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標榜鮑參翅肚,但用的絕對是頂級食材,同時重視本地生產,例如你會嚐到醬料用上香港製造的九龍醬園、頤和園等出品。 是否入選了亞洲最佳50餐廳、有否米芝蓮名銜加冕,從來不是最重要,味道纔是一切。 另一間米芝蓮二星中菜食府,雖然不是位於酒店內,但它的水準也是十分高! 必食的菜式有很多,其中鵝肝乳豬件伴海參乳鴿脯(HK$560),選用鹹香惹味的乳豬、乳鴿與海參譜成味蕾的盛宴。 有別於一般餐館的做法,營致會館特意將鮮嫩的乳鴿肉配上煙韌入味的海參片同炒,配以香脆可口的乳豬皮同喫,鹹香間滲透出新鮮鵝肝醬的獨有甘香,做出香而不膩、脆而不油的經典佳餚,相得益彰。
“5分鐘一道菜”“分分鐘一桌菜”等宣傳語突顯出預製菜方便快捷的特點。 中環中菜 中環中菜 不同品類的菜都擺在預製菜區域,但細看菜品執行標準也各有特點。 中環中菜 卅二公館以紐約莫特街32號的著名中國便利店而命名,餐廳位於渣打銀行大廈地庫,環境寬敞且設多個座位,適合多人聚會。 是次北京樓以植物牛肉製作多道傳統名菜,包括西湖植物牛肉羹、菠蘿糖醋植物牛肉及松子植物牛肉配叉子燒餅等,喜歡傳統中菜,又想嘗試植物牛肉的話便不妨留意一下。 中環中菜 Cassio位於雲鹹街LKF Tower內,空間寬敞,座位舒適,除室內設落地玻璃外,另亦設室外座位。 來自北京的烤鴨名店羲和雅苑,就以招牌「爆炸糖」北京烤鴨為各位饕客帶來全新烤鴨品嚐方式。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2023|15間餐廳必食推薦!隱世Cafe+平價+高CP晚餐推介
NOC Coffee出品優良的咖啡、美味出眾的食物、簡單俐落的設計,曾經被評為全球最有實際感的10家咖啡店之一。 主打的拉麵也全部是熊,白熊拉麵,赤熊拉麵,黑熊拉麵,分別是奶白,麻辣和黑蒜油湯底的拉麵。 店子供應炒粿條、馬來西亞喇沙、檳城福建麵及泰國粉紅乾撈,不同煮法俱備。 漢堡扒有水準,肉汁夠,不乾身,芝士再夾祕製醬汁,令人食指大動。 中環中菜 生記米線的魚湯,由廚師每天均用超過 60 斤不同種類的魚熬製4小時,令湯底香甜鮮美。 中新網10月10日電(記者 謝藝觀)10日,中消協發佈2023年第三季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消費者因預製菜銷售不夠透明產生侵權隱憂”該話題關注度最高。
- 香港港麗酒店旗下的中菜廳「金葉庭」,是不少中環政商名人都愛到的聚腳點,貪其私隱度高,食物又有米芝蓮級數。
- 雞肉、黑木耳、蘿蔔、青菜,全都一縷一縷的以絲狀呈現,溫柔而細膩。
- 位於酒店2樓的中菜廳「採悅軒Yue」就將採悅軒中菜行政總廚鍾志強師傅多年來的中菜作品集合,推出了全新「鍾師傅十式」廣東菜嚐味菜單。
- 曾於文華廳、囍公館打滾了20年的點心部總廚明師傅,堅持絕對不用來貨,點心都是人手搓製及調配味道,如流心鵪鶉蛋燒賣就是其得意之作。
淮陽菜可說是高級版的上海菜,是指江南地區淮安、揚州、鎮江一帶的菜式,與魯菜(山東菜)、川菜(四川菜)及粵菜同列中國四大菜系 。 在80年代,要數香港最出名的淮陽菜一定是位於北角的雪園會館,名人邵逸夫、方逸華夫婦、何鴻燊博士、才子陶傑、食評家唯靈都是捧場客,絕對是城中名人的富豪飯堂。 而現在米芝蓮一星餐廳「夜上海」、「浙江軒」總廚都是出身雪園,實力可見一斑。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2023|10.BARKADA
中菜派系甚多,偏好江蘇、浙江及上海美食的,可以考慮位於上環的江蘇銘悅。 餐廳以江蘇菜系的特點為靈感,以燉、燜、蒸、炒各式煮法配以出色刀工,炮製出多款經典又創新的滋味。 中環中菜2025 屹立跑馬地多年的「壹玖捌叄」帶來全新的現代中菜餐飲概念,呈獻一系列中西合璧的美食。 壹玖捌叄於晚市時段分別提供單點菜單及嚐味菜單,多款創意中菜包括了雞同鴨講、冬瓜燕窩球配燒鴨海參汁、豆腐魚膠釀脆皮關東遼參配麻婆肉碎汁、花雕蟹蒸蛋白配百合泡等等。
最長青的招牌菜有「雞油花雕蒸大花蟹配陳村粉」,用上足斤本地大花蟹,肉質鮮甜,用上雞油增加香味,而且更加入蜆汁為花蟹提鮮,跟陳村粉是絕配。 「樟木菊花煙燻七味黑鵝」由大廚先用樟木、菊花及鵝汁將五至六斤重的三洲黑鵝醃到入味,蒸出肥油後再煙燻連續三天,成品皮薄香脆,油花四散,煙燻味濃鬱,美味非常。 中環中菜 「大班樓」這三個字,在懂喫的食客眼中,一向與頂級中菜劃上等號。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2023|12.Bianco & Rosso
隱藏於一棟住宅大廈,地點隠祕,只能提供40多個座位,只有識食的老饕才找會上門。 招牌菜有古法叉燒、蟹釀橙、香醉紅蟳、葵花斬肉和蝦油蝦子蔥油拌麵等。 中環中菜 創立於1895年,現由第四代後人 Gigi 當家打理,最初是由她的太爺嫲那一代在廣東開檔,推着木頭車,賣蛇湯、蛇膽、蛇粉,為人們治療風寒外感等等。
- 1940年吳氏搬到香港,由上環推着木頭車賣蛇羹蛇湯及燒味飯開始,後來在士丹利街上舖,一直至1989年搬到現址中環閣麟街。
- 而現在米芝蓮一星餐廳「夜上海」、「浙江軒」總廚都是出身雪園,實力可見一斑。
- Louise 落址於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 PMQ 元創方,內裡的裝潢也充滿懷舊情懷。
- Uma Nota位於中環荷李活道和卑利街的轉角處,提供日本巴西街頭小食和雞尾酒,並受到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的啟發。
- 菲律賓特色餐廳BARKADA,讓你感受菲律賓家常菜的香氣和被珍貴回憶包圍的溫馨!
- 「金影玉玲瓏」用上優質龍蝦,用油燙至溏心熟後放在蒸蛋上,加入含有藏紅花和雞湯的醬汁。
連續7年榮獲米芝蓮一星、位於佐敦逸東酒店的中菜廳「逸東軒」,一直都有不少熟客支持! 最近餐廳推出米芝蓮星級嚐味盛宴(HK$880/位),以優惠價品嚐到行政總廚譚棟師傅為大家炮製的多款招牌美饌,盡享星級滋味! 點心方面,香滑流沙酥(HK$48)絕對是必食,而譚棟師傅多次推介的二弄玻璃蝦球(HK$480),絕對是逸東軒的必食招牌菜! 用上新鮮大隻的虎蝦以兩種方式炮製,一邊是油泡蝦球,口感彈牙鮮味;另一邊是咕嚕蝦球,香脆酸甜,各有特色。 文華廳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的米芝蓮星級食府文華廳早前重新開幕,對喜歡高級粵菜的中菜迷絕對是一大喜訊。
中環中菜: Technician – Central 中環辦公室技術員 (5 days work fixed working hour 5天工作固定時間)
中消協今日發佈2023年第三季度消費維權【進入黑貓投訴】輿情熱點,其中“消費者因預製菜銷售不夠透明產生侵權隱憂”該話題關注度最高。 除了日式美食外,The Aubrey亦提供創新的Omakase雞尾酒吧,主打以飲品為主的獨特體驗。 雞尾酒吧每次最多隻招待四位貴賓,且每週僅星期四至六晚接受預訂,每月僅接受一次新預訂。 中環中菜 餐廳最近逢星期六下午3時另設香檳大師班,內容將介紹不同香檳,配以5杯香檳及佐酒小食,有興趣的讀者記得要留意預訂時間,把握機會了。 Impossible植物牛肉主要成分為水、植物蛋白、葵花籽油、椰子油及大豆血紅蛋白,味道及口感均與傳統牛肉相近,同時比傳統碎牛肉少35%總脂肪、不含膽固醇,為代替牛肉的好選擇。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Chill歎Cafe|3. Friday Coffee & Bar 半露天Cafe 歎全日早餐
若想品嚐點綴著苦艾酒特製醬汁的1.6公斤黃金雞,只需要再另外加港幣498元即可。 只需80元還可以升級至雞尾酒和烈酒,如Nergoni、Aperol Spritz或Margarita。 中環中菜 榮獲米芝蓮二星餐廳Arbor 位於中環藝術地標H Queen’s內,餐廳樓底高,空間感十足。
中環中菜: 香港最佳日本料理餐廳
同樣以木系裝修的PHI Coffee & Pancake,主打梳乎釐、法式多士、意粉等。 餐廳會定期推出限定口味的梳乎釐,如夏天限定的大糖嶺白桃梳乎釐,用上清爽鮮甜的大糖嶺白桃,而且白桃份量亦非常多! Tram View Cafe坐落在中環纜車的路軌旁邊,當纜車經過時,還會聽到纜車駛過的隆隆聲,與纜車正正擦身而過!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2023|19. Veda
成品金黃精緻,每口都帶幼滑口感,散發出陣陣松茸清香,蘸上砂糖同喫,更是難以抗拒。 位於香港萬麗海景酒店的滿福樓屢獲殊榮,設計以西關大宅為藍本,古典中蘊含時尚,落地玻璃窗令維港美景盡收眼簾。 滿福樓主打純正廣府菜,行政總廚孫錦勝師傅以優質食材締造地道佳餚,提供過百款經典菜式及時令美食。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2023|異國菜
有餐館服務員直接否認採用預製菜,但他們品牌的預製菜卻在網絡上銷售,甚至強調,“與門店同款”。 名廚張燕軍告訴記者,中餐裏其實早就有預製菜的手法,我們過年會提前蒸制好的饅頭、包子,提前炸好的排叉,都能劃到預製菜的範疇內。 消費者不瞭解、經常討論、容易質疑的,是那些五花八門的預製菜料理包。 位於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內的中菜食府香宮,於2023年再奪米芝蓮一星,再證實力。
中環中菜: 香港最佳中菜餐廳
如肉骨茶小籠包,源自新加坡富麗敦酒店中菜餐廳的招牌菜,透薄的小籠包皮注滿了地道口味的肉骨茶及肉餡,真正皮薄餡靚。 不可錯過得獎名菜「白翠紅玉藏珍地」,上面放有分子肉汁醬油,篤破小球後,醬沿着肉餅流到熱石碗上,讓味道更濃鬱,也能呈現上蒸下煎的多重口感。 中環國金軒由江太史家廚李才的弟子李煜霖師傅擔任「煮腦」,並由大廚仇健恩師傅掌勺,以36式烹調法及古法食譜為國金軒炮製出碟碟精彩的廣東菜。 想一次過試勻餐廳的招牌菜,推介水晶晚宴套餐($1,980/位),品嚐水晶大蝦球、椰皇燉鮑魚竹絲雞、22頭吉品鮑伴花菇及日本尖椒炒鹿兒島 A5 和牛等。 必試招牌菜包括正宗北京烤鴨及堂弄玫瑰露叉燒豬油撈飯,兩者均由師傅堂弄上桌:北京烤鴨香而不膩,由師傅把烤鴨片成三碟,分別有鴨皮、鴨胸肉及鴨腿肉。 至於堂弄玫瑰露叉燒豬油撈飯,師傅將玫瑰露淋在叉燒上,隨即點火,玫瑰露之香氣及叉燒的焦香四溢,打卡一流。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2023|3.Acquasala
麗晶軒內多款招牌菜式包括化皮乳豬件拼龍帶玉梨香、脆釀鮮蟹蓋及貢棗陳皮蒸班柳等。 前者芋香四溢,配以嫩滑蛋白鮮奶,每口清甜而不膩;後者則香酥鬆脆,配以雪燕餡料,啖啖奢華滋味。 香港唯一的米芝蓮三星意大利餐廳8 ½Otto e Mezzo BOMBANA,大廚Umberto BOMBANA專注於傳統意大利菜,必試菜式有大蝦手工義大利麵及寬扁麵。
而晚餐方面,就不能錯過它們的北京片皮烤鴨二食(HK$1280)! 即使是配料蔥段也細緻到把它切成蔥絲,相當細心,也能讓食客好好感受到食材所包含着的豐富滋味! 而片皮烤鴨無論是色澤,還是肉質也相當出色,貴精不貴多,每日限量供應,想食真的需要預早時間去訂了。 蜜汁燒叉燒(HK$400),有人說這是全城最貴的叉燒,但絕對是物超所值。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日臺美食|10.MONMONO黃調餐廳 2層高黃歎法日菜
煎透後的花膠帶有軟糯質感,外脆內軟,口感特別,配以由杏仁汁和雞湯製成的香滑濃湯,兩者出奇配合。 跑馬地這個地方很小,但卻有不少臥虎藏龍的餐廳,然而如果你是想喫中菜飲茶的話,選擇又不是很多,除了馬會之外,小炒也有米芝蓮二星的彭慶記。 而只有街訪才知道的 「壹玖捌叄」,原來也開業了有十年之久,不過由於不是在大街,所以遊客們可能不太留意。 Taqueria Super Macho 中環中菜 的裝潢設計靈感取自墨西哥海灘小鎮 Puerto Vallarta 和 Cabo San Lucas 的街道,予人悠閒舒適之感。
中環中菜: 推介
店舖主打新鮮手作Bagel,味道選擇獨特多樣,例如有Tiramisu Bagel、芝士Bagel、期間限定的大閘蟹醬加紫蘇薑汁Bagel、月餅Bagel等,經常有新驚喜款式,Bagel控必試。 主打多國菜的素食,泰式小食拼盤豐富,味道亦非常像真,裏面有沙嗲雞、魚餅、雞腿、黃豆脆餅及春捲各三件;每款都做得好精緻,用腐皮做的雞腿,外皮脆卜卜內裡有嚼勁。 主打中東菜的Bedu店面雖然不大,設有吧枱讓客人與廚師可有交流。 餐廳大膽使用多款香料炮製多款中東菜,菜式可配搭新鮮出爐自家製中東包一起喫。 必食有香烤西蘭花配羽衣甘藍、恰摩拉醬烤雞肉串、蜜糖烤芝士等。
龍景軒 Lung King Heen(★★★)龍景軒,全球第一家獲米芝蓮頒發三星的中菜廳。 餐廳能夠連續13年蟬聯這個飲食界最高殊榮,少不得領軍人物,香港四季酒店中菜行政主廚陳恩德師傅。 近40年烹調粵菜經驗的「德哥」本已退休,團隊慧眼識英雄,禮聘重出江湖。
該餐廳旨在創造一種輕鬆隨意的用餐氛圍,邀請人們在輕鬆的環境中聚集,享受美食和雞尾酒。 Uma Nota位於中環荷李活道和卑利街的轉角處,提供日本巴西街頭小食和雞尾酒,並受到巴西最大城市聖保羅的啟發。 該餐廳將本地新鮮食材與日式烹飪技術相結合,製作出地道且獨特的聖保羅風味美食。 Doubleshot設有特大玻璃窗,感覺開揚,而且可以一覽繁華中環街景。 Doubleshot 有一系列的多國創意料理,餐廳糅合美食、咖啡、酒吧概念,每晚6點後供應晚餐。
中環中菜: 中環美食|港式美食|13.四季常餐 炒蛋夠嫩滑
店家的豬扒是即叫即煎,鑊氣十足、熱辣辣,味道香口,厚薄適中,口感仍然有肉汁,非常惹味好喫。 一份餐的份量非常足,非常適合在上環工作的人中午去喫一頓令人滿足感爆滿的豬扒飯。 以夏日單點美食為例,江蘇銘悅推出東坡凍醬蹄及涼拌杭椒鮮鮑角;清爽涼菜非常開胃。 而砂鍋濃湯花膠津白湯、上海年糕燒桂花魚,甚至是甜點如茅臺白酒釀湯圓、燕窩桂圓配菊花冰粉及即做山水豆腐花,每一款都可以品嚐到大廚對為經典名菜帶來全新滋味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