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若酒樓的員工認為視障人士較容易打翻食物而拒絕為其提供服務,或因為某人是視障人士而要求其坐在遠離其他顧客的位置,即屬違法。 中心更計劃推出店務助理培訓課程,為會員開拓更多元的工作機會。 平機會接到書面投訴後便會展開調查,並致力透過調停使你和有關人士達致和解。 若問題未能解決,而你決定將個案交由法庭處理,你可向平機會申請協助,以便進行法律程序。 平機會的協助包括為你提供意見、安排平機會的律師擔任法律代表、延聘外間律師擔任法律代表,或平機會認為適當的其他形式的協助。
-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這種對待屬「使人受害」的歧視,是違法行為。
- 同樣道理,僱主不能因你的殘疾拒絕聘用你,僱主需考慮固有要求及合理遷就的問題(請參看問題8至13)。
- 日後提出投訴或採取法律行動時,這些資料會幫助你記起事件的細節。
- 視力障礙可能導致人們日常生活活動(例如:駕駛、閱讀、社交和步行)的困難[2]。
- 一些流動裝置的讀屏軟件配備了手勢操控功能,讓視障人士能夠聽到裝置上的功能描述,並通過觸摸和手勢來操控有關功能。
- 如 發 現 雙 眼 度 數 偏 差 過 大 或 有 斜 視 , 應 盡 早 加 以 矯 正 及 治 療 , 以 防 發 展 成 弱 視 。
視力障礙可能導致人們日常生活活動(例如:駕駛、閱讀、社交和步行)的困難[2]。 困難:視障人士(包括失明、弱視、色盲或色弱人士)無法看到流動應用程式的屏幕及控制鍵。 礙於視力所限,他們看不到按鈕,亦難以使用輕觸式屏幕來接達及導覽流動應用程式的功能。 一般情況下,服務提供者不可以殘疾為理由而拒絕提供服務或設施,而教育機構亦不能以殘疾為理由拒絕接受入學申請或飭令學生退學。 不過,如一名學生因視障而不能做到某教育機構對其學生的合理要求,則該教育機構可不接受該學生入學或留讀。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若僱主沒有考慮為你提供合理的遷就,就指稱你不能執行工作的固有要求,而對你作出與沒有殘疾的人士較差的待遇,即屬違法。
視障人士困難: 3 身體殘障
如負責提供貨品、服務或設施的人,在沒有合理原因下拒絕為殘疾人士提供貨品、服務或設施,或只提供較差的貨品、服務或設施,便屬歧視。 《殘疾歧視條例》適用於一切向一般大眾提供的貨品、服務或設施,不管它是收費或免費的。 提供貨品、服務和設施地方的例子,包括百貨公司、酒樓和銀行等。
- 一般人的生活中,視覺活動約佔70%,所以失明確實會造成生活上很大的不方便。
- 課程內容包括:教授基本高爾夫球知識及技術實踐,包括高爾夫球禮儀及規則、高揮桿、後揮桿、前揮桿訓練、站姿、握桿與軌跡控制,揮桿解祕、腿腳配合訓練、推球、滾地球技巧,劈起球、沙地球訓練等等。
- 換言之,你的僱主需要對你同事的行為負上責任,儘管你的僱主對此行為不表贊同或全不知情。
- 大多數視力不佳的人住在發展中國家、年齡在五十歲以上[3]。
困難:上肢和手部活動能力欠佳的人士難以在流動裝置上執行手勢(如滑動、擴展和輕彈)動作、點擊按鈕和操控滑動杆。 間接歧視是指所有人一律施以劃一的條件或要求,但實際上並無充分理由需要施加該等條件或要求,而這樣做會對殘疾人士造成不利。 按摩培訓課程為期約 7 個月,受訓者需學習穴位的掌握及力度的控制,並需通過理論及操作考試。 「我們曾經舉辦針對婦科疾病的按摩進階課程,以提升視障按摩師的就業競爭力。」鋼琴調音培訓課程則為期約 10 個月,受訓者需接受耳手協調訓練,學習鋼琴調音及維修技巧,並需通過考覈。 弱 視 的 預 防 方 法 是 盡 早 (8 至 9 歲 前) 發 現 引 致 弱 視 的 原 因 。 如 發 現 雙 視障人士困難 眼 度 數 偏 差 過 大 或 有 斜 視 , 應 盡 早 加 以 矯 正 及 治 療 , 以 防 發 展 成 弱 視 。
視障人士困難: 多元服務 支援待業聽障人士就業
此外,你可以向法律援助署申請法律援助或在沒有法律代表的情況下向法院提出訴訟。 郭瑞蘭指,現時有超過 1000 名「就業之友」會員,30 歲至 49 歲會員約佔一半;大部分會員具備中學學歷。 中心於過去一年更為 200 多名會員提供深入的個案跟進服務,包括:輔助就業服務、殘疾人士在職培訓計劃及「陽光路上」培訓計劃。
雖然老師和同學都很友善,但阿生最初還是比較害羞和不安。 弱 視 的 徵 狀 是 無 論 看 遠 或 近 的 景 物 都 顯 得 模 糊 不 清 , 而 無 論 配 戴 眼 鏡、動 手 術 或 其 他 任 何 方 法 都 不 能 令 患 者 達 致 正 常 視 力 水 平。 持續多月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打擊社會民生,勞工市場急劇惡化。 早前社聯一項調查發現,近 87% 受訪弱勢人士因失業或開工不足而收入減少,當中超過一半家庭收入大減 5 成或以上。 屬與「視」同行社區支援計劃內其中一部份,計劃獲得社會福利署撥款資助,由2015年開始推行。
視障人士困難: 臺中市潭子區12日徵才 釋出560個職缺 最高月薪7萬元
從 嬰 兒 到 6 至 8 歲 期 間 , 視 力 會 急 速 發 展 , 達 致 成 熟 。 換 句 話 說 , 弱 視 是 腦 部 視 力 區 域 發 展 不 成 熟 而 引 起 的 , 並 不 一 定 是 眼 睛 結 構 的 問 題 。 視障人士主要分為三類,以國際視力傷殘程度分辨,則分為B1(全失明)、B2(嚴重弱視,嚴重低視能)及B3(輕微弱視,輕微低視能)。
如 果 8 歲 後 才 發 現 患 有 弱 視 , 能 治 癒 的 機 會 視障人士困難 則 會 較 低。 在香港工業貿易署「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撥款資助《社聯-滙豐社會企業商務中心》,於2012年1月宣佈推出無障消費計劃,向香港中小企業及社會企業推廣「優質服務.無障關懷」理念[14]。 根據二零零九年香港特區政府的住戶統計調查,全港約有122,600人有視覺困難(Seeing Difficulties),佔人口的1.8%。 而全失明的約有11,000人,當中60%為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 由2020年10月份起, 本會開辦全港首個視障人士飛鏢訓練班, 承蒙香港飛鏢聯合總會協辦,為本會提供專業教練, 讓本會視障會員獲得專業訓練。
視障人士困難: 視覺障礙者的生活
任何未就其繳付適當郵資的郵遞品將不會被派遞至本辦公室,並將由香港郵政根據《郵政署條例》作出處理。 按此查看香港政府統計處 視障人士困難2025 2021年12月份出版的第六十三號報告書 視障人士困難 「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內的有關資料(附錄4)。 一般在書面上都會使用較為尊重的說法,稱之為視障人士或失明人士。 相對於視障人士來說,視覺無礙的人則叫做明眼人、開眼人、健視人、視全人。 視障人士困難2025 兩年前,他由一所專為有視覺障礙(「視障」)學生而設的學校轉到主流學校讀書。 新學校數年前已開始錄取視障學生,師生都適應了融合教育的環境。
視障人士困難: 視障體育項目
但如果僱主認為所有視障人士都不會使用電腦,而事實上你會,僱主卻因此不聘用你從事與電腦有關的工作,即屬違法。 要 治 療 弱 視 , 首 先 要 用 眼 鏡 矯 正 雙 眼 的 度 數 , 然 後 每 日 定 時 遮 蓋 正 常 眼 睛 2 至 6 小 時, 以 迫 使 弱 視 眼 鍛 練 出 正 常 視 力 。 療 程 的 時 間 視 乎 弱 視 的 嚴 重 程 度 、 孩 子 的 年 齡 和 孩 子 及 家 長 在 遮 眼 治 療 上 的 合 作 程 度 。 如 果 治 療 有 效 , 遮 眼 6 星 期 後 , 弱 視 眼 的 視 力 會 有 所 改 善 。 「視覺有困難人士」指任何人士在統計時認為自己在不論有或沒有配戴矯正眼鏡/隱 形眼鏡的情況下一隻眼或雙眼有長期性的視覺 困難或正在使用一些特別視覺輔助儀器/復康 工具。 本訓練班目的是提供正規馬拉松技術訓練及安排參與馬拉松比賽,提高盲人對馬拉松興趣及增強馬拉松比賽經驗,從而提高馬拉松技術水準及參加本地及海外錦標賽。
視障人士困難: 香港視障人口統計
一般人的生活中,視覺活動約佔70%,所以失明確實會造成生活上很大的不方便。 但是,由於科技的發達,這些生活上的不方便已可以加以克服。 例如,喫飯、穿衣、起居、交通等,都可以靠科技發明或定向行動訓練來彌補。 因此,許多盲人可以自己種菜、捕魚,燒菜煮飯,飲食赴宴,衣服搭配,打掃佈置,行走乘車等,不需倚靠他人而獨立生活。 痛苦、無望,並非必然的,重要的是燃起自己對生命的熱忱,就可以克服一切阻礙。 雖 然 遮 眼 鍛 練 對 治 療 視障人士困難2025 弱 視 有 一 定 的 幫 助 , 但 必 須 在 8 歲 前 進 行 , 而 且 愈 早 視障人士困難2025 進 行 , 效 果 愈 理 想 。
視障人士困難: 視障人的媒體
自疫情爆發後,全球口罩供應緊張,她續說,有不同本地廠商生產口罩,陸續招聘該會會員擔任口罩生產線技術控制員及 QC 包裝員,暫已有 7 至 8 名會員獲聘。 香港盲人輔導會職業復康服務總監方善衡指,該機構於 3 月初聯同其他機構推行「瞳行抗疫一線通」計劃,為視障人士提供支援。 至今接聽熱線及致電會員已有逾千個電話,視障人士在疫情時期最為擔心的是防疫物資不足及不敢外出;也有部分視障人士在就業上受到困擾。 視障人士困難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除非提供貨品、服務或設施予殘疾人士,會令提供者招致不合情理的困難,這樣,提供者就可以拒絕提供,否則,他仍需要證明該困難是不合情理的。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你的僱主有責任提供一個沒有歧視、騷擾及中傷的工作環境予員工。 換言之,你的僱主需要對你同事的行為負上責任,儘管你的僱主對此行為不表贊同或全不知情。
視障人士困難: 香港無障礙計劃
其他可能導致視覺問題的毛病包括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角膜混濁、兒童失明(英語:Childhood blindness)和許多感染[9]。 視力障礙也可能是由於腦部問題而引起,例如中風、早產 或創傷等等。 對兒童做視力篩檢,可以改善他們未來的願景和教育成就[11];對對成年人的視力篩檢也是有益的[2] 。 解決方案:利用先進的話音識別軟件和無障礙設計,流動裝置便可以提供免提控制功能。
視障人士困難: 視障人士配備合適輔助儀器 勝任不同工種
解決方案:雖然他們在使用流動應用程式時不需要特別工具,但通過提供簡便易用的用戶界面,對他們亦有幫助。 一些有學習困難的人士會使用讀屏軟件來幫助他們專注和更容易理解流動應用程式的內容。 在高度危險的工作環境中,僱主無疑需要顧及所有僱員的健康和安全,但視障人士不應因此自動被摒諸門外。 有些人以為視障人士會對自己及其他人構成危險,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危險與否完全視乎個人視覺能力受損的程度,僱主提供的安全設施,以及工作的地點和性質而定。 例如,如果你不懂使用電腦,僱主因此拒絕僱用你做與電腦有關的工作,即不屬違法。
視障人士困難: 視障人士殘疾情況
若某人因他人的殘疾而向他/她作出不受歡迎的行為,而一般人也會覺得該行為有冒犯、侮辱或驚嚇成分,該不受歡迎的行為便是騷擾,例如針對某人的視力障礙出言侮辱或說冒犯笑話。 若任何人由於你的殘疾而歧視、騷擾或中傷與你有聯繫的人士即屬違法。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有聯繫人士包括配偶、共同生活的另一人、親屬、照料者及在業務、體育或消閒上有關係的另一人。
有見不少會員對設計工作感興趣,她正撰寫基金申請計劃書,希望能開辦新興的 3D 打印、手造皮革技能培訓課程,有助會員開展設計事業。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這種對待屬「使人受害」的歧視,是違法行為。 你將受法律保障,應馬上通知可以處理有關投訴的人員,例如你所屬機構內負責處理投訴的職員、職工代表、律師或平機會,情況視乎你採取哪種行動而定。 殘疾有多個不同類別,一般分為四大類,分別是視力障礙、身體殘障、聽力障礙及認知障礙。 不同類別的殘疾人士需使用不同的方法操控流動裝置及流動應用程式。
視障人士困難: 視障人士教育程度
本章節列載殘疾人士在使用流動應用程式時所遇到的困難,以及流動裝置為幫助殘疾人士而設的常用無障礙功能。 根據《殘疾歧視條例》,你同事如因你的視力障礙而這樣對你,他們的行為可能已構成歧視或騷擾。 如果他們公然煽動對殘疾人士的仇恨、嚴重的鄙視或強烈的嘲諷,就可能已構成中傷。 若某人透過公開活動煽動對殘疾人士的仇恨、嚴重的鄙視或強烈的嘲諷,這種行為便稱為中傷。
但 手 術 並 非 必 要 , 主 要 視 乎 外 觀 及 斜 視 的 嚴 重 性 。 日後提出投訴或採取法律行動時,這些資料會幫助你記起事件的細節。 除非有合理的理由,僱主須遵守《殘疾歧視條例》有關僱傭範疇的條文。 僱傭範疇包括聘請、晉升、調職、培訓、解僱、裁員及僱傭條款等。
一些上肢和手部活動能力欠佳的人士也可以使用其他身體部位,藉助手寫筆操控流動裝置。 通過為聲音內容提供足夠的字幕和/或手語、視覺和/或振動提示,一般能夠方便聽障人士使用流動應用程式。 合理便利是指僱主可以作出調整,以協助你執行工作的固有要求。 例如,僱主接受求職者以錄音帶應徵、讓有剩餘視力的低視能人士在筆試時使用助視器、或為已經全部或部分失去視力的現職僱員提供額外的儀器和輔助,協助他們繼續留在工作崗位上。 你也可以嘗試先找一份有關工作的職責說明,詳閱其職務及責任,以瞭解你能否執行該項工作的固有要求。 你也可以把握面試這個好機會,提出更多有關該項工作性質的詳細問題。
視障人士困難: 疫情打擊就業市場 聽障、視障人士求助申請增
中颱杜蘇芮襲臺,臺中市長盧秀燕昨天主持災害應變中心會議,美國在臺協會(AIT)派6人團隊、我國防部派5人陪同觀摩。
視障人士困難: 視障人士年齡分佈
本訓練班目的是提供專業的雙人單車訓練,提高盲人對雙人單車興趣及增強比賽經驗,從而提高雙人單車技術水準。 由2020年10月份起, 本會開辦全港首個視障人士「空手道」訓練班, 承蒙香港教育大學講師及高級空手道教練陳枷彣女士為本會空手道訓練班義務導師,陳教練曾代表香港出戰多屆亞運更勇奪獎牌。 為確保有效及迅速的郵遞服務,寄件人需確保所寄的郵遞品已繳付適當郵資。
若你不能執行工作的固有要求,僱主便可以拒絕聘用你,或給予你較差待遇,甚至解僱你。 但是,《殘疾歧視條例》要求僱主提供合理便利,以切合殘疾人士的需要。 根據香港盲人輔導會 2017 視障人士困難2025 年的一項會員調查,視障人士的求職就業困難主要包括:職場上欠缺無障礙設施,難以找到與學歷、經驗對稱的工作等。 視力障礙的定義,通常是指視力跟最佳矯正值相比差到20/40或20/60[8];而失明 (blindness)或目盲的定義,通常是指接近完全或完全的視力喪失[8]。