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房屋署向觀塘區議會提交文件,業安工廠大廈位於九龍灣宏開道及常怡道,鄰近港鐵九龍灣站。 連同業安工廠大廈之間的一段宏開道,在完成改劃作「住宅」用途後,房委會會用作公營房屋發展。 房委員四廠的廠戶中,近半為設備、機械、電器製造及維修,以及金屬加工製品製造及金屬鑄造,這些小型工廠實為支撐城市生活各種必需品及服務以至鐵路運輸、供電等大型基建的「基礎經濟」。
- 信興電器服務中心獲授權為多個著名品牌的產品提供各類售後服務,包括安裝、保養、維修及零配件供應等,並得到原廠技術訓練及支援。
- 從 G05 到 G10 間一共6間食肆,合共6個舖位(包點先生及燒賣王子兩者歸於同一舖位,G05;珍香園佔用了兩個舖位,G07-G08)均在「食街 Foodie Hub」裏。
-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宣佈重建其轄下工廠大廈的可行性研究結果及對受影響租戶的清拆安排。
- 而穗輝工廠大廈地盤面積約8,950平方米,預計可提供約900個單位;葵安工廠大廈則交通方便,距葵興站僅約5分鐘路程,惟屬6幢工廈中地盤面積最細,料提供數百個單位。
房委會轄下有六個工廠大廈,分別是位於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的宏昌工廠大廈、葵涌的葵安工廠大廈和晉昇工廠大廈,以及屯門的開泰工廠大廈。 環翠商場1樓及2樓分別設有上下層行人天橋(但兩者並不對稱)跨越環翠邨停車場CP2樓層入口分別直接前往環翠邨停車場CP1樓層及1樓平臺。 另一邊在2樓環翠街市大廈平臺環翠商場旁設有行人天橋橫跨柴灣道迴旋處,可前往永利中心(可直達宏德居、漁灣邨)、青年廣場及新翠商場(新翠花園商場;穿過商場可抵達港鐵柴灣站)。 位於商場地下的「食街 Foodie Hub」,原本是一條由柴灣道迴旋處/環翠道直接前往環翠邨邨內(華廈街)之行人通道。 但自從2018年翻新完成後成為一條「美食街」,通道中間設置4張餐桌供市民站著享受美食。 從 G05 到 G10 間一共6間食肆,合共6個舖位(包點先生及燒賣王子兩者歸於同一舖位,G05;珍香園佔用了兩個舖位,G07-G08)均在「食街 Foodie Hub」裏。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區
衞翠芷認為,目前一般將flatted factory的中文譯成「多層」或「分層」工廠大廈,意思都不夠精準,因為重點不是層數,而是單位flat,所以譯名應強調「分戶」的意思。 餘家聲介紹說, 這類工廠大廈屬於utilitarian功利主義建築設計,「它的設計特色是簡單、好用又易起,變化大、彈性大,而不是在於裝飾、用料、工藝方面。」衞翠芷續說,「你看它的外牆個樣都不太差,油上顏色都四四正正。」政府興建工廈時沿用了一型徙置大廈相同的設計思維。 一型徙廈由單間組成,單位可以打通,其中背靠背的單位中間之磚牆可拆去,毗鄰單位之間的混凝土結構亦已預留可打通開口的磚牆,以適合不同人數的家庭居住。 熟悉香港社會發展歷史的一定知道,這場發生在聖誕夜的大火是政府制定公屋政策的分水嶺、催化劑。 五十年代的石硤尾一帶已發展成有多達六萬人口,住家與手工業工場的混合體。
政府5月宣佈清拆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改建為公營房屋,料可建約4,800夥。 「四廠聯盟」清拆倉戶關注組早前訪問479個租戶,發現逾93%受訪租戶反對清拆計劃及不滿賠償方案,99%租戶不滿政府提出的安置方案,74%租戶要求不遷不拆。 東網記者今到宏昌工廠大廈視察,發現工廈主要租戶為五金店、裝修店及印刷店 等,當中大部分租戶均對清拆事件毫不知情,不少住戶稱已於上址租鋪多年,若工廈清拆,會選擇退休。 印刷公司負責人鄧先生指,已於上址租約30年,目前生意額只夠交租,至今未收到拆遷消息。 他指若工廈最終要拆遷,由於難以於同區尋找合適的舖面,將會選擇退休。 工程公司負責人姚生則表示,早前曾收到消息知道該大廈需拆遷,盼政府能夠安置商戶,令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宏光道露天停車場 (綽德)
大火發生後四日的十二月二十九日,政府宣佈將原址興建徙置居所安置災民,同時市政局成立「徙置事務緊急小組」,小組建議徙置應採取多層大廈形式,並用納稅人的錢直接興建。 翌年二月,首批兩層高平房在災區原址啟用,即是以時任工務司Theodore Louis Bowring的名字命名「包寧平房」。 翌年年尾,在包寧平房旁邊,首批八幢六層高的徙置大廈在石硤尾落成,即Mark I 第一型徙置大廈。
政府和私人工廈建築其中一個最大分別,是前者每層設有陽臺長廊;後者多數採用密封式外牆,並不適合多塵、多異味的工業生產。 房委會早前宣佈清拆旗下四個工廠大廈重建作公屋,唯廠戶不滿清拆安排,4幢工廠大廈的租戶組成「四廠聯盟清拆關注組」昨日(6日)遞交請願信,要求房委會不要打爛小商戶飯碗,期望今日在立法會閉門會議中與官員及議員三方會面,並能取得實質成果。 截至3月底,該四幢工廠大廈共涉及903份租約、1,185張暫準證和一份商鋪租約,房委會將個別通知受影響租戶清拆安排的詳情。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葵涌麵包舖驚現鼠蹤 兩大肥老鼠櫥窗亂爬嚇親人
這種工廈結構原來與50年代的石硤尾大火有關,當時石硤尾人口密集,區內不但出現了大量僭建寮屋,同時用作「山寨廠」用途,可說是住家和手工業工廠的混合體。 1953年的聖誕夜,寮屋區內的一個製鞋住戶意外將煤油燈倒翻在一桶易燃塑膠溶液,引發駭人大火,整個寮屋區付諸一炬,約58,000人痛失家園。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5 【Now新聞臺】房委會將重建九龍灣業安及火炭穗輝等四座工廠大廈,以興建公營房屋,有租戶不滿,要求擱置計劃。 另外,房委會亦計畫重建火炭穗輝工廠大廈為兩座公營房屋,提供一千三百六十個單位,容納三千七百人。 房委會委員招國偉表示,連同房委會有意重建的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估計改建一座住宅大樓,提供六百四十個單位,三個工廈重建計畫預計共提供四千二百個單位。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房委會清拆4工廈建公屋 租戶請願勿打爛商戶飯碗
四廠聯盟清拆關注組於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掛上3幅寫有「港人抗疫苦、政府拆廈傷」、「政府強搶地、扼殺中少企」以及「覓地安居易、拆廈樂業難」的橫額,在場又手持一個打爛的白飯碗諷刺政府強拆廠廈令大量廠戶倒閉。 葵安工廠大廈用地則可提供約600個單位,但由於葵涌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現受司法覆核個案影響,因此該項目的改劃程序會在有關個案審結後才展開。 另外,房委會亦計劃重建火炭穗輝工廠大廈為兩座公營房屋,提供1360個單位,容納3700人。 房委會委員招國偉表示,連同房委會有意重建的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估計改建1座住宅大樓,提供640個單位,3個工廈重建計劃預計一共提供4200個單位。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5 信興電器服務中心獲授權為多個著名品牌的產品提供各類售後服務,包括安裝、保養、維修及零配件供應等,並得到原廠技術訓練及支援。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公司簡介
所支援的產品包括影音、家庭電器、文儀、電腦、通訊、專業器材及健美產品等類別,分別由不同的技術部門負責。 行政長官在前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研究重建房委會旗下六個工廠大廈為公營房屋。 消息指,房委會完成可行性研究,認為4幢工廈用地作為房屋發展是技術上可行,至於餘下的葵涌晉昇工廠大廈和屯門開泰工廠大廈,由於鄰近有嚴重噪音、空氣質素和氣味問題,不適宜作房屋發展。 一九七三年四月,新成立的房屋委員會接手管理該八處工廠大廈,並於興建新一批多層工廠大廈,包括今次重建名單中的葵涌葵安、長沙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 在這段期間落成的新式工廈屬於改良設計,硬件設施得到提升,樓層數目從舊式徙置工廈的七層,大幅增至高達二十六層,每座單位數目增至上千,並增設升降機方便廠戶使用,亦設有上落貨區。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服務及設施
環翠商場,由政府於1973年(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年)開始計劃興建,1979年落成,比1982年落成的永利中心、1987年的新翠商場及1999年落成的興華廣場更早落成,故為柴灣區首棟商場建築。 前身是舊柴灣邨範圍內的一個公園(商場落成時只佔用公園面積的一半,而非全部範圍)。 消息指,受影響租戶或暫準證持有人將獲18個月通知遷離單位,並可獲發放特惠津貼,金額為15個月的租金,當局預料涉及特惠津貼的成本大約為1.83億港元;至於若計及其他開支,估計最高涉及的成本達3.3億港元。 多個受影響的工廠大廈租戶分開每四人一組,到何文田房委會總部請願,期間有警員到場抄下他們的身份證,他們不滿當局未有諮詢租戶,就提出租戶要在18個月內遷出單位,是不近人情。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5 項目將提供一所幼稚園及六項社會福利設施,包括長者鄰舍中心分處、安老院舍暨長者日間護理單位、體弱長者家居照顧服務隊、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辦事處、弱智人士輔助宿舍及精神病康復者輔助宿舍。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香港大廈搜尋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房屋委員會將於下週初,公佈清拆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葵涌葵安工廠大廈,計劃重建為公營房屋。 4幢工廈受影響租戶將獲18個月通知期遷離單位,賠償方案包括相等於15個月租金的特惠津貼,亦可安排投標房委會另外兩幢工廈的空置單位。 如果租戶不再租用房委會其他工廈單位,可額外獲發約2.5萬港元一筆過款項,在政府公佈清拆計劃後9個月內遷出,可再獲10萬港元。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房屋委員會將於下週初,公佈清拆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火炭穗輝工廠大廈、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葵涌葵安工廠大廈,計劃重建為公營房屋。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房屋委員會早前宣佈清拆轄下4幢工廠大廈,包括火炭穗輝、九龍灣業安、長沙灣宏昌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重建計劃道路工程建議刊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透過《2019年施政報告》及《2020年施政報告》建議房委會將其轄下個別工廠大廈重建作公屋,房委會開始研究重建方案。 傳媒表示,由於業安廠廈周邊多數轉型為寫字樓,要重建為住宅難度很高。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政府工廈 改建先例
客戶致電要求上門服務,如果電腦內已有該機的保用/保養登記資料,則可迅速完成落單程序,包括紀錄機件毛病、客戶指示及預約上門時間。 政府興建的工廠大廈和早期公屋設計十分相似,每層都有環繞大廈外牆的陽臺走廊。 多層工廠大廈的單位也有類似設計,每個標準單位(二十五平方米)中間是可拆除間隔,供廠家靈活地按需要租用及打通相連單位。 和一型徙廈一樣,每層均有環繞大廈外牆的陽臺走廊,是連貫同層各單位的通道,也發揮了關鍵採光和通風作用。 除了大廈兩側設有樓梯作垂直通道外,每層之間亦設有斜坡,方便手推車搬運貨物。 石硤尾大火最終造成約四千房屋被毀,逾五萬人無家可歸,安置災民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任務。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成立,除了接手管理該批新工廈,及後也興建了新一批多層工廠大廈,包括於1980年落成的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新建的工廈改良原本設計,除了增加層數和單位數目,亦增設升降機及上落貨區,方便租戶使用。 大火之後政府決定在原區興建在結構和物料上都更安全可靠的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後來更建成港人熟悉的七層公屋。 同時,港英政府決定房屋及工廠問題要同步解決,以免再次因工廠結構問題引發悲劇,其後興建了多座與公屋結構相似的徙置工廠大廈,並交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5 80年代港英政府興建的工廠大廈結構與公屋非常相似,也是四四方方、走廊長而闊落,跟私人工廈分別很大。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九龍灣業安工廈擬建四座公屋
公屋聯會FB圖片據房委會最新文件顯示,3幅工廠大廈用地,即業安、穗輝和宏昌工廠大廈用地,作房屋發展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根據當局的初步評估,這3幅用地可在2031年提供約4200個單位。 位於九龍灣商業區中心地帶的業安工廠大廈一座及二座則相對有較多貨車出入,有工人在停車場內上貨落貨,但大廈門外卻特別豎立警告牌,列明工廈單位不準作為住宅之用。 記者登上多個樓層視察,發現不少單位重門深鎖,但仍有不少單位在營運,包括五金公司、印刷公司、設計公司等,更有音樂書店、夜冷公司及藥業公司等看似與工業無關的行業。 房委會在五月宣佈將會清拆4座工廠大廈包括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業安)、火炭穗輝工廠大廈(穗輝)、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宏昌)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葵安), 受影響公司將近2000間,不少租戶均表示強烈反對。 今日(7月19日),「四廠聯盟」舉行記者會,展示問卷結果,結果有超過9成受訪租戶反對清拆計劃。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 房委會清拆4工廈建公屋 租戶發起請願行動反對清拆
其中業安大廈擬發展為4座住宅大樓,提供2200個公營房屋單位,預計於2023年展開重建工程。 房屋委員會早前宣佈清拆轄下4幢工廠大廈,包括火炭穗輝、九龍灣業安、長沙灣宏昌及葵涌葵安工廠大廈。 房屋委員會計劃清拆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長沙灣宏昌及葵涌葵安4間工廠大廈,重建後興建公營房屋。 九龍灣業安工廠大廈2025 由受影響租戶組成的「四廠聯盟」早前聯同數名區議員就清拆計劃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過9成租戶反對及不滿安置方案,聯盟因此要求政府立即擱置計劃,並促請運輸及房屋局、房屋署及相關部門與租戶會面,親身聆聽租戶不遷不拆理據。 業安廠廈是觀塘區內第四個政府廠廈,前三個即佐敦谷、觀塘(位於觀塘道,牛頭角站附近)及九龍灣(位於海濱道,志明橋附近)廠廈,均是前徙置事務處及房委會為徙置寮屋區及平房區內工廠或工場而興建的建築。 不過隨著這三個廠廈連同其他各區舊式徙置廠廈因樓宇設計、結構及工業轉型等問題而逐一清拆後,業安廠廈便成為觀塘區以至九龍東唯一之房委會廠廈。
樓宇設計是「I」型,樓高10層,總共提供1,440個面積25平方公尺單位,升降機分別設於大廈中央及兩端附翼,而廁所則同時在兩端附翼的升降機大堂旁邊,大廈辦事處設於地下,以上設計跟葵涌葵安工廠大廈類同。 翻查資料,目前宏昌工廠大廈共有兩座,有些單位由房屋署佔用,而其中一座改作政府貨倉,隨時可以收回發展,若兩座廠廈重建,便可以興建至少3座公屋,預計可至少提供逾千個單位。 至於業安工廠大廈同樣有兩座,地盤面積更是6幢工廈中最大,預計可提供逾1,500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