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發展局重推舊大埔警署作為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計畫的資料,獲20份申請[6],其中包括聖保祿學校,建議發展為「聖保祿創意交流培訓中心」[7]。 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在2010年9月完成評審建議書,經發展局局長接納及批准,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建議的「綠匯學苑」方案獲選[8]。 2010年9月16日,發展局選定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為合作伙伴,藉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簡稱「活化計劃」)將該歷史建築羣活化成「綠匯學苑」,以推廣永續生活。 各間博物館具不同性質和目標,以專業化的管理務求為保存和展出藏品提供最理想環境。 而且,每年均舉辦大型專題展覽,最終目的都是為吸引市民參觀博物館。 此外,各館亦主辦連串的推廣活動,包括講座、課程、電影、導賞參觀、示範、工作坊及巡迴展覽,進一步推廣博物館服務。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則蒐集、保存、整理、研究和展覽與香港及華南地區的考古、歷史、民俗及自然歷史有關的文物。 而孫中山紀念館則全面地闡述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跡,以及香港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維新與革命運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藝術推廣辦事處旨在提高大眾對藝術創作和欣賞的興趣,讓大家體驗藝術的樂趣。 辦事處轄下設有兩個藝術空間 大埔舊警署2025 大埔舊警署 –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及油街實現。 2010年,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本園)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選定為合作伙伴,藉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簡稱「活化計劃」),將舊大埔警署歷史建築羣活化成綠匯學苑以推廣永續生活。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於2010年將舊大埔警署活化成綠匯學苑,以宣揚永續生活及綜合保育。
大埔舊警署: 永續生活的學習園地
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向來是不少本地饞客的搵食勝地,今次要介紹的是位於二樓的「李記咖啡奶茶」。 大埔舊警署 城中有不少精緻且打卡-able的西多士,誰猜到西多士居然無餡勝有餡,李記的西多士厚薄適中,口感軟綿不膩口,搭配適量煉奶與牛油香甜又美味。 大埔舊警署2025 其實昔日的砂糖夾餅、飛機欖、菲林卷等地道小食隨年月消失,難保有日這份傳統都會漸成追憶,「集體回憶」讓人著迷因其背後情懷,若然週末有空,不妨走入大埔品嚐一份傳統西多士。
- 七間主要博物館中,香港藝術館以保存中國文化遺產以及推廣本地藝術為重要任務之一。
- 文物修復辦事處設有十三個專科修復工作室﹐為博物館藏品及本地文物制定﹑進行及評估跟進各類的修復工作。
- 而當警署被空置期間,建築物的門、窗、木地板以至所有可用的東西,均被附近居民拆走取用。
- 綠匯學苑不設訪客泊車位,只設有一個傷健人士車位,並必須預約申請。
警署鄰近當時負責民政事務的舊北區理民府,而警署本身則順理成章地成為維持該區治安的核心。 這兩座建築,連同附近的前新界華民政務司官邸(Island House)及前新界分區警司官邸(Old Police Bungalow),均為昔日殖民地統治權力的象徵。 舊大埔警署由三幢單層式具「實用主義」風格建築物組成,即主樓、職員宿舍和飯堂大樓。 原有的建築構件,例如荷蘭式山牆、裝飾性窗拱和窗臺及壁爐等,均大致保存原貌。
大埔舊警署: 大埔好去處|綠匯學苑歷史古蹟打卡位+預約復古庭園風Staycation
1987年,大埔新區警署投入服務後,舊大埔警署遂被棄用。 大埔舊警署 舊大埔警署所在地實為從前英軍正式接管新界後,舉行升旗禮的地點。 日後綠匯學苑將提供多元化的啓迪教育及低碳生活項目,促進公眾及團體瞭解更具永續性的生活模式,積極回應氣候變化及資源枯竭等問題。 駕車
警署鄰近當時負責民政事務的舊北區理民府,而警署本身則順理成章地成爲維持該區治安的核心。 這兩座建築,連同附近的前新界華民政務司官邸(Island 大埔舊警署 House)及前新界分區警司官邸(Old Police Bungalow),均爲昔日殖民地統治權力的象徵。 舊大埔警署於英國租借新界後不久的1899年建成,是新界首間警署及警察總部。 1987年,大埔新區警署投入服務後,舊大埔警署遂被棄用。 舊大埔警署所在地實爲從前英軍正式接管新界後,舉行升旗禮的地點。 舊大埔警署於英國租借新界後不久的1899年建成,是新界首間警署及警察總部。
大埔舊警署: 【自助餐優惠】PLAYT 香港柏寧酒店|大閘蟹主題自助晚餐|買2送1 HK$581/位起
過程如同偵探,他們要透過唯一一張攝於建築落成初期的黑白照片抽絲剝繭。 綠匯學苑每天均設兩團各一小時的綠匯學苑(舊大埔警署)導賞活動,主要介紹舊大埔警署內的歷史、建築及生態特色,以及綠匯學苑的綜合保育設計。 大埔警署建築羣主要由一層高、「實用主義」建築物組成。 它簡單、經濟但傳統的風格,再加上以前南及東立面的遊廊,讓它成為典型殖民地建築風格之列。 大埔舊警署 建築物亦可發現某些中式風格影響,尤其是屋頂的構造。 然而,那些原本的桁木或屋頂木架構則早被金屬支架所取代。
現時已透過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活化為綠匯學苑,推動保育及永續生活。 七間主要博物館中,香港藝術館以保存中國文化遺產以及推廣本地藝術為重要任務之一。 大埔舊警署2025 香港科學館採用互動式展品說明各種科學原理及科技如何改善生活質素。 香港太空館以教育及娛樂並重的方式,為參觀者提供天文及太空科學知識。 香港文化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的博物館,內容涵蓋歷史、藝術及文化各範疇。
大埔舊警署: 博物館簡介
文物修復辦事處設有十三個專科修復工作室﹐為博物館藏品及本地文物制定﹑進行及評估跟進各類的修復工作。 此外﹐修復組亦會就公營博物館之藏品及外借展品的修護需要提供建議及技術支援。 轉眼間,綠匯學苑已營運約兩年半,我樂見這組一級歷史建築羣重新被注入生機和活力,花草樹木欣欣向榮,蟲鳥蝶蛙覓得棲息地,自然生態及歷史建築共融。 根據最新統計,綠匯學苑2017年錄得約64 000入場人次,較2016年約58 000人次為高,同時也超出原定4萬人次的目標。 我認為,數字以外,最重要是市民真正享受這裡簡樸而環保的活動體驗,從中有所得著。 大埔的綠匯學苑的前身是舊大埔警署,於1899年啟用,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設有主樓、食堂大樓及職員宿舍大樓。
大埔舊警署: 歷史
展望未來,我們會致力在持續發展和文物保育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為加強文物保育的工作,我們會繼續把合適的歷史建築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為它們注入新生命,亦讓市民大眾多一些好地方,享受片刻的心靈平靜與喜樂。 不過,大家請留意,綠匯學苑於農曆年期間(至年初四)暫停開放,平日則逢週二休館。 大埔舊警署2025 綠匯學苑的訪客可以在慧食堂品嘗主要以本土食材製作的健康美食、參加啓迪教育課程、瞭解社區的永續發展動向、結識志同道合的社區朋友並互相交流永續生活心得。 大埔舊警署2025 綠匯學苑的訪客,可以在慧食堂品嘗主要以本土食材製作的健康美食、參加啓迪教育課程、瞭解社區的永續發展動向、結識志同道合的社區朋友並互相交流永續生活心得。
大埔舊警署: 大埔新景點 – 舊大埔警署
綠匯學苑更有超大草坪,大家可在林蔭長椅休息、打卡。 綠匯學苑不時更會在草坪舉辦活動,推廣永續生活及協助實踐低碳生活。 綠匯學苑翻新後中庭增設水池,不僅冬暖夏涼,也種植不少植物,更有機會見到鷺鳥。 舊大埔警署位處於大埔運頭角一個的小山丘上,是新界首間永久警署,其所在地是殖民地政府在1899年接管新界時舉行升旗典禮的地點。 鑑於大埔被殖民地政府視爲新界中心,大埔因而成爲新界的行政總部。
大埔舊警署: 歷史建築保育
即使你並非行山愛好者,相信亦曾聽過流水響的顯赫大名,因其「森林中的天空之鏡」美譽而廣為人知。 不說不知道,因為舊大埔警署座立山上,從前還未起樓填海前是俯瞰整個大埔海,走這條斜路有點喫力,和朋友笑說如果報警要走這麼多路都不想報了….. 訪客及活動參加者須就個人需要的範圍,例如人壽、健康或其他,完全負責安排合適形式的保險保障及自費投保。
大埔舊警署: 訪客資訊
綠匯學苑不設訪客泊車位,只設有一個傷健人士車位,並必須預約申請。 日後綠匯學苑將提供多元化的啓迪教育及低碳生活項目,促進公衆及團體瞭解更具永續性的生活模式,積極回應氣候變化及資源枯竭等問題。 2010年9月16日,發展局選定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爲合作伙伴,借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簡稱「活化計劃」)將該歷史建築羣活化成「綠匯學苑」,以推廣永續生活。 香港電影資料館專責蒐集和保存香港電影及相關物品,並把資料編目和存檔;舉辦專題展覽,電影欣賞會及出版與電影有關的刊物和書籍。 大美督向來是港人週末好去處,踩單車、行山、BBQ等更是指定動作,一到週末必定吸引許多本地家庭、情侶,甚至三五成羣結伴前往。
大埔舊警署: 【大埔好去處】綠匯學苑原址舊大埔警署 提供導賞團參觀瞭解
直到1987年,新的大埔分區警署啓用後,舊大埔警署始停止運作。 早期,警署在1位歐籍警官帶領下,由7位印度籍警員及1位華籍警員駐守。 大埔舊警署2025 建築物作為警署用途達90年之久,其間,警署經歷過多番挑戰-特別於日治時期,日軍基於警署面積不足而將之棄用,改為於墟市中心另建警署。
大埔舊警署: 香港鹿頸行山 輕鬆扮下偽文青
其中,綠匯學苑舉辦的純素甜點烹飪班,參加者親手在園內採集新鮮的有機香草及可食用的花朵,為燕麥酥添加天然的時令特色。 導師在班上除了教授甜點的製作技巧,亦會分享順應時節的飲食智慧,並介紹對社區和生態友善的消費選擇。 其中一位參加者司徒感恩表示,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和氛圍,經活化後的綠匯學苑除承載了舊警署的歷史,同時注入教育意義,推廣綠色生活,是一個洗滌心靈的好地方,日後會經常再來。 活化後的綠匯學苑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項目之一,其永續生活及農業部主管王麗賢表示,由於建築羣有超過一百年歷史,修復時如何回復至最貼近本來面貌、如何配合現今法例要求等,均有相當難度。
大埔舊警署: 香港好去處 有得影有得玩有得食!大埔舊警署 TOMO
2008年發展局開展了「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以適切和可持續的方式去保育香港歷史建築。 至今計劃已進入第五期,涉及19個項目,當中9個已在營運,舊大埔警署便是其中之一個項目。 「舊大埔警署」於1899年落成,現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綠匯學苑項目把歷史建築羣轉化為向大眾推廣永續生活的基地,並展示彼此尊重及尊重自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