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素有「香港的消閒花園」的美譽,一直是深受遊客及本港居民歡迎的旅遊地點;近年更以作為海鮮美食中心見稱。 至於將軍澳,該區是現時本港其中一個最新及發展最快的新市鎮。 西貢區議會與多個志願團體在一九九九年起舉辦「健康城市將軍澳」活動,喚起社會人士對健康生活的關注,同時把將軍澳建設為一個健康城市,一個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但若想真正瞭解西貢,你需要走出市中心,投入自然的懷抱。
- [3],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薄扶林、香港仔和黃竹坑。
- 區內鄉民對節日慶典十分重視,節慶活動時有舉行,好不熱鬧。
- 根據1961年的香港人口普查,屬於現時南區範圍的漁民數目達28,000人,佔當時香港漁民總數四分之一以上[5]。
- 另外,西貢區議會在地區層面亦致力協助政府推行地方行政,並透過轄下各委員會及工作小組完善區內設施和服務、就地區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見,以及推動康樂及文化活動和環境改善計劃,令區內居民安居樂業。
- 此外,區內還有受法例保護的海下灣海岸公園,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也是以西貢為起點。
- 這個耗資一百萬元興建的墓園於一九八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建成,並開放給遊人參觀。
原來西貢區的戶外設備相當完善,道路平坦之餘又多妝綠化帶,方便哥哥姐姐出入。 而香港單車館公園更是區內一個非常大的休憩場地,環境優美,且有多項康體設施,絕對適合長者舒展身心。 希望Ivan能夠成功於西貢區擴展生意,而且將長者友善精神傳開去。 南區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南區的事務,共有17名議員,現屆南區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3名議員當中1名為民主派議員,2名為建制派議員。
西貢區特色: 區議會議席分佈
坑口道和影業路都連接清水灣道及將軍澳新市鎮,所有巴士及絕大多數專綫小巴路線都選擇坑口道,只有新界專綫小巴11M線往香港科技大學方向使用影業路。 破邊洲位於西貢萬宜水庫東壩附近,屬於香港地質公園範圍內,當中破邊洲必要要到此一遊、必去打卡的景點是十字架山和六角石柱。 破邊洲因為長年受海浪侵蝕與花山分離,當地的六角石柱是打卡好地方,推介大家前行欣賞大自然的神奇美景。 西貢區擁有山靈水秀的美景,鄉郊地方更蘊藏豐富的天然資源,非常適合推展家庭旅遊和生態旅遊。 由於西貢區旅遊資源豐盛,沿海港灣景緻怡人,還有不少歷史古蹟,因此吸引很多海內外的遊客到來,而推動地區旅遊也自然成為西貢區的重點發展項目。 由於香港歷史分區的原因,位於半島上的西貢北地區(包括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以及位於西沙路沿線的十四鄉、泥涌等地),為大埔區管轄的外飛地。
西貢周圍都有充滿特色的小島和村落,鹽田梓就是其中一個受大家歡迎的小島。 西貢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有港鐵(服務將軍澳新市鎮)、公共巴士及專線小巴。 主要道路包括區內的西沙路、西貢公路和清水灣道,以及連接區外的將軍澳隧道、寶琳路和將軍澳-藍田隧道。 西貢區可大致分為西貢鄉郊地區與將軍澳新市鎮兩部分,住屋類型各具特色。 鄉郊地區以低密度村屋為主;將軍澳新市鎮則普遍是私人屋苑和大型屋邨的多層樓宇,以容納區內日益增加的人口。 賽馬會滘西洲公眾高爾夫球場位於滘西洲北部,佔地一百五十八公頃,由香港賽馬會發展及管理。
西貢區特色: 西貢民政事務處組織結構圖
按2020人口統計報告顯示,南區的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為$31,500達全港第五位[1]。 西貢區特色2025 雖然南區有不少豪宅地區,按2016人口普查結果顯示[7],當中D16海灣分區包括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豪宅區,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達137,710港元[8],為全港最高之一。 但是大部份人口則居於香港仔、黃竹坑和鴨脷洲一帶,亦住了不少基層,有九個公屋,因此整個南區排名低於中西區和灣仔區。 西貢區嘅範圍包括西貢半島南部、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新市鎮以及東面水域嘅七十幾個島。
政府在西貢區投放了大量資源,提供基建、社區與文康設施,讓區內近50萬人口安居樂業。 例如座落於將軍澳新市鎮的香港單車館,自2014年啟用,是本港首個符合國際自行車聯盟標準的室內單車設施,曾舉辦多項國際賽事,而毗鄰的將軍澳運動場同樣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運動場。 此外,在2019年初落成啟用的賽馬會香港足球總會足球訓練中心更為香港足球代表隊、球會、青訓及青年聯賽,提供了設施齊全的訓練場地。 在2022年通車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亦有效為區內的交通分流,並且成為了區內的新地標。
西貢區特色: 西貢墟
由於歷史分區嘅原因,位於半島上嘅西貢北地區(包括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以及位於西沙路沿線嘅十四鄉、泥涌等地),係由大埔區管。 雖然香港政府沒有公佈新界各村的原居民、居民選民數字,但西貢墟內萬宜灣新村、沙咀新村仍有舉辦原居民村代表選舉去估計,西貢墟仍有不少新界原居民居住。 但是香港水上人並未納入新界原居民的法律定義之中,故此難以準確估計西貢墟有多少人口及其祖先,於1898年之前已經居住西貢一帶。 駕車前往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萬宜水庫等地,必須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批准。
西貢區特色: 西貢區活動預告
香港地質公園在2009年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成員,並於2011年獲接納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成員。 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這個新標識的創立,香港地質公園於2015年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政府為擴建將軍澳新市鎮,於1995至96年調遷調景嶺寮屋區居民,並於調景嶺沿岸填海,現在調景嶺站和將軍澳站鄰近土地都是從清拆舊村或填海得來。 西貢區特色2025 香港單車館是本港首個符合國際自行車聯盟標準的室內單車設施,為香港單車代表隊提供固定而高質素的本地訓練基地。 場館內包括一條長250米的木製單車賽道連配套設施,適合舉行國際賽事。
西貢區特色: 西貢郊野公園
西貢星羅棋佈的餐廳每日烹製出種類齊全的新鮮海產,能讓任何海鮮迷都喫個過癮。 同樣的,該區的遠足步道難易長短各不同,你既可以輕鬆漫步於萬宜水庫,也能選擇攀登「香港三尖」之一的蚺蛇尖,不管是登山菜鳥還是老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線。 乘坐公車或計程車從市中心出發去西貢只需30至60分鐘,非常方便,因此不妨花一兩天時間上山下海,從不同角度探索西貢的無窮魅力。 西貢區特色2025 今集嘉賓蘇煒喬Ivan想擴展生意,且以西貢區為目標,但對西貢區認識不太深,因此找來熟悉各區情況的陳頴洪幫忙。
西貢區特色: 民政事務專員
喺2006年西貢區人口有406,442人,絕大部分都住喺將軍澳新市鎮。 西貢區特色 西貢市位處鄰近地區各鄉村的中心,所以附近的地區亦稱為「西貢」。 除了在鹽田梓可看到昔日客家人的生活痕跡外,位於西貢郊野公園內的上窰村也是不能錯過的地方。 村落於19世紀由黃姓的客家族人所建;1983年經修葺後,該處成為了對外開放的上窰民俗文物館。 館內陳列各種耕種工具及農村傢俱,在典型的客家村屋建築下展現客家人昔日的生活面貌。
西貢區特色: 西貢好去處2023|1. 打卡壁畫
萬宜水庫的興建為西貢區加添不少美麗景物,其中以水庫東壩外的錨形石防波堤最具特色。 西貢區特色2025 萬宜水庫一帶及南面羣島如吊鐘洲等的石質均屬於酸性熔岩。 由於長期受到東風及海浪的侵蝕,吊鐘洲形成了很多特別的海蝕地形,例如海蝕洞,海巖柱,海蝕拱及海蝕隙等,使這區的天然外貌更加吸引。
西貢區特色: 西貢好去處2023|2. 西貢白沙灣出海採珍珠體驗
今集主角布有輝輝哥親身經歷由水上轉到陸上生活的苦與樂,當中西貢區的轉變,對他的生活帶來方便。 另一方面,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亦擔當著工業區的角色。 在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後來於1860年代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香港仔旱塢。 西貢區特色 西貢區特色 1950年代起香港工業急促發展,黃竹坑一帶便發展成工業區。
西貢區特色: 西貢美食 你未必知道的5間超好評特色食店 !
大嶺峒是位於清水灣半島,更是假日熱門行山的山峯,高海拔291米,上山都不辛苦,行幾分鐘已經有靚景見到,新手行山都沒有難度。 鹽田梓雖是客家村落,但由於全村都信奉天主教,又稱為「教友村」,島上的聖若琵堂更有逾百年的歷史,曾由聯合國頒發「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具歷史價值。 如果想有特別體驗,可以到全港唯一的珍珠導賞工作坊,由白沙灣碼頭集合出發,乘坐約10分鐘的船程即可到達位於西貢麻南笏海域的魚排,魚排四面環海,陣陣海風吹來非常涼爽。
西貢區特色: 香港科技大學
單車館亦設有戶外康樂設施,動態康樂設施包括滑板場、戶外攀登牆、緩跑徑、健身角和兒童遊樂設施;靜態康樂設施包括露天劇場、人工湖、模型船水池、草坪和園景臺階。 鹽田仔村祖先於三百年前由中國觀瀾搬到鹽田,再由鹽田遷移此地,故稱鹽田仔,全村約五百人。 於一百五十年前,天主教開始於鹽田仔傳教,並興建教堂,為香港早期的天主教發源地。 灣內是一個較大的漁民作業區;相傳古時是官兵存糧的海灣,現劃為養魚區,岸上有數間海鮮酒家,供遊人享用美食。 至今仍有眾多善信到此參拜祈求魚獲豐富,以及得到庇佑,不致遇上風雨及海難。 雖然建廟日期已無從稽考,但這所天后廟肯定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香火極之鼎盛。
西貢區特色: 西貢好去處2023|7. 破邊洲
公眾可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親自到位於北潭湧的西貢郊野公園訪客中心辦理手續。 若非當地村民、探訪當地村民的人士、公務需要或學校團體參觀,申請通常不獲批准。 西貢區特色2025 作為香港陸地面積第二大的區域,西貢以其美麗的島嶼海灘、樸實的漁村、獨特的地質風貌和悠閒的生活方式聞名,更有多條景色迷人的遠足步道,因此有「香港後花園」的美稱。 在熱鬧的西貢市中心,漁民於碼頭附近的船上售賣新鮮海產,本地人和遊客則在各家餐廳品嚐生猛海鮮。 夏日,你會看到大隊人馬聚集於碼頭,等待登船參加遊艇派對,這是香港人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 公眾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親自到位於北潭湧的西貢郊野公園訪客中心辦理手續。
他們曾多次向政府要求享有與新界原居民同等的待遇,但遭到政府拒絕。 西貢享有「香港後花園」的美譽,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景色、美麗怡人的島嶼、青蔥翠綠的山嶺之外,還有充滿活力的將軍澳新市鎮。 大自然的恬靜與現代都會的活力糅合起來,締造了這個別具特色的多元化社區。 除村落地方外,西貢半島的大部 分土地都被劃作西貢東及西貢西兩個郊野公園。 西貢郊野公園最受旅遊人士歡迎的地方是黃竹灣,大網仔,北潭湧,西灣及黃石碼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