續的騷擾,又或者物業涉及一些隱藏費用在交易前未必清楚。
銀主盤公屋: 樓市指標
例如,在新的銀行承造按揭時,銀行對於銀主盤是否真的能以目標心水價賣出有所懷疑,或者認為該銀主盤單位有些不明朗因素等,都可能會影響最終按揭批覈的結果。 銀主盤公屋2025 所以,作為業主也不要太過淡定,雖說銀主盤能夠做按揭,但不等於銀行一定會無條件批。 銀主盤公屋2025 銀主盤公屋 首先,出現銀主盤的原因是因為業主無法償還貸款,銀行必須要收樓並重新在市場上賣樓以填補業主欠下的款項。 不過,在一般規定之下,銀行是不能夠故意賤賣樓盤填數。 例如,本身物業的市場價格是700萬,業主欠下銀行300萬,銀行是不能夠以300萬賣樓純粹為了填數,令明明可以賣得更高價的物業賤賣令業主蝕大錢。
- 【銀主盤入門】在市道不景下,若手上有一定資金但又不算多,想置業除了可抽居屋之外,銀主盤成了上車的另一途徑。
- 銀主盤不一定低於市價,亦有機會因業權不清而影響按揭申請。
- 據瞭解,原業主於2020年4月以826萬元購入,當時創下東九龍第二市場新高,但紀錄僅約一年即被打破,現開價845萬元放盤。
- 市場缺盤,做價續理想,新界西上車盤天水園嘉湖山莊,資料顯示,美湖居4座高層三房戶售438.8萬元。
- 總結來說,購買銀主盤需要顧慮比較多的潛在風險,對新手買家來說未必是合適的選擇,郭院長叮囑年輕人要三思。
- 正常情況下,物業被拍賣出售後,會將所得資金先償還銀行的貸款,餘下金額才會給原業主。
- 至於山頂中峽道28號B號洋房,則在4月份淪為無契銀主盤,意向價4.5億元。
咁簡單講,嗰間銀行就係銀主,個物業單位叫做銀主盤。 原業主供款出現問題或停供,銀行有權和法庭申請收樓,亦有權變賣物業。 拍賣行一般都會登報紙廣告及舉辦開放日,有興趣的準買家可以實地視察物業,認為合適便參與拍賣。
銀主盤公屋: 購買銀主盤注意事項
銀主盤不一定低於市價,亦有機會因業權不清而影響按揭申請。 銀主盤公屋2025 事實上,二手市場亦常有低市價成交個案,關鍵在於做多些資料蒐集,即上千居搜尋各區筍盤。 聲明﹕ROOTS上會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銀主盤公屋: 現時跟2003年分別有多大?
而且除此之外,買銀主盤跟買賣二手樓的流程,也截然不同。 一般來說,參與拍賣者成功競投後,便會馬上繳付樓價10%作為訂金、及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跟我們買賣二手樓,會先簽署「臨時買賣合約」不同。 至於申請按揭上,除非購入的是凶宅及「半契樓」,否則一般審批上跟二手樓並沒有太大分別,也能夠按正常年期批出三十年貸款,以及現時息率2.5釐批出按揭貸款。 情況不及2003年沙士般嚴重,另一個因素跟銀行較願意跟業主協商有關。
銀主盤公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造成銀主盤的原因說到底是斷供,當社會上的業主供款能力普遍下降,就會有較多銀主盤,甚至是半新樓銀主盤出現。 銀主盤公屋 不少銀主盤可能丟空多時,並非交吉放售,即原業主遷出前沒還原單位,銀主亦不會代為清空單位,因此要有心理準備入面會茸茸爛爛,買家要預留一筆錢作裝修用途。 銀主盤公屋2025 買銀主盤不同買二手樓,在成交期上是由承按的銀行決定,一般成交期為45天。
銀主盤公屋: 獨家A.I.按揭評估
另外,如果業主按揭太多而無法償還,又或者本身有大量外債等等,甚至是要申請破產等,都會衍生出被銀行收樓借條路。 不時推出銀主盤供拍賣的忠誠拍賣部總經理鄭世傑指,近月由私人財務機構(財仔)放售的銀主盤,數量較傳統銀行多,佔比也較過去明顯增加。 他解釋,近數年不少財務公司採用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宣傳物業按揭,除一般大型屋苑單位及豪宅外,連基層市民亦把公屋、居屋單位作抵押貸款,當經濟轉差時,便出現斷供情況。 「公開出售」: 銀行大多會委託地產代理處理有關手續,售價會參考市價為基準。
銀主盤公屋: 公開市場業主叫價過高
物業估價較按揭金額高時,若業主週轉不靈時,重可以變賣物業以支欠款;如果「資不抵債」,出售物業亦未能「貨銀兩訖」,物業就有較大機會成為「銀主貨」,加入拍賣行列。 這是由銀行決定,一般是45日成交,有別於一般二手樓成交期是由買賣雙方協議。 假如買家最高出價仍低於銀行底價,那銀行便改為將單位留待下次重新拍賣。 檢查未清拆的僭建物也很重要,買家在查冊過程中,可瞭解到單位圖則,比較一下現時單位有沒有非法改動、有沒有未解除的法令、參考上手業主買入價等等。 買家買入該單位後會被視為非自用住宅物業申請按揭,如果本身沒有按揭負擔者,按揭成數只有五成 ; 相反,按揭成數只有四成。 銀主盤有可能比市價便宜5-10%,但「便宜」並非必然。
銀主盤公屋: 按揭計算機
郭院長建議參與拍賣的準買家要持冷靜態度,事前定立目標價格,防止超出預算。 不少人認為銀主盤售價必然會較市價低,是低價入市/上車的選擇,但就忽略了購買銀主盤有機會面對的問題。 銀主盤公屋2025 這次由中原訓練學院院長郭昶為大家剖析購買銀主盤的注意事項,助大家入市前審慎瞭解潛在風險。 凶宅沒有明確的法律定義,而買家即使去查冊,亦不會顯示想購入的銀主盤是否凶宅,買家需要向地產代理或律師查詢。 銀主盤有時或連租約出售,買家買入後會被視為非自用住宅物業申請按揭,沒有按揭負擔的申請人,按揭成數只有五成。
銀主盤公屋: 物業有否改裝或僭建等違法問題
正常情況下,物業被拍賣出售後,會將所得資金先償還銀行的貸款,餘下金額才會給原業主。 想買銀主盤的買家們可能會很在意一個問題:銀主盤可以做按揭嗎? 銀主盤是絕對可以做按揭的,甚至是高成數按揭都沒問題。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該物業本身是否有違法改建的問題,因為銀行對於有違例建築的物業可以拒批按揭,而這種情況跟是否銀主盤無關,即使是普通二手樓買賣時,買家都要留意。
銀主盤公屋: 按揭回贈是什麼?銀行按揭回贈有多少?
單位狀況會影響售價,保養差的銀主盤,自自然然要割價才能吸引買家。 對於銀主盤源愈來愈多來自「財仔」,他指,近年財務機構行業蓬勃發展,相關機構數字遠多於傳統大型銀行。 區蘊聰預計,未來銀主盤數字變化不會太大,隨交投量回升,「有入有出」,料不會如疫情期間般累積。 至於環亞拍賣行董事總經理區蘊聰指,目前市場上的銀主盤數目維持約140至150個,屬近年較高的水平,主要是反映過去半年市場交投淡靜,以及疫情拖慢銀主收樓放售的程序。 對於銀主盤數目短期會否進一步上升,他認為,需要視乎失業率的延續性,若失業率進一步惡化,銀主盤數目或會再被推高。 此外,假如個別大型屋苑的銀主盤持續滾存、而未獲承接,銀主盤數量將進一步增加,不過現時大型屋苑銀主盤普遍一至兩個,只要低市價約一成便迅即被吸納,反映市場有承接力。
除了定時定候提供最新的樓市、按揭相關資訊之外,作為數碼港成員機構的ROOTS上會致力透過創新科技為香港每一位解決按揭煩惱。 金融科技平臺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另外,我們亦提供精準的智能按揭計算機方便各位計算能否通過壓力測試及每月按揭供款額。 買家可先透過地產代理預約睇樓時間,留意部分銀主盤可能仍被租用 (連租約出售)能否成功睇樓要視乎情況。 有時會遇到一些單位並非交吉出售,這是由於舊業主沒有清空單位,銀行也不會代為清空。 疫情重創香港樓市,連用家主導的公屋及居屋未補價第二市場,都連環出現至少4個銀主盤。
如買家出價依然低過銀行底價,銀行仍可選擇重新拍賣。 你可於拍賣行網頁、報章、宣傳單張、地產舖甚至 銀主盤公屋 Facebook 銀主盤公屋2025 Group 等地方見到樓盤廣告,當中會包括拍賣日期、時間和地點。 放貸人又稱「銀主」,向銀行借按揭,銀行便是單位的「銀主」,向發展商旗下財務公司借按揭(又名「發展商按揭」),「銀主」則為財務公司;而這類被沒收再賣出去的物業,就稱為「銀主盤」。 如業主未能贖回貸款,銀行作為放貸人,會入稟法院提告,法院沒收抵押物業,再由銀行委託代理或拍賣行向公眾放售或拍賣,以填補債務。
另銀主盤拍賣亦搶爆,忠誠拍賣昨推出海逸豪園12A座低層A室銀主盤,實用面積約1,102方呎,過去一年多曾多次拍賣,曾分別獲承價至1,480萬及1,440萬元,但仍被收回。 昨單位開價1,380萬元,獲四組買家承價11口,以1,505萬元拍出,搶高9%。 目前市場並沒有對銀主盤的正式統計,只有很粗略的數字。 2003年,本港銀主盤高達2,000個,而今日就約只得50個,是高峯期四十分一。 數字不及當年般多,原因之一,跟政府奉行在家工作,影響法庭審理案件。
銀主盤會根據估價來定價,但一般業主放盤則由賣方自由叫價。 業主為了要「揸價」,拉闊叫價和底價的距離,通常會訂一個比估價高 5% – 10% 不等的叫價。 至於山頂中峽道28號B號洋房,則在4月份淪為無契銀主盤,意向價4.5億元。
至於另一部份原因,則跟過去幾年樓價累積龐大升幅有關,故一批在低位入市的業主,在經濟逆轉時,就算以較平價去貨,也能夠成功獲利。 只要業主願意賣樓,基本上也會找到買家,跟2003年時劈價盤互相踐踏出貨,截然不同。 【銀主盤入門】在市道不景下,若手上有一定資金但又不算多,想置業除了可抽居屋之外,銀主盤成了上車的另一途徑。 銀主盤日常聽就聽得多,但要入手,也要先做足功課,瞭解清楚所有細節,購入才能沒後顧之憂。
銀主盤公屋: 按揭計算機
但要注意,若銀主盤存在僭建、遺失樓契、業權不清等問題,便會影響到對承造按揭。 在買家簽過臨時買賣合約後,便等同已接受物業的所有現況,即使之後發現有業權問題,買家亦不能再向向銀行提出爭議。 雖然不時會聽到有人以低市價10%至20%買得銀主盤,但或因物業內裝修、坐向、觀景、樓層等細節,影響其價值,令估價偏低。 另外,單位亦會因原業主的種種問題,而導致買家要承受額外的風險,因此會以較低估價出售。
所謂「銀主盤」,簡單來說就是「屬於銀主的樓盤」,而所謂「銀主」即是「借錢給你的人」,亦即是銀行或財務公司。 一般人買樓都會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按揭,而如果業主無法還款,要由銀主去收樓,這種樓盤就會變成銀主盤。 在拍賣場上,很多時會遇到不同類型的物業,其中一類常見的就是「半契樓」。 所謂「半契樓」,是指一些原本屬分權共享 (TENANT IN COMMON) 的物業,但因其中一方把自己的份數賣走,而出現「半契樓」的情況。 部份原因是另一半業主失去聯絡、因其中一方業權破產被銀行收回業權,而另一方業權人拒絕搬走,亦拒絕接收業權;又或者離婚而不想面對另一半等。
銀主盤公屋: 物業有否改裝或僭建等違法問題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ROOTS上會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相關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