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近期在K11購物藝術中心,舉辦了為期14天的國際得獎作品雙年展,展示他們的傑出作品,並藉此激勵更多設計師。 申請人因身體或精神健康狀況而無法領取款額,其合法監護人、受委人或受託人(即其親屬)可代申請人領取款額。 至於並非由破產管理署署長作為受託人的其他個案,則由個別受託人決定如何處理該款項。 根據《破產條例》(第6章)第43A條,未獲解除破產的破產人須定期向受託人報告他/她在破產期間所取得的任何財產的詳細資料,而受託人可藉書面通知申索有關財產。 職津處同時需安排宣傳、設立新辦事處、招聘和培訓員工等。 鑑於這些籌備工作需時,我們於2019年2月1日纔可接受申請。
計劃在審核申請人是否持有物業時,會按申請人在2018年12月31日當天是否持有物業作為事實依據。 如當天物業交易仍在進行而尚未完成,有關物業會視為由賣方所擁有。 職津處會按稅務局所提供的資料決定有關申請人在計劃下可獲發放的款額。 按既定程序,職津處會就此項資料核對程序向私隱專員取得同意。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2025 4)需繳交2017/18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在香港只擁有一所物業並作自住用途,而所獲得2017/18課稅年度的薪俸稅稅款寬減額及 年度的差餉寬減額合計少於4000元。 職津處會盡快發出餘下的申請確認通知,目標是於4月底前就2月及2月內收到的申請發出申請確認通知,並不遲於5月第三個星期就計劃截止日期(即4月30日)前收到的所有申請發出申請確認通知。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政府派錢 4000蚊 交稅者不可領全額
代表人須在取得授權管理已去世申請人遺產的有關文件後三十天內完成代領程序。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就行動不便的人士而言,如行動不便的合資格人士(見答1)已開立個人本地銀行帳戶,可與其他合資格人士一樣,通過郵寄提出申請及領取款額。 當職津處核實有關申請後,便會通過銀行帳戶將款額發放。
派發最多4,000元的關愛共享計劃,於本月底(30日)截止申請。 惟至今仍未公佈消息,截止日期臨近,未遞交申請的市民,應盡快遞交申請。 而尚未收到短訊通知的申請人,可留意應何時再須遞交申請表。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關愛共享計劃的申請資格是什麼?
通常居住在香港的人士包括暫時離開香港(例如出差、留學、求醫)而在合理預期情況下會返回的人士,不包括移居海外的人士。 (a)並且在香港沒有物業,可申領4,000元; (b)在香港只擁有一所物業並作自住用途,而 全年的差餉寬減額少於4,000元,可申領差額。 填好申請表後,申請人亦可把填妥的「申請表格」(CSS001A(1/2019))及 證明文件放入專用 或自備的信封,並郵寄至 旺角郵政局郵箱 2600 號。 除早前已公佈的31個地點外,政府將在約200個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屋邨辦事處(包括位於公共租住屋邨、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及可租可買計劃屋邨的辦事處),以及14個民政事務總署民政諮詢中心增設投遞箱。 如申請人於支票簽發日期後180日尚未兌現支票,支票便會失效。
然而不是每個成功申請人都可獲發最高金額,以為冇 $4000 都有幾百你就輸了! 有網民在社交平臺展示的「關愛共享計劃」獲發款項,令不少巴絲「大開眼界」。 關愛基金「非公屋、非綜援的低收入住戶一次過生活津貼」項目已經完結。 如申請人於生前已完成關愛共享計劃申請手續,並獲核實符合申請資格,便可於計劃下獲發款額,已去世申請人在計劃下可獲發放的款額屬於申請人的遺產。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 關愛之子
目前,除學生資助處外,可到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領取支票。 張建宗相信,大部分人均有戶口,有關需求應該不會太多。 如果市民符合上述第1至第5項資格,但在香港只擁有一所物業作自住用途,同時所得的 年度差餉寬減額少於$4000,就可以申領扣除差餉寬減的餘額。 不過,如果市民在香港擁有一所物業而該物業並非用作自住用途,或在香港擁有超過一所物業,則不符合該計劃的申請資格。
- 於2018年12月31日或之前已經移居海外的香港居民,並不符合資格提出申請。
- 計劃在審核申請人是否持有物業時,會按申請人在2018年12月31日當天是否持有物業作為事實依據。
- 如有特殊理由,申請人必須以書面向職津處申請補發支票,並列明理由,及退回已過期的支票。
- 如申請人因身體或精神健康狀況而無法領取款額,其合法監護人、受委人或受託人(即其親屬)可代申請人領取款額。
- 在完成申請HK$4,000的手續後,職津處會向申請人發出「申請結果通知書」。
如該物業是申請人的唯一物業並作自住用途,而申請人符合計劃的其他資格(見答1),可提出申請。 成功申請人士如未能於派遞時收取郵件,可憑派遞郵件人員留下的職津處通知卡,在14個工作天內往指定郵局領取郵件。 如有需要,領件人也可在香港郵政網頁或致電通知卡所示的熱線,要求更改領取郵件的郵局,但仍須在原有指定的14個工作天內取件。 職津處表示,目標是於年底前處理所有申請,有關款額會透過銀行自動轉帳,存入申請者的本地銀行帳戶,或以特設的郵政派遞服務把現金支票派遞給申請者。 政府是在去年三月上一份財政預算案,公佈派發四千元的關愛共享計劃,事隔一年多,仍然未收集所有申請表格,有市民表示不滿。 港府推出派發最多 HK$4,000 的「關愛共享計劃」,成功申請人已陸續收到通知書。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工作情況
有關人士如在香港只擁有一所物業並作自住用途,且符合計劃的其他資格(見答1),可提出申請。 本計劃以個人名義申請,因此,如申請人只佔自住物業的部分業權,他與其他擁有物業業權人士必須分別提出申請。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如該物業是申請人的唯一物業並作自住用途,而申請人符合計劃的其他資格(見答1),他可獲發放的最高款額為4,000元,但須扣減他已獲得的差餉寬減額(一般按比例攤分)及薪俸稅稅款寬減額(如有的話)。 申請人如透過有限公司持有在香港的物業亦會被視為擁有物業。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領取派錢申請表方法
若申請人在申請表填寫了香港流動電話號碼,職津處會在收到申請表後以 SMS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2025 短訊發出申請確認通知;如申請人未有於申請表填寫香港流動電話號碼,職津處將以書面形式郵寄申請確認通知。 年滿18歲的學生,若符合本計劃的其他資格(見答1),在學校書簿津貼計劃下領取書簿津貼,並不會影響其申請資格。 但若在職津處處理上訴期間,或在其他情況下,發現申請人已領取的款額多於合資格領取的款額,申請人則須把多收取的款額悉數歸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用以收取款額的本地銀行帳戶,必須是申請人以個人名義開設的本地銀行港元帳戶,包括港元儲蓄及往來帳戶,但不包括信用卡帳戶。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相關文章
如遺失現金支票,申請人必須到警署報失,並以書面形式向職津處申請補發支票,並列明原因。 之後,職津處會確認有關支票是否已被兌現,如未被兌現,職津處確認銀行已註銷該支票後,便會安排補發,並聯絡申請人到職津處親身領取補發支票;但若支票已付現,職津處將不會安排補發。 如成功申請,款額會透過銀行帳戶發放,款額一般會在「申請結果通知書」發出後,7日內存入申請人在申請表格上填寫的本地銀行帳戶。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申請人如在領取現金支票後遺失支票,可否申請補領?手續為何?
然而,就具體個案而言,職津處會根據個別情況作出整體考慮。 於2018年12月31日或之前已經移居海外的香港居民,並不符合資格提出申請。 只要在合資格日期(即2018年12月31日)或以前年滿18歲,如他們符合本計劃的其他資格(見答1),均可提出申請。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計劃以何日期判斷申請人是否符合資格?
然而,若他們在提出申請後30天內未能提供香港身份證的副本,有關申請將不會獲批,除非他們能提供合理的解釋。 另外,職津處已聯絡曾大量索取申請表格的立法會議員辦事處、區議會議員辦事處以及非政府機構,按需要為收取大量申請表格(200份或以上)作出特別安排。 「派錢4000元」關愛共享計劃申請表格於1月21日起可供下載,為更方便市民交表,填好申請表後,除可以將申請文件投遞至關愛共享計劃投遞箱外,也可郵寄至旺角郵政局郵箱2600號。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申請人如無須繳交2017/18課稅年度的薪俸稅,或須繳交2017/18課稅年度的薪俸稅並享有稅款寬減額,是否需要提供證明文件?
根據《稅務條例》(第112章),因職位或受僱工作、經營生意或出租物業所得的收入或利潤才須課稅。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2025 本計劃發放的款額並非前述的收入或利潤,市民無須就此繳交稅款。 故意作出虛假陳述、虛報或隱瞞任何資料以騙取款額屬刑事罪行,除可導致申請人喪失領取款額的資格外,亦可能根據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被判處監禁最高14年。 此外,申請人如在2018年12月31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2025 日或之前於人事登記處辦理申請身份證手續,並持有申請香港身份證收據,亦可夾附該收據副本就本計劃提出申請。 如部分物業作出租用途,該物業便不當作為自住物業,有關業主因此並不符合申請資格。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關愛共享計劃62條常見問題
職津處為推行關愛共享計劃,須開發計劃的資訊科技系統,用以進行資料輸入、與相關政府部門進行資料核對、發放款額、通知申請人結果、監察工作進度及整理統計報告等。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2025 職津處主要透過把申請人的個人資料與有關政府決策局/部門/機構(當中包括但不限於社會福利署、入境事務處、土地註冊處、稅務局及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資料庫進行資料核對程序,以處理申請及確定申請資格。 有關申請人須在申請表格上表明同意按香港法例第112章《稅務條例》授權職津處作為申請人的「獲授權代表」,向稅務局要求提供其2017/18課稅年度的薪俸稅稅款寬減額資料(如有的話)。 表格中聲明一項要求申請者同意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可向稅務局、差餉物業估價署等部門查詢申請人資料,故介定申請人資格的退稅金額、差餉金額等則不用填報或提供相關文件。
獲發放兩個月額外社會保障款項的人士不符合本計劃的申請資格。 在財政預算案獲通過當天(即2018年5月10日)不符合資格領取綜援、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的人士將不能受惠於兩個月額外款項。 受惠於 年度《財政預算案》就綜援、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發放額外兩個月款項的人士,不符合申請資格。 領取綜援家庭中年滿18歲的成員如已受惠於額外款項,便不符合資格申請。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申請表 郵費不足可獲寬待
職津處一般不會重發已失效的支票,倘若申請人有特殊理由,則必須以書面申請補發及退回已過期的支票。 今年的HKDA SIDA已圓滿結束,共收到超過300份申請,獲批撥款超過400萬港元。 當中不少香港設計作品屢獲國際獎項,讓公眾對香港日益提升的設計地位有更多認識。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個人名下沒有物業,但透過私人公司持有物業,是否當作擁有物業?是否需要計算差餉寬減差額?
有市民收到通知,她早前遞交的申請表被遺失,要求她再提交表格。 “關愛共享計劃”將於本月底截止申請,不少2月已遞交申請表市民仍未有收到申請獲接納通知,憂慮寄失表格。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4月3日會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後表示,局方保證一直未收到確認通知的市民,即使申請截止後,亦可以補充資料,不會視之為失去資格。 職津處預計在2019年4月核準首批申請,原有目標於年底前處理所有申請,最新目標為今年9月底前完成處理所有申請。 如成功申請人沒有以個人名義開立的本地銀行賬戶,職津處會以香港郵政特設派遞服務,把現金支票派遞予申請人。
如符合計劃的資格(見答1),他們各自可獲發放的最高款額為4,000元,但須扣減他們各自申報已獲得的差餉寬減額(一般按比例攤分)及薪俸稅稅款寬減額(如有的話)。 另一方的稅款寬減額如少於4,000元,並符合計劃的其他資格,亦可提出申請,獲發放的最高款額為4,000元扣除稅款寬減額後的餘額。 實際獲發放款額則視乎每個個案是否須要再扣除差餉寬減額。 無須繳交2017/18課稅年度薪俸稅的人士,無論自僱或受僱,若符合計劃的其他資格(見答1),均可提出申請。
職津處在完成處理申請後,會向申請人發出「申請結果通知書」。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2025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如申請不成功或獲發放的款額少於4,000元,「申請結果通知書」會列出理由。 如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在公佈計劃詳情及接受申請期間不在港,可透過職津處網頁瞭解計劃內容及下載申請表格,又或透過家人、朋友或志願團體向職津處索取計劃詳情及申請表格。 如有關人士擁有的物業與車位屬於同一註冊物業,而該物業及車位均作自用用途,且符合計劃的其他資格(見答1),可提出申請。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目前只處理約 58% 的申請,最快或可於本月派錢,但整個派錢程序或需延至今年年底才能完成。 4000港元關愛共享計劃問題多多,100萬名市民提交申請表至今仍未收到確認短訊。 有政黨約見負責計劃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後引述局方數據指,該局至今收到240萬份申請,有140多萬份已發出確認通知的短訊,其餘約100萬個申請仍未處理。 (b)在綜援計劃和公共福利金計劃下透過受委人制度領取款項的人士,其合法監護人或受委人可代有關人士提出申請及領取款額,提出申請時須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政府派錢$4000】關愛共享計劃最新派錢消息 政府 …
在旺角的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津貼辦事處,有市民排隊趕交申請表,職員向市民提供協助,填寫完申請表後,在門外放進表格投遞箱。 「關愛共享計劃」職員表示,若收到評稅通知書的一方,稅款寛減額少於4000元,便可申領4,000元扣稅後的餘額;而沒有收到評稅通知書的一方,若果符合其他申請資格,理論上可全數領足4,000元。 政府去年推出4000元「關愛共享計畫」,但不少申請者反映未能收到確認通知。 有政黨昨日約見負責計畫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後透露現時職津辦已發出140萬宗確認通知,正在處理其餘100萬份申請表格,將增加人手,預計本月可向該100萬人發出確認通知。 政府去年推出4000元「關愛共享計劃」,但不少申請者反映未能收到確認通知。 政府表示,職津處共收到約260萬份申請,並已向約150萬申請人發出申請確認通知。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 物業由二人聯名共同擁有,但只由其中一人負責繳交差餉,如何計算差餉寬減的差額?
如職津處確定沒有收到個別人士提交的申請,會讓他們補交申請。 職津處表示,會於4月9日開始陸續批准申請及發放款額,目標是於年底前處理所有申請。 張建宗表示,當局並會研究增加領取支票的地點,盡量利民便民。
當處方完成處理申請後,會向申請人發出「申請結果通知書」。 此外,如果有關人士獲發的兩個月額外款項不足4,000元(包括領取高齡津貼及普通傷殘津貼的人士,以及部分綜援受助人),社會福利署已發放差額款項以補足4,000元。 監護人、受委人或受託人必須承諾會令該無精神行為能力人士受惠於有關款額,並承諾就其他人士提出的申索對政府作出彌償。 如申請人不滿申請結果,並能提供充分理據,可於「申請結果通知書」發出後的4星期內,以書面提出上訴申請。 職津處會向有關政府決策局/部門/機構透露及查覈有關申請人的個人資料,於有需要時亦會聯絡申請人,以核實或澄清有關該申請的任何資料。 故意作出虛假陳述、虛報或隱瞞任何資料以騙取款項屬刑事罪行,除可導致申請人喪失領取款項的資格外,亦可能根據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被判處監禁最高14年。
不過,如申請人已受惠於 年度《財政預算案》就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或傷殘津貼發放的額外兩個月款項,則不符合本計劃的申請資格。 如支票未被兌現,職津處在與銀行確認報失的支票已被註銷後會安排補發支票,並聯絡申請人到職津處親身領取補發的支票。 申請人必須在申請表格內作出聲明,確認其在申請表格內填報的資料及就此申請所作的任何陳述和提交的證明文件均屬真實、完整和準確。
當中包括7個類別,共35項指定國際比賽/獎項,獲香港13個專業設計協會、機構和名人認可。 如申請人於支票簽發日期後 180 天仍未兌現支票,支票便會失效,職津處一般不會重發已失效的支票。 如有特殊理由,申請人必須以書面向職津處申請補發支票,並列明理由,及退回已過期的支票。 職津處或會覆檢部分成功的申請,以查證所提供的資料是否完整真確。 關愛共享計劃收到通知2025 在查證時,職津處職員可能會要求申請人澄清申請資料或提供進一步資料。 受惠於廣東計劃或福建計劃的長者,已獲社會福利署發放款項以補足4,000元的差額,故此本計劃並不涵蓋這些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