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清水灣半島總站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故本線安排車長於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進行交更或用膳。 駕駛本線車長於下班或用膳前返抵清水灣半島後,仍須負責駕駛巴士前往市區並沿途接載乘客直至調景嶺站,才由另一車長接續駕駛。 因此,往蘇屋方向部分班次或須於調景嶺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稍作停留,以便車長交接,交接期間乘客可逗留在車上。
清 水 灣 郊 野 公 園 有 多 條 郊 遊 徑 , 供 不 同 郊 遊 的 愛 好 者 選 擇 清水灣交通 。 同 時 , 公 園 內 亦 設 有 遊 客 中 心 , 方 便 市 民 導 賞 。 前 往 中 心 可 先 乘 搭 九 巴 91 號 , 在 大 坳 門 下 車 後 沿 清 水 灣 道 步 行 約 一 公 裏 到 盡 頭 的 停 車 場 , 再 沿 小 徑 走 即 可 。
清水灣交通: 香港巴士大典
新界專綫小巴109M線的總站位於清水灣半島屋苑出入口側,另該線於啟思中學上課日放學時間設有特別班次,上客點位於啟思中學門外,即巴士總站對面,該兩站亦於此條目一併敍述。 由於清水灣鄰近東九龍及將軍澳新市鎮,故多年來一直深受該帶居民歡迎,而因清水灣第二灘與車路間之距離較第一灘短,加上設施較為完備,因此到第二灘暢泳的人數遠較第一灘多;第二灘公眾停車場於假日經常爆滿,警方甚至須在清水灣道近坑口道放置告示牌顯示第二灘停車場使用情況。 現時,清水灣道與很多重要道路相連,包括通往將軍澳的坑口道及影業路,以及通往西貢市中心的西貢公路。 不過,清水灣道並不直達清水灣海灘,到清水灣的人需在大坳門轉入大坳門路前往。 「清水灣半島」是新鴻基地產旗下物業,建於將軍澳南部沿岸,以影視業為招徠,英文名稱也是以「Oscar」(奧斯卡)為名;第一期於2001年8月入夥,二期則於2002年5月入夥。 另九巴亦於2002年1月29日安排當時是唯一服務將軍澳南地區的298E線往坑口地鐵站方向繞經此站。
- 另 一 景 點 則 是 位 於 釣 魚 翁 山 與 大 嶺 峒 山 之 間 的 山 坳 - - 大 坑 墩 。
- 三星灣泳灘佔地不大,但勝在水清沙幼,由康文署管理,泳灘有小食亭、燒烤區、洗手間、更衣室、淋浴設備甚至遊樂場等完善設施,吸引不少人專程來這裡暢遊和浮潛。
-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東港城,蔚藍灣畔,新寶城,清水灣半島,南豐廣場。
- 清水灣半島地處偏遠,往返將軍澳工業邨的巴士服務又不多,早期只有往返坑口站的專綫小巴109M線服務,總站位於蓬萊路清水灣半島第五座外,近屋苑入口,與298E線構成一定競爭。
- [4]新清水灣道落成後,為避免紅色小巴與綠色專綫小巴造成惡性競爭,運輸署於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規定途經彩雲邨的小巴路線,紅色小巴需途經新清水灣道,而綠色專綫小巴需途經清水灣道(往返四順的專綫小巴路線除外)。
- 起 伏 的 郊 遊 徑 , 沿 路 兩 旁 均 有 令 人 賞 心 悅 目 的 景 觀 , 其 中 又 以 釣 魚 翁 東 面 的 懸 崖 最 為 壯 麗 。
「清水灣第二灣泳灘」一名較冗長,故此一般市民習慣稱有關泳灘為「清水灣第二灘」(Clear Water Bay 清水灣交通 Second Beach)或「大清水」[1],專綫小巴營辦商亦以前者稱之。 清水灣昔日為影視界大本營,馳名中外的邵氏片場就是位於清水灣,而於1988年至2004年期間,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於清水灣設立無綫電視城作為總部。 除了豐富的天然資源和生態,郊野公園內亦有不少歷史名勝,例如於1983年列為古蹟的龍蝦灣石刻和於2010年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佛堂門天后古廟等。
清水灣交通: 2日から対面通行規制解除 橋桁の撤去完了 清水區死亡事故
另 外 , 釣 漁 翁 遠 足 徑 則 有 大 片 的 野 生 灌 木 叢 及 風 水 林 。 位 於 大 坑 墩 的 清 水 灣 樹 木 研 習 徑 , 全 程 1.2 公 裏 , 穿 越 於 山 腰 密 林 之 間 , 共 分 12 個 景 點 介 紹 不 同 的 植 物 。 沿 途 可 見 植 物 種 類 繁 多 , 特 別 的 有 清水灣交通 黃 牛 奶 樹 、 方 葉 五 月 茶 、 猴 耳 環 、 竹 葉 蘭 及 湖 北 薊 等 。 蝴 蝶 、 蜻 蜓 及 蟌 更 沿 徑 翩 翩 起 舞 , 絕 對 適 合 一 家 大 細 前 來 遊 覽 。
哺 乳 動 物 方 面 卻 比 較 很 難 遇 見 , 除 山 豬 外 , 幸 運 的 話 可 發 現 果 子 狸 。 清水灣半島地處偏遠,往返將軍澳工業邨的巴士服務又不多,早期只有往返坑口站的專綫小巴109M線服務,總站位於蓬萊路清水灣半島第五座外,近屋苑入口,與298E線構成一定競爭。 九巴91線於1981年延長至清水灣,現在是唯一以清水灣為總站的全日專營巴士路線。
清水灣交通: 巴士總站
有當地居民認為交通擠塞情況嚴重的原因除人口增長外,政府近年在清水灣道飛鵝山至彩雲邨路段裝設多盞交通燈;以及數年前因在牛池灣興建住宅清水灣道8號永久封閉一條出九龍方向的行車線,導致清水灣道彩雲邨至龍翔道一段做成樽頸地帶有關。 清水灣交通2025 香港4大險峯之一的釣魚翁山和受海浪衝擊侵蝕而成奇特地質的大嶺峒均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內。 郊野公園亦有多條郊遊徑,當中位於大坑墩的清水灣樹木研習徑,全程1.2公里,適合一家大細遊覽。
- 清 水 灣 郊 野 公 園 有 多 條 郊 遊 徑 , 供 不 同 郊 遊 的 愛 好 者 選 擇 。
- 清水灣(英語:Clear Water Bay)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清水灣半島東南部,設有兩個泳灘,分別為清水灣第一灣和清水灣第二灣。
- 常 見 的 植 物 有 以 下 各 種 : 鵝 掌 柴 、 假 蘋 果 、 血 桐 、 對 葉 榕 、 秋 楓 、 黃 牙 果 、 杉 樹 等 。
- 銀線灣泳灘是由康文署轄下的泳灘,設有小食亭、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等齊全設施。
- 清水灣第一灣 位於西貢清水灣北部,以海水水清沙幼、風景優美見稱,是最受區內居民歡迎的海灘。
- 由 於 山 上 佈 滿 了 的 野 牡 丹 , 初 春 時 遊 人 除 可 感 受 到 山 嶺 之 險 奇 外 , 亦 可 欣 賞 披 上 粉 紅 色 春 裝 的 釣 魚 翁 山 。
受將軍澳綫通車打擊,新巴積極拓展客源,於2002年10月27日將796S線延長至清水灣半島,同日起797M線來回方向亦繞經此站;九巴則於2004年2月23日把原有98C線特別班次改稱98S,並來回繞經此站。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清水灣道於1932年建成,當時全線雙線雙程行車,由清水灣一直伸延至旺角。 1963年彩虹邨建成後,部分路段易名為彩虹道、太子道東、亞皆老街和櫻桃街[1]。 消防及救護員接報到場,兩人經檢驗後拒絕送院,由於貨車橫臥在村內唯一通道,部分村民出入受阻,部分人需徒步上斜出村。 不過清水灣半島居民多優先選乘專綫小巴109M線再接駁地鐵,導致此站的使用率一直偏低,298E及797M線更先後於2006年7月23日及31日起取消繞經,改於環保大道近清水灣半島設站。
清水灣交通: 道路結構資訊
新界區專線小巴103M線是由豐兆車行營辦的一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將軍澳站往來清水灣[1],是103線的區間車,主力提供接駁港鐵將軍澳線的服務。 新清水灣道 (英語:New Clear Water Bay Road)為清水灣道在飛鵝山茶寮坳的分支道路,連接四順、佐敦谷,在彩雲邨繡文樓(即彩雲聖若瑟小學對開位置)與清水灣道匯合,在1980年初通車,大部分路段採用三線雙程及六線雙程行車,全長約2.5公里[2]。 駕駛人士請注意,由2021年1月20日上午8時起,25臺安裝於西貢清水灣第二灣泳灘的新停車收費錶會投入服務,以管理48個新增設的收費錶停車位。 雖然本線和793線的價錢一樣,但793線設有前796C線服務範圍的分段收費,比795X便宜2.3元,雖定位為特快路線,但因途經漆鹹道北的繁忙時間擠塞路段,客量還是比793線相對較少。 清水灣半島經常被簡稱為清水灣,而清水灣本身是位於半島東南部的海灣,不單指整個半島。 半島西南部就開發為將軍澳工業邨及電視廣播城等,因此「清水灣」此稱呼通常為代表半島東部。
清水灣交通: 行車路線
隨著將軍澳新市鎮日益發展,由清水灣開出的新界專綫小巴103線和103M線均途經或前往將軍澳新市鎮;新巴曾於2006年泳季開辦路線797R,由清水灣巴士總站往返調景嶺地鐵站,方便將軍澳新市鎮居民及區外市民到清水灣暢泳,但該路線僅屬曇花一現,於次年泳季重開後便再沒有營運。 清水灣道(英語:Clear Water Bay Road)是香港新界西貢區的主要道路,安達臣道至大埔仔一段為四線雙程分隔車道,其他路段雙線雙程行車,由清水灣郊野公園一直伸延至彩虹交匯處,連接龍翔道、太子道東和觀塘道,全長約14.2公里。 清水灣半島(英語:Clear Water Bay Peninsula)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南部,將東面牛尾海與西面將軍澳水域分隔,半島以南為東龍洲,清水灣郊野公園同樣座落於本半島。 三星灣 位於西貢的三星灣一直都是熱門沙灘之選,清澈見底的海水長期位列一級水質! 三星灣泳灘佔地不大,但勝在水清沙幼,由康文署管理,泳灘有小食亭、燒烤區、洗手間、更衣室、淋浴設備甚至遊樂場等完善設施,吸引不少人專程來這裡暢遊和浮潛。
清水灣交通: 路線數目
[4]新清水灣道落成後,為避免紅色小巴與綠色專綫小巴造成惡性競爭,運輸署於1980年代中後期開始規定途經彩雲邨的小巴路線,紅色小巴需途經新清水灣道,而綠色專綫小巴需途經清水灣道(往返四順的專綫小巴路線除外)。 清水灣交通 然而,各途經近德望學校一段的專營巴士路線卻按兵不動,至1986年6月5日的一次山泥傾瀉影響而封閉該段清水灣道,來回方向才臨時改經新清水灣道。 道路重開後,往九龍方向恢復途經該段清水灣道,而往西貢區方向則轉為永久改動,並無行回原路。 城巴795X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清水灣半島及蘇屋邨,途經將軍澳市中心、調景嶺、將軍澳隧道、觀塘繞道、啟德隧道、東九龍走廊、油麻地、旺角、西九龍走廊、美孚和長沙灣,往蘇屋方向經大角咀(停銘基書院)。 銀線灣 位於西貢清水灣半島,是一個面積較小的沙灘,以海水水質優良、風景怡人見稱。 銀線灣泳灘是由康文署轄下的泳灘,設有小食亭、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等齊全設施。
清水灣交通: 巴士分站
清水灣半島位於清水灣郊野公園,三面環海,風景優美,一直以來都是港人戶外消閒的熱門郊遊地點。 此徑有多個進入及退出點,依次分別是上洋、大坳門路的迴旋處及蝦山篤。 清 水 灣 植 物 種 類 繁 多 , 除 了 擁 有 自 然 林 外 , 更 設 有 植 林 區 。 常 見 的 植 清水灣交通2025 物 有 以 下 各 種 : 鵝 掌 柴 、 假 蘋 果 、 血 桐 、 對 葉 榕 、 秋 楓 、 黃 牙 果 、 杉 樹 等 。
清水灣交通: 國內大學生湧港 將軍澳預租個案增 租客付一年租 每月1.6萬元承租新寶城兩房戶
清水灣郊野公園佔地615公頃,分為東面清水灣道以東延伸至龍蝦灣一帶的小山,以及西面坑口向南伸展至大廟灣的山脈兩個部分。 清水灣道在1930年代末落成,是首條由九龍出入西貢區的行車道路,當時命名上分為「清水灣道」(Clearwater Bay Road)及「稅關道」(Customs Pass Road)兩條,後者以飛鵝山附近的稅關坳命名。 隨着安達臣道發展計劃,安泰邨因為居民入夥時邨內交通並不發達,極需依賴四順交通。 新清水灣道的負荷越來越重,安泰居民早上出門時會塞車,因此區議員爭取擴闊新清水灣道行車線,以舒緩交通阻塞。
清水灣交通: 九龍段
沿 著 釣 魚 翁 郊 遊 徑 向 北 步 行 數 公 裏 便 可 到 達 上 洋 山 的 瞭 望 處 。 起 伏 的 郊 遊 徑 , 沿 路 兩 旁 均 有 令 人 賞 心 悅 目 的 景 觀 , 其 中 又 以 釣 魚 翁 東 面 的 懸 崖 最 為 壯 麗 。 由 於 山 上 佈 滿 了 的 野 牡 丹 , 初 春 時 遊 人 除 可 感 受 到 山 嶺 之 險 奇 外 , 亦 可 欣 賞 披 上 粉 紅 色 春 裝 的 釣 魚 翁 山 。
清水灣交通: 清水灣第二灣泳灘
清水灣道長年作為西貢往來市區的唯一孔道,車流在1970年代起逐漸增加,但仍然較為狹窄,而近德望學校一段的斜度亦非所有車輛均能駕馭。 清水灣交通 此外,順利邨在1978年起逐漸落成,但當時由市區往返該邨須繞經觀塘一帶,較為迂迴。 港府在七十年代進行清水灣道擴建工程,工程包括大幅擴闊介乎西貢公路及安達臣道間之清水灣道路段,以及興建新路段由彩雲邨經順利邨往安達臣道,後者部份路段採用高架橋設計,亦即今日的新清水灣道。 新清水灣道在1975年由工務局委託司徒惠則師樓設計,[3]至1978年落成,惟因橋墩所處之斜坡不符合規格,當局唯恐大橋未能承受車流而倒塌而延遲近三年,至1981年初才通車。
清水灣交通: 【沙灘好去處】8個西貢沙灘推介!夏天必去沙灘 交通及設施全攻略
清水灣半島(Oscar 清水灣交通 By The Sea,城巴地點代號為OSS)巴士總站,位於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南百勝角蓬萊路8號清水灣半島第一座旁,啟思中學正門對面,乃一設於南、北行綫的路邊巴士總站。 為避免紅色小巴與綠色專線小巴做成惡性競爭,運輸署於1980至1990年代開始規定小巴途經飛鵝山至彩雲邨的指定往返路線,紅色小巴需行經新清水灣道,而綠色專線小巴需行經清水灣道。 個別需要往返飛鵝山至四順的綠色專線小巴路線(例︰新界專線小巴12、104線)除外。 基於將軍澳人口不斷增長及較多市民使用私家車外出,清水灣道通車容量已趨飽和[4],每日早上繁忙時間清水灣道與新清水灣道往九龍方向交通擠塞嚴重,車龍連綿數公里長,運輸署近年已在順利紀律部隊宿舍裝設道路交通監控閉路電視系統以監測當地交通[5]。 新清水灣道興建前,來往九龍東與西貢半島和將軍澳等交通,依賴彩雲邨的清水灣道,但由於清水灣道十分斜,對重型車輛來說甚為喫力。 有見及此,政府於佐敦谷與彩雲邨間建新清水灣道上山至順利邨道,再經大橋接駁至飛鵝山往西貢半島。
你可瀏覽全港主要道路的「交通情況快拍」或網上直播 ,掌握本港各主要道路的即時交通情況。 快拍影像由運輸署閉路電視系統/交通探測器提供,每 2分鐘更新一次。 在清水灣巴士站沿大坳門道往清水灣俱樂部方向走,約15分鐘後在右方石級接上釣魚翁郊遊徑。
清水灣交通: 路線資料
由於泳灘毗鄰清水灣巴士及小巴總站,交通方便及水質良好,沙灘又夠大,人流比鄰近沙灘多。 泳灘現時由康文署管理,設備及設施齊全,包括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救生員崗位等。 清 水 灣 半 島 的 海 岸 是 一 個 「 沉 沒 海 岸 」 的 例 子 , 其 沿 岸 一 帶 的 土 地 遭 淹 沒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由 於 古 時 地 殼 變 動 而 引 致 的 陸 沉 , 或 因 水 平 線 上 升 所 致 。 因 此 郊 野 公 園 不 乏 一 些 特 別 地 質 或 地 形 , 供 研 究 和 欣 賞 。
由於遊人較少,車位卻相對多,而且交通及鄰近購物設備較其餘西貢區泳灘稍為便利。 另 一 景 點 則 是 位 於 釣 魚 翁 山 與 大 嶺 峒 山 之 間 的 山 坳 - - 大 坑 墩 。 大 坑 墩 位 於 半 島 臨 海 處 , 視 野 廣 闊 , 西 南 面 有 清 水 灣 , 水 清 如 鏡 , 時 有 漁 舟 輕 泛 , 飄 逸 悠 閒 。 大 坑 墩 的 高 處 空 曠 , 海 風 不 受 遮 擋 , 是 理 想 的 放 風 箏 地 點 。 釣 魚 翁 山 高 344 米 , 以 最 後 一 段 路 最 險 峻 。 在 頂 峯 的 東 面 是 懸 崖 , 懸 崖 下 是 比 較 平 坦 及 被 樹 木 覆 蓋 的 山 坡 , 該 山 坡 一 直 伸 延 至 清 水 灣 及 避 風 塘 。
清水灣交通: 第二連接點
青 山 綠 水 、 奇 石 嶙 峋 可 說 是 清 水 灣 郊 野 公 園 的 「 兩 絕 」 , 因 此 若 看 畢 釣 魚 翁 山 的 美 好 風 光 後 , 想 一 睹 奇 特 的 地 質 , 大 嶺 峒 便 不 可 不 去 。 高 291 米 的 圓 頂 大 嶺 峒 , 將 清 水 灣 東 面 的 海 角 包 圍 著 。 因 此 登 上 大 嶺 峒 便 能 俯 瞰 整 個 受 海 浪 衝 擊 的 海 岸 。 若 在 龍 蝦 灣 的 小 徑 踏 步 而 上 , 更 可 在 高 處 的 山 坡 看 到 經 侵 蝕 後 露 出 的 巖 石 , 在 低 處 的 山 丘 下 則 可 發 現 狹 長 及 金 黃 色 的 火 成 巖 。 而 呈 鋸 齒 形 的 果 洲 羣 島 則 於 遠 處 聳 立 , 每 個 小 島 均 有 以 火 成 巖 組 成 的 頂 峯 及 獨 特 的 外 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