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沿途樹蔭不多,建議行山人士如由紅香爐峯再前行去其他山峯,就要準備更多行山時間和裝備,比如帶備足夠的飲用水及防曬用品。 香港仔上水塘主壩建於1931年,當時用作紓緩港島西區食水供應問題,現時上水塘的水壩、水掣房同樣被列為法定古蹟。 除了可看到水塘景色外,在上水塘主壩往下望可見到在水壩中央的石橋。
二次大戰期間,附近一帶的植物曾遭嚴重破壞,經漁護署多年努力植林,那裡的翠綠景觀得以復修。 這路段途經多個二次大戰時的軍事遺跡,實在難以想像這裡當年曾發生激烈的戰事。 城門水塘附近一帶常有馬騮出沒,請小心牠們會搶走大家手上的食物袋,亦請注意不要在牠們面前進食。 此外,小編在此呼籲大家請勿餵飼或傷害馬騮,遠觀便可。 終於到達了山崗上的涼亭,展望四週,景觀開揚,優美的河谷海灣景色盡入眼簾。
水塘行山: 城門水塘打卡景點4. 主壩
然後可以到良景廣場稍作補給,再踏上前往元朗的公路,出發前往元朗豐樂圍。 豐樂圍有「港版天空之鏡」之稱,還可登上附近的丫髻山,俯瞰豐樂圍的「格格魚塘」,遠眺南生圍水塘美景。 下山後,可到鄰近的朗屏商場休息或用餐,最後到錦田水尾村,尋找逾百年樹齡的錦田樹屋。 水塘行山 先從富東廣場出發,首站帶大家到逾千年歷史的馬灣湧村和馬灣湧碼頭,感受漁村傳統的昔日風貌,在碼頭可欣賞波光粼粼的海景,感受東湧悠閒假日風采。 水塘行山 繼續騎單車到達侯王橋,一大片紅樹林與泥灘映入眼簾,而鄰近的侯王廟亦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居民會拜候侯王大帝保佑生活順利。 其後繼續旅程,會到達建於清朝的香港法定古蹟東湧炮臺,古老城堡極具歷史意義。
此路線簡明而難度低,可連遊數水塘,比較各自的特色,當中仍以石梨貝水塘的景色最為吸引。 北潭凹又名牛湖墩,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是熱門的遠足活動起步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 北潭凹輕鬆易行,踏進了家樂徑後,到處有茂盛的楓香樹。 我們又遠眺平靜的海水,並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燈塔,是假日到郊外放鬆打卡的好地方。 大潭水塘由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成,其中主霸及石橋已落成超過100年,更被列為法定古蹟,景色非常優美。
水塘行山: 城門水塘行山|水浸白千層天空之鏡+鐘形漏斗瀑布5大打卡位 新手輕鬆完成|附路線+交通
交通方面,可以乘搭港鐵到荃灣站,在B1出口步行至兆和街,搭乘82號綠色小巴直達城門水塘。 馬騮山輕鬆易行又有靚景,更可一次過行4個水塘,包括九龍副水塘、九龍接收水塘、石梨貝水塘,及上遊的九龍水塘。 九龍水塘的歷史古蹟也尤其多,政府早在09年便將九龍水塘內的主壩、水掣房等五個建築物,列爲香港法定古蹟。
接著是上山的英泥小徑,途中回望左面山腰,細心觀察,可發現樹叢中矗立著另一座更樓,此更樓監察範圍比村口那座更遼闊遙遠。 水塘行山 在龍脊山嶺可欣賞整個石澳、大浪灣及遠處的清水灣半島,一覽無遺。 繼續沿山脊而行,便到達山脊之頂,彷彿被三百六十度的景觀圍繞,在景觀臺更可看到紅山半島及赤柱一帶。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週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 水塘行山2025 鷹巢山,是俗稱麻鷹的黑鳶棲息之所,又因其山形尖削而稱為尖山。 遠足沿途經過的沙螺洞是一個盆地,被九龍坑山和八仙嶺包圍。
水塘行山: 城門水塘行山打卡位2. 白千層林道
最後可由虎地上村向嶺南大學方向步行離開,約半小時即回到市區。 遊小夏威夷徑,從井欄樹出發,初段便是美景,沿途都是林蔭小路,陣陣花香、草香、樹香,使人心曠神怡。 20分鐘左右即可到達水壩遺蹟,走入小石澗,看瀑布水靜靜流淌,崢崢作響。
- 東澳古道長達14公里,大約需時4小時左右,中間有補給站,可稍作休息。
- 這裡生機處處,自然綠野與水壩建築形成鮮明對比,卻又渾然一體,醉人景緻讓人忍不住拍照打卡。
- 第六段是麥理浩徑路程最短、最易走的一段,由九龍水塘行到城門水塘菠蘿壩為終點,行山新手不妨試下。
- 下山是一段漫長的石級,到山腳時會經過銀礦洞,此洞於1862年經人工開鑿而成,但由於銀礦質素欠佳,於1896年便停止開採。
- 步行30分鐘,走過約600多級樓梯,便會到達西高山的山頂!
- 不過要留意的是,山路並沒有照明,日落後周圍會漆黑一片,謹記帶備電筒或頭燈前往。
- 於旁邊的公廁梳洗或方便過後,即可開始沿大潭水塘道開始行程。
在雨季期間,大家較容易欣賞到大水在壩上奔流直下的景緻;旱季之時,大家則可以欣賞到水壩上百年來被大水沖刷的痕跡。 在燒烤場的涼亭休息過後,大家可以沿路步行約30分鐘返回大潭郊野公園南門。 位於香港仔郊野公園內有兩個「香港仔水塘」,分別是「香港仔上水塘」和「香港仔下水塘」。 「香港仔下水塘」前身為大成紙廠私人於1890年私人興建的水塘,容量達4,420萬加侖;1900年曾加高堤壩18米,使其容量增加至4,780萬加侖。 水塘行山 當時,大成紙廠與香港政府協定,為鴨脷洲居民每天提供6萬加侖食水。 從香港仔上水塘主壩走約30分鐘,就到旅程的終點——灣仔峽公園。
水塘行山: 打卡點:破邊洲
此外,在九龍水塘附近建有三個水塘,分別是石梨貝水塘、九龍接收水塘及九龍副水塘,全部都擁有逾80年歷史。 水塘行山2025 如要遊覽九龍水塘,可由大埔公路或城門水塘接金山路前往。 水塘行山 大潭水務文物徑是大潭水塘的其中一段行山路線,由陽明山莊起步,終點是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道出口。 途經三個大潭水塘口,路徑集山水湖光山色於一身;同時亦有不少歷史遺跡,包括香港開埠時期的石碑、英式石橋、水壩工程及二戰時期的兵房等等。
水塘行山: 新手行山路線|香港仔水塘行山路線 2小時行完 打卡水壩+法定古蹟
沿著塘畔的緩跑徑走,直到400米的標示杆需左轉泥徑上走至石梨貝水塘。 走至水掣房左走水泥徑到金山路,沿馬路下走,經過九龍水塘水壩後返回大埔公路。 慈沙古道由百多年前起,已經是九龍人往來沙田的主要道路。
水塘行山: 路線:
在香港仔上水塘返回主壩口,轉右向香港仔下水塘的方往下走,跨過欄桿後,便可來到同樣被列為法定古蹟的上水塘石橋。 而城門水塘的打卡位,當然不可不提水浸白千層,在雨天過後,就會出現期間限定的「水浸白千層」,十足香港的天空之鏡。 沿行車道走至海岸邊是分岔路,右邊往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左邊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底部。 建議先參觀抽水站,不然,回程時可能會忘記了抽水站這景點沒走進去。 在大潭水塘行山,沿途都是平路及上山斜路,共有10個文物徑資料站牌 | 路程約5km 水塘行山2025 | 需時約2 水塘行山 hrs,慢遊加拍攝約4 hrs。 根據環保團體綠色力量過往公佈的蝴蝶多樣性調查結果,在城門水塘能發現高達120種蝴蝶,當中包括全球最細小的鳳蝶,燕鳳蝶。
水塘行山: 城門水塘行山路線附交通!新手輕鬆行4大打卡位白千層/圓形瀑布
下山之後繼續在充滿日式風情的輕鐵路軌旁,沿單車徑向朗屏出發。 水塘行山2025 穿過屏山文物徑,先到達朗屏商場稍作補給及休息,再向錦田出發到達另一美景:水尾村的天空之境及錦田樹屋。 先由東湧富東廣場出發到東湧炮臺,這裡是非常適合「打卡」的二級歷史建築,氣氛寧靜,可稍作休息。
水塘行山: 城門戰地遺跡徑
輕鬆行1小時打卡路線的話,建議大家走左邊的路,直去水塘。 水塘行山 想到大潭水塘行山,就由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乘14號巴士(嘉亨灣-赤柱炮臺)到大潭郊野公園落車。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 水塘行山2025 及 大潭篤水塘水壩,在落車站車尾方向右邊有一路口,沿路往下走便可到達。 離開水畔千層後,可以向下個打卡點「享逸臺」進發。 享逸臺是一個位於山上的涼亭,由於位置較高,在那裡可俯瞰到整個城門水塘和水浸白千層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