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署信呼籲港府重新考慮其決定,並與藝術和文化界進行透明的諮詢,尋找新博物館的替代地點。 申請者可攜帶不多於5件具代表性的原作品出席面試。 其它的輔助資料,如速寫本、視覺日記等亦可於面試時展示。 中大藝術碩士2025 於擬定學生取錄名單時,會綜合考慮申請者的學業表現、個人作品集及面試表現。
── 迄今為止,他是大中華區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獲得這兩個獎項的學者。 中大藝術文學碩士每屆只招收約20人,何教授認為,課程規模雖然較小,但好處是能讓師生之間的關係更密切,有更多互動。 以往學生所面對的困難,往往是因為有全職工作在身,以致創作時間不足,小班教學就可讓教授們撥出更多時間個別照顧學生。 中大藝術碩士 香港藝術教育旨在培養美感觸覺和文化意識,然而中國書畫於中學階段的教育中並不常見,除了香港教育局的政策外,藝術教師的專業培訓、香港藝術教育的多元文化發展意向等亦不容忽視。
中大藝術碩士: 中大藝術 2023 第⼆階段:《5354 —— 藝術文學碩⼠畢業展》及藝術文學碩⼠一年級展
藝術學部將於申請截止日期前以電郵方式通知申請人上傳方法。 副修要求 有意副修藝術的學生須修滿25學分及達到個別類別的要求。 中大藝術碩士2025 其中霍佩詩同學(Ceci 中大藝術碩士2025 Fok)的畢業作品《去那個動物園》早前已以雙人展形式於校園外展出。 Ceci 原為電影美術指導,她將兩層的藝術空間轉化成埸景裝置作品,並開放予觀眾進場體驗。
主修要求 本課程分設三項專修範圍: (1) 中大藝術碩士2025 藝術史-以教授中國藝術發展為重點;
中大藝術碩士: 曹焯焱 (2021 藝術碩士)
馬逢國指近二十年文代創作越加多元化,詢問局方會否對產業更新定義。 楊潤雄表示正大力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會考慮最新科技和不同媒體帶來的挑戰,又指設計產業「好闊」,包括遊戲、珠寶等產業,形容包羅萬有,指現時支援的範圍「已經好闊」;另一發展是推動跨界別、跨文化藝術的發展,認為涉及範圍更闊。 中大藝術碩士2025 他續指未來發展將會更寬鬆,「唔會話你唔係呢個項目,就唔去幫你處理」,只要屬於文化產業,新辦事處即會協助處理,認為如非有如此態度,即使增加範疇,亦會限住新的創意產業發展。 本系課程包括多種中國藝術創作及藝術史科目,同時提供西方藝術史及藝術創作訓練,尤其強調中西藝術的相互學習,以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的特色。 中大藝術碩士2025 張喆和一位同名為韋拉•艾特•希拉拉克的虛構藝術家合作創作一系列的作品「平行視界」。
中國藝術(藝術史)範疇的博士課程,旨在培訓學生從事嚴謹並具原創性之學術研究,專研範圍包括中國書畫、篆刻、佛教、道教、墓葬、玉器、青銅器、陶瓷、版畫並其他工藝美術,以及中國當代藝術之歷史及理論。 中國藝術(藝術創作)範疇的博士課程,主要培訓具藝術創作經驗的學生展開各種涉及傳統與當代中國藝術的研究,並通過論文和藝術作品展現對相關研究領域之創新貢獻。 中大藝術文學碩士課程設兩項專修範疇:當代藝術創作及中國藝術創作。 課程旨在為有意發展個人藝術創作的人士提供深造平臺。 課程以創作實踐和研討的形式,引導學生發展個人的創作方向。 課程內容包括藝術史、文化理論及藝術創作,藉此協助學生從專業的角度來界定或重新審視藝術創作,加強批判性思考,提高藝術創作水準。
中大藝術碩士: 科目
本所發行《藝術學研究》人文學核心一級期刊,並經營「漫遊藝術史」共筆部落格,積極參與藝術史推廣教育。 《議藝份子》則是國內歷史最悠久且持續發行的藝術相關研究生期刊。 本所迄今一百多位畢業生,在學術界、教育界、公部門、出版業、藝術界等領域表現優秀,深獲肯定。 學生可選擇以「中國文化藝術」或「當代中國」為修讀專業,同時靈活選修與中國研究相關的科目。 跨學科的學習方法為你在媒體、商業、金融、教育、藝術、政府或非營利組織的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 圍2022國家地理會德豐香港攝影大賽(城市組)。
- 自此文學院在中文大學融合中西傳統,推動雙語教學,開拓前沿學術的努力中,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本課程分設三項專修範圍:
- 中國藝術(藝術史)範疇的博士課程,旨在培訓學生從事嚴謹並具原創性之學術研究,專研範圍包括中國書畫、篆刻、佛教、道教、墓葬、玉器、青銅器、陶瓷、版畫並其他工藝美術,以及中國當代藝術之歷史及理論。
創造藝術 作品是為了探索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並與他人建立聯聯繫。 通過與他人的協作,可以增進相互 學習,拓拓寬視野,並創造無限可能。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將會在2023年7月15⾄2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中大藝術 2023:「5354 —— 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中大藝術碩士: 《其⋯⋯他、她、它—— 藝術文學碩士⼀年級展》(當代藝術創作)
校外的文教基金會,亦在本所設置藝術研究獎學金,鼓勵學生從事近現代藝術史的研究。 申請者需將藝術課程列於第一選擇及符合申請入讀要求。 於大學網上申請系統提交申請時,需連同個人作品集一併遞交。 獲邀出席面試的申請者需於面試當天帶備紙本作品集。 為配合社會轉變與藝術新潮,本系不時修訂課程;又增設專業培訓科目及實習計劃,讓學生實踐所學,日後不論在藝術創作、藝術教育、藝術行政等領域,皆能作出貢獻。
中大藝術碩士: 科目概覽
(2) 現代藝術創作-以教授藝術技巧為主; (3) 藝術史與藝術創作-兩者兼備。 藝術系主修生須始於第三修業年從上述三項專修範圍中選擇其一。 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展覽名為「拾∞」,意指學習藝術的路延綿不絕,18位學生在過程中互相啟發,探索藝術的無盡可能性。
中大藝術碩士: 「藝術與視覺文化」微學程
⽚節榮獲鮮浪潮大奬及最佳編劇,並入選59屆臺北金馬影展及2023年新加坡華語電影 節。 藝術文學碩士課程旨在為有意發展個人藝術創作的人士提供深造平臺。 中大藝術碩士2025 楊潤雄又指「創意香港」改組成「文創產業發展處」會展開一系列工作,如為民藝及創意業界尋找及開拓商業展演的機會,亦為海外展演項目提供資助,促進跨界別交流及研發合作,從而推動及資助更加多跨界別、跨文化、藝術領域的項目。 中大藝術碩士 而「電影發展基金」協助發展本地電影業,自2005年起,政府合共向基金注資了15.4億元。 以英語授課的中國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學習平臺,讓他們能在中國藝術、歷史、電影、文學;或政治、社會、國際關係等學術範疇中展開研究學習。
中大藝術碩士: 《5354 —— 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現實的他出生於香港;虛構的他出生共成長於泰國,且沒有性別定義或屬於任何類別的性別認同。 中大藝術碩士2025 該系列作品探索平行宇宙和想像現實的概念,以及漢語圈離散性語境中的置換和非自我認同主題。 通過他們獨特的背景和觀點的結合,藝術家旨在創造一個挑戰現實界限的超圖像,並引導觀眾思考自己的身份認同和現實的構造。 機器學習系統ChatGPT為藝術家提供了另一層次的創意介入,使他們能夠重新記憶和創建超越時間和空間的藝術世界。 本屆五位藝術碩士畢業生——陳婷、鄭虹、張喆、劉家俊、鄧啟耀,將於中大藝術畢業展2023展出兩年碩士課程的研究成果。
中大藝術碩士: 中大藝術2021 (第二階段: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拾∞》 及 藝術文學碩士 ─年級展《無類》)(7 月12 日至 7 月 30 日)
陳浩然於2020年亞洲地理雜誌IOA攝影比賽黑白組二月獎奪得冠軍,以及2019年國家地理會德豐香港攝影大賽黑白組冠軍。 是次參加展覽的藝術文學碩士一年級生,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專業,各自帶著不同經歷和創意,融合作品之中,拼湊出獨一無二的視覺經驗與感受。 中大藝術碩士2025 語文能力要求 中大藝術碩士 修讀本課程之學生,除中、英文外,必須能夠閱讀第三種現代語文的研究資料。 為此,學生須於修業期內通過學部指定的有關語言能力測試。 秦教授曾發表超過470篇國際期刊論文、書籍章節、會議論文,以及在全體會議、受邀會議發表的演講文稿。
中大藝術碩士: 文學碩士課程
如何選擇學習工筆花鳥、人物繪畫或是現代水墨等不同畫類? 是次展覽由十四位中國藝術專業研究的碩士生組成,展示一學年的學習成果。 中大藝術碩士 當中涉及書
中大藝術碩士: 文學院
歐洲文理科學院院長Klaus Mainzer教授對此表示祝賀。 這也是繼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後,秦泗釗教授榮獲的另一世界著名科學院院士。 中大藝術碩士2025 嶺南大學(嶺大)校長兼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膺選為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技術與環境科學部),是嶺大首位獲此殊榮的學者。 歐洲文理科學院院長Klaus Mainzer教授對此表示祝賀。 藝術碩士(藝術創作)課程旨在培育有志從事藝術創作之人士,課程結合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研習。
中大藝術碩士: 技術服務
梁崇任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副會長,現為玫瑰崗中學藝術教育發展總監,並在2014至2019年期間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大會委員及藝術教育組主席。 陶淑慧
兩種入學招生簡章,由本校教務處在每學年的第一學期統一公告。 中大藝術碩士 自108學年度招生(含甄試及考試入學),初試為書面資料審查,通過者進入複試,複試考科為作品比較分析與口試。 報名時間一律以國立中央大學招生網為主,請考生留意。 為幫助未來學生準備考試,本所提供一份參考書單,唯考題並不以此書目為限。
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後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藝術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 2020年加入中大藝術系,主要教授中國書法、篆刻創作課程。 劉瑩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碩士)、香港教育大學(碩士)及中央美術學院(博士)。 中大藝術碩士 研究範圍包括:課程與教學、中西美術史比較研究和藝術創作。 著有《視藝教師在前線》、《越界-香港現代水墨畫家訪談錄》、《共享瑰寶-探索香港中學陶藝教與學》等。
年度之研究生助學金約為每月港幣15,000元至15,526元。 – 中國書畫、篆刻、佛教、道教、墓葬、玉器、青銅器、陶瓷、版畫並其他工藝美術,以及中國當代藝術之歷史及理論等等。 海外港人發起名為「強烈譴責港府濫殺香港文化博物館」的聯署信指出,香港文化博物館在維護和展示社區多元文化遺產方面,一直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旦關閉及藏品散佈至其他機構,不僅讓人感到痛心,也是對廣大市民的一種不公,他們應該有權利接觸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這次邀請四位求藝經歷不同的藝術家分享各自中國書畫學習經驗、求藝創作心得,反思香港書畫藝術教育的得失, 探索本地文化生態中更多學習書畫的途徑和可能性。 本所每學期皆提供助學金,服務學習項目包括研究生圖書室書籍編目整理、海報製作、《藝術學研究》及《議藝份子》編輯、課程助理、以及行政庶務協助等。 中大藝術碩士 此外,本所教師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亦提供學生兼任助理工作機會。 在獎學金部分,本校為獎勵表現優秀或服務熱誠的學生,設有「優秀學生獎學金」,每學年皆有本所受薦學生獲獎。
鄧國榮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學士及碩士畢業,少從嶺南畫派傳人李撫虹、羅竹坪二先生習畫。 在香港學習中國書畫的途徑可說種類繁多,從興趣班學習至大學的專業培訓課程,如何理解傳統師徒傳授與學院教學模式之分別? 中大藝術碩士 中國書畫門類各有不同之處,應否先學書法而後才學作畫?
中大藝術碩士: 中國藝術哲學碩士 / 博士
然而,對藝術工作者來說,藝術正正在亂世提供途徑,助我們沉澱雜思,拾回如白紙的自身,重拾提問、思考與創造等能力,從而在世界站穩住腳。 中大藝術碩士 2022年8月1日前已開立持續進修基金帳戶的申請人,或於2022年8月1日前已開立帳戶的申請人,不論其帳戶過去是否已結束,均可以就2022年8月1日或以後開課的基金課程申請發還款項,共付比率與上文相同。 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申領合共最多25,000港元的資助。 中大藝術碩士 首10,000港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即學員須自行承擔的費用的百分比)為課程費用的20%,而餘下15,000港元資助的學員共付比率則為課程費用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