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2019年5~9月我院收治的66例宮頸癌患者作爲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爲兩組,每組各33例。 試驗組中,年齡30~45歲,平均(38.54±3.02)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3例,高中及中專17例,大專及以上13例。 對照組中,年齡29~44歲,平均(38.52±3.0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4例,高中及中專15例,大專及以上14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採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採用t 檢驗;計數資料採用率表示,組間比較採用χ2檢驗,以P<0.05 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排除標準:①非首次確診患者;②年齡<18歲或>45歲;③知曉病情者;④嚴重精神障礙致無法溝通交流者;⑤拒絕參與本研究者。
⑤以共情應對患者情緒:告知病情後,護理人員可安慰患者 癌告知方法2025 “我知道這對於來說非常艱難”“這確實是個令人難過的消息”,給予患者充分時間去釋放內心情感,待患者情緒較爲穩定後進行下一步交談。 ⑥總結病情,制訂診療計劃: 詳細向患者解釋治療方案的內容、步驟、預後,並給予建議,詢問患者是否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患者對各種治療方案大致瞭解後,讓其做出選擇與決定。 對照組患者採用常規癌症告知方式,護理人員在主治醫生明確診斷並分析病情後,於查房時結合疾病診斷標準,依據個人經驗和患者心理狀況等告知患者家屬,由家屬決定是否告知患者以及告知時機。 癌告知方法2025 多數宮頸癌患者在得知患有惡性腫瘤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負性心理反應,嚴重者甚至出現短期內自殺想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常規告知模式是將患者病情告知家屬,由家屬選擇是否告知患者,而多數家屬考慮到患者情緒、患癌疼痛等因素,常常選擇隱瞞真實病情,而不尊重患者知情權、家屬善意的謊言或異常行爲等均可能加重患者思想負擔,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甚至縮短患者生存期[9-10]。
癌告知方法: 告知後の患者の心の変化
④照顧者生活質量採用照顧者生活質量調查表(caregiver quality of life,CQOL)評價,包括軀體狀況、心理狀態、社會功能和精神狀況4個維度,共37個條目,採用0~10 分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①設定溝通場景:營造隱私、安靜的談話環境,與患者面對面交談,保持目光交流,允許1~2名家屬參與談話,耐心傾聽患者訴說並總結,採用點頭、微笑的溝通技巧,或通過“是的”“我明白”等肯定性詞語,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認真態度。 癌告知方法2025 ②評估患者感知: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避免使用醫學術語,提問開放性問題,如“您知道目前正在接受什麼治療嗎? ③確認患者對信息的需求度:護理人員通過向患者進行引導提問,以瞭解其是否做好接受信息的準備,以及患者想知道的哪方面的信息,如“您想詳細瞭解您的患病情況嗎? ④病情告知: 癌告知方法 護理人員依據患者對信息的需求度,準確、簡潔地告知患者病情及治療信息,確保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所需的治療,糾正理解錯誤的信息,避免使用“病情嚴重、不及時治療將會死亡、無能爲力”等語言;針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者,避免告知患者大量信息,防止增加患者心理負擔。
- 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2018癌症報告:宮頸癌新分期及診治指南》診斷標準;②年齡≤45歲。
- 此外,部分患者在充分了解病情後還會對有限的生存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並採取正性心理應對方式,樹立戰勝疾病信心及面對生活的勇氣,從而減輕照顧者照顧負擔,且照顧者無需在患者面前刻意掩飾,利於減輕心理壓力,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 ①設定溝通場景:營造隱私、安靜的談話環境,與患者面對面交談,保持目光交流,允許1~2名家屬參與談話,耐心傾聽患者訴說並總結,採用點頭、微笑的溝通技巧,或通過“是的”“我明白”等肯定性詞語,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認真態度。
- 分析原因在於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具有良好的操作指導性,在安全、獨立環境下開展談話,更加詳細、科學、客觀地將相關醫學知識告知患者,使患者理智面對疾病,有效宣泄自己的情緒,有助於促進護患雙方建立情感支持的關係[12-13]。
- 對照組中,年齡29~44歲,平均(38.52±3.0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4例,高中及中專15例,大專及以上14例。
- 對照組患者採用常規癌症告知方式,護理人員在主治醫生明確診斷並分析病情後,於查房時結合疾病診斷標準,依據個人經驗和患者心理狀況等告知患者家屬,由家屬決定是否告知患者以及告知時機。
納入標準:①符合《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2018癌症報告:宮頸癌新分期及診治指南》診斷標準;②年齡≤45歲。
癌告知方法: 落ち着く、向き合う、前に進む 告知直後にやるべき10のこと
六步癌症告知模型通過收集患者相關信息、瞭解患者對信息的需求度、傳遞醫療信息等一系列過程,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能夠幫助醫護人員將真實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屬。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的HHI 及自我報告數字量表評分均高於對照組,GQOLI-74 及CQOL評分均高於對照組(P<0.05),提示六步癌症告知模型能夠提高年輕宮頸癌患者希望水平,減輕其心理負擔,改善患者及其照顧者生活質量。 分析原因在於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具有良好的操作指導性,在安全、獨立環境下開展談話,更加詳細、科學、客觀地將相關醫學知識告知患者,使患者理智面對疾病,有效宣泄自己的情緒,有助於促進護患雙方建立情感支持的關係[12-13]。 六步癌症告知模型應用於年輕宮頸癌告知的臨牀實踐中,通過告知病情、共同探討、明確診療計劃,能夠減少患者焦慮、不確定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利於疾病治療方案的實施。 此外,部分患者在充分了解病情後還會對有限的生存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並採取正性心理應對方式,樹立戰勝疾病信心及面對生活的勇氣,從而減輕照顧者照顧負擔,且照顧者無需在患者面前刻意掩飾,利於減輕心理壓力,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年輕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夠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減輕心理負擔,改善患者及其照顧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 如何將“壞消息”告訴患者,針對宮頸癌患者制訂具有人性化、無害化的告知策略與方式,是目前醫護人員需關注的重點問題。
- 基於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年輕宮頸癌患者病情告知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 ④照顧者生活質量採用照顧者生活質量調查表(caregiver quality of life,CQOL)評價,包括軀體狀況、心理狀態、社會功能和精神狀況4個維度,共37個條目,採用0~10 分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 ②評估患者感知: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避免使用醫學術語,提問開放性問題,如“您知道目前正在接受什麼治療嗎?
-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 綜上所述,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年輕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能夠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減輕心理負擔,改善患者及其照顧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 ②心理負擔採用心情自我報告數字量表評價,由數字0~10 組成,0表示心情最差,10表示心情最好,得分越高表示心情越佳。
年輕宮頸癌患者是癌症患者中特殊羣體,患者不僅承受着癌症帶來的生命威脅,還承擔着社會、家庭、經濟的責任,心理壓力較其他年齡段患者更大,得知病情後更易產生焦慮、悲觀情緒,身心健康狀況較差[1-2]。 如何將“壞消息”告訴患者,針對宮頸癌患者制訂具有人性化、無害化的告知策略與方式,是目前醫護人員需關注的重點問題。 基於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年輕宮頸癌患者病情告知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①採用Herth 癌告知方法2025 希望量表(Herth 癌告知方法 hope index,HHI)從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採取積極行動、與他人保持親密關係3個維度評價希望水平,共12個項目,採用1~4 分評分法,總分爲12~48分,得分越高表示希望水平越高。 ②心理負擔採用心情自我報告數字量表評價,由數字0~10 組成,0表示心情最差,10表示心情最好,得分越高表示心情越佳。 ③採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癌告知方法2025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從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4個維度評價,共74個條目,採用1~5 分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