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刊登在港鐵網站,2010年6月13日起適用的輕鐵乘客指南單張,此站的中文站名改回「山景 (北)」。 此站與石排站是直線距離第二接近的輕鐵車站(約140米),與山景 (南) 站則是北行方向行駛距離最短的輕鐵車站(約220米)。 由香港鐵路網 HKRail.NET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龍脊位於港島石澳,俯瞰藍塘海峽,曾被《時代週刊》亞洲版譽為「亞洲最美市區行山路線」、《Lonely Planet》評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於是成為行山「旺角」,尤其假日遊人更多。 下山向大潭峽走,樹林中不斷前行,再前行,乏味中終有出口。 本站的港鐵免費接駁巴士站設於良景邨總站對面(北行,近良景站)及良景邨總站巴士站(南行),請依照職員指示前往。
山景南站: 月臺類型
山景(南)站系香港輕鐵鐵路車站,代號19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只有1個月臺,得1條輕鐵線經呢個站,為山景南周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是香港輕鐵的鐵路車站,代號190,位於屯門山景邨南部,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只有1個月臺;現時只有1條輕鐵路綫(505往兆康方向)途經此站。 鳴琴站係香港輕鐵一站,代號20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共有2個月臺,共有4條輕鐵線經呢個站,為鳴琴路周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代號19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只有1個月臺,只有1條輕鐵路線途經此站。 路線2從荃灣西站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21.43公里,全程約需58分鐘,途經8個站點,共換乘1次,換乘車輛線路有西鐵線→輕鐵505線。 路線3從荃灣西站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21.56公里,全程約需59分鐘,途經8個站點,共換乘1次,換乘車輛線路有西鐵線→港鐵巴士k58路。
另有9間舊商戶,包括參茸藥行、麵包店、涼茶鋪和文具店等,將繼續在「山景街市」和山景商場服務街坊。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在《鐵路發展策略 山景南站2025 2000》之檢討及修訂行政概覽中,顧問公司不建議進一步評估把沙 中綫延伸至中環南站的方案,理由是未能物色建造新車站的合適地點。 另外,車站附近地質條件欠佳,施工會對現有建築物的淺層地基帶來高風險。
山景南站: 車站資料
到咗2013年,路政署就開展我們未來的鐵路項目諮詢公眾,喺2014年9月《鐵路發展策略2014》公佈咗呢個站會係將來會起嘅屯門南延綫入面嘅一個站。 呢個站由屯門站向南延伸到蝴蝶灣東面開設嘅屯門南站,到嗰陣屯門站將由屯馬綫新界西嘅終點站變咗中途站,呢個計劃最初建議喺2019年開工、2022年啟用。 2020年5月29號,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正式批准政府邀請港鐵公司開展屯門南延線項目嘅詳細規劃同設計,喺工程時間上就改做2023年開工、2030年啟用。 山景(北)站系香港輕鐵鐵路車站,代號18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只有1個月臺,得1條輕鐵線經呢個站,爲山景北周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 (往友愛) 兆康 屯門 上列路線轉乘本線本方向的最後一班車的開出時間,請參閱相對路線的「轉車指引」。
- 1987年12月10日,首部九廣輕鐵車輛的命名儀式在此站舉行,第1期車輛列車編號1004命名為「輕鐵先鋒」。
- 起初,輕鐵第一期原定於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啟用,但因在啟用前發生多宗意外,故此通車日期就改了在同年九月十八日了。
- 列車會停喺月臺嘅後半部份(拖卡例外),有兩個原因,第一係列車同月臺前半部份嘅空隙,比後半部份大,第二係方便山景邨嘅居民用月臺後面嘅樓梯或電梯行上山景邨。
- 香港地鐵已開通線路共24條,包括迪士尼線、東鐵線(金鐘-落馬洲)、東湧線等線路。
- 由於此站只有單綫單方向停靠,山景邨乘客前往其它地方通常會步行前往鄰近的石排站候車,此站較為冷清。
活化後的山景街市為屯門區的居民提供多一個購物和喫喝玩樂的新地標,亦是老、中、青跨代共融的聚腳點。 屯門的街坊可乘坐輕鐵到連接山景商場的山景南站,就可輕鬆到訪街市。 「山景街市」設計別具匠心,以淺棕色磚牆和金屬拱頂為主調,牆身佈置成「售票處」的模樣,掛上時鐘展示世界各地的時間;地板則以火車軌裝飾,呈現歐洲火車站月臺的風貌。 新增的小食街仿照復古的火車車廂設計,以沉實的棕色為主,街坊在小食街享受美食時, 猶如置身旅途上的火車。 過了良田坳後漸近小峽谷,沿路兩旁是青山腹地的連綿山脈,四圍張望仍未見目標,繼續前行別回頭,當看到路牌「此路危險不得擅進」,再行前少少便是小峽谷所在!
山景南站: 使用情況
由當時公司主席霍士傑(Mr. 山景南站2025 Forsgate)喺典禮上為首部輕鐵車輛主持命名儀式。 維基百科的內容和香港民風大典一樣以GNU 自由文檔許可證發佈。 現時列車會停在月臺的後半部分(拖卡例外);原因之一是列車與月臺前半部分的空隙,較後半部分爲大,其二是方便本邨居民使用月臺後面的樓梯或升降機出入。 從屯門 約步行78.0米到屯門站, 乘坐輕鐵505線經過2站,在山景南站下車; 約步行1.0米便到達終點山景南站。 想要釋放壓力、享受森林綠意風景,找時間入住今天推薦的這5南投民宿吧! 相信會讓你暫時拋去都市的塵囂與緊湊壓力感,享受久未擁有的悠閒時光。
山景南站: 車站樓層及設施分佈
乘客在回程或再乘車時(包括所有循環路綫),必須重新確認八達通或另外購買合適車票。 單程票只適合乘客依照印在車票上的方向前往所示收費區內車站。 乘客如想前往車票上所示方向或收費區以外各站,必須重新購買合適車票,方可乘車。 從屯門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0.86公里,全程約需2分鐘,途經2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輕鐵505線。 本站同山景(北)站、友愛站一樣,只係單程行車,淨係去山景(北)站,亦係少數完全融入周邊建築嘅輕鐵車站之一,建於山景社康大樓底層,同車路完全分隔,但路軌同一條行人路相交。 列車會停喺月臺嘅後半部份(拖卡例外),有兩個原因,第一係列車同月臺前半部份嘅空隙,比後半部份大,第二係方便山景邨嘅居民用月臺後面嘅樓梯或電梯行上山景邨。
山景南站: 月臺應用
無論是單卡還是拖卡,進入此站時均會發出「小心空隙」的廣播。
山景南站: 車站月臺
此綫乘客主要來自良田(良景及田景)往來兆康及良田(良景及田景)、山景一帶往來屯門市中心、屯馬綫屯門站。 同時此綫是來往山景一帶及屯門市中心的唯一輕鐵路綫,因此此路段服務經常供不應求,即使於非繁忙時間亦不時出現沙甸魚。 2002年7月14日至2003年8月31日,配合杯渡路架空路軌工程,建安站停用,505改行大興北站至河田站,此站在該段時間沒有輕鐵服務,九廣鐵路公司以臨時巴士505線服務該處。 山景南站2025 輕鐵/港鐵與港鐵巴士之轉乘輕鐵/港鐵轉乘港鐵巴士必須在確認出站/閘收費器後60分鐘內轉乘港鐵巴士,而從港鐵巴士轉乘輕鐵/港鐵時,則必須在巴士收費器確認後60分鐘內轉乘輕鐵/港鐵。 如乘客於同一輕鐵站確認入站及出站,則不可享有此轉乘優惠。 已確認之八達通或單程車票只適用於從確認入站或購票車站起,作單一方向乘車前往另一車站,期間不可重複車站。
山景南站: 車站佈置
路線5從兆康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4.56公里,全程約需17分鐘,途經11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B3A路。 路線2從竹園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14.36公里,全程約需59分鐘,途經27個站點,共換乘1次,換乘車輛線路有新界區專線小巴38路→輕鐵615線。 路線3從竹園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15.12公里,全程約需63分鐘,途經17個站點,共換乘2次,換乘車輛線路有九巴76k路→西鐵線→輕鐵505線。 路線4從竹園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15.07公里,全程約需63分鐘,途經15個站點,共換乘2次,換乘車輛線路有新界區專線小巴37路→西鐵線→輕鐵505線。
山景南站: 香港公交新聞
由於505往三聖方向不經此站,乘搭屯馬綫前往此站的乘客則需於屯門站轉乘505綫往兆康方向的列車。 本站處於山景邨的南半部,屋邨商場的底層,車站與山景(北)站、友愛站一樣,只屬單程行車,列車駛離車站後,只前往山景(北)站。 本站是完全融入周邊建築的輕鐵車站之一,建於屋邨商場底層,和車道完全分隔,但路軌和一條行人道相交。 早喺2000年,呢個站已經被香港納入《鐵路發展策略2000》嘅檢討報告入面。
山景南站: 輕鐵505綫
此站與鳴琴站是直線距離最接近的輕鐵車站(約120米),與山景 (北) 站則是北行方向行駛距離最短的輕鐵車站(約220米)。 單卡會停在此站後半部上落客,除了避開月臺前半部的大空隙,亦方便乘客使用月臺後面的樓梯或升降機往返山景邨其他地方。 現時列車會停在月臺的後半部份(拖卡例外);原因之一是列車與月臺前半部份的空隙,較後半部份為大,其二是方便本邨居民使用月臺後面的樓梯或升降機出入。 1987年12月10號,九廣鐵路公司喺山景(北)站舉行首部輕鐵車輛試車典禮。
山景南站: 車站月臺
於時,九鐵與政府於八四年中同意興建『西北鐵路』,以輕鐵模式連接屯門及元朗新市鎮。 良景站(Leung King Stop)是港鐵輕鐵位於屯門區的車站之一,屬第3收費區。 車站位於田景路31號良景廣場地下,與商場相連,得名自鄰近的良景邨。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輕鐵全綫享有特惠車費。 年齡介乎12-64歲的乘客(其個人八達通並沒有「學生身分」/「殘疾人士身分」)必須繳付成人車費。
路線5從竹園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15.51公里,全程約需69分鐘,途經28個站點,共換乘1次,換乘車輛線路有新界區專線小巴36路→輕鐵610線。 作為新界西北的主要交通工具,輕鐵一直伴隨屯門居民成長,穿梭區內大小屋邨,成為當區的日常景貌。 基滙資本民坊斥資數千萬元,將位於屯門三個輕鐵站之間、毗鄰青山東麓的「山景街市」,改造為以鐵路和火車站為主題的時尚特色街市,務求在活化工程融入當區獨特的城市風貌,營造具親切感的社區樞紐。
山景南站: 車站票務
2010年2月19日:一輛行走此路綫往三聖的列車(編號1042)離開安定站後,在友愛路出口的路面交匯處(代號:Mn17)與一輛的士相撞,直接或間接導致4人受傷,但列車上沒有乘客受傷。 2002年12月18日:此路線列車(編號1100)進入兆康站時出軌預備進入6號月臺,正通過兩個道岔時,前卡的前臺轉向架在分叉道岔滑出路軌,詳見2002年兆康站輕鐵列車出軌事故。 此外,由於615、615P班次較為疏落,部分乘客乘搭此路綫,然後在鳴琴、石排轉乘610(反之亦然),來往屯門碼頭至良景一帶。 路綫班次資料最後於2021年7月9日更新,轉載自輕鐵網上客務中心。 有關內容只供參考,並會因應路面等因素而有所改動,如要查詢有關路綫的最新班次表,請參考輕鐵網上客務中心的詳細資料。 如要查詢各站列車抵達時間資料,可透過MTR 山景南站 Mobile手機應用程式查閱實時列車服務資訊。
油塘港鐵站A2出口步行5-10分鐘,到鯉魚門三家村,乘珊瑚海渡輪(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到東龍島約30分鐘。 乘街渡上岸後,先去海旁街,然後到天后古廟,廟旁有登山小路,沿左邊小徑行10分鐘左右到大草地。 「真係喺香港!」以下8條路線的沿途景色絕美,以行山新手來說,算是心理負擔較輕、簡單及不迂迴的路線。 由於此站鄰近多個公共屋邨和屋苑,也有數間中小學設在良景邨,因此使用量處於中上水平。 此外,此站一號月臺連接良景廣場、良景市集、良景邨及田景邨,居民大多取道此站來往附近地方,令一號月臺後半部及過路處經常人來人往。
山景南站: 車站舊稱
早於七十年代,當政府計劃發展屯門為新市鎮時,政府經已有計劃當區內人口增長到某程度後,興建一條輕便鐵路系統,並且已在區內預留空間給這條鐵路。 民坊致力將科技融入社區,推出「山景街市一站式儲分手機應用程式」,提供街市最新資訊及優惠,為街坊帶來便利及快捷的電子購物體驗。 街坊登記成為會員後,凡在山景街市消費,即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實體會員卡儲分,換取雜貨糧食及其他驚喜禮品。 山景南站2025 未來,民坊會運用大數據瞭解街坊的消費習慣,以街坊需要為本,推出更多元化的市場推廣活動。 此外,「山景街市」所有商戶已經安裝電子支付系統,街坊可以使用非接觸式付款。
山景南站: 車站易名 (
本站同山景(北)站、友愛站一樣,只系單程行車,淨系去山景(北)站,亦系少數完全融入周邊建築嘅輕鐵車站之一,建於山景社康大樓底層,同車路完全分隔,但路軌同一條行人路相交。 列車會停喺月臺嘅後半部份(拖卡例外),有兩個原因,第一系列車同月臺前半部份嘅空隙,比後半部份大,第二系方便山景邨嘅居民用月臺後面嘅樓梯或電梯行上山景邨。 路線2從兆康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3.1公里,全程約需11分鐘,途經7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輕鐵615線。 路線3從兆康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3.47公里,全程約需13分鐘,途經8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九巴n260路。 路線4從兆康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4.86公里,全程約需17分鐘,途經10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城巴b3a路。
此路綫是輕鐵第二條屯門區內全日投入服務,往兆康方向於建安後進入山景邨,並不會停靠鳴琴站;而往三聖方向於石排後前往鳴琴,與610、615、615P一致。 (往友愛) 兆康 屯門 上列路線轉乘本線本方向的最後一班車的開出時間,請參閱相對路線的「轉車指引」。 由於此站只有單綫單方向停靠,山景邨乘客前往其它地方通常會步行前往鄰近的鳴琴站候車,此站較為冷清。 現時使用此站的大部分乘客都是下車的,主要是由屯門市中心或屯馬綫屯門站乘505綫回家的山景邨居民。
山景南站: 車站位置
如成人攜帶超過兩名3歲以下之小童乘車,所有超額之小童必須使用小童票乘車。 屯門南站係香港港鐵屯馬綫上一個已落實會起嘅站,服務屯門南嗰頭。 從兆康苑到山景南站大概路程2.66公里,全程約需10分鐘,途經7個站點,途中不換乘,直接到達,換乘車輛線路有新界區專線小巴44A路。 山景 (北) 站(Shan King Stop)是輕鐵位於第2收費區的車站,位於山景邨社康大樓底層,於1988年9月24日啟用。 毗鄰青山東麓的「山景街市」坐落於山景南站、山景北站和鳴琴站三個輕鐵站之間,路軌更貫穿山景商場,整個社區與鐵路和車站密不可分。
山景南站: 列車服務時間
2003年8月31日:高架屯門站全面啟用,南行亦改行架空站,同日局部恢復使用兆康站5號月臺及行經建安段。 2002年7月14日:配合杯渡路架空路軌工程,改經大興一帶,並以臨時巴士服務服務受影響地區(山景、建安)。 山景 (南) 站(Shan King Stop)是輕鐵位於第2收費區的車站,位於山景邨商場底層,於1988年9月24日啟用。 本站處於山景邨的南半部,屋邨商場的底層,車站與山景(北)站、友愛站一樣,只屬單程行車,列車駛離車站後,只前往山景(北)站。 本站是完全融入周邊建築的輕鐵車站之一,建於屋邨商場底層,和車道完全分隔,但路軌和一條行人道相交。 香港地鐵已開通線路共24條,包括迪士尼線、東鐵線(金鐘-落馬洲)、東湧線等線路。
山景南站: 輕鐵意外
下山走向稔灣路,左往是下白泥,路程其實不短,需花個多小時,到下白泥影日落,抓住夕陽餘暉下海面粼光閃閃,甚是浪漫。 東龍島俗稱為「通窿島」,可喻為香港的「天涯海角」,簡直是世外桃源。 這裏有氣勢磅礡的海蝕洞、壯觀的崖壁及一望無際的汪洋,可放慢腳步觀賞浪濤拍岸,順道遊覽一下沒有多大看點的炮臺遺址,或挑戰體力完成「長命梯級」尋訪幾近被侵蝕的史前石刻「龍紋圖」。 到達南堂碼頭後,碼頭旁有小石階,走上去有士多及指示牌指向不同景點。 向左走比較輕鬆,先到露營區,再到炮臺;向右走的話,經過一段路後沿樓梯向海邊行至石刻。 良景站位於良景廣場地下,是少數融入周邊建築的輕鐵車站,其他包括安定站、山景南站、山景北站等;因此也不設一般輕鐵站的候車上蓋。
山景南站: 服務時間及班次
隨時代變遷,街坊不僅要求多元化的購物選擇,更對街市的環境衛生標準日漸提高。 山景南站2025 在活化後的「山景街市」中,民坊重新規劃空間,加裝冷氣及加強照明系統,大幅改善衛生環境,增加通道空間,令室內光線更明亮,解決多年來的環境衛生問題。 此外,「山景街市」為區內街坊提供豐富的購物選擇,種類涵蓋生猛海鮮、新鮮蔬果、鮮肉、急凍肉、涼茶舖及雜貨店等,滿足街坊各種需求。
山景南站: 車站用途
為提高輕鐵的安全及減少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影響,輕鐵繼將屯門鄉事會路及杯道路一段架空化後,輕鐵亦於二零零二年展開屯門青麟路架空路軌工程,有關工程於二零零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完工。 九鐵於九一至九二年期間,先後再增建了三條屯門支線,共4.9公里長,有10個站。 山景南站 九三年初,為配合天水圍的新市鎮發展,輕鐵的首段天水圍支線啟用,在九五年三月,天水圍第三期支線亦開始啟用。 起初,輕鐵第一期原定於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啟用,但因在啟用前發生多宗意外,故此通車日期就改了在同年九月十八日了。 輕鐵第一期當時路線長23.35公里,共有41個站,以七十部列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